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納粹扭曲的生存空間理論,把國家無限擴張看成是自然法則

2020-11-27 無名狂客

地緣政治這一學科,歷史上曾幾度興衰。所謂的理論家們踩著前人的肩膀展開研究,卻又濫用前人的成果,直至弗裡德裡希·拉採爾(Friedrich Ratzel,1844-1904)出現,地緣政治才得到了認真對待。拉採爾是19世紀後期德國地理學家和人類學家,「生存空間」(Lebensraum)理論的創造者。這個概念原本傳自19世紀早期美國一位名叫弗裡德裡希·李斯特的德裔移民之口,他是位記者、政治學教授和投機商,也是美國政治家、輝格黨創始人亨利·克萊(Henry Clay,1777-1852)的朋友。

地圖可以像生命體一樣呼吸

亨利·克萊從門羅主義中汲取靈感,用「生存空間」來形容主權既定的廣闊地理區域;而拉採爾則深受查爾斯·達爾文著作的影響,因此提出了這樣一個有機的、生物學意義上的地理概念,即邊界會根據人口的規模和構成而不斷發展變化。雖然我們通常把邊界看做是靜態的,具有持久的代表性、合法性和穩定性,但拉採爾卻認為,邊界會隨著國家事務的變化而擴大或收縮,並無常態。對他來說,地圖可以像生命體一樣呼吸,並進而萌生了「有機生物國家」的想法,把國家擴張的妄念,也看成是自然法則的一部分。

拉採爾的學生、烏普薩拉大學和哥德堡大學的政治學教授魯道夫·契倫(Rudolf Kjellen)是「地緣政治」(Geopolitik)一詞的創立者 (2) 。契倫是瑞典人,同時又是一個極端民族主義者,對俄羅斯在波羅的海等暖水海域謀求擴張始終心懷戒備,希望瑞典和芬蘭也施行擴張主義,以應對俄羅斯的圖謀。契倫雖然召集了一部分貴族和中上層階級來支持自己,終因民眾支持太少而失敗——在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早期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已經沒有多少人沉湎於大國夢想了。於是契倫把他所有的希望轉移到德國,希望它站出來迎戰他特別痛恨的俄羅斯和英國這兩個國家

契倫編制的德國未來帝國計劃,包括中歐和東歐全部地區、法國沿海所有港口、俄屬波羅的海各省,以及烏克蘭、小亞細亞和美索不達米亞(以遠程鐵路網絡連接到柏林)。他採用拉採爾的思想,把人類社會按種族和生物類別劃分,認為國家就像人一樣,要想有足夠的陽剛和活力,就需要大量的生存空間。這正是拉採爾和契倫的理論中最狡猾和最精彩之處,後世的劊子手們利用它為其殘暴行為大加辯護。觀念無論好壞都很重要,那些模稜兩可的觀念尤其危險。

正統的地理學,告訴我們在面對環境挑戰時應該克服什麼,而拉採爾和契倫的理論則是地理學的異端,將人性置於種族大滅絕的危險之下。 上述理論正是納粹主義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的堅定崇拜者卡爾·豪斯霍弗爾(Karl Haushofer,1869-1946)的生命支柱,雖然彼時他的學術活動尚未開始。豪斯霍弗爾對麥金德觀點的悲劇性曲解,以及納粹地緣政治戰略的危險性,在一本備受冷落的經典政治學著作中都有詳細記述,那就是1942年羅伯特·史特勞茲-胡比發表的《地緣政治:追求空間和權力的鬥爭》(Geopolitics: The Struggle for Space and Power )。

史特勞茲-胡比是奧地利移民,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在冷戰期間曾先後擔任美國駐四個國家(包括土耳其)的大使和北約代表。1955年,他在費城創辦外交政策研究所(FPRI),20年來,我也算是一直在他手下「混」日子。史特勞茲-胡比的書寫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形勢尚未有利於盟軍。

