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流》詩意地抓住了它所要表達的本質。愛國主義的熱情和中國年輕冒險家們的犧牲,馴服了這條冰冷奔騰的河流。這部紀錄片以國際的視角捕捉了發生在舉國激情的歷史時刻中的一次鮮為人知的探險,獲得最佳紀錄片,並且還是中國紀錄片第一次拿到最佳紀錄獎,給中國紀錄片樹立了新的裡程碑。
1986年夏天,一群沒有任何漂流經驗的年輕人,劃著橡皮船漂流了整條長江,這次漂流被稱為「長漂」,在這長漂的過程中九個年輕人永遠沉睡在了長江之中。當年的長漂轟動了全國,和當時中國女排五連冠一樣,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士氣;無數少年和孩子因此立下長大後徵服長江的壯志。
長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同時也是我國第一大河流。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長江還是唯一沒有被人類漂流過的大河,1985年美國探險家肯沃倫組建了一直中美聯合漂流對隊,計劃首漂長江,這已計劃被美國媒體稱作是人類對地球的最後一次徵服。
西南交通大學的攝影員堯茂書意外得知這個消息 ,他認為我們中國人一個首漂長江而不是讓外國人來完成這偉大壯舉,他說服妻子打掉了三四個月的胎兒,下定決心也要趕在外國人之前完成「長漂 」,他覺得如果讓外國人先徵服我們的第一大河,那會是一種恥辱。堯茂書歷時三十三天,飄過了長江源頭段的沱沱河,通天河,最後在漂流金沙江的第一個大險灘通迦峽時遇難。他的死像一聲呼號,像一聲號角,一下響遍了全國,各地紛紛組建了冒險漂流對,他們覺得能夠為國家幹點事兒,就會感到光榮感,這其實是所有人的初衷,他們要為國爭光。
他們中的很多人因為「長漂」和家裡人鬧了矛盾,斷了交情,同時他們也丟了工作。四川省政府支持的中科隊和民間自發組織的洛陽漂流隊搶在中美聯合隊之前提前一個月進行的「長漂」,沒有人知道這次漂流最後能不能成功完成,他們要儘量飄得遠,同時也是想告訴美國人,我們中國人也幹漂!
一個月後兩支漂流隊來到了金沙江,金沙江險灘不斷,全程有八千多個險灘,幾乎佔了金沙江總長度的一半。他們被一次次地打翻,湍急的河水隨時都有可能把他們永遠留下,每一天開船他們都不知道晚上還能不能再次靠岸,害怕和恐懼充斥他們的腦海,死亡每一天都可能來到……
未完待續……
《熱流》創造了中國紀錄片的歷史,是白玉蘭獎歷史上第一部入選最佳紀錄片的中國作品,把我國紀錄片推向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