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採挖條件是非常艱苦的,尤其是環境海拔是常人不能承受的,但生長在這種環境的人才能這樣的耐高寒的條件,那麼蟲草是如何採挖的呢?為什麼它是何其的稀有的?為何價格如此的昂貴呢?下面我就對陣「冬蟲夏草的採挖過程詳解」給讀者們分享一下!
全面的蟲草
冬蟲夏草生長在高海拔、高寒的潮溼環境,其3/4部分都埋於泥土中,只有頂部約2釐米的極細小部分暴露在外。因此冬蟲夏草的挖掘與其他農活相比,無疑具有更多的技術性,整個過程考驗著挖掘者的眼力、經驗和體力。
挖掘者在尋找冬蟲夏草時通常整個人要匍匐在潮溼的土地上,一寸一寸的掃視地面,尋找那些2釐米長的細小須徑,因為須徑下面連接的就是財富。一旦找到須徑,就用手中一尺多長的小鎬一鎬刨下去。有時候因為不小心下鎬太淺,會將原本很大的一根蟲草從中刨斷,那麼即使這根蟲草再大也賣不上價錢,殘斷的蟲草不值錢,每個挖掘者都知道。所以關鍵的這一鎬只能深不能淺。一鎬下去,所有的挖掘者接下來都會忙亂地在扒開泥土取出其中的蟲草,這個過程有時像一次賭博,大還是小、好還是壞、飽滿還是乾癟……但無論如何,這根草已經屬於挖掘者自己,大家會拿出自備的塑膠袋將包裹著黑泥的蟲草小心翼翼裝進去。接著開始下一輪尋找。
蟲草交易的第一環節
在冬蟲夏草挖掘出土之後會經歷第一個環節-由挖掘者賣給最基層的冬蟲夏草商人。由於冬蟲夏草產地的惡劣的生活環境和氣候,使這些駐紮在此收購冬蟲夏草蟲的商販吃了不少苦。沒有新鮮蔬菜,也沒有獲取外界信息的條件,甚至連生活用電都無法保證。他們現在的屋子就是蟲草交易的地點。
傍晚時分,挖掘冬蟲夏草的人陸續來到這個蟲草收購點售賣當天挖到的冬蟲夏草。簡陋的屋子頓時熱鬧起來,很多來晚的人在屋外等候。此時交易的冬蟲夏草與櫃檯裡或藥店裡看到的完全不一樣,它們無論個頭大小都裹著黑泥,挖掘者說這樣是為了保持新鮮。蟲草交易還沿襲著古老的方式論價:交易一方將手伸入對方衣袖內,或用東西擋住兩人雙手。雙方通過摸索手指,打暗語來商定最後價格,旁人無從知道最後的成交價錢。放在從前,計算總價這樣的環節都要靠心算完成,但現在隨著科技進步,計算器也成了冬蟲夏草交易時常見的工具。所以在一旁作為觀者的我,到最後很輕易就獲知了不同蟲草的成交價格,可見這並不是難事,而且冬蟲夏草的交易價格在當地幾乎透明。
冬蟲夏草質量的優劣直接關係到其價格高低。在第一道買賣環節中,如何判斷裹著黑泥的冬蟲夏草質量差別?買家一般通過摸、看、捏這三個動作,來可以判斷冬蟲夏草是否夠大、夠飽滿、晾曬後屬於哪個級別,這些完全靠買家的經驗。
蟲草交易的第二個環節
待挖掘者走後,冬蟲夏草收購商用牙刷或其他柔軟的小刷子,熟練地將裹在冬蟲夏草身體外面的那層黑泥輕輕刷掉。基於冬蟲夏草傳說中具有的神奇功效,裹在外面的那層黑泥也被賦予了某種神秘色彩。 刷去裹在冬蟲夏草外面的黑泥,商販會把收上來的冬蟲夏草放在陽光下晾曬。然後商販會帶著一批蟲草離開收購地,遠上西寧或較大的交易市場,進行第二次交易。在這次交易中蟲草商販可以獲取他們應得的利潤,使他們連日辛苦駐守收購的生活有所回報。
蟲草交易的第三個環節
在拉薩的旅遊紀念品商店、藥店、土特產店,幾乎處處都有蟲草的身影。這種被賦予神奇能量的"小草",成為很多人來拉薩必須購入的商品。很多南方遊客,動輒就買上幾萬元的蟲草,回去送人也好,自己吃也好,藏區被視為原產地,從這裡的買的冬蟲夏草,在遊客看來,必定更物美價廉。冬蟲夏草價格幾乎年年飆升。有人用股市來形容蟲草的價格,是不確切的,因為整體看來,蟲草價格幾乎年年飆升,即使小幅下跌,很快也會再漲回來,這個市場,因為稀有和不能再生,價格將會持續走高;因為人們對所謂養生和保健需求的增加,也會持續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