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粵劇名家、國家一級演員來自花都

2021-01-15 騰訊網

從13歲考入廣東粵劇學校的懵懂少年,到榮譽滿身的國家一級演員、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廣東粵劇院創作研究部主任;從對粵劇出於新奇的嘗試,到將之烙印在自己生命中,為弘揚傳統文化不遺餘力……一起來聽聽花都文化名人——彭慶華藝術道路上的故事。

彭慶華(左)與粵劇印象館內陳列的自己的訓練照

13歲步入粵劇「大門」

彭慶華於1976年出生於花都新華,由於父母當時都是文工團職工,孩提時的他便近水樓臺先得月,接受到不少戲曲文化的薰陶。耳濡目染中,13歲那年,他順利考入廣東粵劇學校,開始了為期六年的專業學習,自此與粵劇正式結緣。

進入粵劇學校後,彭慶華和同學們每天的生活很簡單,早起練功、上課,下午學文化,晚上去練功房「霸位」繼續練習。「那時候的學習氛圍非常好,大家都熱情高漲,經常晚上練到澡堂沒有熱水洗澡,只能洗冷水澡,但大家都很充實和開心。也正因為有這樣的氛圍,我們那一屆出來的人才也比較多。」

彭慶華說,自己對粵劇最開始的情感,一方面是由於家裡的薰陶,另一方面則是出於好奇。「一開始只是懵懵懂懂地跟著學習,沒有特別多的想法,真正對粵劇開始產生興趣,是在學校有了一些演出經歷之後。」

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彭慶華對於這門藝術的熱愛也與日俱增,尤其是在一次次的演出得到觀眾和老師的肯定後,更加堅定了他內心想要做得更好的想法。「迫切地想從各方面去提升自己,深入地掌握這門藝術的精髓,把優秀的粵劇文化更廣泛地弘揚出去。」彭慶華說。

彭慶華在位於資政大夫祠的粵劇印象館

用盡全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行行總相連。表演藝術類別眾多,彼此之間既不同又是相通的。要掌握一門藝術,入門容易,要學好卻是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尤其是現場的表演藝術,對身體、心理素質的要求自不必說,對表演者的文化素養、領悟力等也有極高的要求。

粵劇表演是一門綜合藝術,需要掌握的基本功很多,幾乎包含了所有表演藝術需要的東西。「戲曲表演很多時候是舉重若輕,比如起承轉合間,以氣御形、與呼吸結合,你的表演才有靈魂、有氣場,才能準確地表達出你想要傳達的情緒……哪怕一個雲手,一個抬腿,幾秒鐘的東西,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練不出來,先天和後天因素都很重要。」彭慶華說,表演藝術往深了去挖,是無窮無盡的,很簡單的東西,要做好,就不簡單了。

彭慶華回憶說,小時候練功確實很苦,而舞臺藝術從來不是先苦後甜、一勞永逸的事情,作為戲曲演員,對腰腿、聲音、肢體語言、動作技巧的訓練一刻也不能鬆懈,因為這一刻能做得到的,未必下一刻也能做到,必須每天不停地練。「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臺上的那一次,表演者可能在臺下經歷了上萬次、甚至上十萬次的練習。

「舉個例子,戲曲表演技巧中有個雙手各拿一個八角錘,將其中一個拋上空中,讓錘旋轉三周後用另一個錘的頂部將落下的錘接住的技巧,為了在舞臺上穩穩地把錘接住,靠的是長年累月不停的練習,可以說是千錘百鍊。看起來很隨意的一個動作,背後包含了數不盡的汗水。只用最大的努力,才能保證那一秒的隨意。」彭慶華說。

《穆桂英招親》劇照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

常言道:「藝高人膽大。」彭慶華卻笑稱:「江湖越老,膽子越小。」他給我們講了兩個故事。

1994年,18歲的彭慶華準備參加一次省級的演藝大賽。經過與老師和同學們的一番精心準備和排練後,臨近比賽前夕,他卻意外腳受傷脫臼,連路都走不了。經過治療後,可以勉強下地走路,卻只能扎著繃帶參賽。「那是一場武打戲,這齣戲承載著所有老師、同學大半年時間的辛勞。」彭慶華回憶說,想到因為自己不小心受傷,可能會影響整場演出的效果,他內心特別愧疚,還躲起來偷偷哭過。好在後來取得了不錯的比賽成績,才稍感釋然。

還有一次,是1995年,在演出「武松大鬧獅子樓」時,彭慶華與搭檔在配合上出了問題,失手將道具刀劈到了同學的耳朵上,「當時整個人都蒙了,壓力非常大,至今還記得送同學去醫院後,我一個人蹲在醫院裡的那種自責、無助的感覺……幸好後來同學沒有大礙!」這件事給彭慶華上了深刻的一課,「舞臺上的東西,無論誰做得好、誰不好,只要沒擰在一起,都會出事故,每個人身上的責任都很大!」

