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科學與工程_專業解讀_陽光高考

2020-11-30 陽光高考

什麼是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除了不受供電線路影響的太陽能燈,新能源的重大應用還有很多,比如,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神州十號與天宮一號對接,太陽能動力飛機首次嘗試環球飛行……甚至廢舊的人民幣也可以作為生物質發電材料,焚燒轉化為電能。這些都是新能源技術帶給我們的驚喜。

那什麼是新能源呢?新能源是相對於常規能源而言,從名稱看,一個「新」字將它與傳統能源區別開來。新能源是採用新技術和新材料而獲得,在新技術基礎上系統地開發利用的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傳統的化石能源在地球上的儲量是有限的,並且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汙染或有害氣體。與傳統的化石能源相比,新能源的利用過程往往是可循環的,對環境沒有汙染或者汙染很小。

這裡簡單說一下風能、光伏、生物質能。風電比較好理解,就是如何將風能轉化為電能。太陽能主要就是光熱和光伏,以光伏為主,其發電的基本原理是「光生伏特效應」。生物質能主要是利用生物轉化技術和熱化學轉換技術,將生物質轉換成燃料物質。華北電力大學可再生能源學院胡笑穎老師說:「比如小麥收穫了以後的麥杆,稻子加工後產生的稻殼,木材加工後的木屑、樹枝、樹皮等,這些農林廢棄物都可以成為生物質發電的主要材料。利用這種技術,我們可以將生物質資源轉化為各種清潔的能源,如沼氣、燃料乙醇等。」

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各校有差別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屬於工學中的能源動力類。由於它是面向新能源產業的,其學科交叉性強、專業跨度大,學科基礎來自於多個理科和工科,與物理、化學、材料、機械、電子、信息、軟體、經濟等諸多專業密切相關。各高校根據社會需求和自身已有專業積累,設立了各具特色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專業方向等都有較大差別。

比如,華中科技大學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集清潔與可再生能源科學及工程知識與現代信息技術為一體的跨學科複合型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廈門大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是面向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化學儲能、能效等國家急需的新能源產業方向,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應用、經營管理人才的新興專業。

河海大學新能源專業以風能為主要方向。研究的是新能源發展所涉及到的基本氣動力學理論、控制理論和發電運行理論。學習空氣動力學、電路、控制理論等專業基礎課。學習風力機、風力發電機組控制,風力機塔架與基礎、海上風電場、風電場規劃與選址等專業課。

胡笑穎介紹,現在很多高校都開設了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但大家的專業方向、課程設置有很大不同。2013年由華北電力大學牽頭聯合40多所高校建立了 「高校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聯盟」,希望能推進專業核心課程體系建設,加快統編教材建設。

二、專業與就業

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能源。化石能源是工業革命的基礎,現在世界能源消耗的主力還是煤炭、石油、天然氣三大傳統能源,但使用年限只有百年量級。各種新能源只佔能源消耗不到20%的比重,還處在起步階段,但它的發展空間是巨大的。新能源必將成為未來保證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產業。試想哪一天這個比例倒過來,新能源佔到80%,傳統能源不到20%,這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會有多麼巨大!

看行業大環境

我國高度重視和關注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新能源產業已列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了七大新興戰略產業,其中四項與新能源產業密切相關。「十二五」期間的重要任務是培育和發展新能源產業,其中包括核能、太陽能和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以及發展新能源汽車和應用間隙性可再生能源需要的儲能系統和動力電池等。國家「十三五」規劃100個大項目中,第37項就是實現新一代光伏、大功率高效風電等核心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化。因此,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就業前景是非常好的。

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中心也發布過一組數據:截至2013年底,我國生物質能發電核准的裝機容量是12226兆瓦。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2020年要達到3萬兆瓦。從12226到3萬還有很大的差距。

從光伏產業運行情況看,截至2015年6月底,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5.78吉瓦。這意味著「十二五」的五年間,我國光伏裝機從2010年的0.89吉瓦起步,實現了超過40倍的擴充。

「十二五」期間,風電產業執行「集中式+分布式」並重的發展戰略。未來中國將在沿海等電力負荷較大的地區建立一批分布式風電基地,到2020年要達到2億千瓦-2.5億千瓦。很多研究者指出,進軍海洋是未來發展風能的新方向。

