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會自己消失嗎?消失後會剩下什麼?

2020-11-29 講科學堂
黑洞

黑洞形成主要由兩種方式,一種是大質量恆星在燃料耗盡後,發生重力坍縮形成。這種黑洞由於受恆星本身質量的上限(約150倍太陽質量)和超新星爆發損失的大部分質量所影響,質量不會太大。第二種是在宇宙剛誕生時由於空間物質的密集和高壓,大質量的星雲甚至沒有形成恆星就直接坍縮成了黑洞,這種黑洞的質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甚至不受奧本海默極限的限制(可以小於三倍太陽質量)。這種在宇宙大爆炸之後不久就形成的黑洞被稱為「太初黑洞」。

黑洞

上過世紀70年代以前,科學家一直以為黑洞就是一個只吃不拉的貔貅,霍金改變了人們的這個觀點。霍金創造性的將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結合起來對黑洞進行研究發現,黑洞會蒸發質量。

由於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量子不能同時確定它的位置和速度,這兩個量的不確定性的積必須大於等於約化普朗克常量的一半),絕對的真空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沒有任何物質也是同時確定了位置和速度)。所以,它會隨機的產生許多粒子-反粒子對,產生的同時又湮滅了。在宏觀上來看,並沒有質量產生。

但如果這對粒子出現在黑洞視界(黑洞視界:黑洞周圍光不能逃逸出黑洞的一個最大的半徑構成的球面,視界及以內都算著是黑洞)的表面,其中一個粒子可能會被黑洞吞噬。這樣,另一個粒子就會被提升為有質量的粒子並逃逸向遠方。由於能量守恆定律,質量是不可能無緣無故的產生,所以,逃逸向遠方的粒子質量實際上是黑洞賦予的(吞噬入黑洞內部的虛粒子消耗了黑洞的質量),這就是霍金輻射。

圖:霍金輻射

霍金輻射十分的微弱,一個只有太陽質量的黑洞表面的溫度都只有60納開,遠低於2.7開的宇宙背景輻射,所以,只要宇宙沒冷卻到低於60納開的溫度,它的質量就不會因為霍金輻射而減小,反而會吞噬掉宇宙背景輻射的能量從而增加質量。這導致了一個太陽質量的黑洞蒸發就需要10∧58年來蒸發0.0000001%的質量。但黑洞越小,表面溫度越高,霍金輻射就越強烈。例如:有月球質量大小的黑洞表面溫度與宇宙背景輻射差不多,所以它不會變大也不會變小;一個量子黑洞的溫度可以高達上千萬度,在它產生的瞬間就被蒸發完了,所以也不必擔心粒子對撞機撞出的量子黑洞會吞噬地球。同時,這就是一些質量較小的太初黑洞消失的原因。

被霍金輻射蒸發完的黑洞不會形成什麼天體,就如同水被太陽烤乾一樣,什麼都不會剩下。根據宇宙終結理論之一的熱寂說,超大質量的黑洞的蒸發完畢也就意味宇宙的終結~差不多要10∧90年。所以,不用擔心,人類應該在這之前早就滅絕了。

