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銳龍Threadripper已經推出了一段時間,作為普通用戶來說,可能會認為Threadripper相比Ryzen 7的提升,僅為核心數量更多,在Threadripper價格明顯高於Ryzen 7的前提下,這一新品的優勢並不明顯。實際上,Threadripper以及其搭配的X399系列主板,除了在CPU性能上有了不小的提升之外,在內存和磁碟的性能上同樣可以說是獲得了巨大的進步。
X399晶片組使AMD平臺首次支持四通道內存,極大的提升了內存的運行效率。從測試的結果來看,四通道內存相比雙通道內存的運行速度提升了70%左右,更高的內存運行效率,有助於平臺整體的跑分及遊戲性能的提升。
四通道平臺內存成績
雙通道平臺內存成績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僅僅是在內存默認2133MHz頻率下的成績,如果將內存超頻至3200MHz或更高,那麼四通道的內存性能將會再度獲得提升,差距相比目前雙通道內存的成績將會繼續拉大。
M.2接口全面升級
X399晶片組的另外一項重要特性,是對M.2磁碟接口的升級。雖然早在Z370晶片組中,AMD就已經加入了對NVMe的部分支持,但對於高端用戶來說,目前還無法在NVMe SSD RAID環境下引導作業系統,不過據AMD的最新消息表示,將在本月25日發布新版驅動,支持ThreadRipper平臺上的NVMe RAID陣列引導啟動功能,包括RAID 0/1/10三種模式,而且可以將最多10塊硬碟加入陣列。
不過即便以目前的狀態來看,NVMe磁碟的速度優勢已經能夠在X399主板中體現出來了。本次測試我們使用了三星的960 PRO 512G,實測結果為讀取3085MB/s,寫入2023MB/s。
除此之外,在高端的X399主板中,還為用戶提供了板載M.2散熱片,這一設計不僅使平臺整體更加美觀,同時有效的改善了M.2磁碟在高負載下的散熱問題。
通過實際測試,我們發現在無散熱裝甲加持的狀態下,M.2磁碟在25℃的室內工作時的溫度為41.2℃,增加散熱裝甲後,溫度降低到了36.8度,可以說散熱裝甲帶來的降溫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
Threadripper性能狂飆
當然,Threadripper平臺與之前的Ryzen 7平臺在處理器運算能力上的差別也是Threadripper引以為傲的一部分。憑藉更多的核心數量及伺服器級處理器的優質工藝,Threadripper無論在多核性能還是應用表現方面,都比之前AMD的產品更具優勢。
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50X測試成績
銳龍 AMD Ryzen 7 1800X測試成績
7-ZIP測試成績對比
一直關注Ryzen系列產品的朋友們應該都了解,在Ryzen發布之初,確實存在著諸如主板BIOS、內存支持、遊戲優化等方面的問題,但目前大多數難題已經被逐步攻破。相信隨著AMD不斷對X399及Threadripper處理器的優化,整套平臺能夠給用戶帶來更高的效率及更優秀的穩定性。
兩款銳龍Threadripper產品參數
毫不誇張的說,Threadripper相比之前Ryzen 3/5/7系列產品,不僅在核心數量、硬體規格、基準跑分等方面遙遙領先,更重要的是對於高端用戶而言,Threadripper搭配X399系列主板確實讓整套平臺距離理想中的旗艦平臺更加接近了。
無論是CPU本身的性能表現,還是晶片組對於內存、硬碟等重要部件的支持,從中都能夠看到AMD近期對待產品認真的態度。總之,X399主板不僅是Threadripper處理器的強大後援,更是諸多實用功能的載體,有了這些新功能,才能夠讓用戶充分體會到Threadripper額強大。
在本次測試中,我們將使用簡體中文版Windows 10 64位版本的作業系統,關閉所有Windows開機啟動項,並不對作業系統進行任何優化,用以獲取最大的系統穩定性與兼容性。
我們將關閉屏幕保護、休眠、系統還原以及自動更新等功能,並統一使用公版主板和顯示晶片組驅動程序,為獲取最為真實原始的客觀評測數據提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