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胚胎」97W生成!8月又要來雙颱風?黑吉遼大範圍降雨來了

2021-01-09 騰訊網

8月在4個颱風之後,西北太平洋地區進入了短暫的「颱風空窗期」,但是颱風胚胎醞釀空窗期時間並不久,根據歐美氣象數據顯示,位於「換日線」附近又出現了一個新的颱風胚胎,編碼為97W,如今該颱風胚胎風速在15KT,氣壓值為1008hpa,所以強度暫時不大。

而根據超級計算機的模擬情況來看,這個颱風胚胎的潛力非常的大,並且後期發展速度非常迅速,加上條件優越,不排除成為2020年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第1個超強颱風,當然具體還得繼續觀察為主,如今說如何都還有點早,並且發展速度相對也不是很快,那我們簡單來說明下。

首先我們來看看GEM的數據,預計97W颱風胚胎在8月19日的時候才會首次出現998hpa。過後持續增強,移動方向是偏西北方向移動,有趨勢前往日本方向。同時大家也注意到了,在它後面還有一個胚胎可能在8月21日的時候發展出一個新颱風,這也是一個遠洋颱風胚胎,所以按照這個GEM的情況來看,8月可能又會出現「雙颱風」共舞,並且方向都是趨向於日本。

而GFS比它預報的情況要晚很多,預計要持續西偏北方向移動,並且預估在8月27日才可能發展起來,成為一個新颱風,所以說這就形成了爭議,到底誰說的準確一點。而EC暫時也看不到有颱風胚胎發展起來,所以繼續以參考為主,後面可能又會發生改變。但是綜合而言,依照稍微比較準確的GFS和EC來說,這個97W的變化空間還是較大,後期可能變化也較大,所以我們參考為主,當然如果條件較好,這還是有可能發展成為2020年第1個超強颱風,並且GEM的模擬比較接近了。

海洋區域的變化說完了,我們還是來看看陸地區域,隨著8月新一輪強降雨的開始,如今的雨水也還是在持續發展之中,不過覆蓋的區域發生了大變化,特別是華北地區的雨水基本結束,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大範圍地區都是大到暴雨,所以東北的雨水非常強。

而在新的預報之中可以看到,綜合我國所有的地區來看,其中我國9省出現了明顯的大到暴雨區,黑吉遼是覆蓋圈最大的強降雨地帶,其次就是四川盆地東北部、廣西南部沿海等地局地有大暴雨,最強降雨量達到了130毫米,雖然這兩個地區的雨水並沒有那麼大,但是強度是非常大的。

而到了8月15日的時候,新一輪強降雨又來了 ,一直要持續到18日,總計是4天的時間,同時四川盆地中西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東北地區等地的部分地區將自西向東出現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從8月15日的分布來看,甘肅東南部、陝西西南部、山西中南部、河北東南部、天津南部、山東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雲南西部等地8省地區局部區域又是暴雨,局地大暴雨的發展,很明顯京津冀地區的強降雨再次重啟了,並且強度依然不小,到了8月16日的時候,又會出現減弱,但是四川地區的強降雨沒有減弱,反而出現了擴大,暴雨,大暴雨區域更多了。

到了8月17日的時候,四川地區的雨水依然沒有停止,到了8月18日的時候才會減弱,並且移動到雲南等地,所以四川又是持續性的強降雨發展,並且覆蓋地區還很大,在四川的朋友提前做好強降雨防禦準備,這真的是雨水太多了,並且次長時間持續性的降雨。

從未來10天的累積雨水情況來看,華北,東北,華南等大部分地區都是50毫米到80毫米的累計雨水區域,而最強的就是四川盆地了,局部可達400毫米以上,同時大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局地偏多2倍以上。

我們單獨從預報圖也可以看到,基本上四川地區的降雨都是集中下,整個降雨覆蓋都是從中部地區橫穿東北,西北地帶,而南方大範圍地區如今是以晴天為主,特別是江浙滬地帶,還出現少部分0毫米的降雨區域,所以從現有的情況來看是極少的,當然也可能是資料缺乏,暫時也沒有說明。

反正綜合情況來說,四川地區和華北地區基本都是「輪番上線」,但是區別就是華北降雨是「間歇性」的強降雨,而四川基本上是連續性的強降雨,帶來的影響可能較大,所以降雨提前做好準備,不要等到來了才想好,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相關焦點

