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前比利時召開一場會議,看起來不起眼,沒成想影響世界近百年

2021-02-22 枕戈寢甲123

嬰兒呱呱落地時,沒人能夠完全清楚他未來的命運,也不可能清楚到這個孩子將來會改變世界,就好像93年前比利時召開的一場不起眼會議,誰又能事先想到會議中的這些人將影響世界近百年時間,影響人們的方方面面。

這個會議就是索爾維會議,現如今聽來是如雷貫耳,但在1927年,它確實不夠起眼,因為參加會議的沒有一個是政要人物,儘管科技在迅速發展,但由於科技界的大佬們走得太快,以至於常人無法注意到他們,直至後來他們的發現被應用到各方面,這些人的名字也就熠熠生輝,在歷史上抹不去了。

另外索爾維會議還不是由當時的科學界所創立的物理、化學領域討論的會議,而是由一位名叫歐內斯特·索爾維的比利時生意人所創,第一場會議舉行於1911年,當時的居裡夫人還很年輕,並且在這一年因發現元素釙和鐳,第二次獲得了諾貝爾獎。

到1927年已經是第五次索爾維會議,裡面的人物都是物理學界的大佬:

(從左往右,第一排)歐文·朗繆爾、馬克斯·普朗克、居裡夫人、亨德裡克·洛倫茲、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保羅·朗之萬、Ch.E.古伊、C.T.R.威爾遜、O.W.裡查森;

(第二排)彼得·德拜、馬丁·努森、威廉·勞倫斯·布拉格、Hendrik Anthony Kramers、保羅·狄拉克、亞瑟·康普頓、路易·德布羅意、馬克斯·波恩、尼爾斯·玻爾;

(第三排)奧古斯特·皮卡爾德、E. Henriot、保羅·埃倫費斯特、Ed. Herzen、Théophile de Donder、埃爾溫·薛丁格、E. Verschaffelt、沃爾夫岡·泡利、沃納·海森堡、R.H.福勒、裡昂·布裡淵。

此時,馬克斯·普朗克已經69歲,德高望重,是量子力學的重要創始人,而除了廣義相對論描寫的引力外,迄今為止所有基本相互作用均可以在量子力學的框架內描述。

愛因斯坦則於1915年創立了廣義相對論,而第五次索爾維會議就是圍繞量子力學展開的,愛因斯坦和尼爾斯·玻爾就量子力學的理解和詮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你一言我一語,高手過招,招招經典。

當年尼爾斯·玻爾是通過量子化的條件,提出玻爾模型來解釋氫原子光譜,並且又提出互補原理和哥本哈根詮釋來解釋量歐內斯特·索爾維子力學,在量子力學上,他有許多話要說,可見,當時他與愛因斯坦的辯論有多激烈。

而這張拍攝於1927年第五次索爾維會議的照片後來被稱之為物理學的「全明星」合影,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張照片能夠與它並肩,雖然會議的創立者歐內斯特·索爾維已經於1922年離開了人世。

值得一提的是,流傳於世的第一次索爾維會議的照片中即使有著歐內斯特·索爾維的身影,但其實歐內斯特·索爾維並沒有出席舉辦於1911年的索爾維會議,可是作為會議的創立者,會議成員的合影中又怎麼能缺少索爾維會議?

