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30日,第一屆索爾維國際物理學會議在布魯塞爾召開

2020-12-04 往事推送

歐內斯特索爾維,是比利時化學家、業餘學者、企業家、政治家和慈善家。歐內斯特出生於1838年,他的父親擁有一個石礦,後來又創辦了一座鹽場。16歲時歐內斯特因病退學,他在一座玻璃廠中做學徒,在那裡他也做了他的第一次化學試驗。1863年歐內斯特索爾維(左)與他的弟弟阿爾貝(右)一起創辦了他們的第一座工廠,到1865年他發明了以他命名的索爾維制鹼法。至今為止這個過程依然是制蘇打的最重要的化學工藝。

23歲時歐內斯特獲得了第一份專利,隨後他和弟弟阿爾貝將工廠發展成為著名的索爾維公司。1865年,第一個純鹼廠在比利時古亦埃開始運作。從1870年起,索爾維開始向全球擴展業務,首先在英國、德國、俄羅斯和美國等國家建立了工廠。直至今日,索爾維已成為活躍於化工、塑料和製藥等行業的全球性工業集團。圖為1913年索爾維公司成立50周年紀念牌。

成為比利時重要的企業家後,歐內斯特索爾維依然關心社會問題。索爾維希望能夠「將其部分財富償還給人類」,所以創辦了多座教育機構,在其一生中支持了許多福利設施。1897年索爾維為比利時的第一次極地探險資助了2.5萬比利時法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與比利時其他工業家和銀行家創辦了「國家救濟委員會」。他捐贈了許多錢來買糧食、衣服和煤救濟貧民。

1911年10月,索爾維邀請當時世界各國頂尖物理學家齊聚布魯塞爾,對前沿物理學問題展開討論。10月30日,會議成功召開,即第一次索爾維會議。第一次會議主席為德高望重的荷蘭物理學家洛倫茲(前排左四)。主題為「輻射與量子」,通過物理學和量子力學的方法考察這一問題。其他著名參與者有龐加萊(右一)、居裡夫人(右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後排右二)等。前排左三為主辦者歐內斯特索爾維。

首次會議取得成功後,索爾維成立研究會,研究會繼續負責邀請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對前沿問題進行討論的會議。索爾維會議致力於研究物理學和化學中突出的前沿問題,每三年舉辦一次。由於前幾次索爾維會議適逢20世紀10年代-30年代的物理學大發展時期,參加者又都是一流物理學家與化學家,使得索爾維會議在物理學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圖為1913年第二次索爾維會議代表合影。

1927年10月召開的第五次索爾維會議。當時最頂級的物理學家都前來出席會議,此次會議主題為「電子和光子」,世界上最主要的物理學家聚在一起討論新近表述的量子理論。會議上最出眾的角色是愛因斯坦和尼爾斯玻爾。前者以「上帝不會擲骰子」的觀點反對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而玻爾反駁道,「愛因斯坦,不要告訴上帝怎麼做」——這一爭論被稱為玻爾-愛因斯坦論戰。參加這次會議的二十九人中有十七人獲得或後來獲得諾貝爾獎。

除了舉辦索爾維會議,歐內斯特也熱衷於其它科技發展項目,在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建立了多所研究機構,對比利時的科技發展貢獻巨大。索爾維兩次入選比利時參議院,80歲時被授命為國務大臣。1922年索爾維逝世於布魯塞爾的伊克塞勒,並被安葬在著名的伊克塞勒公墓內。索爾維開創的物理學會議和化學會議至今仍按照傳統定期舉辦,成為重要的國際學術會議。