  • 雙胚胎97W,98W生成,遠洋大颱風可能快了,雙風暴生成預警又發布
    雙胚胎97W,98W生成,遠洋大颱風可能快來了,雙風暴生成預警又發布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8月,作為盛夏時節最強階段,海陸氣象變化大。在大陸上,受副高影響,強降水南北移動,不過如今到了8月中旬,主雨帶轉移到了北方地區了,華北和東北強降雨上線。
  • 熱帶氣旋生成預警,97W或是11號颱風,新胚胎99W誕生,靠近江浙滬
    熱帶氣旋生成預警,97W或是11號颱風,新胚胎99W誕生,靠近江浙滬 東北颱風雨結束的日子裡,大陸氣象依舊不消停。北方新一輪冷空氣南下,南方地區,西南華西秋雨大爆發,華南強降水再來,局地還出現了2場特大暴雨,由此可見大陸氣象的不平靜。
  • 颱風胚胎97W蠢蠢欲動,是否會成為下一號颱風?
    颱風胚胎97W動態今天(9月11日)14時,颱風胚胎97W中心位於北緯28.6度,東經139.7度,中心最低氣壓1006百帕,中心最大風速20kt(相當於10.29米/秒)。目前在日本以南的海域上,有一個颱風胚胎97W正在醞釀中。
  • 97W吞併98W!99W颱風胚胎又來了,11號紅霞可能在其中生成
    又來了,西北太平洋地區的新颱風胚胎99W又來了,這個颱風胚胎離我國江浙滬地區非常近,是突然出現的,根據監測數據來看,如今99W颱風胚胎風速為15KT,中心氣壓值為1004hpa。
  • 99W胚胎又來了!11號颱風加強中,12號颱風或25日生成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 8月全球的風暴是「炸鍋」了,整個太平洋地區可以說是風暴最多的,根據歐美氣象預報顯示,位於東太平洋的熱帶風暴IVO又生成了,雖然整個對我們沒有影響,但是在全球風暴的數量之中又增加了一個。
  • 11號新颱風要生成?或為颶風胚胎轉世,正在我國萬裡之外醞釀
    8月15日下午,隨著10號颱風羅莎正式登上日本,大風大雨開始在日本的九州、四國等地肆虐,這也意味著自從8月初以來的颱風活躍期已經要到了結束的時候。雖然颱風羅莎已經遠走,但在低緯度更廣闊的西太平洋上,關島附近正在活動的颱風胚胎97W則正說明著西太平洋的颱風活躍期可能還尚未結束。
  • 11號颱風來了?南海96W胚胎出現,但不確定,山東江蘇或迎強降雨
    根據歐美氣象預報顯示,新的颱風胚胎又在南海地區生成,這可能是今年的11號颱風,但是具體還得看9號颱風的表現,因為EC的模擬是可能「吞掉」這個96W颱風胚胎,不過GFS的模擬暫時還沒出現,路徑倒是給予說明了,是可能單獨出現,預測路徑是「橫穿」菲律賓區域,然後持續發展北上。
  • 雙颱風胚胎生成!今日起,開平將迎來大雨+雷暴+大風
    雙颱風胚胎生成!這將是1949年來首次「空臺」現象但對颱風還不能掉以輕心最新消息雙颱風胚胎編號已經來了7月28日凌晨太平洋深處的颱風胚胎編號90W菲律賓附近的颱風胚胎編號91W其中91W非常值得關注
  • 西太平洋突然「超生」,三颱風胚胎混戰!7/8/9號颱風或排隊生成
    比如在我國南海,持續發展的季風雲團已經聚合成為了颱風胚胎92W,並且有發展成為今年第7號颱風的潛力,可能在接下來幾天影響我國華南沿海。在西太平洋的衛星雲圖上就更可以注意到這種變化——在今天下午的西太平洋衛星雲圖上,不僅是南海風起雲湧,菲律賓以東乃至西太平洋換日線附近大量熱帶雲團湧動,看上去似乎是颱風活動即將趨於活躍的態勢。
  • 颱風排隊來!15號颱風法茜生成,權威預測:將直搗日本東京
    儘管14號颱風劍魚已經停編,但對於西太平洋來說,似乎颱風活躍季還遠未到停止的時候。9月5日中午前後,從衛星雲圖上看,從我國南海一直到菲律賓以東乃至西太平洋換日線附近,有著大堆的熱帶雲團正在活動,似乎還有颱風要扎堆生成。
  • 冷空氣+降雨!東莞下周直降7℃,還有颱風胚胎生成……
    不過與上一波晴朗和煦的冷空氣不同,這一次是讓眾多東莞人頭痛的溼冷魔法攻擊!但到了下周,才是見真章的時候——冷空氣+降雨=溼冷!據了解,一波強大的冷空氣正在西伯利亞堆積。12月11日起,它將大舉南下,帶來大範圍降溫降水,廣東也不例外。
  • 雙颱風胚胎正在北上,5號颱風即將生成!對福建的影響是……
