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基因誰才是「主人」?也許身體只是繁衍的工具!顛覆你認知

2020-08-12 星文說

我們從哪裡來,又將到哪裡去?

達爾文物種起源已經告訴我們: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在大約三十至四十億年前,地球海洋中只有一些簡單的化合物,水、二氧化碳、甲烷、氨,他們在閃電或紫外線照射的能量影響下,反應生成了一些有機分子,而這些有機分子在原始海洋裡飄蕩著,經過幾萬年、上億年的演化,到了某一時刻,一個非凡的分子偶然形成,我們稱為複製基因



這些複製基因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他們需要儘可能地複製自己,但複製無法保證百分百完全精確,就出現了各種不同品種的基因,生物多樣性也由此而來。

不同品種,為了獲得更好的生存環境,出現競爭。而壽命更長,複製速度更快,複製精確度更高的複製基因明顯更具備生存優勢。

就這樣,為了能夠生存下去,各種複製基因竭盡所能,他們把自己裹在一層蛋白質中來保護自己,為自己製造容器。


但隨著新的競爭對手陸續出現,他們擁有更優良、更有效的生存容器,因此生存鬥爭逐漸激化,容器的體積越來越大,其結構也漸增複雜,這是一個積累且漫長的過程。

這樣一來,我們人類,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只是基因的容器了嗎?

對,沒錯!

人類只有百分之三的DNA參與蛋白質編碼,這些參與編碼的基因創造出來各種各樣的生命。人類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七的DNA不參與編碼,卻在千萬年間演化淘汰中保存了下來,究竟是為什麼



對此,科學家在實驗中培育出轉基因老鼠,從老鼠不被編碼基因中減去一段,按傳統理論來說,他們應該沒有用處。

然而事實是,當不被編碼基因損壞後,對應可編碼基因也不工作了。所有的小鼠在幼年時死去,這意味著什麼?

或許基因需要一個容器來延續生存下去,從而分出部分編碼基因用來創造生命,而生命就只是基因用來承載自己的容器。

科學家理察金斯提出了顛覆性認知,其實雞是蛋繁衍自己的工具。



如果我們被基因控制,那意識為什麼會出現?

羚羊為救孩子,將自己送入鱷魚口中;在種族戰爭面前平常自私的人也會變得異常團結;是自私的人醒悟了嗎?還是動物有情感了?

單從生命個體而言,似乎都是在殘酷的環境中求生存。大部分生命其實都沒有思維,更不知曉生命的意義。

究竟是什麼讓他們一代又一代重複著。好像世間萬物都在遵循著某種神秘的規則。



有沒有可能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受基因的控制。基因的控制是類似於操控玩偶,講約束,所有運動軌跡都是人直接發出指令控制。就像被火灼傷時,基因會讓你先縮手之後,意識再感覺到疼痛。

但基因不是萬能的,當突發災害來臨時,DNA無法馬上進化出適應環境的基因,讓你度過險境。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環境中,基因讓生命進化出自主意識,通過思考和測算,去應對因環境險惡造成的困境,從而提高新的複製機率。



但意識不受基因的控制,基因為了讓你去做複製自己的工作,會利用激素蛋白對你的思想進行刺激,告訴你愛情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儘可能想辦法去試試。

但發展到這個程度的思想,已經有些反客為主的意思。用各種方式降低懷孕的機率,只是享受刺激蛋白對大腦產生的愉悅,從而反抗基因的控制。


我們人類有在大腦中模擬未來的能力,能在做事情前預判會帶來的後果。預防複製基因幹出壞事,意識讓我們具備足夠的力量去抗拒基因帶來的強約束。

所以,從基因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你會發現顛覆了你從前的認知!