相關焦點

  • 科學史上的今天:10/30|索爾維會議創立,史上最強科學夢幻明星隊
    索爾維相信頂尖的科學家若能齊聚一堂,探討最新的科學發現與理論,對於科學的進展應極有助力。因此他出資於1911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召開第一屆索爾維會議(Solvay Conference),會議主題是「輻射與量子」,正是呼應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世紀交替之際發現的放射性、原子組成,以及為了解決黑體輻射而出現的量子說。
  • 【青道觀點】從索爾維物理學會議看會議品牌
    如果說有一個超過百年歷史且影響力巨大的學術會議,那肯定非索爾維物理學會議莫屬。索爾維物理學會議,自1911年創辦那天起,就以其參會者的巨大影響力、牽動物理學界神經的熱門主題、知名物理學家之間的激烈辯論、引人注目的會後報告、影響深遠的國際物理基金以及創辦人、主持人的名氣等,影響著全球科學界甚至整個社會。
  • 第五次索爾維會議
    本張照片拍攝於1927年10月,拍攝地點: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布魯塞爾還有歐洲的首都之稱,每年都有名目繁多的國際會議在此舉行,當然,也包括當年的第五次索爾維會議。1911年第一屆索爾維會議召開,以後每三年舉行一次,由於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第二次索爾維會議和第三次索爾維會議間隔時間為8年,這五次會議主席由荷蘭物理學家洛倫茲擔任。
  • 物理風雨100年:索爾維會議的前生今世
    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包括愛因斯坦、波爾、薛丁格、居裡夫人在內的諸多學界精英都參加了大會,留下了物理學界最經典的記憶。可想而知,索爾維會議對現代科學起到了怎樣的作用。百餘年來,它一直在延續。讓我們透過這扇窗口,觸摸物理學界的脈搏。
  • 第十二屆國際凝聚態理論 與計算材料學會議在穗召開
    南粵科訊 科技日報訊 (黃愛成)8月12日,由中山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國際凝聚態理論與計算材料學會議在中山大學南校區開幕。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等超過450位國內外該領域專家學者匯聚羊城,共同探討相關學科發展的新方向,促進凝聚態理論與計算材料領域的學科繁榮。
  • 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物理學界的神仙聚會:人類科學之光!
    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會以結束後,與會代表進行合照留念,拍下了我們看到的這張「全明星」陣容。這是一張足以影響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照片,因為照片裡的每一個人所取得的科學成就都足以對人類的文明進化史產生深遠的影響。
  • 1927年,物理學界的神仙到齊:第五屆索爾維會議
    1927年,第五屆蘇威會議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會議結束後,與會人員合影並拍攝了我們看到的「全明星」陣容。這是一張足以影響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照片,因為照片中每個人的科學成就足以對人類文明的進化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
  • 第五屆索爾維會議:物理學的「全明星」合影—新聞—科學網
    第五屆索爾維會議合影 後排左起:A.皮卡爾德,E.亨利厄特,P.埃倫費斯特,
  • TBBT第4季2集:索爾維會議
    其實,在這張原始的照片中,本沒有索爾維本人,只是有人將他的頭像PS上去了而已。  (文/大衛·薩爾茲保)下面這張照片正是本集中出現的那張,它記錄了1911年召開的索爾維會議,會議內容與放射性和量子理論有關。
  • 波粒二象性的發現 1923年9月10日
    它的誕生有一個意想不到的起因,這就是年輕的法國物理學家路易斯·德布羅意在1923年9月10日所發表的一篇論文。 1892 年,德布羅意生於法國的迪耶普的一個名門世家,父母希望他能從政,但他卻喜歡歷史與藝術,最後卻轉向了理論物理。
  • 國際一周熱圖:2020年10月20日-2020年10月28日
    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日本首相菅義偉當選後首次發表施政演說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東京召開的第203屆臨時國會上發表施政演說。日本首相菅義偉在26日召開的第203屆臨時國會上發表施政演說,強調在防止出現暴發性感染新冠病毒的基礎上重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經濟早日復甦。這是菅義偉9月16日當選日本首相以來的首次施政演說。
  • 2009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年會在我校召開
    2009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年會在我校召開  10月30日—11月2日,2009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年會在合肥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主辦
  • 最高智商的人類合影,裡面僅有一個女人,幾十年後才有一個中國人
    而號稱20世紀人類歷史上智商最高的一張照片,就是取自1927年10月第五次索爾維會議。索爾維國際物理學化學研究會 (法語:Institut International de Physique Solvay) 是由比利時企業家 歐內斯特·索爾維於1912年在布魯塞爾創辦的一個學會。
  • 1910年,居裡夫人終於成功地提煉出了純金屬鐳
    當時巴黎的許多報紙都刊登了這則消息,《新聞報》報導說:「居裡夫人,這位不幸去世的著名學者的遺孀,已正式受聘繼任她丈夫在索爾本的教席……居裡夫人在開始的第一課中,將闡述關於氣體中離子的學說,並探討放射性現象。」1906年11月5日,儘管通告上已經講明課是在下午一點半開始,但中午就有人擁到理學院階梯教室門口等候。一點整,有一百二十個座位的階梯教室已經座無虛席,連走廊裡也站滿了人。
  • 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領銜,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0月30日在滬...
    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領銜,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0月30日在滬開幕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20-10-20 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0月30日開幕
    央廣網上海10月20日消息(記者周洪)20日下午,記者從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本屆論壇將於10月30日-11月1日在上海召開。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