他不僅試圖在書中明確解釋納粹地緣政治的危險性及其對於美國公民的威脅,還著重闡釋了地緣政治的重要意義,讓正義的勢力可以運用它抗擊納粹侵略。他用實際行動拯救了麥金德和這門學科的聲譽,同時盡其所能執行外交任務,為贏得戰爭出了一份力。

再來看看卡爾·豪斯霍弗爾。這位身兼博士、教授、少將三個顯赫頭銜的納粹學者出生於慕尼黑,他的祖父、伯父和父親都從事製圖和編寫旅遊手冊的工作,這在他的生命中打下了深刻印記。豪斯霍弗爾加入了巴伐利亞的軍隊,並於1909年被任命為炮兵教官。他對日本的軍事崛起深深著迷,主張德國與日本結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被任命為旅長,納粹黨要員魯道夫·赫斯(Rudolf Hess)成了他的助手。

戰爭結束後,豪斯霍弗爾被任命為慕尼黑大學地理和軍事科學院院長,赫斯作為弟子,一直追隨他。 正是通過赫斯,豪斯霍弗爾得以面見「帝國崛起的煽動者」阿道夫·希特勒,並呈交了地緣政治的學術簡報。當時是在1923年啤酒館暴動 (3) 失敗後,希特勒被囚禁在蘭茨貝格(Landsberg)的要塞中,正在埋頭撰寫《我的奮鬥》(Mein Kampf )。作為一個只受過四年制中學教育的人,除了相信直覺以外,他需要更多地了解現實世界。這位大學教授的來訪正可以填補他的知識空白,因此受到熱烈歡迎。在《我的奮鬥》第十四章,希特勒提出了納粹的外交政策與納粹生存空間理論,可能正是受到豪斯霍弗爾的啟發。

