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子泵抑制劑在幽門螺桿菌根除中的作用

2020-12-06 醫脈通

本文經《中華醫學雜誌》社有限責任公司授權,僅限於非商業應用


作者:江蘇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    張國新


H.pylori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已超過50%。流行病學已經證實,H.pylori感染與多種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關,如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和胃MALT淋巴瘤等。研究發現,H.pylori感染還可增加其他疾病風險,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以下簡稱冠心病)和終末期腎病等。近年來,隨著H.pylori對抗生素耐藥率的上升,H.pylori的根除率呈下降趨勢。因此,應根據耐藥情況合理選擇治療方案。在H.pylori根除治療方案中,PPI已得到廣泛應用,現主要介紹PPI在根除H.pylori中發揮的作用。


H.pylori感染概況


我國H.pylori感染率為41.35%~72.30%。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H.pylori感染率呈下降趨勢,如廣東地區1993年感染率為63.2%,2003年為49.3%。但胃癌高發地區H.pylori感染率明顯增加。研究發現,與H.pylori感染相關的因素包括年齡、受教育程度、居住條件、經濟條件、飲食、職業,以及家人有H.pylori感染。此外,H.pylori感染復發與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相關,極高HDI國家平均H.pylori感染復發率為1.68%,明顯低於高HDI國家的6.05%、中HDI國家的7.04%和低HDI國家的9.63%。


感染H.pylori後,可通過多重途徑導致患者胃酸分泌量增加,胃酸在局部組織聚集使pH值降低,影響細胞內許多代謝酶的功能,引起能量生成障礙,細胞膜的主動轉運過程失常,導致細胞變性壞死。此外,氫離子過多,還能刺激肥大細胞分泌組胺,組胺通過旁分泌作用於壁細胞使胃酸分泌進一步增高。組胺還可刺激局部組織,引起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最終導致黏膜充血水腫、出血、糜爛甚至潰瘍的發生。H.pylori感染可以引發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胃癌。H.pylori感染也與胃腸外疾病相關,如與糖尿病、肝硬化、復發性阿弗他口炎呈正相關,與肥胖、哮喘、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呈負相關。H.pylori感染還可增加發生冠心病、缺血性腦卒中、終末期腎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結腸腺瘤和結腸癌的風險。


H.pylori根除方案包括標準三聯療法、含鉍劑四聯療法、序貫療法、伴隨療法、含左氧氟沙星三聯療法。三聯療法的根除率已降至80%以下,在2012年第四次全國H.pylori感染處理共識報告中基本被棄用。H.pylori根除的影響因素包括抗生素敏感性、抑酸不充分、細菌基因型、環境因素和患者依從性。

PPI在H.pylori根除中的作用


PPI通過提高胃內pH值增加對H.pylori的根除率:


H.pylori的活性受胃內pH值影響,當pH值為4~6時,H.pylori可以存活,但是不能繁殖,當pH值為6~8時,H.pylori處於繁殖狀態,只有在此時,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黴素等)才對其有根除作用。PPI可以提高24 h胃內pH值,成功根除H.pylori患者的24h內平均胃內pH值為6.4(5.0~7.6),顯著高於未根除患者的5.2(2.2~6.2),且成功根除者胃內pH值>4的時間佔總治療時間的75%。


PPI主要經細胞色素P450酶代謝,由於對細胞色素P450各基因亞型(主要CYP2C19,CYP3A4)依賴程度的差異,PPI在不同基因型人群中對胃內pH值的影響也不同。一項來自亞洲人群的研究結果顯示,埃索美拉唑、奧美拉唑、蘭索拉唑和雷貝拉唑均可提高胃內平均pH值。在CYP2C19快速代謝者中,埃索美拉唑的胃內平均pH值為5.4(3.5~6.8),奧美拉唑為5.0(2.4~5.9),蘭索拉唑為4.7(3.7~5.5),雷貝拉唑為4.8(2.5~6.4)。


PPI對抗生素的影響:


H.pylori根除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感染部位未達到有效抗生素濃度,大多數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濃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依賴環境的pH值。研究顯示,在較低pH值環境中,MIC增加。因此,提高胃內pH值可以增加抗生素的敏感性。


