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奇蹟| 高分、資源等衛星影像揭示中國精彩變化

2021-02-15 測繪學報

你好

這裡有一條新華社現場雲

從太空發回的

衛星新聞

從太空看過來

中國大地上一個個人工奇蹟

那麼震撼人心

從太空看過來

中國人民創造的一個個世界之最

那麼瑰麗奪目

從太空看過來

70年一個個發展成就在2019新起點上

更加激人奮進

環保、生態、科技、外貿……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從諸多方面對我國建設發展進行了擘畫。今天,我們換一個視角,用「衛星之眼」看這些領域的發展成就,為泱泱大國的發展變遷,為億萬人民的不懈努力,作一個見證。

1、毛烏素沙漠:沙漠之都變大漠綠洲

曾經荒禿禿的黃土地,如今綠樹成蔭。在毛烏素沙漠這片土地上,不停上演著個人、家庭、村落堅持種樹的感人故事。這是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綠色發展人人有責,貴在行動、成在堅持」的典範。

2、長江三峽:世界最大水電站點亮長江經濟帶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格局不斷鞏固。作為黃金水道、綠色電力,三峽正在點亮長江經濟帶。

3、羅布泊:生命禁區現世界最大單體硫酸鉀生產基地

因為極端惡劣的環境,羅布泊被稱為生命禁區、死亡之海。但在這片不毛之地下蘊藏著儲量極為豐富的稀缺礦產資源——鉀鹽。近年來,我國對鉀鹽資源的開發讓羅布泊出現一片巨大的「藍寶石」。

4、洋山港:小島變全球單體最大全自動碼頭

洋山港在我國2018年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大放光彩。其實,在多年前,這裡只是一座小島。洋山港的快速發展,為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促進外貿穩中提質」提供了佐證。

5、北大荒:從亙古荒原到中國最大商品糧基地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抓好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北大荒變成北大倉,這是中國農業發展的有力說明。

6、港珠澳大橋:世界最長跨海大橋聯通天塹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1公裡、10公裡、20公裡……在衛星圖上,港珠澳大橋從無到有,書寫了中國工程建設的宏偉篇章。

7、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世界級大空港「鳳凰欲飛」

在今年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上,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馮正霖介紹,大興國際機場將在今年9月30日之前投入運行。新機場、新國門,值得期待!

8、中國天眼:全球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探索宇宙奧秘

在深山裡構建,直徑500米——「中國天眼」是全球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是當之無愧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看完這些衛星圖片後,是不是覺得,中國人的努力,蒼天也能看得到。

「我們通過衛星影像發現,一些地區的地形、地貌和人工設施等伴隨著各行業的飛速發展,產生了肉眼可見的變化。」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高級工程師隋正偉滿懷感情地告訴記者,「我時常被這些發現所感動,由衷地為國家的進步感到驕傲!」

