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現白色青蛙 專家稱基因突變導致白化現象

2020-11-22 騰訊網

記者張凱/攝

昨日,在鹹陽市一家屬院,一隻重70多克的白青蛙,引來居民好奇的目光。這隻青蛙全身透白,表皮光滑細膩,大腿根部幾乎能看到纖細的血管。

■記者 楊家辰 張凱

陽光訊 在我們的經驗裡,青蛙多是青的,黃瓜多是綠的。要是你看見一隻白色的青蛙,會大吃一驚嗎?在鹹陽市一家屬院卻真的冒出了一隻白色的青蛙呢。

大人以為青蛙被剝了皮

8月11日中午,在陝西省機械研究所家屬院,一群孩子玩耍中有了大發現,10歲的小朋友陳柏潤捉到了一隻渾身透白的青蛙。

開始幾個大人疑心是娃娃惡作劇剝了青蛙皮,所以是白的,可是「白青蛙」渾身沒有血絲,遊得還挺歡實呢。就又有人疑心這是一種變異了的毒青蛙,提醒小孩不要亂摸亂碰,「稀奇古怪的,小心一點」。

可是青蛙的發現者陳柏潤小朋友已經把他的 「白青蛙」當寶貝,都愛不釋手了。隨後,聞訊而來的記者趕到該小區為「白青蛙」拍照,只見這隻青蛙重約70多克,全身透白,大腿根部幾乎能看到纖細的血管。更為奇特的是,白青蛙兩隻後腿爪尖是黑色的,配上白嫩的肌膚,煞是好看。

是不是小說裡的天山雪蟾?

當天晚上10點,西安的記者帶著「白青蛙」的照片聯繫到了陝西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金鋼副院長。對於看不到「白青蛙」實體,李副院長非常遺憾。

這時,記者想到了金庸的武俠小說《碧血劍》裡描寫的能治百毒、周身銀白的天山雪蟾,忙問李副院長會不會是這種寶物。

李副院長說:「天山雪蟾是小說家之言,沒有那種神奇的動物——青蛙和蟾蜍最顯著的區別就是,青蛙的皮膚光滑,而蟾蜍的皮膚有疙疙瘩瘩的突起,不知道這個物種的皮膚是什麼狀態的。」

記者即刻打電話詢問了青蛙「主人」陳柏潤小朋友,得到的回答是「皮膚光滑」。李副院長這才有把握地說:「那就是蛙類了。」

專家:青蛙得了白化病

已經驗明正身,確是蛙類。那麼它為什麼周身雪白呢?李副院長認為這隻 「白青蛙」白得不尋常,並不是稀罕的白蛙,而是白化了的普通青蛙。「我國100多種蛙類,並沒有這個樣子的白蛙」。

李副院長告訴記者,動物界(包括人類)的白化現象很常見,其中以哺乳類中發現的種類最多,「白的老虎,白的老鼠,白的狐狸,白駱駝,白的烏鴉,白蛇……其實都很常見,但蛙類中的白化現象很罕見」。

基因能夠影響到動物的體色。白化動物體內由於缺少一種酪氨酸酶,不能合成黑色素,所以會形成白化現象,李副院長還告訴記者:「白化現象雖然很罕見,但無須大驚小怪。這個白色的青蛙,不是怪物,是個可憐的小生命——基因突變致使白化現象的動物,通常壽命會很短。」

[責任編輯:wyxiannews]