    兩個颱風胚胎醞釀中 在太平洋上 緩緩長大的一個颱風胚胎 已於昨天正式獲得編號——94W 正好遇上了副高南壓期 因此,它們的發展空間 被副熱帶高壓無情扼殺了 太平洋颱風胚胎還可能成為5號颱風;而南海颱風胚胎發展成為6號颱風的可能性,就極其渺茫了。
  • 颱風又來了!20號颱風浣熊生成,將非常靠近我國!21號颱風醞釀中
    這兩天,西太平洋上颱風胚胎接連出現,這代表著西太平洋今年的颱風活躍季還在繼續,10月18日上午,位於巴士海峽以東的颱風胚胎96W持續發展,核心對流不斷爆發,螺旋性持續好轉,從衛星雲圖上看,雖然它的個頭不是很大,僅僅比我國臺灣島的範圍稍大一些,但它似乎已經構建起了一個小規模的緊密的核心區。
  • 8號颱風預備,新風暴蘿拉生成,雙風暴又來,或影響中日韓和美國
    8號颱風預備,新風暴蘿拉生成,雙風暴又來,或影響中日韓和美國時速75KM,風暴蘿拉西偏,或最強風力登陸美國,8號颱風也影響我國熱帶海洋的變化,真是太快了,8月簡直就是一個風暴大爆發的季節。東到北大西洋和東北太平洋,西到西北太平洋,風暴和颱風生成不停。從實時數據看,到了8月22日,已有12個熱帶風暴出現,其中7個颶風,5個颱風,而且這個數據馬上將改寫,新風暴和新颱風馬上到來,全球熱帶海洋又將繼續爆發,風暴活躍季波及整個北半球大部海洋。
  • 26號颱風「啟德」即將生成,隆冬雙颱風正在醞釀,今年最後一個颱風活躍期要到了!
    其中西邊那個96w已經搞出形狀不錯的風場、旺盛的對流;東邊那個已經獲得熱帶擾動編號97w。日本氣象廳已經對96w發出烈風警報並指出,96w很可能在24小時內加強成為今年第26號颱風啟德,今年第五個、也是最後一個颱風活躍期即將到來。隆冬12月,為啥還能出一個颱風活躍期?
  • 7月第1個颱風胚胎99W生成!這是2020年的3號颱風嗎?
    新颱風胚胎99W生成!也就是7月第1個颱風胚胎來了,那這會是2020年姍姍來遲的第3個颱風嗎?如今99W位於18.0°N 131.0°E,最大風速為15KT,相當於7.5米/秒,所以是初生的颱風胚胎,目前來看強度還不是很大。
  • 12號颱風即將消失!雙颱風胚胎又來了,13,14,15號颱風或連出
    作者:文/虞子期8月海洋區域氣候可以說真的是大變化了,無論是颱風還是颱風胚胎都是連續不斷的出現了,根據歐美氣象預報顯示,海洋區域又形成了「雙颱風胚胎」的模式,一下又出現了兩個颱風胚胎。分別為為90W和91W,這兩個颱風胚胎的潛力都不小,都可能成為颱風,所以值得注意了,這可能形成今年的13號颱風玲玲和14號颱風劍魚,甚至還可能會冒出一個15號颱風法茜,發展期間有變化,當然我們主要以分析為主,參考下就行,至於會不會生成,我們後面才知道,變化空間還是不少,如今先來了解下12號颱風楊柳。
  • 96W又來了,12月雙颱風胚胎形成,23號颱風可能出現
    12月才開始,沒想到西北太平洋地區的颱風胚胎就如此活躍,這可能是超乎大家的想像了,如今已經形成了 雙颱風胚胎,編碼分別為95W、96W,正在共舞,這也是12月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第1個(首個)「雙颱風胚胎」。
  • 颱風窩又躁動起來了?太平洋三胚胎共舞,一個已逼近我國臺灣!
    8月14日上午,雷達在我國臺灣以東近海捕捉到了大片強雷達回波,在這當中一部分雷達回波還聚集起來,環繞成了一個圈,看上去像是打開了「風眼」。而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更是可以看到,今天上午8點左右,臺灣以東的雲團緊密,當中有一凹陷結構形成,和雷達上的「風眼」結構對應。這個時候也有網友要問了「颱風來了」「7號颱風形成了?」「7號颱風都打開風眼了?」「要直奔臺灣福建來?」
  • 2020年「拉尼娜」又要來了?7號颱風或19日生成,可能直奔廣東
    而97W在增強之後又出現了減弱的情況,所以97W成為7號颱風的可能性降低,並且基本要消失了,而才編碼的99W接下來發展的條件比較好,有概率成為今年的一個新颱風。根據GFS的超級計算機模擬數據顯示,99W預計在8月19日的時候達到996hpa氣壓值,最強是在8月20日達到991hpa。所以從這個情況來說,最快今年的7號颱風可能在8月19日生成,當然是否會生成就看風速能不能達到,所以不少預測機構也預計會以熱帶低壓趨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