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康復者血液有強效抗體,稀釋血漿逆轉小鼠組織衰老,墨子號量子...

2020-12-15 前瞻網

受體研究揭示新冠中間宿主範圍比SARS窄 穿山甲概率低

來自中國的最新研究以受體為切入口,發現新冠病毒中間宿主範圍比SARS窄。雞、小鼠概率低;而穿山甲同樣概率不高,因為穿山甲冠狀病毒對ACE2的利用率更接近SARS-CoV,而非SARS-CoV-2;三文魚這類魚類和爬行類動物,則不可能是中間宿主。

研究稱新冠母嬰傳播不常見 新冠嬰兒大多無症狀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COVID-19在懷孕期間由母親傳染給嬰兒的情況並不常見,即使嬰兒是經陰道分娩、母乳餵養或允許與母親接觸,其感染率並不會更高。研究還發現,COVID-19檢測呈陽性的嬰兒大多沒有症狀。

新冠死亡患者肺部發現大量融合細胞:細胞核多達15個

倫敦國王學院(King 's College London)的毛羅•吉卡(Mauro Giacca)教授表示,對義大利重症監護30至40天後死亡的病人的屍檢進行了研究,發現大量病毒和極不尋常的融合細胞存在於肺部。有大量非常大的融合細胞,病毒呈陽性,細胞核多達10到15個。

狗狗嗅出新冠病毒的準確率高達83%到100%

來自法國阿爾福特國家獸醫學校的研究人員對8隻比利時馬裡諾牧羊犬進行了測試,要求它們從360多名受試者腋下的氣味樣本中識別冠狀病毒患者,這些受試者既有健康人士,也有COVID-19感染者。結果顯示,狗狗嗅出新冠病的準確率在83%到100%不等。

新冠抗體可在血液中穩定持續兩個月 但有8.5%的患者根本不產生抗體

近日,一項抗體檢測研究的初步結果顯示,COVID-19抗體在大多數感染者的血液中保持穩定,在確診後近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然而,抗體並不能在接觸病毒的每個人身上檢測到。根據測試結果,有2- 8.5%的患者根本沒有出現COVID-19抗體。

新冠康復患者血液中發現強效抗體 可提供類似疫苗保護

斯克裡普斯研究所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COVID-19康復患者的血液中發現了抗體,經過在動物和人類細胞培養物中進行測試,這種抗體能對引起該病的冠狀病毒SARS-CoV-2提供強有力的保護。這項最新研究於6月15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發病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發病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揭示了功能依賴性神經保護蛋白突變的致病機制,為相關藥物研發提供了新思路。

《柳葉刀》:阿司匹林能讓腸癌風險減半

全球醫學訂刊《柳葉刀》發表了用阿司匹林預防癌症的重磅研究結果: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不僅能大幅降低腸癌發病率,而且這種保護作用可以持續相當長的時間。阿司匹林的這種保護作用可持續20年之久。

阿爾茨海默症和糖尿病之間又發現新聯繫

德國於利希研究中心、杜塞道夫大學和馬斯垂克大學的科學家們使用低溫電子顯微鏡首次獲得了單個分子在蛋白質鏈中的排列方式的清晰圖像。這些蛋白原纖維的結構與阿爾茨海默病的蛋白原纖維非常相似。

不需要年輕血液 稀釋血漿成功逆轉小鼠組織衰老

研究小組發現,用鹽水和白蛋白的混合物代替成年小鼠的一半血漿(其中白蛋白簡單地替代了去除原始血漿後丟失的蛋白質),與年幼的老鼠或用年輕的血液交換的小鼠比較,在大腦、肝和肌肉上具有相同或更強的逆轉衰老的作用。

研究發現鞘脂生物合成調控基因

廣西大學和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聯合團隊最新的一項研究顯示,經過基因編輯的擬南芥類粘蛋白(ORMs)突變體,使擬南芥鞘脂生物合成不受調控,並導致種子不能存活,含油量顯著降低,證明類粘蛋白調控鞘脂的生物合成。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植物細胞》雜誌。

激素水平升高可導致小菜蛾對Bt高抗性

《自然—通訊》創刊10年以來首次在線發表昆蟲Bt抗性研究領域的論文。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張友軍團隊發現,昆蟲激素水平升高可以激活MAPK信號途徑,反式調控多個中腸受體基因差異表達,從而導致小菜蛾對蘇雲金芽胞桿菌(Bt)殺蟲蛋白Cry1Ac產生高抗性。

