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物理讀不懂這張照片,怎麼能行?
本張照片拍攝於1927年10月,拍攝地點: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布魯塞爾還有歐洲的首都之稱,每年都有名目繁多的國際會議在此舉行,當然,也包括當年的第五次索爾維會議。1911年第一屆索爾維會議召開,以後每三年舉行一次,由於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第二次索爾維會議和第三次索爾維會議間隔時間為8年,這五次會議主席由荷蘭物理學家洛倫茲擔任。
時間
會議
1911年
第一次索爾維會議
1913年
第二次索爾維會議
1921年
第三次索爾維會議
1924年
第四次索爾維會議
1927年
第五次索爾維會議
第五次索爾維會議更加與眾不同,參會人員都可稱為是近代物理學的重量級人物,參會人員共29人,其中有17人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特別是本次峰會上愛因斯坦和波爾關於量子力學的爭論,更是將第五次索爾維會議推向巔峰。
一排
蘭
繆
爾
普
朗
克
居
裡
洛
倫
茲
愛
因
斯
坦
朗
之
萬
古
伊
威
爾
遜
理
查
森
二排
德
拜
怒
森
布
拉
格
克
拉
梅
斯
狄
拉
克
康
普
頓
德
布
羅
意
波
恩
波
爾
三排
皮
卡
德
亨
利
厄
特
艾
倫
菲
斯
德
赫
爾
岑
唐
德
——薛
定
諤
菲
兒
薛
定
諤
沙
菲
爾
特
泡
利
海
森
堡
福
勒
——
布
裡
淵
哥本哈根學派是由波爾與海森堡於1927年在哥本哈根所創立的學派.
哥本哈根反對派:愛因斯坦、德布羅意、薛丁格等.
實驗派:康普頓、布拉格.
2020年我國將步入世界創新型國家行列,2035年進入世界創新型國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強國。明確「科技強國」為我國「十四五」暨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戰略思想,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必然要求,科技發展的評價重點也會發生變化,更加重視論文高被引率、原創成果影響、國際標準、高技術出口等指標。
物理學和數學等基礎學科對高科技發展具有推動和引領作用,有這方面天賦的孩子們要繼續開拓進取,未來有廣闊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