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在4個颱風之後,西北太平洋地區進入了短暫的「颱風空窗期」,但是颱風胚胎醞釀空窗期時間並不久,根據歐美氣象數據顯示,位於「換日線」附近又出現了一個新的颱風胚胎,編碼為97W,如今該颱風胚胎風速在15KT,氣壓值為1008hpa,所以強度暫時不大。
而根據超級計算機的模擬情況來看,這個颱風胚胎的潛力非常的大,並且後期發展速度非常迅速,加上條件優越,不排除成為2020年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第1個超強颱風,當然具體還得繼續觀察為主,如今說如何都還有點早,並且發展速度相對也不是很快,那我們簡單來說明下。
首先我們來看看GEM的數據,預計97W颱風胚胎在8月19日的時候才會首次出現998hpa。過後持續增強,移動方向是偏西北方向移動,有趨勢前往日本方向。同時大家也注意到了,在它後面還有一個胚胎可能在8月21日的時候發展出一個新颱風,這也是一個遠洋颱風胚胎,所以按照這個GEM的情況來看,8月可能又會出現「雙颱風」共舞,並且方向都是趨向於日本。
而GFS比它預報的情況要晚很多,預計要持續西偏北方向移動,並且預估在8月27日才可能發展起來,成為一個新颱風,所以說這就形成了爭議,到底誰說的準確一點。而EC暫時也看不到有颱風胚胎發展起來,所以繼續以參考為主,後面可能又會發生改變。但是綜合而言,依照稍微比較準確的GFS和EC來說,這個97W的變化空間還是較大,後期可能變化也較大,所以我們參考為主,當然如果條件較好,這還是有可能發展成為2020年第1個超強颱風,並且GEM的模擬比較接近了。
海洋區域的變化說完了,我們還是來看看陸地區域,隨著8月新一輪強降雨的開始,如今的雨水也還是在持續發展之中,不過覆蓋的區域發生了大變化,特別是華北地區的雨水基本結束,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大範圍地區都是大到暴雨,所以東北的雨水非常強。
而在新的預報之中可以看到,綜合我國所有的地區來看,其中我國9省出現了明顯的大到暴雨區,黑吉遼是覆蓋圈最大的強降雨地帶,其次就是四川盆地東北部、廣西南部沿海等地局地有大暴雨,最強降雨量達到了130毫米,雖然這兩個地區的雨水並沒有那麼大,但是強度是非常大的。
而到了8月15日的時候,新一輪強降雨又來了 ,一直要持續到18日,總計是4天的時間,同時四川盆地中西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東北地區等地的部分地區將自西向東出現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從8月15日的分布來看,甘肅東南部、陝西西南部、山西中南部、河北東南部、天津南部、山東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雲南西部等地8省地區局部區域又是暴雨,局地大暴雨的發展,很明顯京津冀地區的強降雨再次重啟了,並且強度依然不小,到了8月16日的時候,又會出現減弱,但是四川地區的強降雨沒有減弱,反而出現了擴大,暴雨,大暴雨區域更多了。
到了8月17日的時候,四川地區的雨水依然沒有停止,到了8月18日的時候才會減弱,並且移動到雲南等地,所以四川又是持續性的強降雨發展,並且覆蓋地區還很大,在四川的朋友提前做好強降雨防禦準備,這真的是雨水太多了,並且次長時間持續性的降雨。
從未來10天的累積雨水情況來看,華北,東北,華南等大部分地區都是50毫米到80毫米的累計雨水區域,而最強的就是四川盆地了,局部可達400毫米以上,同時大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局地偏多2倍以上。
我們單獨從預報圖也可以看到,基本上四川地區的降雨都是集中下,整個降雨覆蓋都是從中部地區橫穿東北,西北地帶,而南方大範圍地區如今是以晴天為主,特別是江浙滬地帶,還出現少部分0毫米的降雨區域,所以從現有的情況來看是極少的,當然也可能是資料缺乏,暫時也沒有說明。
反正綜合情況來說,四川地區和華北地區基本都是「輪番上線」,但是區別就是華北降雨是「間歇性」的強降雨,而四川基本上是連續性的強降雨,帶來的影響可能較大,所以降雨提前做好準備,不要等到來了才想好,這就是大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