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也會消失?竟是因為粒子逃脫,看霍金如何預測黑洞之死

2020-11-23 騰訊網

通過數百萬年甚至數十億年的熱輻射,黑洞的質量會逐漸減少,直到什麼都不剩。這個熱輻射的過程就是我們所說的霍金輻射。

萬物最終都會消亡。

而黑洞——巨大的隱藏在黑暗中的虛空——又怎能是例外呢?

首先,黑洞並不如其字面意義那樣是全黑的。其次,黑洞確實會消亡,但它們的消亡通常會伴隨著輝煌的烈焰。

通過數百萬年甚至數十億年的熱輻射,黑洞的質量會逐漸減少,直到什麼都不剩。這個熱輻射的過程就是我們所說的霍金輻射。

圖解:藝術家創作的霍金輻射的概念圖(圖源:cosmicvue/ fotolia)

等一等……啥?

黑洞不是應該吸收掉周圍所有的物質和電磁輻射嗎?為什麼會突然放射?它吃撐了嗎?

此情此景如果只運用經典物理學來解惑,那麼答案很簡單——是的,黑洞吃撐了。但從量子層面出發,我們獲得的結果會有所不同。

什麼是黑體輻射?

黑體可以吸收所有的射向它們的輻射並將其重新輻射到外界,而這些被重新發射出來的輻射就是黑體輻射。黑體輻射的強度和黑體的溫度成正比。由於熱能在物體上有平均分布的特性,一個物體質量越大,它的整體溫度就會越低。

因此,可以說只有小質量的黑體才會有足夠高的溫度溫來釋放出可觀的輻射。

那麼黑洞和黑體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可能都知道,黑洞有著巨大無比的引力。通常來說,黑洞的引力大到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逃脫它的把控,電磁輻射也不行。

而當我們離黑洞越來越遠時,引力效應也會越來越弱。這時我們就要用到量子物理學來研究無質量的小粒子,這樣引力的影響就可以忽略不計。黑體輻射就是由於量子效應產生的。

燃燒著的煤炭、太陽和其他所有可以自發電磁輻射的物體都不是理想黑體(圖源:Pixabay)

量子理論

在需要考慮引力的時候,量子理論通常都會被忽略不計,但霍金髮現,在黑洞的事件視界(一個一旦越過便無法返回的邊界,即大質量物體產生的巨大引力使得逃逸不可能發生),量子波動會產生虛粒子(虛粒子會呈現某些正常粒子的特性,但其存在受不確定性原理的限制,在後文會對此淺析)。而這些虛粒子則會產生霍金輻射。

圖解:三維模擬的量子波動(圖源:Ahmed Neutron/Wikimedia Commons)

量子物理學指出真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的虛空。

這可能很難理解,但由於不確定性原理,粒子與反粒子會成對的在真空中反覆出現消失,嗡嗡作響。

圖解: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

德國的理論物理學家海森堡提出的突破性的不確定性原理指出,對於一個質量可以忽略不計的微觀粒子,我們不可能同時精確地測量出它的位置和動量。現代量子物理學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

這個理論對我們又有什麼幫助呢?

當然有。

圖解:玻爾關於量子的名言

從虛擬到現實

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證實了虛粒子的存在,即使不能被直接觀測到,它們完全可以存在於量子物理學的各個方面。

為了維持空間的穩定性,虛粒子以正能量和負能量粒子成對地出現(即粒子與反粒子),它們的以指數級速度出現又消失。

那它們什麼時候會變成真實的粒子呢?

舉個例子,當一對粒子中的一個離事件視界夠近並被吸入,而另一個粒子逃逸的時候,這個逃逸的粒子同時也擺脫了其湮滅的命運。此時,這個逃逸的虛粒子就變成了真實粒子。因為逃逸的真實粒子不能擁有負能量,根據能量守恆定律,被吸入的粒子必須是負能量的反粒子。

所以,霍金輻射就是指正粒子的逃逸。當物體表面反射光或它們自身發出輻射時,我們就能感知到物體。同理,黑洞也會因霍金輻射而略微發光,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黑洞並不是全黑的。

黑洞的蒸發

在了解了黑洞並不是全黑的之後,我們來談談黑洞的質量是如何減少的。

如果說逃逸的粒子使黑洞變得「不那麼黑」,那麼黑洞減少的質量必然與它吸入的負粒子有關。

這些負粒子的質量也是負的。儘管聽起來很不現實,負質量通過發射光子降低了黑洞的總動能。負質量的表現與經典質量或者說是慣性質量相反,與正質量不同,它們與所有其他形式的質量都相斥。