6種微生物可早期預測幼齡反芻動物腹瀉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反芻動物飼料創新團隊與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及圭爾夫大學合作,基於AI技術揭示出能夠早期預測幼齡反芻動物腹瀉的6種微生物。該項成果對於及早採取措施預防腹瀉發生,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具有重要意義。

「墨子號」量子通訊迎重大突破!衛星被「綁架」也不影響信息安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國內外單位的研究團隊利用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國際上實現基於糾纏的無中繼千公裡級量子保密通訊。相關結果已於6月15日發表在《自然》上。

科學家首次構建循環式宇稱時間對稱量子模擬器

中國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唐建順、王軼韜等,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循環式宇稱時間(簡稱PT,parity-time)對稱量子模擬器的構建,並基於該模擬器觀測到量子態在PT對稱系統中的動態演化行為,為深入研究非厄米量子物理提供了有效的實驗平臺。該成果日前發表於國際權威物理學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科學家研究奇蹄類牙齒同質化現象

《生態與進化》刊發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白濱、張兆群、王元青和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孟津、Bristol大學Christine Janis的合作成果。通過對亞洲新生代奇蹄類化石屬一級的統計和臼齒化程度的研究,發現受全球氣溫在「中始新世氣候適宜期」之後逐漸降低的影響,亞洲新生代奇蹄類多樣性在中始新世晚期發生了幅度最大的一次衰減,而不是通常所認為的始新世/漸新世之交。

崑崙山首次發現中新世動植物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倪喜軍和李強團隊5次深入崑崙山與阿爾金山交界處的庫木庫裡腹地,在庫木庫裡盆地中央的石馬溝組頂部中中新世末期距今約1250萬年的地層中發現了異常稀少的小哺乳動物化石。這些古生物新發現的研究成果刊登在《中國科學:地球科學》上。

銀河系或存在36種外星文明

英國諾丁漢大學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整個銀河系可能有36種活躍的智慧文明存在。研究人員表示,文明的數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們主動向太空發送存在信號的時間。

新工科建設「天大方案」2.0發布

天津大學發布新工科建設「天大方案」2.0(以下簡稱方案),推動新工科建設再深化。方案的重點任務與關鍵舉措主要包括構建完備的新工科教育平臺體系、持續優化新工科教育教學設計、建立健全新工科教育質量管理體系、持續優化新工科教育系統環境四個方面。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推遲

發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臨射前測試過程中,發現產品技術問題,發射任務推遲,發射時間待定。

冰路衛星獲南極遙感影像千餘張

冰路衛星於2019年9月發射至今已連續運行9個月。期間衛星圓滿完成南極觀測任務,獲得南極區域遙感影像1018幅。位於中山大學的衛星地面運控團隊經過前期技術積累,自主研發了幾何校正和在軌輻射定標技術,已初步建立了冰路衛星數據預處理系統。冰路衛星近期正式啟動北極觀測任務。此次任務將測試衛星的業務化觀測能力,力爭達到7天北極全覆蓋。

FDA撤銷羥氯喹緊急使用授權 不僅治療新冠無效還幹擾瑞德西韋療效

周一,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態度大變,撤銷了針對羥氯喹治療新冠狀病毒患者的緊急使用許可。FDA此前已經發布警告,禁止在臨床試驗或醫院之外使用該藥物,因為它可能導致嚴重的心臟副作用,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建議在試驗中分開使用該藥物。