相關焦點

  • 宇宙可能在無限擴張,邊緣是扭曲的空間!三維物體永遠也到達不了
    宇宙可能在無限擴張,邊緣是扭曲的空間!三維物體永遠也到達不了根據愛因斯坦的宇宙大爆炸理論,這個宇宙的起源於一個奇點,這個奇點在特定情況下爆炸了。這些天體也在爆炸中釋放出來了,由於爆炸的能量巨大,現在這個宇宙還在不停地擴大。照這個說法,我們的宇宙是沒有邊界的,因為邊界一直在變化。但是既然是空間,就會有邊界這麼一說。
  • 空間是否可以無限擴張?
    空間跟時間一樣都是絕對的、無限延展的,這種觀念一直延續到17世紀牛頓出版了他那本著名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創立了科學體系的時候。這個時候的人們並不知道空間跟物質之間的聯繫,空間就是空間,絕對的空間,不依賴於物質的存在,無限伸展的三維世界,是物質運動的場所。
  • 電磁場不能扭曲時空嗎?納粹鍾和費城實驗怎麼解釋?
    簡單的說扭曲時空後接下來的目標就是製造蟲洞了,畢竟像《星際之門》中的撥一下號就連通到宇宙另一端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那麼從理論上來看,人類可以用電磁場來扭曲時空嗎?不過理論上還有兩種不需要所有四大作用力的物質也能影響時空:暗物質:四種基本作用力中僅有若相互作用力暗能量:不在四種基本作用力中,但提供與引力相反的斥力暗物質是星系的骨架,假如沒有暗物質,銀河系邊緣的天體運動速度過快早已被甩入無邊的宇宙,但事實上沒有,這是因為暗物質銀河系定心錨的作用。暗能量則僅僅只參與斥力,它負責和引力對抗,將宇宙無限擴張。
  • 《天道》什麼是生存空間,相適應的生存法則如何理解?
    《天道》什麼是生存空間,相適應的生存法則如何理解?不同人有不同的生存方式,生存空間也不同。最主要變現能力和渠道也不一樣,生存法則對於大家都一樣,無論是弱肉強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還是願意把不正當競爭包裝的合情合理,或者是收割韭菜和強徵智商稅。
  • 淺論高維度空間與時空扭曲
    ,或者說,不同時刻我們切入量子所在時空進行觀察,自然量子的狀態不同,這樣,就可以把時間看作自變量,而空間就是時間的函數,在這樣的對應關係下,進行微積分運算,可以得出,當時間為零時空間也為零,當時間變化為二次函數以上,就是時間扭曲時,空間也會扭曲,這樣,超過三維的N維空間出現了,時間可以看作一個要素,與三維空間中的三個維度要素並列,t為零的時刻是意識產生的時刻,
  • 弱者怎麼生存?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只是自然法則的一種|百家故事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道理其實一點也不深奧。社會並不是平等的,人想要生存,想要成功,就要學會主動進攻,去發現並創造各種機會;如果只是以逸待勞的等待機會,被淘汰只會屬於你。弱肉強食是自然法則,生存是第一需求。在生物鏈中,每一個鏈上每一種存在的生物都以自己的生存方式而存在;強者很強勢,弱者也以他自己的方式頑強生活著,共同維持著社會的平衡。
  • 宇宙的無限性法則
    有一種說法:宇宙確實不是無限大的,它是有限的,如果宇宙是無限的,就會出現一些悖論!上述觀點我不認同。試想,如果人類科技允許,宇宙的微觀探索是否可以一直深入,不斷地去微觀;同理宇宙的宏觀認識是否也可以不斷地去放大觀測。
  • 科學家稱黑洞的空間是扭曲的,那扭曲的空間是個什麼樣子的?
    根據1915年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引力場方程,宇宙是一個引力場,在這個場中,天體的質量決定了時空的性質,於是時空變得不均勻,而形成了時空扭曲時空曲率也會產生引力,當光從扭曲的時空內路過時,就會改變路徑變得彎曲。這就是為什麼黑洞可以吞噬光的原因,那是因為黑洞無限的質量讓時空發生了無限的扭曲,進入這裡的光便隨著時空曲率一併被黑洞吞沒。
  • 《自然》:扭曲的光的暗示為暗能量的本性提供了線索
    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上刊登了一篇重要文章,題為:「扭曲的光的暗示為暗能量的本性提供了線索」。宇宙學家認為,一種被稱為「第五元素」的奇特物質可能會加速宇宙的擴張,物理學家說我們的宇宙可能充滿了這種神秘物質。
  • 吊頂企業逆境求生的三大生存法則
    面對2014年的吊頂市場經濟環境的殘酷無情和行業態勢的萎靡大環境,對於遊走二三線品牌的吊頂企業生存環境並不樂觀。眾所周知,大品牌的影響力大、顧客忠誠度高,自然盈利能力強,加上資源積累雄厚,不失時機地推出「開大店、開多店」的「大掃蕩」強勢的擴張策略。而中小吊頂企業則疲於奔命,努力掙扎爭奪著僅剩的生存發展空間。
  • 科學家稱黑洞的空間是扭曲的,那扭曲的空間是個什麼樣子的?內幕...