圖解:粒子和反粒子的習性(圖源:Francrotte/Wikimedia Commons)

總結

在知道了黑洞會如何消亡後,請允許我再補充一下,要去證實霍金的假設恐怕是不可能的。

這是因為理論上存在於宇宙中的大質量黑洞都具有極低的溫度。正如前文所說,黑體的輻射依賴於黑體的溫度,而低強度的輻射很難被觀測到。黑洞本身是一個大質量小體積的存在,根據天體物理學的推理,小質量的黑洞準確說來應該是不存在的!

天文學家們於4月10日首次公布了這些吞噬恆星的怪物的照片,這些怪物分散在宇宙各處,被無法逾越的重力屏障所遮蔽。圖像中,黑色的核心被橙焰色的等離子體和氣體光圈包圍著,看起來與任何藝術家的效果圖都截然不同,令普通群眾大為沮喪。但這次是真的。一組射電望遠鏡將這個超大質量的黑洞永久地記錄了下來。它在一個名為M87的星系中,距我們有535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可以裝下整個太陽系。

圖解:黑洞本身(圖源:Event Horizon Telescope/Wikimedia Commons)

你並不是唯一一個對拍到的照片不滿意的人。

但讓我來告訴你,要得到這個解析度的圖像,我們需要一架地球大小的望遠鏡,而這是不切實際的。科學家們使用了8架遍布全球的望遠鏡來同時觀測黑洞放射的無線電波。在地球旋轉的同時將捕獲到的圖像重疊,就可以模擬出地球大小的望遠鏡所觀測的結果。但M87裡的黑洞並不是科學家們觀察到的唯一一個黑洞,26000光年之外,身處於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也在被觀測。雖然距離更近,但這個黑洞的質量只有太陽的400萬倍,也沒有那麼活躍,因此用望遠鏡完全地觀測它還需要一陣子。

由於黑洞的巨大規模,觀測霍金輻射本應是不切實際的,但是就最近的趨勢來看,更多的發現指日可待。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Dev Lunawat- Taroro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Scholarpedia