英國或將放開對基因編輯農作物的限制

據英媒報導,英國科學家們正在準備將農作物基因編輯合法化的計劃。這一舉措將為英國提供一個開發和種植更耐寒、更有營養的農作物品種的機會。當前農業法案將於下月在英國上議院(House of Lords)進入委員會階段時提出這一改變,並得到了許多議員的支持,他們認為這一舉措姍姍來遲。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新發現稀釋血液可以逆轉衰老
    科學家新發現稀釋血液可以逆轉衰老早在2005年,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做出了令人驚訝的發現,即,將年幼的老鼠和年老的老鼠的循環系統連接在一起,製造出人工的連體雙胞胎,使它們共享血液和器官,結果年邁的老鼠,機體組織開始恢復活力並逆轉衰老的跡象
  • 治療性新冠特免血漿製品投入臨床!康復者的血液到底有多重要?
    日前,國藥中國生物已完成對部分康復者血漿的採集工作,開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漿製品和特免球蛋白的製備。經過嚴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檢測,病毒滅活,抗病毒活性檢測等,已成功製備出用於臨床治療的特免血漿,在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國藥集團武漢血液製品有限公司、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武漢血液中心、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的緊密合作下,投入臨床救治重症患者。
  • UCB攻克人類衰老難題,最新研究稱稀釋血液可實現年齡「逆增長」
    衰老是學術界持之以恆在攻克的難題。最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的課題小組在學術期刊《Aging》上公開研究成果稱他們發現了能讓年齡「復位」的按鈕。實驗中,研究人員通過生理鹽水和白蛋白(蛋白質的一種)的混合物稀釋小鼠血液,結果老年小鼠的肌肉再生能力顯著恢復,肝臟脂肪和纖維化減少,神經發生也有所增強。簡言之,老年小鼠「回春」了。
  • 「年輕血液逆轉衰老」宣告翻車,安全抗衰首選賽立復NADH
    近日,《環球科學》雜誌發布了一篇文章,題為《血液稀釋一倍,就能逆轉衰老:伯克利發現減少血液中有害蛋白的新方法》。文中講述了一系列結果相當出乎意料的研究,這些研究與抗衰老有關,由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伊琳娜·孔博伊(Irina Conboy)的團隊領銜發起。稀釋年老血液,就能逆轉衰老?
  • 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內抗體可用於治療 原理是什麼?
    (原標題: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內抗體可用於治療,其原理是什麼?)簡單來說,目前對於新冠病毒肺炎沒有特效藥,而患者在被病毒感染後,自身免疫系統會針對新冠病毒出現免疫應答,產生相應的特異性抗體,當這些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具備足夠規模時,就有可能戰勝體內的新冠病毒。
  • 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內抗體可用於治療,其原理是什麼?
    康復患者體內血液中往往就存在著足夠規模的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通過對他們的血液抽取,對其血清進行一定的處理,便可以通過輸血的方式把康復者血液中的抗體給到臨床病人,幫助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對抗新冠病毒。
  • 陳根:穿越十五年研究新成果,衰老逆轉更進一步
    這些在現代看來異常荒唐的舉措卻反應了當時的真實,而現代醫學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讓我們對人體的衰老終於有了全知的了解,我們知道,衰老是人類器官開始衰竭走向死亡的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但研究的深入,也逐漸打破了曾經建構的常識認知。
  • 「年輕血液逆轉衰老」翻車?看第三代NMN賽立複線粒體素NADH如何...
    ,就能逆轉衰老?2005年,孔博伊在《自然》上發表一項令人矚目的研究,她和同事首次將老年小鼠和年輕小鼠的血管接在一起,結果非常驚人:老年小鼠中肌原性幹細胞的衰老被逆轉了!當時孔博伊和許多科學家猜測,在年輕小鼠的血液組成中,存在一些能逆轉老年小鼠衰老的關鍵分子。
  • 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存在很大風險嗎?
    來源標題: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存在很大風險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攻堅戰」中,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立下了汗馬功勞。全國各地紛紛採集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截至目前,共採集血漿上千例,用於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取得了顯著成效。那麼,到底是什麼「魔力」使得康復者血漿治療在眾多治療方法中脫穎而出呢?
  • 輸「年輕血漿」逆轉衰老,你信嗎?