相關焦點

  • 6分鐘讀完道金斯經典作品《自私的基因》
    基因的自私性在於它和資本一樣的冷酷,基因並不在乎個體生物的痛苦或幸福;正如資本並不在乎對人的剝削和壓迫。我們的身體並不真正是我們自己的,身體首先是基因自組織自演化出的生存工具。我們都是會移動的超級摩天大樓,每一個細胞都是一套二居室,臥室(細胞核)裡住著真正的主人:基因。
  • 只是為了延續基因:人類只是基因的奴隸
    這樣來來回回40多次後,科學家發現:掘地蜂的行為根本不是什麼「智能」,它只是按習慣做事。你一定覺得掘地蜂智商低,人類絕不會犯這種錯誤,那好,我們再看一個小故事。二戰時期,英國空軍部隊有一個規定,戰鬥機的皮革座椅要用駱駝的糞來擦洗保養。英國空軍的後勤兵多年一直以來都這麼幹,但誰也不知道為什麼。
  • 顛覆認知:國家、公司和貨幣,都只是為人類服務的工具
    ,而我們自身毫無知覺,在每天的生命活動中,只有1%是意識活動,產生快樂、痛苦、恐懼和悲傷,科學家可以檢測到無意識行為的發生過程,也能看到大腦電波,卻始終沒有發現意識出產生的過程,但意識是我們真實的體驗,每天都發生在你我身上,有一種理論認為,意識只是大腦活動的副產物,沒有特別的作用。
  • 也許會顛覆你的認知
    因為最近看過一個視頻,關於動物眼裡看到的世界的樣子,顛覆了我的認知,讓我開始懷疑,我看到的世界,就是真實的世界嗎?還是只是我認為的真實世界而已。6種不同動物眼睛裡看到的世界的樣子?所以它很可能從來不知道自己的主人長什麼樣?但是喵咪光源很敏銳,這是因為它的眼睛網膜上有杆狀的感光細胞,所以在夜裡貓咪也能行動自如。
  • 馬糞經濟學,顛覆你的認知
    提到經濟學,我想很多人會和我一樣,總是聯想到和「錢」money有關~~~~因為從事過教育培訓、企業培訓及金融行業的緣故,朋友請我給學生們上一堂經濟學課,但一開始,我是拒絕的,覺得經濟學太枯燥了,我平時的工作是運用金融工具,協助每個家庭做好資產配置及守護傳承,怎麼會上經濟學呢?
  • 人只是基因的載體?淺析基因對「個體和群體」的影響
    還有就是你是那誰誰的丈夫妻子,誰誰的孩子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的身份。我們總是需要在社會的框架裡,在群體的歸屬當中,我們才能定義自己的身份,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而不是從你一個單獨的個體出發,去定義價值。打個比方:就算你再有錢,再漂亮,如果是生活在孤島上其實沒有任何用處的,也就是沒有價值的!
  • 人體微生物組~1~我是誰?
    第一個特點是,這個領域會出現大量徹底顛覆已有常識的新理論,給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認知升級,同時也啟發了改造世界,改變現實,改進生活的新思路,新工具,新方法。前沿領域還有另一個特點,就是新的研究範式雖然基本確立,但是還沒有成熟。所以,很多重大問題還沒有全景性的理解,很多重要方向還在積累成果,很多重要議題的理解還在迅速迭代。
  • 基因暴政之二:覺醒的意識,生命體不甘為奴!
    基因暴政三部曲之一:萬物進化,繁衍為何?》有沒有震撼到你呢?今天我們以基因的視角來講基因對意識的壓制,以及身為個體的我們將如何擺脫基因的控制。並且複製出錯的現象從一開始就有,有些出現變異的新序列出現了能夠和胺基酸配對,從而產生特定蛋白質的能力。你能想像麼?這完全是隨機的,是分子的無意識地自發性行為。在這個過程中,總有那麼些蛋白就成為了DNA序列的保護殼或者成為了有效掠奪複製資源的工具,這個保護殼或者說這個工具就是生命。
  • 銀河系遍布外星飛船,只是人類看不到?有一種可能更顛覆認知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新的想法,與其向宇宙中發送各種信號,不如尋找外星文明引人注目的科技成果,如巨大的能量收集裝置、星艦的痕跡和馮諾依曼探測器。前兩件事可能不需要描述太多,因為大家都很熟悉,但也許只有馮諾依曼探測器真的很奇怪。簡單來說,馮諾依曼探測器是一種可以自我複製的高效無人探測器。
  • 讀完《自私的基因》之後背後發涼:一慣認為的無私其實都只是自私
    上個世紀一本反人類的科普讀物橫空出世,一出版就引來非常大的爭議,因為書裡面的觀點簡直顛覆了人類的所有認知,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本「毀三觀」的書籍就是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牛津大學教授理察·道金斯的著作《自私的基因》。