PPI為抗生素髮揮作用提供有利的pH值環境,抑酸劑通過防止酸敏感抗生素(克拉黴素和阿莫西林)的降解增加其穩定性及其在胃的黏膜濃度。體外實驗顯示,pH值提高至3.5~5.5時,阿莫西林活性增加10倍以上。動物實驗顯示,雷貝拉唑聯用阿莫西林可增加胃液內阿莫西林濃度。


很多抗生素對H.pylori的作用與胃液pH值有關,pH值降低時MIC增加,對H.pylori的抑制作用明顯減弱;抗生素治療時加入抑酸劑使pH值升高,可提高H.pylori對抗生素的敏感性。雷貝拉唑、泮託拉唑能降低甲硝唑、阿莫西林的MIC,從而提高H.pylori的根除率。


很多細菌的耐藥性與細胞膜外排泵輸出增多所導致的藥物累積不足有關。外排泵輸出使得細菌體內抗菌藥物積聚減少,細菌產生耐藥。PPI作為外排泵抑制劑,能在體外提高多重耐藥H.pylori菌株的藥物敏感性。奧美拉唑可改善耐藥菌對甲硝唑的敏感性,增強甲硝唑的抗菌效能。除甲硝唑外,奧美拉唑還能增強阿莫西林、克拉黴素和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的抗菌效果。


PPI影響H.pylori尿素酶活性:


H.pylori可產生尿素酶,尿素酶促使H.pylori定植於胃黏膜;尿素酶水解尿素生成氨,通過上調宿主特殊部位的pH值和利用氨或銨鹽來損傷宿主組織,同時可為細菌代謝提供氮源。有的PPI可與尿素酶的活性部位形成二硫鍵,從而抑制尿素酶的活性。應用PPI後,H.pylori尿素酶活性受抑,使H.pylori的代謝活性及其在胃內的定植受抑。


不同PPI的H.pylori根除效果對比


不同PPI的H.pylori根除效果受CYP2C19代謝類型影響,在CYP2C19強代謝型人群中,二代PPI(埃索美拉唑和雷貝拉唑)較一代PPI(奧美拉唑、蘭索拉唑和泮託拉唑)更有效,因此在含高比例強代謝型患者地區,二代PPI是更好的選擇。Meta分析顯示,包含二代PPI中的埃索美拉唑的根除治療對H.pylori的總體根除率為82.3%,顯著高於含一代PPI的77.6%(OR=1.32,95%CI 1.01~1.73,P=0.04);雷貝拉唑對H.pylori的根除率為80.5%,也顯著高於含一代PPI的76.2%(OR=1.21,95%CI 1.02~1.42,P=0.02)。此外,高劑量埃索美拉唑和雷貝拉唑(40mg,2次/d)比奧美拉唑(20mg,2次/d)對H.pylori根除率增加8%~12%。


結語


PPI在H.pylori根除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首先PPI可以提高pH值,使H.pylori處於生長活躍期,從而易於被抗生素根除;PPI也可通過提高pH值增加酸敏感抗生素的濃度並降低抗生素MIC,提高抗生素穩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另外,PPI還可以直接作用於H.pylori生存所必需的尿素酶,從而抑制H.pylori的活性。值得注意的是,PPI是經過細胞色素酶P450途徑進行代謝,所以需根據對其亞型CYP2C19、CYP3A4的依賴程度,以及PPI的抑酸活性等來合理選擇PPI,提高H.pylori的根除率。


