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木是一種觀葉喬木植物,形似手掌,所以還被叫做手樹。孔雀木的葉片顏色為暗綠色,形狀十分纖細,像是手指,外緣具有明顯的鋸齒印,呈放射狀生長。
孔雀木喜歡溫暖、溼潤的環境,喜歡充足的陽光照射。忍耐寒冷的能力比較差,害怕在強烈陽光下直接照射。適合種植在疏鬆、肥沃、通氣性良好、透水性良好的土壤中。夏季,陽光強度較為強烈,所以要做好相應的遮陰準備。春、秋、冬季節,陽光強度較為微弱,可以完全在陽光下進行照射。孔雀木適合在20到30攝氏度的溫度下生長,冬季的溫度最好不要低於5攝氏度,溫度忽高忽低不穩定也不可以,這樣很容易被凍壞。
孔雀木可以採用播種種子、扦插、壓條等方式進行繁殖,但最常用的還是以扦插繁殖為主。扦插繁殖時,春、秋季節都可以進行,但5、6月扦插效果會更好。用於扦插的土壤,可以選用蛭石、珍珠巖、泥炭土等材料配製而成。選擇生長健壯、飽滿的枝條,將其剪下作為插穗。將插穗剪下合適長度後,放在通風性良好的陰涼地方晾曬,等到切口完全乾燥後,再用吲哚丁酸浸泡幾秒鐘,有利於植株生根。
在處理好的插穗上剪去一到兩片葉子,之後扦插在土壤中,深度不宜過深過淺,以中間位置為宜。扦插後,澆一次透水,再在植株外圍支撐起遮陰棚,做好相應遮陰保護。植物外面覆蓋一層塑料薄膜,有利於保溫保溼,在26攝氏度左右的溫度下,植株會很快生長出新根系組織,時間一般在三個星期左右。等到根系組織生長成熟後,就可以轉移到花盆內種植了。
孔雀木適合在18到30攝氏度的溫度下生長,冬季的溫度最好不要低於10攝氏度,但生長成熟的植株可以忍耐5攝氏度的低溫。夏季,溫度比較高,如果溫度高達30攝氏度以上,那就要做好遮陰保護,同時及時向植株噴灑水,以此提高環境的溼度、降溫的效果。冬季,如果溫度比較低,就需要將植株轉移到溫室裡種植,禁止出現溫度忽高忽低的情況,不然就很容易被凍壞。
孔雀木喜歡陽光,充分的陽光照射,有利於植株枝繁葉茂,更加健壯。夏季,陽光強度變得強烈,需要做好遮陰保護,可以將植株轉移到通風性較好的、比較蔭蔽的環境下生長。禁止將植株放在強烈陽光下照射,不然植株葉片就會發生被灼傷等情況。冬季,在室內種植的植株,可以將它安放在具有陽光照射的陽臺上種植,保證植株吸收充足的光照。如果光照不夠充足,那葉片就會失去色彩,植株生長瘦弱等。
孔雀木喜歡比較溼潤的環境,所以土壤的環境要保證見幹見溼,正常情況下,土壤的溼度要保持溼潤。如果土壤的溼度過於乾燥,那就會使葉片變得蜷縮、乾枯、凋落。如果土壤的溼度過於潮溼,積水過多,那就會使植株根莖組織發生腐爛等現象。植株生長的周圍環境,也要保持溼潤狀態,在向土壤澆水的同時,還需向環境中噴灑水,以此增高環境的溼度,特別是夏季。冬季,植株會進入休眠狀態,所以要減少澆水,使土壤保持微幹就可以。
孔雀木喜肥,在生長過程中,每隔三個星期的時間施一次肥料就可以,肥料以濃度比較低的稀薄液肥為主。如果是用盆栽種植的植株,還可以向土壤中播撒一些顆粒狀複合肥等。夏季,溫度升高,當溫度高達30攝氏度以上時,就要停止施肥。進入秋季後,可以追加一到兩次的稀薄磷鉀肥,有利於增強植株忍耐寒冷的能力。當進入冬季後,就要停止施肥。
好了,以上就是與孔雀木相關的種植知識,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對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話,那不妨在下方點讚和關注下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