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開國皇帝裡面,對待功臣誰最仁厚?誰最無情?

2021-01-21 榆木齋

古代開國皇帝裡面,對待功臣誰最仁厚?誰最無情?

文:枯木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漫長帝制社會裡,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專制統治的象徵與代表。據統計,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最後一個封建皇帝溥儀退位,封建王朝皇帝總數為494人。如果算上袁世凱,再加上少數民族政權以及農民起義政權,大約有1000位左右。

而在所有皇帝當中,大多數都是依靠世襲繼承皇帝之位,只有少數是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縱橫捭闔,才得以打拼下一片江山,因而被稱為開國皇帝,據統計,歷史上共有57位。能成為開國皇帝,除了智力非凡,還需要多方麵條件具備,用呂蒙正《寒窯賦》總結:「乃時也,運也,命也」;用孟子的話來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歸結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事實上,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但就「人和」來講,一個人成為開國皇帝,自然缺少不了輔佐之士,其中有文有武,有將有相,這樣才能使得開國皇帝在血雨腥風中脫穎而出。而這些人,為建立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無一不是人間翹楚精英人士,因而如何對待功臣,就成了歷代開國皇帝最大的難題。

有的皇帝,在坐穩政權後,立刻變臉,誅殺功臣,如春秋末期範蠡評價越王勾踐「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正所謂「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因而君臣反目,情義不存。然而也有開國皇帝,很好地處理了功臣關係,從而留下美名。那麼,在歷數開國皇帝當中,誰最仁厚,誰最無情?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盤點一下。

一、嬴政:雄才大略,並無內憂

千古一帝秦始皇,雖然兼併六國,統一天下,從而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然而其皇權源自歷代秦國王權繼承,屬於順理成章之事。對於嬴政來說,只不過是國家版圖變得更大,皇帝稱號只不過是變更了一種稱謂,而群臣只不過以前是秦國的臣下,如今成了秦朝的臣子而已。

況且秦始皇嬴政自身有著過人的智慧和才能,雄才偉略,縱橫捭闔,並且善用人才,文則李斯、尉繚等,武則蒙恬、蒙武、王翦、王賁、章邯等將,從而把其他諸侯國一一兼併,聲震天下。因而從內部來講,從來沒有人能真正威脅到嬴政的權位,就秦始皇一代,對待大臣,總體來說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唯才是舉。

二、劉邦:識人善用,恩威並用

漢高祖劉邦起家布衣,寬厚仁慈,納諫如流,並且識人善用,唯才是舉,從而得以戰勝項羽,建立漢朝。在皇權穩定以後,採取逐個擊破的戰術,對待文臣,張良明哲保身,崇信黃老,作赤松子之遊,對劉邦構不成威脅,因而善待;蕭何被譽為「功人」,有時候把握不住自己,因而略加敲打,逼其就範。對待武將則不然,威脅小的,要麼時常叱罵,時不時敲打;對待有威脅的,則逐個擊破,一一剪除,諸如誅殺韓信,葅醢彭越,殲滅英布,從而穩定了漢朝政權。

三、劉秀:氣量豁達,善待功臣

劉秀雖然是漢朝宗室,不過其得以光復中興,除了劉秀文武兼備,極具軍事才能以外,就是氣量非凡,能夠忍辱負重,再加上知人善用,因而笑到了最後。在建立東漢後,對待功臣,寬厚仁慈,後來漢明帝還專門在洛陽南宮雲臺閣命人畫了功臣畫像,稱為「雲臺二十八將」,創下優待功臣的先例。

劉秀善待功臣,而劉邦誅殺功臣,究其原因為時代所致。秦朝末年,群雄爭霸,逐鹿中原,劉邦功臣大多出身草莽,桀驁不馴,如若不加以殲滅,難保漢朝江山。而東漢建立起因是王莽篡漢,民心不歸,因而劉秀中興,漢家天下恢復原位,自然在人們眼裡理所當然;並且功臣大多儒雅有節,與光武帝意氣相投,這就是為何東漢開國功臣都能善終的原因所在。