學藝越久,越懂得每一場戲、每一次演出背後,背負著的不僅僅是觀眾的期待,更有無數同事和後臺人員的辛勞付出,「你不是一個人站在舞臺上,你的每一點表現,都跟舞臺上、舞臺下的每個人息息相關。所以說,江湖越老,膽子越小,不是真的膽子小,而是越來越謹慎、越來越認真,必須精益求精,才能擔得起這份責任。」

《夢·紅船》劇照

「觀眾的認可,才是最實在的榮譽」

苦心人,天不負。伴隨著技藝增長的,是紛至沓來的獎盃和榮譽。

彭慶華連續四屆榮獲廣東省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戲劇演藝大賽金獎;2002年,應中國文化部邀請,晉京參演並榮獲「全國地方戲曲精品折子戲評比展演暨戲曲青年演員大獎賽」一等獎;2003年,獲全國「『紅梅獎』折子戲比賽」金獎;2005年、2008年連續兩屆榮獲第九、十屆廣東省藝術節表演一等獎;2015年,他先後獲得「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及第十七屆「廣東青年五四獎章」提名獎;2016年,其主演的粵劇《夢·紅船》作為唯一一部粵劇入選「第十五屆文華大獎」初評,這也是廣東粵劇院首部獲得參加「中國藝術節」資格的創作劇目……

諸多榮譽,不勝枚舉,但彭慶華最引以為豪的,是其作為項目發起人、項目負責人及主演打造的首部「網際網路+粵劇」《決戰天策府》,該劇分別榮獲2015年中國傳統戲曲票房排行榜冠軍,以及2015年中國新創傳統戲曲票房排行榜冠軍。

《決戰天策府》宣傳照

「作為演員來說,我更看重的是觀眾的接受。《決戰天策府》在2015年剛剛公演的時候,就締造了一個票房的記錄,成為2015年全國戲曲票房總冠軍。觀眾願意自費進場來看你的演出,這才是實實在在的榮譽,對我來說,那種被認可感是任何獎盃都不能比的,是一種莫大的鼓舞!」

一路走來感念恩師與父母

從廣東粵劇學校畢業三年後,彭慶華師從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丁凡,繼續深造。他說,自己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在學藝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真心真意、無私幫助自己的人。

「我遇到的很多老師都有極高的藝術情懷,他們把我們當自己的孩子一樣培養,藝術上對我們要求嚴苛,帶我們練功可以說練到想吐,生活上又對我們關懷備至,甚至會親手煲湯給我們補養體能……更遑論師父丁凡老師,不遺餘力地向我教授各種知識、傳授戲寶,還有關國華老師、『小神鷹』老師等等,正是有了他們對後輩的關愛和不計得失的付出,才有了我們的今天。」彭慶華感慨地說,自己何其幸運,在需要得到肯定的時候,得到老師和觀眾的肯定,給了自己信心,也正是這份信心,支持他一路堅定地走過來。

談及家鄉和父母,彭慶華更是心懷感恩。「我很感謝我的父母,他們給了我一個健康向上的成長環境,他們不會說很多大道理,卻都是極其認真、耐心、有條理的人,這種為人做事的方式也一直影響著我。」

彭慶華說,花都對自己來說有哺育之恩,生於斯、長於斯,自己的父輩也一直在這片熱土上,在文藝領域默默耕耘。在戲曲文藝方面,花都也有著非常堅實的群眾基礎,「希望將來我們的文藝活動能更多地輻射到各個階層,讓大家共沐傳統藝術中濃濃的鄉音、鄉情。」

《大明悲歌》劇照

不負使命為粵劇發展添磚加瓦

對於粵劇今後的發展,彭慶華躊躇滿志,他說,國家現在發展得越來越好,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的提出,以廣府文化作為核心文化,這對粵劇的發展是一個很利好的消息。

「國家給了我們空間,怎樣讓這個空間更美滿、更強更大,就是我們這一代該做的事。」彭慶華說,粵劇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模塊,「就像一幅華美的畫卷,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它更加充實、豐滿、有血有肉,讓每一處細緻的地方,哪怕用顯微鏡看下去,都是一副漂亮的圖畫!要用我們的一磚一瓦,腳踏實地地把這副藍圖建設好,這也是每一個戲劇從業者應肩負的責任!」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張曉宜、徐靜 通訊員 花宣、馮理聰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楊耀燁、張曉宜、徐靜 通訊員 花宣、馮理聰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傳凌