相關焦點

  • 黑洞會死亡嗎?死亡後的黑洞會變成什麼星體?
    按照目前的科學推測,黑洞的死亡是在極其遙遠的未來,遙遠到我們想像不到。黑洞會是宇宙中最後僅存的天體,黑洞死亡後不會成為任何天體,因為黑洞的死亡也意味著宇宙的終結,屆時宇宙會也只剩下各種虛粒子在漫遊,時間的概念也將變得非常模糊或者說時間也不存在了!
  • 我們的地球最終會消失嗎?多久以後會消失?
    根據科學家對於太陽系的預測,太陽將在50億年後走向死亡,但並不是絕對的死亡,只是狀態的變化,太陽會先變成紅巨星,然後是白矮星,最終是黑矮星! 變成紅巨星時體積會急劇膨脹,吞噬內行星水星和金星,地球可能會倖免於難。
  • 黑洞終於有了真實照片,那麼你可知道,黑洞也會消失嗎?
    黑洞終於有了真實照片,那麼你可知道,黑洞也會消失嗎?以前在網際網路上,我們只能根據數據看到天文愛好者和科學家繪製的黑洞圖片,但現在它有所不同,因為第一張真正的黑洞照片誕生了,事件視野望遠鏡由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文望遠鏡組成,終於成功拍攝了第一張黑洞照片,並在世界六個地區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宣布這個突破性的天文領域進展,那麼你知道黑洞的知識嗎?
  • 霍金認為任何被黑洞吸入的物質會永久消失,30年後霍金說:我錯了
    ,這些物質還存在嗎?這些已經被黑洞碾碎、吞噬的物質還有機會重新被釋放出來嗎?下面來看看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霍金怎麼說?此後關於黑洞信息是否守恆的問題一直被爭論不休,直到30年後的第17屆國際廣義相對論和萬有引力大會上,有一個人站了出來反駁了霍金黑洞信息不守恆的理論,這個反駁霍金的人就是霍金自己。
  • 宇宙滅亡,人類文明消失之後會發生什麼(上)
    500億年後,宇宙中所有恆星能量都消耗殆盡,宇宙只剩下了白矮星、超大質量黑洞開始吞噬剩下的白矮星和中子星,宇宙中最後一顆天體也消失了,整個宇宙中只剩下黑洞這一種天體。10000億年後,連黑洞都無法逃脫蒸發的命運,根據霍金效應這些質量是太陽20萬億倍的超大質量黑洞開始衰變。這個過程是非常漫長的,最終黑洞以猛烈的爆發而終結,黑洞將釋放出所有被它吸收的物質,所有粒子都將得到大赦,這就是黑洞的死亡。
  • 人類「消失」後,地球會變好嗎?
    恰好,我最近剛看了一部腦洞清奇的紀錄片,可以用來回答這個問題——《人類消失後的世界》。說到底,人類會以什麼樣的方式滅絕呢?這似乎是一個科幻電影才會涉及的問題,也確實並非本片討論的重點。本片只是以此為假設,來探討人類消失後的世界究竟是何模樣。
  • 為什麼恆星會悄無聲息地消失?
    我們最經常聽到的恆星、中子星、白矮星、黑洞這些不同的天體之間它們存在著什麼關係嗎?這些天體會死亡嗎?它們死亡之後又變成了什麼物質呢?讓我們來一起看一看恆星的演化吧!中等質量恆星逐漸發展成了紅巨星,然後紅巨星經過幾百萬年的燃燒後,外殼以氫為主,下面還有一層氦層,最后里面還有一個碳球。核反應過程導致碳變成了其它的元素,內部的反應越來越不穩定,密度被大幅度增加,這時候紅巨星內部產生了一顆白矮星。
  • 太陽會坍縮成黑洞嗎?如果太陽變成了黑洞,地球會被吞噬嗎?
    當核心壓縮時,它會升溫,最終產生超新星爆炸,爆炸後,物質和輻射被拋入太空,剩下的殘骸是高度壓縮的恆心核心。黑洞的類型只要恆星坍縮成了一個黑洞,那麼從此之後,它就會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由於核心的引力很強,核心下沉穿過時空結構,形成一個洞。原來恆星的核心現在變成了黑洞的中心部分——它被稱為奇點,這個洞的開口叫做事件視界。
  • 汽車貼膜後為什麼有氣泡,會自己消失嗎?
    但是這些氣泡真的是曬曬就能消失的嗎?為什麼會有氣泡呢?為什麼有氣泡?(1)選擇的膜質量有問題,劣質的汽車膜,使用的材質不好,會出現氣泡、波浪紋等現象。什麼樣的氣泡能消失?氣泡內能夠看出是水汽,而不是發白的小氣泡,在經過自然蒸發之後是可以消失的。大氣泡、氣泡數量較多的,是很難自行消失得乾淨徹底,即使氣泡消失之後,也會留下難看的水漬。例如下面這種情況,氣泡較大很難消失。貼膜後有氣泡應該怎麼辦?
  • 黑洞光冕消失後又出現,刷新人類對黑洞的認識
    黑洞一直是宇宙最神秘的天體之一,吸引科學家們夜以繼日的研究,不斷地刷新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就在近日黑洞又給人類帶來一項驚喜,黑洞光束消失後又重現,這種現象在此之前從未觀測到過。黑洞呈現在人類視界的一般有三個部分,黑洞中心黑不可測的主體,周圍的吸積盤以及兩端的光冕,其中光冕是一個超級亮的、10億度的高能粒子環,環繞著黑洞的視界。