四、曹丕:挾父餘威,重用功臣

三國時期,魏蜀吳爭霸,名義上還是漢家天下,都沒有徹底建立統一,因而曹操、劉備、孫權都是用人之際,無不重用人才。而曹魏的建立,在於曹操時期漢獻帝已無威嚴可言,曹家羽翼已成,眾大臣一致擁戴,於是曹丕挾父餘威,逼漢獻帝禪位,也算是順勢而為。曹丕為人仁厚,對待有功之臣,也是信任和重用,不過卻「因果循環」,識人不慎,重用司馬懿,最後同樣曹家被迫禪讓帝位。

五、司馬炎:寬厚有餘,仇讎不棄

晉武帝司馬炎,同曹丕一樣,也是祖父兩代苦心經營,而曹氏孤兒寡母,勢力孤單,被迫讓位。西晉建立後,司馬炎為了收買人心,大封功臣,許多大家族都被封為公侯,短短幾年時間,晉武帝封了57個王,500多個公侯。不但厚待功臣,而且就連仇讎也善待,比如嵇康之子嵇紹也受到重用。

司馬炎氣量寬厚,明達善謀,然而後期驕淫奢侈,怠惰政事,為人所詬病。諸如吸取曹氏孤弱的教訓,大肆分封司馬氏,卻為以後八王之亂埋下禍患。另一個是生活荒誕,後宮過萬;君臣賽富,石崇王愷相互誇耀,豪門權貴尾大不掉,使得西晉很快就在諸王之亂中轟然倒塌。

六、楊堅:銳意革新,濫殺大臣

南北朝相對都比較短命,戰亂頻仍,而大多都是擁有兵權的將領逐漸坐大,然後逼宮替代,如出一轍。到了隋朝,楊堅依靠外戚身份,掌握實權,北周靜帝年幼無依,趁機取代,建立隋朝。楊堅前期南下滅陳,一統天下,勵精圖治,政績卓著。後期猜忌多疑,濫殺大臣,《隋書》上說「其(隋文帝)草創元勳及有功諸將,誅夷罪退,罕有存者」,諸如王誼、梁士彥、宇文忻、劉昉、元諧、虞慶則、史萬歲等皆被誅殺。

七、李世民:豐功偉績,人盡其才

唐代開國皇帝雖然是唐高祖李淵,不過真正意義上應該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是歷史上少見的開明君主,拋開其殺兄爭位不談,就其政績而言,文治武功,罕有所匹。李世民識人善用,納諫如流,對待功臣,不但委以重任,還模仿漢光武帝,修建凌煙閣來陳列二十四員功勳大將,為人臣榮耀之最,使得功臣感恩戴德,協力同心,大多得以善終。

八、趙匡胤:杯酒釋權,兒女親家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政權平穩過渡,建立宋朝。趙匡胤待人寬厚仁慈,義氣為先,而且那些功臣大多是以前的「結社兄弟」,因而在坐穩皇位後,考慮到自己成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一方面為了使得皇權得以時代延續,不得不剝奪諸將權力,使得皇權集中;另一方面又不願意撕破臉皮,對功臣下刀。

於是趙匡胤採取了溫和的策略,採取杯酒釋兵權的方法。《續資治通鑑·卷二·宋紀二》記載宋太祖對大將石守信等功臣說:「人生如白駒過隙,所為好富貴者,不過欲多積金錢,厚自娛樂,使子孫無貧乏耳。卿等何不釋去兵權,出守大籓,擇便好田宅市之,為子孫立永遠之業,多致歌兒舞女,日飲酒相歡,以終其天年!朕且與卿等約為婚姻,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於是第二天,諸大臣等都主動告病,並請求朝廷解除自己的軍職。宋太祖一一批准,授予他們品位很高的閒散官職,並賞賜了非常豐厚的錢財。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樹立了一個君臣友愛和睦相處的標杆。

九、孛兒只斤·忽必烈:度量弘廣,重用漢臣

元朝開國皇帝孛兒只斤·忽必烈,攻滅南宋後,建立元朝。在位期間,不但保留了宋朝的機構和全部行政官員,而且重用漢臣,如董文炳、劉秉忠、張弘範等,從而使得當時任職官員們的個人的效忠。

十、朱元璋:鐵腕統治,殺戮無情

朱元璋出身貧窮,當過僧侶,參軍後得到郭子興重任,並妻以養女,在朱升建議下,採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從而秘密擴張勢力。在劉伯溫以及眾將領的輔佐下,連續打敗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割據勢力,一統江南,揮師北伐,建立大明。