文獻來源:中華消化雜誌,2016,36(02):137-138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幽門螺桿菌需要根除嗎
    胃癌的發生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幽門螺桿菌不是唯一病因。   是否需要根除因人而異   醫學界對於幽門螺桿菌的認識在不斷更新。以前人們認為幽門螺桿菌是致病菌,但現在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哮喘、炎症性腸病、多發性硬化等疾病的發生呈負相關,即幽門螺桿菌感染對這些疾病具有保護作用。
  • 幽門螺桿菌根除失敗,為什麼?怎麼辦?
    根除幽門螺桿菌(Hp)成為各種消化系統疾病的治療手段之一。 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即使使用正規四聯療法(雙倍劑量質子泵抑制劑+兩個抗生素+鉍劑),治療14天,抗生素也按指南推薦(阿莫西林、克拉黴素、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四環素、甲硝唑)選用,Hp根除率也還在50%~90% ,而且還有逐年下降的趨勢。
  • 7億中國人都有「幽門螺桿菌」,到底用不用治?
    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寄生在人胃內的細菌,屬於1類致癌物。 *1類致癌物:指明確對人類有致癌作用的致癌物。 原則上,所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均應給予根除治療,但要考慮到不同人群根除效率和藥物副作用等特殊情況。
  • 抗幽門螺桿菌最好的藥物是什麼?消化科醫生告訴您答案
    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最好的藥物是什麼?其實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並沒有所謂的最好的治療藥物,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藥物,才是最好的治療。目前醫學界首選的治療方案是四聯療法。就是兩種抗生素+質子泵抑制劑+鉍劑。
  • 質子泵抑制劑——臨床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質子泵抑制劑主要通過特異性作用於胃壁細胞分泌膜上的胃酸分泌的最終環節H-K-ATP酶(即質子泵),不可逆地與其結合,使其失去活性,從而抑制胃酸分泌。廣泛用於治療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潰瘍、幽門螺桿菌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卓-艾症候群等酸相關性疾病。
  • 質子泵抑制劑的藥物特性與臨床安全性_質子泵抑制劑_H+-K+-ATP酶...
    組胺、胃泌素和乙醯膽鹼等各種分子作用於相應受體後,通過第二信使環磷酸腺苷(cAMP)激活各種蛋白激酶,最後作用於質子泵,刺激胃酸分泌。因此質子泵是胃酸分泌最重要、最終環節。質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通過與質子泵特異性結合,使其失活,達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
  • 一半中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如何對付這個「一級致癌物」?
    本文來源於丁香醫生 作者:Bruce 幽門螺桿菌,是人類的老冤家。 早在 5 萬 8 千多年前,它就開始蹂躪我們老祖宗的胃。 經過千萬年的鬥爭,人的胃在進化,許多細菌都會被胃酸消滅。
  • 幽門螺旋桿菌(HP)根除治療的注意事項
    目前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人數達到一半以上,很多人胃口不適,到醫院呼氣檢查後都會發現幽門螺桿菌的存在,抗幽門螺桿菌常用「四聯」療法。但對於治療幽門螺桿菌的藥物,您吃對了嗎?今天,咱們一起看看抗幽門螺桿菌的藥物都怎樣服用?需要注意什麼呢?哪些疾病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
  • 幽門螺桿菌,我們該拿你怎麼辦?消化科醫生支招:記住這4個原則
    、 慢性胃炎 、消化不良甚至胃癌的發病密切相關,很多情況下,需要根除幽門螺桿菌才安全。 但幽門螺桿菌不是那麼好對付的,有時即使根除了,但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又會重複感染,可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那麼到底,我們該怎麼對付它呢?
  • 碳13、碳14、內鏡檢查……一文了解最全幽門螺桿菌檢測
    但RUT存在可能導致假陰性的結果,活檢標本受細菌密度、H2受體拮抗劑、質子泵抑制劑、鉍劑、抗菌藥物、胃酸缺乏和出血等因素的影響,這些都增加了假陰性結果的可能性。而且,對尿素酶試驗在兒童Hp檢測中的應用的敏感性仍存在爭論。