因此當時的後期人員將歐內斯特·索爾維給P了上去,不用懷疑,早在百年前,PS就已經出現了。

相關焦點

  • 93年前不起眼的會議,卻影響世界近百年時間,影響人們方方面面
    文 人文視角編輯 九歌現如今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快,我們同時也享受著科技成果帶來的便捷,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現如今科技的發展,在93年前的一次不起眼的會議上得到的成果奠定了理論基礎。1927年,這一年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年,但是在歐洲的布魯塞爾,卻召開了一次會議,史稱「第五次索爾維會議」。這次會議雖然沒有很多政治會議出名,但它帶來的影響卻是深遠的。索爾維會議,是20世紀初一位比利時的實業家歐內斯特·索爾維創立的物理、化學領域討論的會議。1911年,第一屆索爾維會議在布魯塞爾召開,並規定了每3年舉辦一次。
  • 93年前的這場會議,拉開了全瓊武裝總暴動的序幕
    今天,三亞發布「夜讀歷史」欄目為大家推送1927年11月,中共瓊崖特委第一次擴大會議召開,決定開展土地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開闢革命根據地——擎起瓊崖革命指路「明燈」。△重建的中共瓊崖特委第一次擴大會議會址這裡是中共瓊崖特委第一次擴大會議舊址,二進式建築的前邊是紀念館,牆上貼有中共瓊崖特委第一次擴大會議、樂會縣委成立等歷史事件史料;後邊是祠堂,也是當年會議的會址。
  • 科學界於1927年召開了一次史詩級會議,留下一張珍貴照片
    科學界於1927年召開了一次史詩級會議,留下一張珍貴照片……如果要問跟科學相關的最著名的,我最喜歡的照片是哪張,那必然是下面這張足以影響整個人類社會進程的照片。這張照片是從1927年物理學界召開的一屆「大神」級會議中流傳下來的,對科學界乃至整個學術界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 《比利時的哀愁》終於有了簡體中文版!地位堪比《百年孤獨...
    " 戰後歐洲最偉大的小說之一 ",其地位堪比《百年孤獨》《鐵皮鼓》,是比利時文學乃至戰後歐洲文學的巔峰之作。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它深受法國與德國的影響,處在兩大強勢文化的影響與夾擊下,其身份總是模糊不清。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比利時國王列奧普德三世曾宣布比利時中立。二戰爆發後,德國在 1940 年 5 月大舉進犯比利時、荷蘭、盧森堡這些低地國家,戰爭僅僅持續了 18 天,比利時國王就宣布了無條件投降。
  • 近百年,理論物理是一場瘋狂的誤局,在錯誤漩渦中越陷越深
    近百年,理論物理是一場瘋狂的誤局,在錯誤漩渦中越陷越深:話說300年前,牛頓創立經典力學,經典力學雖然未能揭開宇宙奧秘,正確的地方很少,但它沒有向玄學巫術方向發展。而近一百年相對論量子力學瘋狂向玄學巫術發展,並且越陷越深,比如:1,把時間空間概念打亂,製造出什麼時間空間會彎曲。2,把能量概念打亂,製造出什麼量子及量子糾纏。3,電子顯微鏡原理不成立。4,射電望遠鏡原理不成立。5,載人登月物理原理不成立。6,萬有引力不成立。7,宇宙大爆炸論不成立。
  • 在農村不起眼的「拐棗」,其實是「寶」,看到後可採摘一些
    農村的花草樹木很多,不少都生長在路邊或者山坡上,沒有什麼觀賞價值也沒有什麼利用價值,路過後都不會回頭看一眼,不過,這不代表全部,有些看起來不起眼的樹木,可能會非常珍貴,或者說利用價值比較高,說一個不少人都知道的「拐棗」,大家都明白了。
  • 一個40歲的人給你提個醒:這3種人看起來不起眼,實際上深藏不露
    在上學的時候,那些看起來一般呆呆的、憨憨的同學,很容易通過四六級,再或者成功自學編程找到工作。在職場中也一樣,自從我從事了自媒體職業後,看到一些帳號一同起步的小夥伴,咋一眼看著不起眼,但他們在最短的時間比你跑得快多了。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 習近平主持會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  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工作匯報  聽取中央書記處工作報告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1月7日全天召開會議,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工作匯報,聽取中央書記處工作報告
  • 第五次索爾維會議
    本張照片拍攝於1927年10月,拍攝地點: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布魯塞爾還有歐洲的首都之稱,每年都有名目繁多的國際會議在此舉行,當然,也包括當年的第五次索爾維會議。1911年第一屆索爾維會議召開,以後每三年舉行一次,由於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第二次索爾維會議和第三次索爾維會議間隔時間為8年,這五次會議主席由荷蘭物理學家洛倫茲擔任。
  • 第七屆智能材料與納米技術國際會議召開
    東北網10月10日訊(復材所 記者 姜姍姍)日前,第七屆智能材料與納米技術國際會議在哈爾濱召開。來自美國、英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紐西蘭、比利時和中國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0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
  • 物理界凝聚智慧的明星照,近百年來未能超越