相關焦點

  • 名家即將登場!「廣東粵劇院名家演出周」3月29日開鑼
    名家即將登場!「廣東粵劇院名家演出周」3月29日開鑼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19-03-25 國家一級演員彭慶華打頭炮,連演三臺粵劇作品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 通訊員梁彥蘭報導:周末睇大戲,名家登場來。
  • 排頭兵報告 | 名家入校園,豆丁變戲骨,這個區讓粵劇出新出彩
    同時,在校園裡,一群群孩子跟著名家練功學戲,排練新劇目,講述著更加動聽的傳承故事。 據了解,番禺區校園粵劇傳承工作特別注重引入名家,善於用好名家資源,每個粵劇傳承特色學校都「有專業老師、有培訓場地、有器材設備、有經費支持」,傳承成果豐碩,一批作品獲獎,眾多孩子成才成角。
  • 名伶薈萃賀新年,「2021粵劇新年盛會」演出直播成功舉行
    粵劇界6朵「梅花」14位國家一級演員為廣大觀眾戲迷獻上一系列羅品超曾主演的粵劇經典片段致敬大師,齊賀新年12月30日19:30再度約定「703號直播間」紅豆飄香,知音踴躍觀盛會。名家新秀,獻上一系列羅品超粵劇經典片段當晚,歐凱明、曾小敏、彭熾權、黎駿聲、陳韻紅、曾慧、蔣文端、林家寶、彭慶華、文汝清、劉建科、冼鑑棠、王燕飛、黃春強、邱小娜、吳澤東、康健、鍾翰寧、蘇臨軒、馬友民等粵港澳三地數十位粵劇名家及青年優秀演員聯合參演,包括了粵劇界6朵「梅花」、14位國家一級演員,為廣大觀眾戲迷獻上一系列羅品超曾主演的粵劇經典片段,致敬大師,齊賀新年。
  • 6朵「梅花」飄香,廣東粵劇院舉行線上「2021粵劇新年盛會」
    29日晚,粵劇界6朵「梅花」、14位國家一級演員,為廣大觀眾戲迷獻上一系列羅品超老師曾主演的粵劇經典片段,致敬大師,齊賀新年。 歐凱明、曾小敏、彭熾權、黎駿聲、陳韻紅、曾慧、蔣文端、林家寶、彭慶華、文汝清、劉建科、冼鑑棠、王燕飛、黃春強、邱小娜、吳澤東、康健、鍾翰寧、蘇臨軒、馬友民等粵港澳三地數十位粵劇名家及青年優秀演員聯合參演
  • 梁玉嶸|麻湧開展省級名家講座「藝為人民 曲隨時代」
    省曲協名家系列講座第二期2020年麻湧鎮「粵韻華章 香飄四季」粵劇曲藝名家文化賞析活動之一日前,在麻湧大步文化支館開講講座邀請了廣東省曲藝家協會主席、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國家一級演員、非物質文化遺產粵曲省級非遺傳承人梁玉嶸擔任主講嘉賓,為觀眾講解廣東粵曲的藝術特色與傳承發展狀況,更以領軍人物的高度,前瞻廣東曲藝的發展,吸引了眾多曲藝骨幹和愛好者到場聆聽。
  • 彭慶華:粵劇遇上二次元
    但演唱者彭慶華,是一名粵劇國家一級演員;而這首歌曲,是網遊《天涯明月刀》「大師賽」的主題曲。彭慶華出身科班,14歲考入廣東粵劇學校,師承粵劇表演藝術家丁凡先生,現任廣東粵劇院創作研究部主任。就是他,讓粵劇遇上了二次元。在彭慶華看來,作為國家級非遺的粵劇,從來就是「潮」的。早在100多年前,粵劇就吸收了揚琴、大提琴、小提琴,甚至架子鼓等西洋樂器作為配器。
  • 香港演員黎耀威:在香江用粵劇演繹莎士比亞
    香港演員黎耀威:在香江用粵劇演繹莎士比亞 2015-08-04 16:48:17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朱念
  • 粵劇K歌直播,4月10日,約起!
    粵劇K歌直播,4月10日,約起! 廣東粵劇院X全民K歌 直播歌房live 由廣東粵劇院10位名家、新秀 組成的「粵劇k歌」組合, 首次全新模式直播!
  • 【聚焦】花都這位老師不會跳繩,卻帶出了一幫跳繩世界冠軍
    【聚焦】花都這位老師不會跳繩,卻帶出了一幫跳繩世界冠軍 2020-12-03 1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林永健:國家一級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話劇團演員,國家一級演員,活躍於話劇、小品、電視劇。1997年,參演首部電視作品《和平年代》。2004年,憑藉出演《敵後特工隊》中的漢奸「劉魁勝」,奪得第17屆全軍電視劇金星獎「優秀演員」獎。
  • 名家周末大舞臺丨黃俊英、何克寧、梁玉嶸……廣東音樂、曲藝名家...