Science

The Review

相關焦點

  • 顛覆認知的霍金輻射——粒子是如何從黑洞逃脫的
    1975年,霍金髮表了舉世震驚的研究結果:如果將量子論考慮進去,黑洞將有可能蒸散!在「霍金輻射」影響下,包括光子,中微子以及一定程度上不同種類的粒子發出微弱光芒。這從未被觀察到,因為在我們能證明已存在的黑洞中是大量熱氣,其輻射完全能吞噬微小的影響。的確,如果黑洞的質量為太陽質量,霍金預測它發出的亮光就像溫度為6× 10^-8/M 開爾文的黑體。
  • 霍金又一預言被證實了?實驗數據證明,黑洞像霍金預言那樣消失!
    霍金又一預言被證實了?實驗數據證明,黑洞像霍金預言那樣消失!物理學家霍金,在生前就多次對人類發展進行預言,其中就預言人類必須在200年內。離開地球,因為人類高智能發展可能最終會摧毀地球,而我們的地球可能會在2600年的時候,變成一枚火球等等,除了預言外,宇宙中的各種天體都有足夠的膽量來預測,就比如對黑洞猜測,他認為黑洞不管它的體積有多大,最終它都逃不過消失的命運雖然黑洞看起來"黑色",吞噬了附近的所有物體,但即使是以光速飛行的光子也無法逃脫,但是霍金在1974年的時候就預言,黑洞它不僅僅只能吸收
  • 盤點霍金最重要五大貢獻:黑洞如何消失等
    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還被稱為「宇宙之王」。倫敦伯克貝克學院的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證實,奇點確實會在黑洞中形成。後來,彭羅斯和霍金將同樣的想法應用到整個宇宙中,並表明愛因斯坦的理論預測我們在遙遠過去的奇點,這就是宇宙大爆炸。霍金與彭羅斯一起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
  • 霍金解釋如何從黑洞中「逃出」
    【美國「石英」財經網站8月25日報導】題:霍金解釋如何從黑洞中(以某種形式)逃出   史蒂芬·霍金說,假如你發現自己身陷黑洞之中,不要恐慌:你可能會死去,但你可能不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們關於黑洞的很大一部分知識來自於霍金———事實上,還有以他命名的概念。因此,他提出新理論絕非小事。   霍金在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發表演講時說,被吸進黑洞的東西並不一定永遠要留在那裡。他說:「還是有辦法出來的。」   幾十年來,物理學家一直在思索粒子信息在經過黑洞時會發生什麼(這裡的信息指的是粒子的所有特徵,這個術語的意義與我們對信息的普遍釋義不同)。
  • 黑洞被證實存在,霍金如果活著,他會怎麼說?聽內行人說完,明白了
    ,與霍金沒有半毛錢關係。 從外面看,你不能知道黑洞裡面是什麼。無論你投入什麼,或者無論它如何形成,黑洞看起來都是一樣的黑洞有一個被稱為事件視界的邊界。正是在這個地方,引力剛好強到足以將光線拖曳回來並防止它逃脫。因為沒有東西可以旅行得比光快,所以其他一切也都會被拖曳回來。
  • 霍金是對的!科學家稱:在實驗室創造的「黑洞」證實了霍金輻射
    同樣像黑洞一樣,聲音作為光的替代品,在遇到物質時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遠離物質,另一種是進入物質,但一旦進入就無法逃脫。模擬結果與霍金的預測完全一致。2016年,這些研究人員已經觀測到了霍金輻射的初步證據,而他們的第二個也是最近的一個實驗能夠證實輻射的一系列特徵。
  • 史蒂芬霍金:「沒有黑洞」
    取而代之的是,霍金的激進提議是一個更為溫和的「明顯視野」,在最終釋放它們之前暫時保留了物質和能量囚犯,儘管形式更為混亂。「在經典理論中,黑洞無法逃脫,」霍金告訴大自然。然而,量子理論「能夠使能量和信息從黑洞中逃脫」。
  • 黑洞終於有了真實照片,那麼你可知道,黑洞也會消失嗎?
    黑洞終於有了真實照片,那麼你可知道,黑洞也會消失嗎?以前在網際網路上,我們只能根據數據看到天文愛好者和科學家繪製的黑洞圖片,但現在它有所不同,因為第一張真正的黑洞照片誕生了,事件視野望遠鏡由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文望遠鏡組成,終於成功拍攝了第一張黑洞照片,並在世界六個地區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宣布這個突破性的天文領域進展,那麼你知道黑洞的知識嗎?
  • 黑洞會摧毀地球嗎?史蒂芬霍金的預測,黑洞也可能會消亡
    在討論黑洞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吞噬地球之前,我們需要給黑洞分個類。第一類,較小的黑洞我們可以把它們叫做恆星質量黑洞,這種黑洞的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00倍左右,一般都是超大恆星發生核心塌縮形成的。這種黑洞也是數量最多的一種,據預測,光銀河系可能就存在1000億個這樣的黑洞。這種黑洞黑洞的直徑小於600公裡,因此我們被它擊中的可能性非常小,幾乎不用擔心。