然而朱元璋為人刻薄寡恩,無情無義,在位期間,連續殺戮眾功臣,明朝開國元勳中,除了湯和等寥寥幾人倖免於難,大多數人都不得善終。不但誅殺功臣,而且還牽連無辜,大興冤獄,前後殺害多達十餘萬人,堪稱歷史上對功臣最殘忍的皇帝。

十一、愛新覺羅·福臨:隱忍不發,剪除龐雜

清朝第三位皇帝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是定都北京的首位皇帝。順治深謀遠慮,胸有城府,繼位之際,多爾袞輔政,大權旁落,順治隱忍不發,直到順治七年多爾袞死後,才正式爆發。一方面重用漢臣,極力籠絡;一方面對於多爾袞殘餘勢力毫不留情,以雷霆之勢剪除龐雜,幽禁阿濟格,頒諭追論多爾袞罪狀,處死握有實權的剛林、祁充格、固山額真、譚泰等,令阿濟格自盡,從而大權集於一身,獨斷朝綱,當上名副其實的皇帝。

十二、小結

從上可知,總體而言,皇帝和功臣之間大多處於「兔死狗烹」的關係。在前期打天下用人之際,前途未卜,無不極盡籠絡之事,以使得眾臣一心效忠;到了坐穩帝位以後,即便是功臣沒有露出不忠言行,然而為了穩固皇權,大多數皇帝都會或明或暗地消除功臣權力,有的甚至直接找藉口開刀,從而消除隱患。

若以以上十餘位開國皇帝而言,劉秀、李世民最會籠絡,恩威俱下,不但厚待功臣,而且給予人臣最高榮譽,雲臺二十八將、凌雲閣二十四將流芳千古。然而若是以仁厚而言,還是以趙匡胤最為厚道,雖然沒有如同劉、李給予功臣高規格的誇耀,然而杯酒釋兵權卻是發自肺腑,真心誠意,一點都不做作。

當然,雖然很多朝代都有誅殺功臣之嫌,然而要說哪個皇帝對待功臣最是無情無義,我們自然可以看出,明太祖朱元璋雖然也是雄才偉略,建立了豐功偉績。然而在對待開國元勳上,不但薄情寡恩,無情無義,而且殘忍酷虐,株連無辜,令人側目!