    但歷史上曾有那麼一瞬間,差點讓全世界倒退百年,那就是物理屆的「索爾維會議」。索爾維會議是20世紀初一位比利時的實業家歐內斯特·索爾維創立的物理、化學領域討論的會議。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了,因為發軔於這次會議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與尼爾斯·玻爾兩人的大辯論,這次索爾維峰會被冠之以「最著名」的稱號。
  • 習近平的2019·四月:影響世界的「中國時間」
    兩大主場外交活動接連舉行,重要紀念大會相繼召開,習近平各種重要活動也頻繁密集,顯現出「無縫對接」的超強節奏。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文章,梳理解讀習近平4月份重要活動的世界影響,與您一同感悟新時代領路人的篤行擔當。
  • 比利時列日大學HEC列日高商
    列日大學1817年,比利時列日大學成立,這是比利時第1所由國家資助的公立法語國際性大學,開創了比利時法語區高等教育先河。是比利時法語區一所公立的、多元化和完全型綜合性大學。近二百年的發展變革,使其成為科研實力強世界級綜合大學。位於比利時的法語區第三大城市列日市,列日大學現有在校生20,000多人,4000位教職成員。僅學位課程,就有38種學士,93種碩士和68種進階碩士,以及18種博士及博士後課程!
  • 巴黎神秘的地下地宮,不起眼的維修井口下,竟潛藏著另一個世界
    如果是年輕的新城市的話,隱藏的東西可能會比較少,但是在歷史悠久的古老城市,地下有不亞於地上的建築物,黑暗的地下世界帶來了無限的新奇,給人以意想不到的衝擊。巴黎地下迷宮的入口看起來在普通的修理井口,城市裡的很多人,每天都經過這個不起眼的地方,從來沒有關心過很多事情,我沒想到這下面還有另一個壯大的世界,這個通往地下的通道裡有人可以爬的梯子,通過這個,人們告別了熱鬧的城市,來到了黑暗而新的城市的另一邊。
  • 中紅外光電子學材料與器件國際會議首次在中國召開
    來自美、英、法、德、奧地利、俄羅斯、義大利、瑞士、加拿大、捷克、波蘭、比利時、芬蘭、日本、韓國、中國等16個國家和臺灣地區的150多位專家學者和研究生參加了會議。會議邀請在中紅外領域做出領先或領先行列結果的極有影響的六位科學家做了主題邀請報告,十位科學家做了特邀報告和口頭報告與交流報告。與會代表聆聽了11場報告會,圍繞中紅外光電子學領域材料與器件及其應用的熱點問題進行深入的研討與交流。
  • 最接近世界末日的夜晚,這個不起眼的軍官,阻止了第三次世界大戰
    而冷戰中最接近世界末日的夜晚就出現在1983年,當時蘇聯的飛彈預警系統報告稱,美國向蘇聯本土發射了核飛彈,按照規定要立刻發起核反擊,而當時執勤的是一位名叫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羅夫的軍官,他頂著巨大壓力斷定這是系統誤報,於是這個不起眼的軍人做了一件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事情——延遲上報,不久後警報果然被解除,事情傳出後,世人紛紛讚嘆彼得羅夫的細心謹慎和鋼鐵般意志力,
  • 遼寧艦上有一個不起眼的裝置是幹什麼的?吸取美軍慘痛教訓
    相對於大口徑火炮等武器,在彈藥庫附近有一個不起眼的裝置,很多人都會忽略掉,卻不知,那是吸取了無數經驗而制定的一個裝置。美國航母福萊斯特號之前海外訓練的時候,由於工作人員的操作失誤,F-4戰機失誤發射了一枚飛彈,從而引發了大爆炸。爆炸發生在航母的甲板上,飛機上的燃料被瞬間引燃,進而危及到彈藥庫,引發了一場航母火災。
  • 自治區黨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決定召開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
    12月3日,自治區黨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近期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研究制定寧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重大問題,決定召開中國共產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自治區黨委書記陳潤兒主持會議並講話。
  • 世界上最乾燥缺水的沙漠,近百年沒有下雨,卻生存了100萬人
    導語:世界上最乾燥缺水的沙漠,近百年沒有下雨,卻生存了100萬人。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沙漠被黃沙覆蓋,植物極其稀少,空氣較為乾燥,很少下雨,沙漠地區通常都是荒涼且沒有生命,環境十分惡劣。很少有人能夠生存下去,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沙漠,同樣十分乾旱,甚至有近百年沒有下過雨,但是卻居住生存了100萬人。阿塔卡瑪沙漠,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區,主體位於智利境內,部分也在秘魯、阿根廷,南北長約1100千米,在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離岸風和秘魯寒流的綜合影響之下,使得這個地區成為了世界上最乾燥的地區之一,被稱為世界的「幹極」。
  • 93歲離休幹部昨捐獻遺體 20多位醫學院大學生獻花
    昨天下午,一場特殊的告別儀式——93歲離休幹部王培孔老人的遺體告別暨捐獻儀式在紹興文理學院醫學院舉行。社會各界代表出席了儀式,20多位紹興文理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的大學生敬獻菊花。  王培孔老人生於1924年11月,山東泰安人,1946年2月入伍,1947年2月入黨,曾任嵊縣副縣長、紹興市糧食局局長等職,1985年9月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