  • 科學家首次觀察到「霍金輻射」現象:黑洞向外發射微弱粒子
    北京時間8月18日消息,黑洞常常被視作一種密度極大的天體,就連光線都無法從中逃脫。雖然黑洞的名字裡帶了一個「黑」字,但它們並不是全黑的。事實上,它們還會以量子輻射的形式,向外發射極其微弱的粒子。這一現象被命名為「霍金輻射」。近日,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中觀察到了「霍金輻射」效應。1974年,史蒂芬?
  • 一項奇怪的新研究表明:黑洞最終將會完全蒸發消失!
    霍金相信,這種輻射最終會從黑洞吸走足夠的能量和質量,從而使黑洞消失。現在,這一理論被普遍認為是正確的,但人們曾經認為這個理論幾乎是不可能被證明的。物理學家們已經首次展示了這種難以捉摸的霍金輻射——只不過是在實驗室裡。雖然使用我們當前的儀器並不能探測到非常微弱的霍金輻射,但通過使用聲波和一些最冷、最奇怪的宇宙物質,物理學家們得以製造出一個模擬輻射黑洞,物理學家們也得以一窺這種輻射。
  • 又一個公式誕生,能夠計算出黑洞視界上的霍金輻射,霍金又對了!
    物理學家開發出了一個公式來計算黑洞視界上的霍金輻射,這使得物理學家可以確定:通過對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進行量子修正,這種輻射將如何改變。人們認為不可能將目光投向黑洞的視界之外,因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逃脫,包括粒子和輻射。然而,史蒂芬·霍金證明了黑洞可以通過發射各種基本粒子來「蒸發」。
  • 黑洞會蒸發?霍金的理論得到證實,黑洞可能完全消失
    「事件視界」、且進入黑洞的內部,但進入了黑洞的內部之後,它們再也無法逃脫,也不會留下任何關於它們的信息。量子物理學尚未開創的時代裡,科學家們認為黑洞沒有熵,比如物理學家雅各布.貝肯斯坦(Jacob Bekenstein)認為,黑洞只有三個可以測量的特徵,即「質量」(它的大小)、「角動量」(它旋轉速度的快慢)和「電荷」,一旦某個物體穿過了「事件視界」,那麼它僅僅對黑洞的三個量產生影響,而它的熵會永久性的消失,這樣的話,全宇宙的熵會減少、進而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
  • 黑洞也會死亡,殺死黑洞的竟然是它
    我們知道任何靠近黑洞的物體,無論是恆星還是行星,都會被其強大的引力潮汐力撕裂或者吞噬掉,即使另一個黑洞也無法摧毀它,如果當不同質量的兩個黑洞相撞也只會合成一個更大的黑洞,科學證明在不久的遙遠將來,黑洞會組成整個宇宙,然而宇宙中會有一種什麼樣的方法可以摧毀或者蒸發這些黑洞呢?
  • 負能量的粒子可以逃脫黑洞,並且會導致黑洞的質量減少?
    作者:文/石蘭在宇宙的探索中有很多謎團等著我們去揭開它神秘的面紗,黑洞便是其中之一。在之前的認知中,黑洞一直被視為一個神秘而強大的存在,它有極強的引力,哪怕是光線都無法逃脫。科學家們通過超級計算機模擬了視覺化的展現結果,觀察到了黑洞事件視界附近正電子的表現特徵。
  • 黑洞存在霍金輻射,那麼黑洞蒸發完後是什麼?
    黑洞蒸發完後,就什麼都沒有了,全部轉化為之前的輻射物質。黑洞蒸發理論,是霍金在1972年提出來關於黑洞的理論;在廣義相對論中,黑洞視界只進不出,但是霍金通過量子力學發現,在黑洞視界處因為量子漲落導致的虛粒子對,會使黑洞向外輻射出正能粒子。
  • 霍金與黑洞|悼念霍金
    霍金現在研究黑洞附近的真空漲落。他說真空漲落假如發生在黑洞附近,會有幾種可能情況出現。一種可能就是兩個粒子都沒掉進去就複合而消失了,與平直時空情況差不多,沒有什麼特殊效應;另一種可能就是兩個粒子都掉進去了,那也沒什麼效應;第三種可能是負能的粒子進去了,正能的跑出來了。有人會問,會不會有第四種可能:正能粒子掉進去,負能粒子跑出來。不可能!
  • 這就是「真空零點能」和「霍金輻射」讓黑洞蒸發的原因
    現在我們知道宇宙中存在大量的黑洞,黑洞強大的引力甚至連光都無法逃脫,這說明黑洞可以只進不出啊,從這個意義上說黑洞沒有任何損耗,那麼黑洞能不能永恆存在?如果不能,那它們又是如何蒸發的呢?我們今天就了解下海森堡測不準原理和霍金輻射,是怎樣讓黑洞蒸發的?
  • 為什麼霍金曾說黑洞「不存在」?有關黑洞的一些問題
    霍金隨即就提出(這是他猜的,並沒有被證實),黑洞和外界的信息只是短暫斷開的,稱為「表觀視界」,這個「表觀視界」在未來會消失,之前困在黑洞裡的信息並不會丟失,還會重新回到宇宙中,但這個暫時性地隔絕可能不宇宙的年齡還要長,也就是說完全斷開和暫時斷開的差別是無法被觀察到的。我個人覺得霍金在胡扯!
  • 黑洞不黑:霍金最新論文稱信息可從黑洞內部逃出
    霍金教授宣稱,黑洞這種被視作「毀滅深淵」的天體外部可能存在一層「柔軟的電性毛髮」(soft electric hair)。去年,史蒂芬·霍金指出黑洞並非很多人想像的那樣,是萬物「永恆的牢獄」,數據或信息是有可能從中逃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