    其實黑洞扭曲的絕不僅僅是空間,因為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宇宙中空間和時間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說黑洞周圍的時間和空間都被嚴重扭曲了 在近年來一大批優秀的科幻電影中,《星際穿越》中的黑洞無疑是最真實的,而主角一行人在超級黑洞「卡岡圖雅」周圍的星球上經歷的時間膨脹也反應出了黑洞周圍時間流逝速度與地球上時間流逝速度的不同,然而在《星際穿越》中我們並沒有看到黑洞周圍的空間被扭曲成了什麼樣子。
  • 你可能還不知道,美國的種族主義,曾被德國納粹奉為榜樣!
    惠特曼教授在前言裡寫道,儘管在此領域裡研究的史學家有著不同的觀點,但是不可否認希特勒早在1925年出版的《我的奮鬥》裡就表達了對美國種族主義社會的崇拜之情,並且日後德國納粹從美國種族隔離法案裡得到了極大的靈感來修訂他們的《紐倫堡法》。在自傳《我的奮鬥》一書中,希特勒寫道 「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國家,對於移民已有更好的構想和些許進步。
  • 引力波與維度空間結合,談論空間扭曲的問題,相對論發現原因
    本文就引力引起空間扭曲的效果,與維度空間結合進行討論!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真知灼見。相比之下,引力波不能夠存在於牛頓的經典引力理論當中,因為牛頓的經典理論假設物質的相互作用傳播是速度無限的。各種各樣的引力波探測器正在建造或者運行當中,比如advancedLIGO(aLIGO)從2015年9月份開始運行觀測。可能的引力波探測源包括緻密雙星系統(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 時間扭曲,愛因斯坦的理論再次被證明是正確的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751期 據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最新觀測,科學家拍攝到了一個令人驚嘆的星系團,這個星系團依靠自身強大的引力場將周圍時空扭曲。當然這不是第一次了,每次科學家看到一個星系團將周圍時空扭曲時,總是想起愛因斯坦的引力方程,一次又一次驗證了這個理論。為什麼我們要繼續測試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呢?
  • 科學家深入研究後發現,人類生存在虛擬世界的概率高達50%
    虛擬實境技術的出現,讓更多的科學家開始思考,人類生存的這個是真實的嗎?《莊周夢蝶》的故事是否會在現實真實上演,會不會我們夢中的世界才是真實的?科學家深入研究後發現,人類真正生活在虛擬世界中的概率高達50%,而這只是一個保守數字。甚至有科學家認為,這個概率應該提升到90%,在不少的科學家看來,人類生存的這個世界,甚至是這個宇宙大概率是高級文明創造的一個虛擬空間。
  • 愛因斯坦時空扭曲理論證實,黑洞理論將被顛覆!
    愛因斯坦時空扭曲理論證實,黑洞理論將被顛覆!宇宙真的經歷過大爆炸?宇宙的盡頭又是什麼樣子?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很多年,即使是現在的科學技術,仍無法測量出宇宙的真實大小。人類作為宇宙中的一員,對宇宙的研究中發明了很多的設備,比如射電望遠鏡的出現就讓我們對所處的銀河系有了較為詳細的了解。
  • 質量無限增加會使黑洞邊界無限擴張嗎?
    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大小是否存在理論極限? 根據史瓦西半徑定義,黑洞的大小與其質量有關,大質量意味著黑洞邊界擴大,因為更大的質量促使時空在更大的區域內彎曲。但是要注意,史瓦西半徑並不是指一個實際的表面,而是超越它的區域,時空彎曲到逃逸速度超過光速的程度。
  • 時間會扭曲:物理學家如何發現這種現象?
    時間扭曲基本上是一種通過加速或使其運行更慢而改變時間流的現象。物理學家已經了解時間扭曲現象超過100年時間了。事實上,你現在正處於一種時間扭曲狀態。190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發表了他的狹義相對論,十年之後,他發表了後續的廣義相對論,其中說引力是空間和時間彎曲的一種特性。因此,任何有質量的東西都可以扭曲時間。
  • 食品轉基因是違反自然法則的,必須立即停止
    2、主糧不轉基因,其他可以轉很多國家持這種態度,中國開始也是這種態度,現在有很多人也是這種態度。但是決心不大,管理不嚴,明裡暗裡各種轉基因不斷出現。3、都可以轉基因,但產品要標註任何食品都可以轉基因,但商品標籤要註明,老百姓有知情權,也有選擇權。這種理論的本質和結果還是放任轉基因。
  • 為什麼自然法則會產生一個對生命如此好客的宇宙?
    沒有人知道第一個空間、時間和物質是如何產生。科學家們正在努力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如果沒有開始,那麼自然法則從何而來?宇宙為何"知道"演化?為什麼自然法則會產生一個對生命如此好客的宇宙?這些問題十分困難,科學家們正試圖用大膽的新想法和新的實驗來檢驗這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