相關焦點

  • 白色大熊貓現身四川臥龍 專家:區域種群存「白化」突變基因
    25日,記者從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據專家分析,根據照片上這些外部特徵,可以判斷該熊貓是一隻白化個體。從體型判斷,這是一隻亞成體或青年熊貓,年齡大概在1-2歲左右,是野生大熊貓中記錄到的完全白化個體,表明在臥龍的大熊貓區域種群中,存在「白化」突變基因。
  • 四川發現首例褪色小熊貓,專家:基因突變引起的白化現象
    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拍到一隻「褪色」的小熊貓,其毛髮顏色呈白色。專家表示,這是一隻白化野生小熊貓,由於基因突變引起的,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都是第一次發現。
  • 四川臥龍拍到全白色大熊貓,初步判斷系白化個體
    這張白色大熊貓照片是保護區內海拔2000米左右的一臺野外紅外觸發相機,於4月中旬下午攝錄下的一張大熊貓影像,圖片清晰顯示出這隻大熊貓獨特的形態特徵:毛髮通體呈白色、爪子均為白色,眼睛為紅色,正穿過鬱鬱蔥蔥的原始落葉闊葉林。據專家分析,根據照片上這些外部特徵,可以判斷該大熊貓是一隻白化個體。從體型判斷,這是一隻亞成體或青年大熊貓,年齡大概在1-2歲左右。
  • 義大利海岸意外現稀有白化海豚(組圖)
    原標題:義大利海岸意外現稀有白化海豚(組圖)   近日,克羅埃西亞海洋研究人員意外地在地中海義大利海岸發現一隻稀有的白化海豚,這隻海豚此前並未被記錄在案。   研究人員將這隻罕見的哺乳動物取名為「阿布斯」(Albus)。「阿布斯」是目前世界僅存的20隻白化海豚之一。
  • 「白色神獸」出沒,極為罕見!專家:在古代被視為「神物」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13日發布消息稱,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監測系統近期在野外發現一隻白色的鹿科動物
  • 餘姚現罕見白化黑眉錦蛇 現已經放歸山林
    原標題:餘姚現罕見白化黑眉錦蛇 現已經放歸山林 見習記者 鍾桑桑「我們這裡有條全身都是黃色的蛇,你們快過來看一看!」隨後,記者聯繫了市農林局,該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黑眉錦蛇白化了。黑眉錦蛇是一般保護動物,無毒,以老鼠、青蛙為食。正常的黑眉錦蛇體背通常是黃綠色或棕灰色,眼角後方還有一條黑色眉紋。可能是由於基因突變,這條黑眉錦蛇白化了,身體正常顏色都褪去了,這是非常罕見的。最後,陸先生把這條白化的黑眉錦蛇放歸山林了。
  • 甘肅發現首例「白化」野駱駝 基因突變渾身雪白的駱駝美極了!
    甘肅發現首例「白化」野駱駝 基因突變渾身雪白的駱駝美極了!時間:2020-09-25 11:42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甘肅發現首例白化野駱駝 基因突變渾身雪白的駱駝美極了!
  • 鄭州現「白蛙」 通體雪白系非洲爪蟾白化種(圖)
    見過青蛙,你見過這種白蛙嗎?商報見習記者 趙卓/攝   透明的眼球,暗紅色瞳仁,粉紅色鼻孔……白色的身體裡,就連血管都看得分明。它是誰?它來自哪裡?  上午10時,在附近工作的小薛發現,水裡面一隻貌似青蛙的動物正在遊泳。它通體雪白,準確地說應該是白得透明,因為它的眼球是透明的,身上的血管都一根根看得清楚。他小心翼翼地把它捉住,放到了臉盆裡。   小薛發現的這隻「白蛙」,引來不少人關注。   「該不會是扒了皮的青蛙吧?」有人問,伸手摸了一下,雖然光滑,但還是有紋理的。
  • 成都市場現彩色青蛙 專家稱人工注射染料所致
    原標題:成都市場現彩色青蛙 專家稱人工注射染料所致   成都市場上出現的彩色青蛙。   「彩蛙」打哪來?   「彩蛙」實為爪蟾,是一種產自非洲的蛙。爪蟾大多為綠色、灰色和棕黃色,「彩蛙」應是得了「白化病」的爪蟾染色形成,「人工注射染料,白化的爪蟾能染出很鮮亮的顏色,且在水中不會褪色」。   飼養是否危險?   專家介紹,雖然「彩蛙」是染色所致,但作為寵物來飼養,對人體並沒有危害。至於激素對蛙體本身是否存在傷害,他推測其壽命可能減少。
  • 甘肅安南壩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現首例「白化」野駱駝
    9月25日,甘肅安南壩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整理視頻資料時,在保護區內發現首例「白化」野駱駝。甘肅安南壩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野駱駝專項調查員 周永祥:你看它的頭,頭跟別的還是一個顏色,然後從脖子那一塊變淺,到身體就全部變成白色了。這個是我們最近搞的一個野駱駝的專項調查,我是在整理飲水池旁邊的視頻調取資料的時候發現的。這峰野駱駝為自然保護區發現的首例「白化」野駱駝。