我們每個人都是

這些「中國創造」的見證者

讓我們共同努力

把祖國建設得更美好

來源於新華社

數據處理: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

數據來源:高分一號、高分二號、資源三號等

感謝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提供的支持

權威 | 專業 | 學術 | 前沿

微信投稿郵箱 | song_qi_fan@163.com

微信公眾號中搜索「測繪學報」,關注我們,長按上圖二維碼,關注學術前沿動態。

歡迎加入《測繪學報》作者QQ群: 297834524

進群請備註:姓名+單位+稿件編號

相關焦點

  • 「高分二號」亞米級衛星影像圖發布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餘曉潔、邱學雷)國防科工局29日發布了由高分二號衛星拍攝的首批亞米級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圖,圖像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這顆衛星將在國土資源監測、礦產資源開發、城市精細化管理、交通設施監測、林業資源調查、災區恢復重建等諸領域廣泛應用。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圖發布 中國自主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
    截至目前,由高低不同軌道、從可見光到微波不同譜段觀測手段的高分專項衛星,初步構建起中國自主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山東菏澤等多個地區的正射影像圖、立體核線影像、數字表面模型產品等。首批影像成果圖綜合考慮地域分布、地物類型、目標關注度和主要用戶部門測試需求等因素,體現了「高分七號」衛星特有的立體測繪性能。
  •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發布
    9月29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亞米級影像產品。2020年7月3日11時10分,高分多模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該星最高解析度可達0.42米,是我國《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中解析度最高的光學遙感衛星,可實現多種成像模式切換,滿足相關行業用戶部門對高精度遙感影像數據的需求。高分多模衛星由中國國家航天局負責工程組織實施和管理;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負責地面系統建設、運行與數據分發服務。
  • 「天眼」看中國!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9日電(楊璐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國家航天局在北京對外發布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蘭州、嘉峪關、葛洲壩這批影像產品是「十三五」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的首發科研衛星標準產品,也是我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側擺31度俯視北京鳥巢,內部籌備冬奧施工建設清晰可見。
  • 「天眼」看中國!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9日電(楊璐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國家航天局在北京對外發布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這批影像產品是「十三五」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的首發科研衛星標準產品,也是我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側擺31度俯視北京鳥巢,內部籌備冬奧施工建設清晰可見。國家航天局供圖葛洲壩,大壩洩洪情景清晰可見,水流洶湧,與旁邊船閘平靜的水面形成鮮明對比。國家航天局供圖內蒙古古賽漢塔拉鎮的機械灌溉圓形農田輪廓清晰,色彩鮮豔,與周圍景物區分明顯。
  • 高分多模衛星「看」中國: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內蒙古東四聯盟、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首批影像成果圖綜合考慮地域分布、地物類型和主要用戶部門測試需求等因素,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立體感強,展示了衛星的高效智能敏捷成像模式,體現了觀測的高几何解析度、高輻射特性。
  • 數解中國高分系列衛星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電 題:數解中國高分系列衛星  作者 郭超凱  中國國家航天局10日對外公布高分七號衛星首批立體影像產品。高分七號衛星作為中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立體測繪衛星,是實現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高分專項)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提取關鍵數字,解讀高分系列衛星的特點。
  • 中國首次發布高分四號拍攝影像 已獲廣泛應用
    高分四號拍攝的珠江三角洲影像。【環球航空報導】去年12月29日發射升空的高分四號衛星上天已超過一個月。這顆中國「視力最好」的衛星究竟看到了什麼呢?2月3日,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對外公布了高分四號衛星獲取的首批影像圖。據專家介紹,隨著高分系列衛星獲取的遙感數據越來越多,未來普通民眾可能也將在生活中使用這些高科技成果。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發布
    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供圖)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胡喆)12月10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分七號首批22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等多個地區的正射影像圖、立體核線影像、數字表面模型產品等。首批影像成果圖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立體感強,體現了高分七號衛星特有的立體測繪性能,猶如觀看一幅幅「3D大片」。
  •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成果圖發布
    (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遙感影像產品,包括北京、內蒙古東四聯盟、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首批影像成果圖綜合考慮地域分布、地物類型和主要用戶部門測試需求等因素,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立體感強,展示了衛星的高效智能敏捷成像模式,體現了觀測的高几何解析度、高輻射特性。
  • 中國首批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圖發布 可監測罌粟大麻
    中國首批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圖發布 可監測罌粟大麻 2014-09-30 09:42:56  高分二號衛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首顆空間解析度優於1米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觀測幅寬達到45公裡,在亞米級解析度國際衛星中幅寬達到最高水平。8月19日,高分二號衛星成功發射,並於3天後首次開機成像並下傳數據。截至9月29日,高分二號衛星已生產標準化圖像產品19287景,覆蓋面積超過976萬平方公裡,涵蓋我國全部的領土面積。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產品發布!我國高分衛星應用三大看點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題: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產品發布!我國高分衛星應用三大看點新華社記者胡喆、嶽冉冉、張丹如同一把遊標卡尺精確測量大地,使我國衛星遙感數據獲取不再依賴進口衛星……10日,隨著高分七號衛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正式發布,標誌著我國低軌遙感衛星解析度由高分專項實施前最高2.1米提高到0.65米,靜止軌道遙感衛星解析度由千米級提高到50米,低軌遙感衛星設計壽命由3年大幅提高到8年,極大提高了我國天基對地觀測水平。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發布
    央廣網北京12月11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郭鵬)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國家航天局昨天(10日)發布了高分七號首批22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有媒體把它稱作:從太空上拍攝的「3D立體大片」。11月3日成功發射後,這部大片的「攝像」高分七號搭載的主要載荷從11月5日開始,就在軌開機工作下傳數據了。
  • 太空拍出「3d大片」的高分七號 首批衛星影像圖
    太空拍出「3d大片」的高分七號 首批衛星影像圖時間:2019-12-12 09:28   來源:中國小康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太空拍出3d大片的高分七號 首批衛星影像圖 12月10日 我國首顆 民用亞米級高解析度光學立體測繪衛星 高分七號 拍攝的 首批衛星影像圖 正式亮相!
  • 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中國高分專項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
    為助力今年5月的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工作,中國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利用高分七號、資源三號等衛星獲取遙感圖像,繪製了1:10000比例尺地形圖,為登山隊成功登頂提供了地形參考;藉助立體測圖功能,衛星為牡丹江「曹園」違建問題查處提供了高解析度立體數據;在公路建設施工監測方面,衛星針對交通高邊坡的設計及建設情況
  • 中國成功發射資源三號衛星
    就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後一天,今日在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資源三號衛星。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執行一箭三星任務。資源三號03星及搭載的2顆小衛星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公布
    9月29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內蒙古東四聯盟、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首批影像成果圖綜合考慮地域分布、地物類型和主要用戶部門測試需求等因素,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立體感強,展示了衛星的高效智能敏捷成像模式,體現了觀測的高几何解析度、高輻射特性。
  • 資源三號03衛星發射成功!可直接生成三維立體影像
    資源三號03星發射入軌後,將與在軌的資源三號01、02衛星及高分七號衛星組網運行,為我國測繪業務提供穩定的衛星數據源。資源三號03星衛星主要用於生產全國1:5萬基礎地理信息產品,開展1:2.5萬以及更大比例尺地圖的修測和更新,開展國土資源調查和監測等工作。
  • 高分系列衛星 擦亮中國「天眼」(圖)
    原標題:高分系列衛星 擦亮中國「天眼」(圖)   高分二號衛星天山天池融合影像   9月29日,「高分二號」衛星首批影像圖公布,在600公裡高空所拍下的照片,能清晰地看到馬路上的斑馬線。這是我國首批亞米級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圖,標誌著我國衛星遙感技術進入亞米級時代。   從「高分一號」衛星讓人震撼的首批衛星影像圖,到更為震撼的「高分二號」衛星影像圖,中國的「天眼」被一次次擦亮。
  • "綠色改變中國"微視頻:衛星影像展示綠化奇蹟
    3月12日,我國第四十一個植樹節之際,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製作推出原創微視頻《綠色改變中國!50萬米高空看32年變遷》,選取甘肅民勤縣等五處植樹造林、治理荒漠化成效顯著的地點,將歷年遙感衛星圖片製作成動態影像,帶領用戶感悟「中國綠」奇蹟背後,是中國人民日積月累的努力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