    在組織癒合的過程中,兩隻大鼠的毛細血管和肉芽組織交互增生,逐漸長成一體。Bert對其中一隻大鼠注射液體,發現液體進入了另一隻大鼠體內,說明它們的循環系統是相聯通的。Bert也因此獲得了法蘭西科學院獎。上世紀50年代有個著名的「聯體共生」研究。人們把兩隻大鼠聯體,給其中一隻每天吃糖。
  • 福建首位符合條件的新冠肺炎康復者順利獻血漿
    2月25日上午,福建省首位主動報名並經評估符合捐獻條件的新冠肺炎康復者在福建省血液中心順利完成恢復期血漿的採集,共採集300毫升新冠血漿。據了解,胡女士於1月23日確診患上新冠肺炎,2月8日出院,她希望通過捐獻血漿,為還在與病魔作鬥爭的患者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 康復者血漿治療法初見成效 緊急替代法推廣應謹慎
    據微信公號「中國生物」消息,國藥中國生物已成功製備出新冠病毒特免血漿,已投入臨床,超10名危重患者接受治療,症狀明顯好轉。但是,對於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製品投入臨床治療這一療法,也有專家持謹慎態度。2月14日,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發現恢復期血漿治療有一定的療效,但要確保安全才能給病人使用。
  • 愛心接力,新冠肺炎康復者獻血漿救助病友
    王震攝在捐獻現場,康復者吳先生介紹,他們都是火神山醫院感染8科的病友,經過火神山醫院醫護人員細心的護理和治療後,他們陸續康復。早在住院治療期間,他們就相互約定等出院後為病友們做些什麼。得知康復者的血漿可以救治更多的患者後,他們很快達成共識,相約過來獻血。
  • 返老還童不是夢 科學家試圖用年輕血液讓衰老組織重生
    不過,在過去的若干年裡,少數實驗室開始恢復異種共生研究,尤其是在衰老研究領域。通過將一隻年邁小鼠和年輕小鼠的循環系統連接在一起,科學家已經獲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在心臟、大腦、肌肉和幾乎每一個被研究的組織中,年輕小鼠的血液似乎為日漸衰老的器官帶來了新生,使年邁小鼠變得更加強壯、聰明和健康,甚至讓它們的毛髮變得更加光澤。目前,這些實驗室已開始辨別年輕血液中為上述變化負責的成分。
  • 今早杭州四位新冠肺炎康復者獻血漿,我省捐獻諮詢熱線公布:96614
    2月19日上午,杭州新冠肺炎康復者劉女士在浙江省血液中心捐獻血漿現場,滿懷深情地對錢報記者說。劉女士於2月1日凌晨確診患上新冠肺炎,在浙大一院住院4天,2月5日出院,為輕症患者。出院後兩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之前從來沒有獻過血,這次是第一次獻血。但當我了解到康復者血漿的治療效果後,果斷報名獻血,家人也都非常支持。」
  • ...紅十字會:山東境內的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血漿可獲得6000元補助...
    「目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仍然有很多,恢復期血漿可以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希望更多康復者積極捐獻恢復期血漿,為救治重症患者貢獻一份力量,讓愛心接力、讓生命接續。」汪洋說。緊急呼籲:動員捐獻血漿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中已檢測岀高效價病毒中和抗體,實驗證明能夠有效殺死新冠病毒,用康復者特異血漿臨床治療危重病人,治療效果顯著。
  • 「血漿治療」到底有多神奇
    新冠疫情期間,不時有專家呼籲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血漿,血漿治療到底是什麼?真的有那麼神奇嗎?它究竟是如何實現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揭開血漿的神秘面紗吧。 什麼是血漿血漿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把它形象地理解為身體中重要的「搬運工」,其主要作用是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以及運走人體內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
  • 康復者血漿真能救命?專家:在無有效藥物和疫苗情況下的特異性武器
    因此,懇請康復後的患者積極來到醫院,伸出胳膊,捐獻寶貴的血漿,共同拯救還在與病魔做鬥爭的病人。 在張定宇院長發出康復患者捐獻血漿的呼籲後不久,13日晚間,國藥中國生物發布消息稱,其已完成對部分康復者血漿的採集工作,正在開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漿製品和特免球蛋白的製備。
  • 美《國家科學院學報》刊文:康復者血漿療法安全有效—新聞—科學網
    該文從治療原理、治療效果、風險性等方面,詳細介紹了當前針對新冠肺炎的「康復者血漿療法」。文章指出,根據目前接受治療患者的臨床數據,康復者血漿治療能夠顯著改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症狀並降低病毒載量,且安全性良好。
  • ...清華團隊從新冠患者血漿中分離到高效抗新冠病毒抗體,可將S蛋白...
    前段時間,隨著大量的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康復者的血漿一時成為所有人關注的焦點。因為,從理論上講,這些從新冠肺炎中康復過來的患者,體內有對抗新冠病毒(SARS-CoV-2)的「特效藥」——抗體。因此,在我國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從第二版開始就提到:「康復者血漿治療:適用於病情進展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