  • 學者:宇宙存在十大神級文明,小心個個或會顛覆你的認知!
    學者:宇宙存在十大神級文明,小心個個或會顛覆你的認知!  一、科技文明  宇宙中普遍存在的文明,類似人類一樣的智慧生命建立的文明,意識形態各不相同,文明發展多彩多樣。  全科技樹,可以研究機械、計算機、基因等各種科技。
  • 讀《自私的基因》:當基因是終極大boss,而人類只是牽線木偶時
    聽起來很「聳人聽聞」,但是書裡面的內容確實能給到人很多有意思的啟發,舉幾個顛覆傳統認知的例子。 1、兩性合作 基因的延續需要兩性的合作,為了最大限度的使自己的基因存活下去,兩性可能都會儘量減少自己對於幼兒成長的投入,從而有時間去尋找更多的配偶來繁衍後代。
  • 細胞「繁衍」三維時空圖新發現 顛覆「細胞家譜」認知
    原標題:高精度「細胞繁衍家譜圖」繪成8日凌晨,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化與細胞所)景乃禾等多位科學家歷時8年,成功繪製小鼠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高精度的細胞「繁衍」三維立體時空圖,該研究發表於《自然》雜誌上。
  • 顛覆認知:豬腦竟可以「復活」,人類基因和香蕉竟有50%相似度?
    醫學和法律上,腦死亡是沒有生命特徵最有力的論據。但4月18日,學術界「復活豬腦」的消息刷爆各大平臺。這讓人們疑惑又驚訝。眾所周知,豬和人類的基因相似度極高,那這是否意味著人類也將「長生不老」?這並不是睜眼說瞎話,因為在研究中,有專家稱人和豬不異的基因多達112條。
  • 世界上十大最聰明動物,顛覆你的認知!
    世界十大最聰明動物——2.人類的近親黑猩猩  我們人類擁有智力,黑猩猩也肯定有一定的智力,因為人和黑猩猩的基因有98%是相同的。它們能製造 和使用工具,有組織地打獵,猩猩中間也存在暴力行為等。野外觀察和實驗室研究顯示,黑猩猩不僅能感情移入,還有利他主義和自我意識。實驗結果顯示,黑猩猩 在許多記憶測試中比人得分高。
  • 10 原著益生菌:不情願接受認知被顛覆2020.07.27
    突和猛到對三十年前的關於微生物的認知進行顛覆(難聽就叫否定)。從根本上,顛覆了無菌是安全的認識理念。有菌(原著益生菌菌群健全)才是健康的。其次是對原著益生菌菌群特異性的新認知檢測基因可知道一個人父母是誰,檢測人體腸道菌群可以知道是吃誰的奶長大的(從母源獲得原著益生菌菌群特異性,可以和基因的獨特性相媲美)。
  • 人生意義的終極答案,或許會顛覆你的認知
    表面上,我們以為是我們的顯意識在與對方溝通,是我們的顯意識在感知對方,而實際上不是的,我們的顯意識,只是通過感知鏡像神經元從而間接的與對方溝通或者間接感知對方而已!這是一個重要的認知,實際上並不是我們在溝通,並不是我們的在感覺,並不是我們的顯意識在控制,我們的只是去解釋這個神經元細胞的感知而已。
  • 重新審視你的」系統工程「——SpaceX對系統工程的顛覆認知
    文末有重大福利:《SpaceX內部講義之系統工程》在最近SpaceX Falcon Heavy(獵鷹重型)成功發射後,我一直苦苦思考:一個成立初只有幾十個人,到2008年才500人,一直到現在有4000多人的民營公司,如何支撐起如此龐大的系統工程?
  • 你身體裡被封鎖的社會
    基因支持著生命的基本構造和性能。儲存著生命的種族、血型、孕育、生長、凋亡等過程的全部信息。環境和遺傳的互相依賴,演繹著生命的繁衍、細胞分裂和蛋白質合成等重要生理過程。像人類社會一樣,每個基因都需要恪盡職守,堅守崗位,他們當中有管理者,也有執行者,有做出重大貢獻的基因,也有世世代代蹭吃蹭喝的不勞而獲者,有些時候,他們會從外部引進一些優秀的基因以改良整個基因社會,但更多的時候,他們會無情淘汰無法適應新環境的基因。基因和人類一樣,更好的生存和更多的繁衍是其永恆的主題。
  • 她重生顛覆三觀的新世界,交通工具是宇宙飛船,進食就是吸收石頭
    她重生到顛覆三觀的新世界,交通工具是宇宙飛船,進食就是吸收石頭大家好,歡迎大家點開百家號「天天聊小說」小編做為十年老書蟲,也是特別鍾愛小說,相信許多小說迷也一樣對小說愛不釋手,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她重生顛覆三觀的新世界,交通工具是宇宙飛船,進食就是吸收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