從這一組組數據中不難看出,國家對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是非常重視的,它可以說是新一輪經濟發展的競爭焦點和戰略制高點。因此,有專家預測,太陽能、風電、生物能、電動汽車等新能源領域的相關專業人才未來就業及發展前景非常看好。

看當前就業狀況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到核能、電力、製冷、低溫、汽車、船舶、流體機械、石化、冶金、化工、新能源等中外大型企業從事研究、開發、策劃、管理和營銷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政府機關,從事教學、科學研究與管理工作。

因各校的專業方向不同,畢業生的主要就業領域也有一定的區別。如華中科技大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在電力、動力、汽車、化工、冶金、機械等部門從事節能減排和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及自動化等相關方面的研究、教學、設計、開發等工作。

河海大學畢業生風電場運營單位需求量比較大,從目前就業情況看,已有的風電場或者在規劃的風電場都缺乏風電人才,很多從業者都是從熱電廠轉過去的,專業人才缺乏。該校新能源科學工程畢業生一般在風電場從事運行和維護工作,也有少量學生會去大型設備廠從事研發工作。

廈門大學該專業畢業生可進入新能源產業相關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科研院所等,廈門大學還與英國伯明罕大學建立了2+2合作辦學項目,畢業生也可以出國深造、創新創業等。

據華北電力大學老師介紹,華電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一般是去一線的生產單位,研究生畢業去研究所、設計院比較多一些。學生會根據專業方向不同,選擇不同的對口單位。從2015年的就業數據看,生物質能方向40%進入國企和事業單位,33%選擇在國內外高校繼續深造;光伏發電方向,進入國企和事業單位的有30%,選擇繼續深造的有55%;風能方向39.8%進入國企和事業單位,37.4%選擇國內外高校繼續深造,其他進入私企和自主擇業。

生物質能方向就業對口單位主要有華能、大唐、神華、中電投、國電等發電集團公司的燃煤電廠、生物質電廠,華北、西北、西南、中南、華東五大電力設計院,以及各省級電力設計院、電科院,環衛集團、廣大集團等環保企業,東鍋、上鍋、哈鍋等鍋爐、汽機等製造單位。除此之外,還可以去ABB、西門子等跨國企業,從事相關工作。

光伏發電方向的學生畢業後能勝任太陽電池設計與製造、光伏系統設計、光伏電站規劃、設計、施工、運行與維護以及太陽能發電新技術開發等方面的技術與管理工作。

風電方向就業對口單位主要有五大發電集團的風電場(如華能、國電、大唐、華電、中電投);電力設計院(如華北、西北、西南、中南、華東等);各省設計院、電力勘測設計院;風電整機製造企業、葉片製造企業、電氣設備廠和其他相關的工作。除此之外,加入一些大型的跨國企業,如GE、Gamesa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新興戰略產業」的相關專業

基於新能源產業對於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支撐和目前新能源專業人才匱乏的現狀,教育部於2010年7月下發了《教育部關於公布同意設置的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本科新專業名單的通知》(教高[2010]7號)批覆部分高校設置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自2011年開始招生。

首批獲批的高校包括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北大學、中南大學、重慶大學、河海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上海理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江蘇大學等十多所高校。

經過幾年的發展,開設該專業的院校不斷增加,報考人數逐年遞增。據陽光高考平臺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全國開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院校已有58所。

報考時看清專業方向和招生範圍

由於這個專業開設時間不長,各校關於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的培養方案、培養模式和培養體系則處於不斷探索和完善中。同時也根據社會需求和自身已有專業積累,設立了各具特色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

如華北電力大學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是教育部2011年批准設的,2012年將原有的風能與動力工程跟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合併,合併以後共設有三個專業方向,即風電、太陽能光伏、生物質。報考時三個專業方向的專業代碼是不同的,按三個專業招生。

