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能夠處於食物鏈頂端,原因可能真不是你想像的那樣。人和其他動物,本質上的區別既不是靈魂、意識,也不是智力,而是與陌生人靈活合作的能力。
靈魂,是人類的特質嗎?一神論認為,只有智人擁有永恆的靈魂,雖然身體會衰老、腐爛,但靈魂會通往救贖或詛咒的旅程,要麼在天堂享受永恆的幸福,要麼在地獄承受永遠的痛苦。而動物則沒有靈魂,活了幾年之後死去,然後化為烏有。這樣的神話仍然影響著21世紀的人,相信人有永恆的靈魂而動物只有短暫的肉體。現代科學已經做了各種奇奇怪怪的實驗,證實了動物沒有靈魂,與此同時,科學家也找遍了人類大腦和心靈的每個縫隙和角落,同樣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能夠證明靈魂的存在,靈魂只是一些人一廂情願的東西,並不是人類的特質。
人死後靈魂離開身體
意識,區別於無意識,我們的身體會進行無數無意識的生理活動,而我們自身毫無知覺,在每天的生命活動中,只有1%是意識活動,產生快樂、痛苦、恐懼和悲傷,科學家可以檢測到無意識行為的發生過程,也能看到大腦電波,卻始終沒有發現意識出產生的過程,但意識是我們真實的體驗,每天都發生在你我身上,有一種理論認為,意識只是大腦活動的副產物,沒有特別的作用。
那麼動物有意識嗎,意識是不是人類獨有的感受呢?當一隻剛出生的幼鳥被用作誘餌時,它的母親會鳴叫著前來營救,當一隻狗看到主人奄奄一息,它甚至會流淚,這些活動與條件反射下的無意識活動有明顯的區別,我們怎能說動物沒有意識,所以說意識也不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特質。
開心的小女孩
智力,或許是人類認為自己最值得稱讚的擁有了,但智力仍然不是人成功的關鍵因素。據生物歷史學家發現,百萬年前的人類腦容量已經與現代人相當,倘若是智力決定了人類的繁榮,那金錢、宗教和帝國也不會等到近來才出現,況且,許多動物也有著相當不凡的智力水平,遠古時期的人類或許遠遠不如它們。
智力並不是人類的特質
真正使人類擁有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的,是人能夠與無數個陌生人非常靈活地合作的能力,螞蟻的合作方式固定,黑猩猩的合作規模太小,大規模的靈活合作只有人類能夠做到。縱觀歷史,凡是掀起革命浪潮的群體,都有紀律嚴明、志同道合的合作,人們修建了金字塔和長城,登上了月球也解開了DNA結構,這都是人類大規模靈活合作的結果。
為了共同目標合作
遠古時期的人類沒有大規模的合作,這種能力是到人類學會農業種植以後才慢慢學會的,農業的產生使得大量的人聚居在地理條件優越的地方,人類社會就此拉開序幕。
貨幣,實際上並不是什麼偉大的發明,也沒有任何的神秘,貨幣只不過是為了方便人們交換貨物,獲得自己需要物品,只是現代人對金錢的狂熱追捧就將其看得神聖,給貨幣帶上了神秘的面紗。而它只有在人們共同相信和遵守的制度下才有價值,否則一張寫著「壹佰元」的紙能做什麼。
貨幣-金錢
宗教,談論宗教要去除心中那種模糊的神秘感,一般提到宗教和神話就離不開一種隱約的神秘,複雜的神話故事和宗教儀式讓人無法理解,這也正是那些宗教徒盡力讓儀式神秘的目的,他們害怕被看破。實際上宗教的開始,是古人理解世界的一種方式,那時人們無法解釋發生在身邊的自然現象,於是將自然事物和力量擬人化,抽象為一個人物形象並撰寫一個故事,而在世界各地區都流傳著自己的神話,豐富的神話體系就是這樣產生的。現代人將世界神話歸為幾大神話體系,只要你看一看這些神話創作的過程,就很容易抹除宗教神秘的特徵。後來,宗教逐漸淪為一部分人收斂財富和權力的工具,直到今天又多了民族主義的功能,信仰一個宗教的人會把信仰另一個宗教的人看做異教徒,他們都只相信自己的神話故事。而對唯物主義者來說,現代科學發展讓人們實實在在認清了世界的面貌,他們根本不信什麼鬼神。
山鬼-宗教儀式
國家,最讓人費解的是或許是為什麼人們會接受不平等。人類聚集生活必然會有交流,隨著規模變大而產生的龐大組織,需要一定的制度才能維持穩定,由此產生了階級分裂,有人可以坐在富麗堂皇的宮殿發號施令,有人必須在土地裡日夜奔波。人類天生就是平等主義者,對不公平是難以容忍的,你有200元錢分給兩個孩子,假如一人150元另一人50元,你肯定還要處理更多的風波。但實際上大多數的人類王國和帝國都極度不平等,社會階級鬥爭明顯,底層人民被嚴重剝削,同時國家既能保持穩定又能高效運轉,人們為什麼會接受呢?原因在於大眾行為和個體行為有明顯的不同,人處於群體中的行為動機與獨處時相差甚遠。
人民大會堂
貨幣、宗教和國家的產生,要素之一是農業革命使得人類聚居,第二是人類擁有大規模合作靈活的能力,第三是人類能夠想像出世界上不存在的東西。
像貨幣、神和國家這樣的實體,我們稱之為虛構實體,它和真實實體有著本質的區別,只存在於人的意願之中,只要人們信念改變不再相信,它就會立即土崩瓦解,而真實實體不管你相信與否都是客觀的存在。
動物生存在雙重世界中,有樹木、河流的客觀現實世界和愉快、痛苦的主觀感受世界,而人類則生存在三重世界裡,除了客觀現實和主觀感受,還有一個虛構的想像世界。7萬年前,人類就能想像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但由於人類能力有限,他們共同的信仰始終並未大幅擴張。