2021/1/13榆木齋

相關焦點

  • 古代開國之君為何偏愛屠殺功臣,真實原因令人抓狂
    細觀中國歷史,就會發現,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大多有一個嗜好——屠殺功臣。開國之君一般都是智謀超群、雄才大略的明君雄主,為何卻偏愛屠殺功臣,落得薄情寡義、忘恩負義的惡名呢?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開國之君對待功臣的一些軼事。
  • 歷史上最壞的皇帝是誰?
    不過,小編認為,楊廣確實殘暴,也活該被禁軍殺死,但是,歷史上有這麼一位皇帝,其邪惡程度,楊廣這樣的暴君都要甘拜下風。沒有存在感的朱姓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新政權的締造者在建立政權的時候,為了證明自己政權合法,一般情況下,會想到三個辦法來證明:第一個辦法:脅迫當朝天子頒布禪位詔書給自己:比如曹丕篡漢、司馬炎篡魏,劉裕篡晉,都是這樣的路數。
  • 古代皇帝中最厲害的發明家之一,發明了二大神器,他是誰呢?
    古代皇帝中最厲害的發明家之一,發明了二大神器,他是誰呢?雍正就是我們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之一,畢竟每個皇帝在位都會做出一些事情,那是偉大的帝王才會做出的事情。而雍正做出的兩個發明,卻是讓清朝安穩了百年,是一次非常值得的證明。
  • 古代開國皇帝復活,第一句話是什麼?知道結果後會說什麼?笑死人
    偶然看到一個話題——古代皇帝在陰間聚會都會說什麼話,所以今日就以這個話題寫一小文,以供讀者一樂。中國古代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就從他開始挑幾個著名的開國之君說吧。秦始皇嬴政復活後,第一句話肯定是:現在是秦幾世在位啊,是否像朕一樣雄才大略?得知秦二世而亡,秦始皇大哭,後悔當初為什麼不明立公子扶蘇,為什麼不殺了趙高。
  • 他是最狠毒的開國皇帝,母族全部溺死,連母后都活活毒死
    李元昊是西夏的開國皇帝,在他之前,經歷了幾代人的努力,才得以建立了西夏王朝。李元昊是北魏皇室鮮卑拓跋氏之後,遠祖拓跋思恭曾幫助唐僖宗平定黃巢起義,得以被賜李姓,封為西平王。從拓跋思恭這一代開始,才有了後來西夏王朝的基礎。宋真宗鹹平六年,李元昊出生在靈州一個党項貴族之家。
  • 盤點:中國最厲害的三位皇帝,其中一位曾僅用13人,殺出一個帝國
    盤點:中國最厲害的三位皇帝,其中一位曾僅用13人,殺出一個帝國文|邊愛麗相信熟悉歷史的大家不會不知道,中國從古至今有五千年歷史,而在這五千年裡其中便有兩千多年屬於封建帝王制社會,而在史書記載上封建社會出現的皇帝多達幾百個
  • 12星座裡面,誰分手最冷血?
    其實,沒有一個人天生冷血無情,很多時候都是被逼無奈才會用絕情的外表來掩飾自己的脆弱。讓我們一起看看十二星座裡面那些分手時最冷血的幾個星座吧,你上榜了嗎?摩羯座:摩羯座人的冷漠僅僅針對於那些不熟悉的人而言,在感情世界裡對待愛人並不缺乏熱情和溫柔。可是向來做事不喜歡拖泥帶水的摩羯座人面對自己的感情走到了盡頭不得不分開時,他們不會死皮賴臉強留對方。
  • 皇帝上位後,屠殺功臣的行為往往被世人唾罵,多數是這些人該死
    史上的開國皇帝似乎都會做一件事,貶殺開國大臣,如:劉邦任期,八位異姓王,最後,只有一位得以善終,這就證明了一個事實:古代帝王,往往可共拼江山,但不可共享富貴。 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劉昉、梁士彥、宇文忻因謀反罪被誅。前二人都有爵位在身,都算開國功勳,為何在建國沒多久就要反楊堅呢?
  • 史上最弱朝代:40萬軍隊被兩萬人擊敗,開國皇帝被分屍
    但是,有一個朝代非常特殊,沒有出現過一位拿得出手的將領,40萬大軍打不過2萬敵人,開國皇帝身首異處,堪稱歷史上最慫的一個朝代,它就是王莽建立的新朝。 不少人只知道西漢和東漢,卻忽略了夾在兩漢中間的新朝,就連史學家對新朝都不太重視。
  • 國之將興,必有祥瑞,兩位平民開國皇帝出生時竟天現異象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充滿傳奇經歷的開國皇帝,與他們傳奇的人生經歷一樣,他們的出生也充滿了神奇。這些開國皇帝們的出生經歷在現代看來都顯得十分詭異與神秘,太過離奇以至於讓人一看就知道假的,如果說只是野史俾聞倒也罷了,但是這些離奇事件卻都正是記載在正史之中。
  • 供古代皇帝才獨享的極品海鮮,「龍筋」是什麼,從誰身上抽出?
    在我國古代,龍一直被視為是吉祥物,能翻雲覆雨,見到了就能帶來好運,是古人最期盼見到的傳說生物,因此,龍出現在多個神話故事中,而在《封神演義》中,具有天生神力的小哪吒卻從龍身上抽出了一根長長的龍筋。不過在現實世界裡,龍這種生物從未在地球上存在過,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比較認同,如果真存在過,那麼必然像恐龍那樣留下化石,但有記載,古代皇帝曾獨享過「龍筋」,「龍筋」是什麼,從誰身上抽出?「龍筋」是什麼,從誰身上抽出?龍並不存在,真正的龍筋也是不可能存在的,那麼人們所說的「龍筋」又是什麼?