河海大學該專業前身也是風能與動力工程,後來改成新能源與科學工程,培養方案更側重於風能。主要的優勢也在於開設了海上風電場等特色型課程。

還有其他很多985高校以熱能動力為背景,更多地偏重於生物質能。

考生在報考時,最好對學校特色和專業方向有所了解,看準目標比較清楚後,再選擇符合自身情況的學校和專業。另外,很多院校該專業不是全國招生,考生在報考時一定要以當年下發的招生專業目錄為準,查看你想報考的高校和專業在當地是否有招生計劃。

理工科基礎要求較高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科基礎來自於多個工科和理科,如物理、化學、電氣、動力、機械、自動化等。如果考生具備紮實的基礎學科理論和良好的工程素養,學習這個專業將更具優勢。

由於這個專業比較新,很多知識不在現成的教科書上,而是在最新的國際文獻裡,因此學生需要較多地閱讀國外的文獻,與國際一流大學、研究機構交流,要有較好的英文水平。

從就業的角度看,那些具有較好獨立思考能力、動手能力、工程實踐能力的綜合人才更受用人單位青睞。

專業推薦

推薦專業源自高校學生實名推薦數據。當前累計投票數量超過469萬人次。通過實名註冊的高年級學生或畢業生,根據本校各專業辦學情況進行投票,推薦優勢專業或特色專業。下圖僅展示了部分高校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推薦情況,星號為推薦指數。點擊圖片可查看更多專業推薦數據。