直到5000年前,人類發明了文字,一切都不一樣了,文字能夠超越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催生了強大的虛構實體,統治者能夠通過一紙文件組織數百萬人,信念通過文字落實為制度。比如一個國家制定社會運轉制度,將其印刷告知屬於管轄範圍的人,每個人都必須遵守,有了這套制度以後,人們組成一個網絡,每個人負責制度裡的一個步驟,極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而每個步驟與具體的人是誰無關,只需要他能完成任務,這正是官僚體系的本質。這樣的情形又運用到醫院、軍隊、監獄、學校和公司,文字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早期的共同信仰因文字出現得以成為制度,隨著虛構實體權力變大,制度不再是人人都可以制定的規則,成為宗教、國家和公司統治和管理的工具。
古代文字
另一方面,書面文字的負面影響卻隱藏得很好,文字溫柔地描述現實卻威力無窮,如果文件和客觀現實衝突,最後讓步的往往是現實。官僚體系越來越龐大,掌握的權力越來越多,即便知道犯錯也無動於衷,他們不再改變制度符合現實,反而通過改變現實來符合筆下的故事。
19世紀後期歐洲對非洲版圖的劃分就是一個例子,他們不清楚非洲的具體地理環境,也沒有詳細的地貌地圖,只是坐在柏林會議室裡,在一張不完整的非洲地圖上劃分邊界以瓜分非洲,但非洲實際的地理條件難以適用於這種劃分,給如今的非洲留下了許多邊界問題。
地圖上的界線,在非洲的山脈地形中無法實現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教育系統上,先是工廠和政府使用數字思考,接著學校也開始效仿,一開始學校的重點任務是啟發和教育學生,分數只是衡量是否成功的工具,但時間久了,學校很自然就開始追求高分,學生和老師都知道考高分的技巧,也知道這與真正理解文學、生物學和物理學的技能不同,但對今天的老師和學生們來說,如果二者只能選其一,我想大多數人會選擇的是分數,現實又一次向文字低頭。
文字的這種力量,隨著各種神聖經文的出現達到了巔峰,導致一代代學者從《聖經》、《古蘭經》或《吠陀經》中尋找一切問題的答案,卻忘記了自己和自己生活的這個現實世界,似乎那個想像的用文字描述的虛構的世界更有吸引力。
十字架和聖經,一個虛構的世界
這就是制度的本質,一種用文字描述的共同故事,貨幣、公司、宗教和國家都是想像實體,人們描繪了一個讓人順從和追求的虛構現實,假如你不相信貨幣的價值,只是將其看做一張紙,你的日子估計會很難過;同樣,你不認同學位證書,而只是將其看做一張紙,也會使得日子不好過。但不可否認的是,制度確實極大地促進了社會進步。
辦公桌上的文件
人們創造的虛構實體能夠促成人類的合作,所付出的代價是虛構實體也會決定我們合作的目標。看起來我們為了共同的事業,擁有複雜而運轉良好的合作制度,實際上只是為了服務於虛構實體的目標和利益,我們的終點可能只是這個制度的標準。例如,一個國家說我們的GDP已經成為世界第一,並保持穩定增長,但關鍵在於,這真的是判斷國家成功的標準嗎?一個校長說:我們的管理很成功,升學率達到95%。這真的是衡量學校的最好方式嗎?
學生的分數
現代人類社會就是無數個虛構實體,評判合作網絡的好壞,一切都取決於用什麼樣的標準和觀點,虛構實體(如宗教、國家和公司)進行自我評價時,自然會從虛構實體的角度來評判,於是,宗教的成功在於信徒徹底遵從神的旨意,國家的成功在於維護和提升國家的利益,公司的利益在於令人稱讚的收益。這樣一來,人們都服務於虛構的實體,有時候都忘了自己的感受。
因此,我們應當改變視角,從真實實體的角度來評判事物。判斷某個實體是否真實,只要看他「是否會痛苦」就行了。例如,拆掉神廟,神並不會痛苦;公司破產,公司並不會痛苦;貨幣貶值,貨幣也不會痛苦;國家戰敗,國家也不會感到痛苦,這些都是虛構的實體。另一方面,戰爭中受傷的士兵會痛苦,飢餓而沒有糧食的農民會痛苦,被法律分離的母女會痛苦,被分數壓迫的學生會痛苦,這些則是真實的實體。
真和假
虛構實體並沒有錯,而且有其必要性,如果沒有人人共同相信的虛構故事,複雜的人類社會就不可能正常運轉,只是要記住,這些故事(貨幣、公司、國家)只是工具,不該成為目標和標準。一旦我們忘了這些只是虛構的,忘了真實實體的感受,就會與現實漸行漸遠,可能只是為了「給公司賺錢」或是「保護國家利益」,就會掀起殘酷的戰爭,貨幣、公司和國家這樣的虛構實體是人類創造出來為人類服務的,未來也還會創造更強大的概念,我們要看到並反思現在人類為這些概念服務甚至犧牲生命的現實,走在真實的道路上。
本文的四個重要觀點:
1、人類的特質,是與無數陌生人靈活合作的能力。
2、貨幣、宗教和國家,都是人們共同相信的想像實體。
3、制度的本質,是用文字書寫的人們共同遵守的社會運轉規則。
4、虛構的實體,是人類創造的工具而不是目標,人們應當為真實實體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