  • 100年後,汽車會消失嗎?
    人們都會暢想未來,有人提出100年後汽車會消失於人類社會嗎?那用什麼取代呢?難道是用各種飛機嗎?遠程的是長途客機,近程是短途客機,再進的是直升機或者旋翼機,難道人的運動只在空中了嗎?其實這種想法很可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古時候人類發明了車輪,車輪跑起來就比動物的四肢跑得快,而腿消失了嗎?腿沒變成輪子嗎?
  • 霍金去世前留下神秘預言:百年後地球會消失,這會成為現實嗎?
    他的一生從未停止對於宇宙世界的探求,即使霍金的後半輩子只能夠無助的在輪椅上度過,但是他在面對疾病的時候並沒有低頭,在表達困難的情況下仍然發表了諸多巨作,被稱之為「宇宙之父」。霍金是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有人甚至將其與愛因斯坦相提並論,在關於宇宙的學術上,霍金擁有絕對的話語權。霍金對於黑洞的研究是非常透徹的,他也改變了我們對於黑洞一定是漆黑一片的看法。
  • 黑洞會蒸發嗎?它會爆炸嗎?
    1974年2月,一場關於量子引力的研討會在牛津附近的盧想福實驗室召開,霍金在這次會議上宣布了自己的新發現。他的報告很快於3月1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他的演講和論文也採用了同樣的標題:「黑洞會爆炸嗎?」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 愛因斯坦預言「蜜蜂消失後,人類也會隨之消失」
    愛因斯坦的一生也足夠傳奇,二戰前,愛因斯坦建議美國抓緊原子彈的研究,二戰後卻反對美國的核研究和擴軍。愛因斯坦功成名就時,斷然以「不擅長當總統」而拒絕了以色列請他當總統的要求。一、時空扭曲理論:由於重力的作用,即一個質量足夠大的物體(如地球)會讓承載它的時空框架發生扭曲。二、一個質量足夠大的物體(如地球)會帶動時空結構一起轉動。三、如果蜜蜂消失了,人類也將僅僅剩下4年的光陰。我想大部分人都對愛因斯坦的三個預言摸不到頭腦,尤其是第三條,蜜蜂的消失和人類滅亡有什麼關係呢?
  • 黑洞也會消失?竟是因為粒子逃脫,看霍金如何預測黑洞之死
    通過數百萬年甚至數十億年的熱輻射,黑洞的質量會逐漸減少,直到什麼都不剩。這個熱輻射的過程就是我們所說的霍金輻射。 萬物最終都會消亡。 而黑洞——巨大的隱藏在黑暗中的虛空——又怎能是例外呢?
  • 永磁體是什麼_永磁體的磁性會消失嗎
    打開APP 永磁體是什麼_永磁體的磁性會消失嗎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12-31 11:02:03   永磁體是什麼   永磁體是指在開路狀態下能長期保留較高剩磁的磁體。
  • 太陽未來會是變成白矮星、中子星還是黑洞,太陽系會消失嗎?
    一旦太陽演化成白矮星後,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可能會因為太陽的爆炸而毀滅,當然太陽系也不復存在。在不同階段,恆星又有其獨有的名稱,包括:分子雲、主序星(我們的太陽現在正處於主序星的中年期)、紅巨星、超巨星,末期有三種可能的冷態,分別是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這就是恆星演化不同階段的形態。
  • 人類消失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人類消失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千萬年 甚至一億年後 我們是否還能留下什麼 證明我們曾經存在過
  • 為什麼恆星會悄無聲息地消失呢?
    我們最經常聽到的恆星、中子星、白矮星、黑洞這些不同的天體之間它們存在著什麼關係嗎?這些天體會死亡嗎?它們死亡之後又變成了什麼物質呢?讓我們來一起看一看恆星的演化吧!星雲坍縮所有的恆星都是從星雲或者氣體和塵埃中產生坍縮而產生的,經歷了幾百萬年之後原本的物質開始達到一個平衡的裝填,然後開始變成主序星。
  • 疫情後的職業規劃,哪些職業會隨發展而消失?「即將消失的職業」
    ,但是車上必須有司機,一旦有什麼緊急情況馬上就要切換成司機來駕駛,司機就負責看著它不用幹別的事情。那下一個一定會消失的職業就是實體店店員,收錢的結帳的,其實現在很多超市便利店就已經少了很多收銀員了 都在用自助結帳,最後連實體店都要消失,除了有一些特殊的東西必須在店裡買之外,比如說汽車,但是特斯拉已經宣布了,他們要把他們所有賣車的店「無人化」,就是你要買車進門了就自己按幾下,籤個名,鑰匙掉出來開走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