  • 幽門螺桿菌最全科普,看完你就全懂了!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的糞便中存在幽門螺桿菌,如果汙染水源,健康人飲用了含幽門螺桿菌的水,可以被傳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的口腔中也可能存在細菌,一起吃飯、接吻、使用不潔餐具、母嬰傳播、唾液傳播等都有可能傳染幽門螺桿菌。 特別是口對口餵小孩,極容易將幽門螺桿菌傳染給小孩。
  • 幽門螺桿菌很「狡猾」 及時科學根治是關鍵
    在施瑞華的建議下,張先生全家四人同時接受了2周左右的幽門螺桿菌藥物治療。幸運的是,一家人治療結束後,複查幽門螺桿菌結果都轉為了陰性。現狀:7 億中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殺傷力」太強據統計,中國人群幽門螺桿菌(Hp)感染率達到55%,將近7億中國人感染這種細菌。也就是說,身邊每五個人中,就有三個人感染過幽門螺桿菌。
  • 幽門螺桿菌很「狡猾」,及時科學根治是關鍵
    在施瑞華主任的建議下,張先生全家四人同時接受了2周左右的幽門螺桿菌藥物治療。幸運的是,一家人治療結束後,複查幽門螺桿菌結果都轉為了陰性。現狀:7 億中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殺傷力」太強據統計,中國人群幽門螺桿菌(Hp)感染率達到55%,將近7億中國人感染這種細菌。也就是說,身邊每五個人中,就有三個人感染過幽門螺桿菌。
  • 如何規範使用質子泵抑制劑
    質子泵抑制劑(PPI)的不合理使用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文獻報導歐美國家的PPI不合理使用率達57%,國內報導,67%-77%使用PPI的住院患者屬於預防用藥,門診處方中符合適應證用藥指徵的不足40%。過度使用PPI不僅會增加不良反應風險,也加重國家的醫保負擔。
  • 「纏住」無數人的幽門螺桿菌,只能靠胃鏡確認?不,吹一口氣就行
    普通成年人,選用碳14-UBT足矣除了診斷幽門螺桿菌,UBT還可用於流行病學調查和根除治療療效評估。既然用途差不多,隨便選就可以了吧。實際上,它們也是存在異同的。1、準確性有研究表明,UBT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96%和93%,但碳13-UBT和碳14-UBT的診斷準確性無明顯差異。
  • 檢查出「幽門螺桿菌(HP)」陽性也不必驚慌
    每年新感染者超過1200萬人,幽門螺桿菌(HP)是引起消化性潰瘍和慢性活動性胃炎的罪魁禍首,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認定了幽門螺桿菌(感染)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  在胃癌發病率比較高的地區,幽門螺桿菌(HP)的感染率也比較高,專家指出,及時地診斷並根除幽門螺桿菌(HP)是治癒胃病的前提。
  • 關於「幽門螺桿菌」的最全科普,一文解決所有疑問!
    2.兒童HP感染根除後再感染率可能較高;而成人真正根除後,再感染率較低。 3.兒童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有一定的自發清除率,大約10%左右;而成人HP感染,不經治療,不可能自發清除。
  • 關於幽門螺桿菌的最全科普,一篇終結你所有疑問!
    人是幽門螺桿菌的唯一傳染源,主要藏在唾液、牙菌斑、胃和糞便裡。2.兒童Hp感染根除後再感染率可能較高,而成人真正根除後,再感染率較低。3.兒童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有一定的自發清除率,大約10%左右,而成人HP感染,不經治療,不可能自發清除。 Hp感染通過什麼形式篩查?
  • 別小瞧幽門螺旋桿菌,5類人群必須儘快治療,別等胃癌來了才著急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5類人群需要及時治療,否則會後患無窮目前醫學專家對幽門螺桿菌的治療已有共識:高風險人群推薦根除治療,而低風險人群應作進一步評估,然後再決定是否應該根除。需要得到及時治療: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有消化不良症狀的患者患有慢性胃炎、胃潰瘍、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的患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
  • 好不容易根除了幽門螺桿菌,外出吃頓飯又感染了,怎麼辦?
    祝蔭教授指出,目前「治療所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這一觀點在我國醫學界中已經慢慢被接受,但仍有部分醫生存在顧慮,如根除幽門螺桿菌可能會引起胃腸道菌群紊亂、可能導致抗生素耐藥增加和幽門螺桿菌根除後容易再感染等。「在門診我們有時候會聽到患者這樣說,『xx醫生說不用殺菌,殺了出去吃頓飯又會被感染上』,那到底情況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