【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今年10月,首列「莫斯科-2020」新一代列車駛上莫斯科地鐵環線。新車車門和車廂間通道更寬敞,大型交互式顯示屏幫助乘客避免坐過站。這種列車還有USB充電插口,噪音也比前幾代列車小。我們的記者有幸成為體驗新列車的首批乘客之一。
安靜快捷
莫斯科地鐵環線「白俄羅斯站」的一個尋常夜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乘客並不多,但站臺上並不空曠。突然,人們活躍起來,目光被一列新車吸引。列車幾乎悄無聲息地從隧道中駛出,幾乎完全由玻璃製成的寬闊車門向兩側平緩打開,綠色閃光帶提示乘客可以上車。
乘客進入車廂,四處打量車內高科技風格的裝飾,觸摸牆上帶地圖的大顯示屏,只要輕點想去的車站,智能系統就會顯示最短路線、在哪裡換乘以及途中用時。大學生基裡爾·葉羅欣(Kirill Erokhin)評價說:「非常方便。雖然不少人用手機查路線,但這對新來的客人太有用了,不必問路,也不用看普通地圖不知所措。地圖上可以選擇英語和許多其他語言,非常方便。」
新列車的另一個特點是可以從第一節車廂走到最後車廂。車廂間通道很寬,地板只在列車拐彎時有輕微轉動。車門寬度從125釐米增加到160釐米,推嬰兒車進出車廂不會妨礙到他人。噪音降低了15%,不僅車廂裡,列車駛過車站時也很安靜。列車還有一項創新,就是消殺病毒和細菌的空氣消毒系統,每個車廂都有兩個紫外殺菌汞燈裝置,這些裝置可用於醫院。
越來越年輕的地鐵
這列車只是系列新車中的首列,今年將有25列新車駛上環線,取代「羅斯人」型列車,環線70%以上的列車將是新車。2021年底,另外15列新車將投入使用,完成全面更新。今年年底,莫斯科地鐵卡盧加-裡加線也將更換20列新車。根據改線計劃,2023年底前將更新全部車輛。建設中的大環線計劃2021年接收13列新車,2022年18列,下一年再接收23列。
莫斯科市長謝爾蓋·索比亞寧(Sergei Sobyanin)在「莫斯科-2020」首車發車儀式上說,近年莫斯科地鐵已更新60%的列車,政府不會停止這一工作。不僅涉及新車數量,也涉及車輛質量。「莫斯科-2020」是2017年推出的「莫斯科」列車的改型。設計人員根據乘客建議對車型進行了改進,就連新車的「面孔」也是市民投票選出來的。到2023年,俄羅斯首都地鐵車廂的平均車齡將從15歲降至10歲,現代化列車將超過80%。屆時,莫斯科地鐵將擁有全歐美最年輕的車隊。此外,「莫斯科-2020」也是俄羅斯國產列車,由莫斯科郊區梅季希市地鐵車輛機械製造廠生產,該廠從1935年起為莫斯科地鐵提供車輛。
駕駛室有許多創新
不僅乘客車廂得到很大改進,駕駛室也有許多創新。駕駛室只能憑個人鑰匙卡進入,控制系統也要用這張卡啟動。司機操控臺上的按鈕比老車型少了幾乎一半,被觸控螢幕取代。駕駛員座椅像高檔汽車座椅一樣,可調節座位和扶手高度,改變靠背和腰部支承位置,選擇不同緩衝系統硬度模式。座椅、強擋玻璃及腳踏甚至有加熱功能。
莫斯科地鐵發言人說:「駕駛室配備了警惕性踏板和按鈕等司機警惕性監控設施,還有智能支持系統,可以用視覺信息和聲音通知列車所有系統的故障和工況。任何異常情況下,列車都會提示司機最佳處理方法。」
本文刊載自《環球時報》「透視俄羅斯」專刊,內容由《俄羅斯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