本文版權歸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化學工程與工藝_專業解讀_陽光高考
    化學工程和化學的區別? 化學工程專業是標準的工科專業,而化學專業是典型的理科專業,它更關注的是最基本的科學原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同樣是發現了一種化學新物質,化學專業更關心這種物質是怎樣合成的,而化學工程則更關心這種物質有怎樣的用途,以及如何大規模的生產,如何造福社會。
  • 解讀大學與專業:No.50 環境科學與工程
    一點馬高報中心開設《詳細解讀大學專業》專題,每期解讀一個大學專業,將共計為大家解讀300+個大學專業。各位同學、家長持續關注!今天先來為大家解讀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一門研究人與環境相互作用及其調控的學科。它涉及廢水處理和大氣汙染控制及循環、固體廢棄物的處理和處置、輻射防護、工業衛生、環境可持續性以及公共衛生問題和環境工程法律等諸多方面,也包括對工程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研究。專業涉及很多實驗,色盲、色弱及嗅覺和聽覺不合格者符不適合報考。
  • 解讀高考熱門專業:理學類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解讀高考熱門專業:理學類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1.數學類專業的畢業生主要適於在科學研究部門、高等院校、生產部門、管理部門從事理論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及教學工作。   2.物理學類專業畢業生可以分配到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的科研部門、學校、工礦企業中從事基礎或應用研究及教學工作。
  • 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四個專業的區別
    實際情況到底怎麼樣,生物類專業到底能不能學,今天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我們一般說的生物類專業主要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這四個專業。但實際上,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屬於理學類專業,而生物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屬於工學類專業。我們先來看看這四個專業所學的主要課程和就業方向。
  • 生物工程類專業錄取分析!專業介紹、未來就業與發展!附高考分數
    生物工程類專業應用性強,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紮實的生物學、工程學基礎理論和生物工程專業知識基礎,而且要受到嚴格的實驗技能訓練與工程實踐環節訓練,具有較強的工程應用能力,適應未來生物工程產業發展的需要。生物工程類專業密切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行業需求及專業特點,主要培養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及基本技能,能在工業發酵、生物製藥等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以及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與推廣工作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 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專業介紹、未來就業與發展!附高考分數線
    專業介紹經常有人會問,學習環境科學與工程就是學習環保嗎?環境科學當然也有環境監測和自然資源保護等內容,但不僅僅如此。可以說,環保是環境科學的一部分,但是絕不是全部。環境科學其實是一門跨學科的專業,既包含化學、物理、生物,也包含地理、工程、統計等等,甚至與經濟學等社會學科也有交叉。所以,如果說環境科學只是環保就太狹窄了,也太看低了這個專業。
  • 重慶理工大學高招訪談:2015年新增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
    作為一所建校70餘年的普通本科院校,重慶理工大學歷來重視學科與專業建設,目前,學校設有59個本科專業,其中: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車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會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省部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0個(除上述4個外,
  • 專業解讀丨生物科學:探索生命的奧秘
    然而近幾年,生物科學屢次成為紅牌專業,因為國內的生物行業還未成熟,醫藥行業仍是化學專業主導,想做科研的話就要做好考研考博的準備。 那麼,生物科學專業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什麼樣的學生適合學習這個專業?
  • 「分子科學與工程」專業解讀
    分子科學與工程理學 > 化學類學制:四年   >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專業簡介分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既不同於傳統的化學、化工類專業,更非化學與化工專業的簡單加和,它注重用分子層次的理論和知識解決化學以及相關的環境
  • 解讀高考熱門專業 十大專業就業前景好
    省人才中心資深人力資源專家姬養洲一一解讀分析十大熱門專業  電子信息類  相關專業: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對抗技術等  專家解讀:電子信息產業是一項新興的高科技產業,被稱為朝陽產業。  相關專業:生物工程、生物資源科學等  專家解讀: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生物科技經濟發展起來是必然趨勢。隨著基因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發展和產業升級,這類高技術專業人才的缺口會越來越大。
  • 2020年高考:化學學類專業全息解讀
    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實應用化學理論基礎和具有較高外語水平及較強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夠適應從事精細化工、有機合成、生物化學、生物化工、藥物合成及環境保護等相關專業的產品研製、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設計、生產管理,並能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寬口徑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化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以及相關的工程技術知識,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破解能源危機與環境問題的金鑰匙
    與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區別 這兩個專業都屬於工學門類,但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屬於材料類,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屬於能源動力類。新能源科學與工程面向新能源產業,其學科交叉性強、專業跨度大,學科基礎來自於多個理科和工科,與物理、化學、材料、機械、電子、信息、軟體、經濟等諸多專業密切相關。
  • 【高職專業庫】環境工程技術,專業介紹及就業前景
    參加 高職高考 關注 高職高考網 高職專業:環境工程技術 基本學制:3年制 專 業 介 紹 環境工程學是運用環境科學、工程學和其他有關學科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合理保護和利用自然資源,預防與治理環境汙染,以改善環境質量,促進人類與自然協調發展的工程技術學科,對環境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作用
  • 專業解讀——環境工程
    環境工程專業本科核心課程 該專業本科生核心課程包括: 水汙染控制工程、大氣汙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生態學等。專業學習方面需要具備較紮實的物理、化學、生物學等自然科學基礎,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類知識和科學素養,並具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 學習環境工程專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
  • 【高職專業庫】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介紹及就業前景
    參加 高職高考 關注 高職高考網 高職專業:工程測量技術 基本學制:3年制 在科學研究方面,如地殼的升降、海岸的變遷、地極運動、地震預測、災情監視、人造衛星的發射和回收,也都需要測量工作。
  • 專業解讀|礦物加工工程:我們不生產礦物,我們只是礦物的加工者
    隨著礦產資源的日益貧化和新技術革命的持續推進,大量新技術融入到礦業開發的各個環節,礦物加工工程專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來源: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與就業方向解析
    專業信息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下設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生態工程、環保設備工程、資源環境科學、水質科學與技術七個專業。其中,前四個專業為基本專業,開設院校較多,後三個專業為特設專業,開設院校較少。
  • 工程力學:工程科學和技術的基礎
    「力學位於工程、材料科學、地球物理以及寬廣的應用科學和技術方面教育和研究活動的軸心。」——中國力學學會年度報告 我國的近代力學事業始於20世紀50年代,既是具有傳統優勢的學科之一,也是一門獨立的重要學科。工程力學以工程和自然界的真實介質和系統為研究對象,成為眾多門需要精細化、機理化描述的應用科學和工程技術基礎。
  • 2020年高考:生物工程類專業全息解讀
    根據教育部最新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可知,生物工程類包括生物工程、生物製藥2個專業(T代表特設專業),具體名單生物工程專業簡介:生物工程專業通過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工程技術人才。
  • 2014應用統計學專業解讀及開設課程
    2014應用統計學專業解讀及開設課程 應用統計學專業解讀及開設課程 應用統計學專業應用的範圍十分廣泛,但是就現今情況看來,尖端人才還是比較缺乏的,因此建議大家一定要把握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