  • 中國最長壽的6位皇帝,5位都是開國皇帝,第一名活了103歲
    自秦始皇統一六國稱皇帝開始,到末代皇帝溥儀退位,中國總共出了400多位皇帝。其中一半以上活了不到50歲,超過80歲只有6位。元世祖 忽必烈 80歲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在位35年,元朝的開國皇帝。1272年遷都元大都(今北京)。隨後即舉兵南下,直至1279年滅南宋,統一全國。施政方面:首創行省制度 ,開鑿大運河。
  • 古代不是一夫一妻制,那麼家裡長子亡故後,誰最有話語權?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之中,皇帝的後宮中有三親四妾,皇帝也會有很多的子女,而這些子女以後則是皇帝的繼承人。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內鬥發生,人們發明了嫡長子的繼承制度,規定之後最年長的孩子才能夠繼承所有的權利。而對於其他的子女來說,只能靠邊站,所以嫡長子的確要比其他的孩子要更加的高貴一些。而在其他的孩子心中在小的時候就對嫡長子有一種敬畏之心,也沒有人會直接站出來和嫡長子爭奪財產,而這也就直接避免了大部分的內鬥。
  • 中國人口前3的姓,約1億人出過120位開國將軍,卻沒誕生1位皇帝
    姓在古代是作為血緣關係的一種象徵,例如一個宗族一個部落我們需要一個共同的符號,開始的時候是一種圖騰,後來到了由於族群強大各地遷徙,牽走的是這一支的分支,管這個叫做氏。今天我們聊得這個姓氏在中國目前約有1億人口,卻從古至今沒有出過任何皇帝。而張姓也是中國比較多的姓氏之一,根據記載最早是軒轅黃帝的姬姓,和部分少數民族改姓而成。
  • 殺出來的紅頂子,清朝乾隆皇帝的手下第一戰將是誰?
    清高宗弘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軍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生於1711年9月24日,卒於1799年2月7日。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他做皇帝的60年裡,清朝達到了封建社會的頂峰,那麼問題來了,在這60年中,大小戰爭無數,那麼到底誰才是乾隆手下的第一戰將呢?當時的清朝軍隊的戰鬥力跟晚清比起來是否更強大呢?
  • 古代最殘暴的五個帝王,石虎排名第二,第一是誰?估計沒幾個知道
    今天我麼就來看古代最殘暴的皇帝,他們沒有將百姓放在眼中,視生命如草芨,可以說是自作孽不可活,魏晉南北朝石虎可以排到第二,第一是誰?估計沒幾個知道。4、秦國第二個皇帝 胡亥秦國要一統中原,就是通過血腥屠殺來實現的,歷朝的皇位爭奪也是相當激烈的,胡亥在趙高的幫助下,從原本屬於原本要接位的公子扶蘇手中奪得,這個胡亥上位後不滿趙高的挾持,加上他生性多疑就將趙高等一幫助他上位的人全部殺害,因為他殺了自己的哥哥
  • 中國歷代皇帝誰壽命最長?長壽的秘訣是什麼?太關鍵了
    中國歷代皇帝誰壽命最長?長壽的秘訣是什麼?太關鍵了文/燕華的小說時間 圖/網絡中國古時候人的平均壽命沒有超過五十歲的,從秦到清無不如此。甚至到了清朝,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反倒下降了,因此有人把康乾盛世稱為紅薯盛世。
  • 南宋開國皇帝趙構,歷來對他評價都不高,主要是才能不匹配
    南宋開國皇帝趙構,歷來對他評價都不高,主要是才能不匹配高宗恭儉仁厚,以之繼體守文則有餘,以之撥亂反正則非其才也。——《宋史》▲趙構中國歷史上從秦始皇開始,一共有過400多個皇帝,這些皇帝也是形形色色,相比於清朝和明朝來講,宋朝不知道是因為時代久遠還是什麼其他的原因,感覺大眾相比於明清兩代甚至是更遠一些的唐朝都要更陌生一些,很多人知道宋朝名將嶽飛,但是對殺了他的皇帝趙構卻不太了解。
  • 五代十國的開國皇帝,揭秘朱溫是怎樣滅唐的
    你知道五代十國第一位皇帝是誰嗎?這位皇帝就像劉邦一樣,年輕時候好勇狠鬥,像地痞流氓一樣到處找人打架,這樣一個小人物,如果是在太平時期,那大概只能做一個混混。但是這個皇帝正好生活在了王朝的末期,正是戰亂不休的時期,卻開啟了一個新的朝代。但是這個皇帝似並不是很合格。
  • 清朝最有為的皇帝:不是康熙乾隆,若照他路線走,清朝不止二百年
    清朝最有為的皇帝:不是康熙乾隆,若照他路線走,清朝不止二百年清朝是從後金過渡而來,從後金建立,到清朝滅亡,一共經歷了12位皇帝,其中10位皇帝是大統皇帝,坐朝北京,統治全國。在這12位皇帝中,誰是最開明的皇帝呢?是康熙還是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