    廣東音樂、曲藝名家齊聚亮相,與廣東音樂曲藝團的其他優秀演員、演奏員一道,為現場觀眾獻上一臺精彩的廣東音樂、曲藝大餐。9月5日晚,「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第七期廣東音樂、曲藝首場專場晚會如約上演。廣東音樂、曲藝名家齊聚亮相,與廣東音樂曲藝團的其他優秀演員、演奏員一道,為現場觀眾獻上一臺精彩的廣東音樂、曲藝大餐。
  • 靳東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有機會受政府特殊津貼,網友贊實至名歸
    通過通知我們可以看到,在「藝術系列戲劇專業職稱評審通過人員公示名單」中,來自中國煤礦文工團的靳東被評為「一級演員」。這份榮譽可不是一般的演員所能得來的,沒有突出貢獻、一定的演技水準,國家也不會給予如此大得榮譽。像我們熟知的成龍、周潤發、陳寶國、梁朝偉等人都屬於一級演員,這可以說是對靳東這麼多年來在演藝圈中工作得肯定。
  • 名家周末大舞臺群星璀璨,黃俊英梁玉嶸等名家加盟
    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的「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第七期廣東音樂曲藝首場專場晚會,在廣州塔精彩呈現。左一黃俊英本場晚會,由國家一級演員、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粵曲省級傳承人梁玉嶸領銜演出,為觀眾們展現韻味非凡,集委婉、抒情、流暢、優美於一體的平喉「星腔」,傾情演唱《芳華》《初心》等名曲。
  • 國家京劇院掛帥,19家戲曲院團名家經典「致祖國」
    9月30日至10月31日,國家京劇院聯合全國共19家戲曲院團、院校,組派強大演出陣容、甄選劇目推出的「致祖國——名家經典劇目展演」活動,將以優秀作品獻上京劇人對祖國最誠摯的祝福。 此次展演採用「線上+線下」演出模式,依託現代科技和多媒體傳媒手段,推動戲曲藝術傳播方式升級。
  • 國家一級演員的「一生一世情」
    這部劇中,許多跑龍套的角色,如今都是大咖了,八位國家一級演員,三位國際導演,何賽飛演楊九紅,茹萍演黃春,張藝謀客串「李蓮英」,陳凱歌飾「府衙欽官」,姜文飾「府臺大人」。演員陣容,空前強大。中國最有名的三個導演都在這裡了,宣傳手段更是讓人驚嘆,央視大戲就這樣開播了。
  • 國家一級演員進臨終病房唱劇 寧波老人顫顫巍巍伸出手鼓掌
    在鄞州區明樓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安寧療護區,寧波小百花越劇團的國家一級演員徐曉飛在病房裡清唱了《西廂記》,這是為了完成臨終老人盧英(化名)的最後心願。老人全程面帶微笑,顫顫巍巍地從被子裡伸出手鼓掌。2019年12月25日的這一幕,把很多人看哭了。  「一定會好起來的。我們春節有演出,到時候請您去劇場!」說完,徐曉飛忍不住落了淚。
  • 第一套粵劇舞臺官話讀音表誕生
    羊城晚報訊 記者黃宙輝、羅仕,通訊員梁彥蘭報導:29日,記者從《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歷時3年的《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編撰工作如期完成,將於12月8日舉行新書首發。
  • 軍旅老炮、國家一級演員周惠林參演《疲憊的英雄》
    發布會由央視著名主持人高堅主持,軍事監製韓德成,總製片韓涵,總編劇韓辰辰,音樂總監鄭亦鈞,主題曲演唱歌手張赫宣,主演之一任天野,特邀嘉賓: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指揮刀、中華人民共和國升旗指揮刀發明人,天下第一刀專利人,沈從岐,演員何達、桑平、周惠林、洪衛等亮相發布會現場,而另一位軍事監製張崇德將軍,因接到臨時任務未能到現場,但是他特意為電影題了一幅蒼勁有力的片名,而因檔期問題未能到場的歌手金志文
  • 她是國家一級演員,後買不起房回了農村,如今怎樣?
    ——《竹裡館》不知道提及「演員」一詞,大家都會有何感想。如今娛樂行業發展迅速,不少演員都紛紛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人們嚴重對於演員的定義就是,能夠獲得高額的片酬,受到萬人的敬仰,但其實未必。光芒與被敬仰只是表面上的模樣,其實在演員市場裡,不少人都還在承擔基本的解決溫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