  • 全球首例白色大熊貓現身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野外紅外觸發相機拍攝到的白色大熊貓影像。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從圖片可以清楚看出這隻大熊貓獨特的形態特徵:毛髮通體呈白色、爪子均為白色,眼睛為紅色,正穿過鬱鬱蔥蔥的原始落葉闊葉林。據專家分析,根據照片上這些外部特徵,可以判斷該大熊貓是一隻白化個體。從體型判斷,這是一隻亞成體或青年大熊貓,年齡大概在1-2歲左右。
  • 「白化」小麂現身!神農架為何頻繁出現白化動物,專家給出推測
    於是神農架成為了一個和崑崙山一樣充滿傳奇色彩的地方,不過在這裡確實存在的,是多種多樣動植物,和充滿了神秘感的茂密森林,還被稱為「天然動植物基因庫」。 近日國家公園管理局稱,在神農架發現了一隻遍體雪白的動物,頭頂有兩隻角,後經過核實確定,這是罕見的野生白化小麂。
  • 黑白照都拍不了 全球首次發現白色大熊貓
    據四川觀察5月25日報導,今天,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全球首張白色大熊貓照片,保護區內海拔2000米左右的一臺野外紅外觸發相機,於4月中旬攝錄下一張大熊貓影像,圖片清晰顯示出這隻熊貓獨特的形態特徵:毛髮通體呈白色、爪子均為白色,眼睛為紅色,正穿過鬱鬱蔥蔥的原始落葉闊葉林。
  • 「白色神獸」出沒,在古代被視為「神物」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13日發布消息稱,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監測系統近期在野外發現一隻白色的鹿科動物。經專家鑑定,確認為罕見的野生動物白狍。4月5日,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大興溝分局轄區,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監測系統拍攝到一段極為罕見的動物視頻,視頻中一隻全身白色的鹿科動物正在覓食。
  • 澳大利亞罕見白化袋鼠種群擴大 或因缺少天敵
    中新網3月31日電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Tasmanian)一種罕見的白化病小袋鼠奇蹟般擴大種群,專家稱是因為它們缺少天敵,突變的白化病基因才得以遺傳,數量從而適當地擴大。據報導,在自然界中也有很多動物的毛色或羽色是白色的,如北極狐、北極熊、大天鵝和白鷺等,它們並不是白化動物,其白色的體色是由顯性基因的正常表達。
  • 嚴重白化現象導致大堡礁北部35%珊瑚死亡
    原標題:大堡礁北部35%珊瑚死亡為過去18年裡最嚴重白化事件 大堡礁中的死珊瑚 圖片來源:Johanna Leonhardt 在這個炎熱得異乎尋常的夏季,研究人員已經在澳大利亞的大堡礁證明了一場慘烈的傷亡——大規模白化現象已經導致位於這一2300公裡長自然構造北部及中部的35%珊瑚死亡。
  • 不走尋常色:神聖的白化精靈
    攝影:DEREK LEE,卡泰新聞        框哥說:「白化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人類以及少量動物中,從松鼠到小龍蝦,白化動物可謂比比皆是。許多白化動物都被賦予了神聖色彩,例如白水牛、白獅、白象等,來見識一下它們的精彩照片吧。
  • 四川臥龍拍到白色大熊貓
    據IUCN熊類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晟研究員介紹,「白化」現象在脊椎動物各類群中廣泛存在,但均較為罕見,通常是由於基因突變導致動物體內無法正常合成黑色素,從而在外部形態上呈現白色、黃白色或淺黃色。
  • 北京市民撿到白化麻雀:通體白色 眼睛鮮紅[圖]
    原標題: 北京市民撿到白化麻雀:通體白色 眼睛鮮紅(圖)  家住豐臺區洋橋西裡的石先生撿到一隻「怪鳥」,它外形像麻雀,卻通體白色,尤其眼睛更是特殊,是鮮豔的紅色。專家鑑定,這是一隻白化了的麻雀,比較罕見。  石先生說,這隻白色小鳥是他在小區樓下撿到的。前天下午,他正在樓下乘涼,發現了這個小東西。「當時有隻麻雀帶著它飛,小鳥撞到樓下的儲物間門上,就掉到地上了。」石先生救起了小鳥,發現它和普通的麻雀長得很不一樣。這隻小鳥雖然個頭兒像麻雀,全身卻是白色,只有頭頂有一點淡淡的褐斑。另外,小鳥的眼睛是紅色的,和普通麻雀也有明顯區別。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20期:四川臥龍驚現白色大熊貓 生著生著就...
    四川臥龍驚現白色大熊貓,系白化突變基因所致今年四月中旬,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海拔2000米左右的一臺野外紅外觸發相機,攝錄下一張大熊貓影像,圖片清晰顯示出這隻熊貓獨特的形態特徵:毛髮通體呈白色、爪子均為白色,眼睛為紅色,正穿過鬱鬱蔥蔥的原始落葉闊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