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年,尤其是近五年,對微生物的研究取得突飛猛進。
突到什麼程度?猛到什麼程度?
突和猛到對三十年前的關於微生物的認知進行顛覆(難聽就叫否定)。
新的認識讓人驚訝
不妨分享幾個例子:
首先是對動物(包括人)組織器官無菌認知的顛覆。
我們曾經認為,在健康正常情況下,子宮、胎盤、羊水、裡面的小寶寶是無菌;母乳是無菌的;眼睛無菌的……
現代生物技術(例如PCR)不能培養就可以一個都不少的檢測細菌和病毒,發現原來言之鑿鑿無菌的這些組織中都是有菌的,而且不僅僅一兩種菌,那裡的菌還豐富多樣的。
子宮羊水中的菌群和腸道菌群的相關性最高、和口腔菌群其次、和陰道菌群相關性最低(假如子宮中有菌,按常態分析,應該陰道菌群逆行的可能性最大。可是檢測結果把人搞懵圈了,消化道菌群是從哪運動到子宮的呢?你猜!)
新生兒出生5秒後檢測口腔有菌、新生兒第一次胎便有菌(菌哪裡來的?口腔裡的可以說來自產道,第一次胎便一定是初生兒體內原來就有的)。
從根本上,顛覆了無菌是安全的認識理念。
有菌(原著益生菌菌群健全)才是健康的。
其次是對原著益生菌菌群特異性的新認知
檢測基因可知道一個人父母是誰,檢測人體腸道菌群可以知道是吃誰的奶長大的(從母源獲得原著益生菌菌群特異性,可以和基因的獨特性相媲美)。
我們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現在要說一方水平養一方人和一方菌。有課題組研究已經檢測出地域差異化的菌群,可以通過腸道菌群檢測分析出常住哪裡?
從根本上講,我們外源添加的益生菌,只是加引號「益生菌」,大量的外源益生菌到動物體,功過各半!
再次是微生物細胞數量和基因數量對動物體的絕對優勢地位
人類體內細菌的個數是人體細胞總數的10倍
人類體內細菌的基因數量是人體基因數量的100~1000倍
假想:人類有一天到太陽系外星球,那裡也有和人類甚至比人類文明更高的高智外星人,只不過他們在此之前和人類互相未曾謀面。到達外星的人類意外死亡,外星人用設備對人類進行分析,發現有一個組織的細胞數量佔90%、基因數量佔99%以上,他會認為佔90%細胞和99%基因就是這個「外星生物」。
這個時候,應該理解,什麼叫無我。
人類可以認為自己是地球上最高智商的動物,可是從微生物的角度看,人類和動物只不過是它們的發酵罐罷了。
最後對傳統認知的顛覆:腸道是動物體優勢主導組織
腸道有自己相對獨的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
腸道是動物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有學者說:對於動物而言,母親河就是腸道,保衛母親河的意義遠遠大於國人保衛黃河長江(腸道偉大意義在於是機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擔負著機體70%以上的免疫力);
腸道菌群還對肺、腦組織有影響;
肥胖是由腸道內菌群結構決定的;
人饑飽感是胃內細菌分泌物啟動的神經傳導反射(飽沒飽是胃內細菌說了算的);
Ⅱ型糖尿病和腸道菌群失調相關。
益生菌無處不在
獲得新知識,有一種成就的快樂感!
如果,新知識顛覆了原有的認知,卻是樂中有苦,因為需要重新構建認識體系。
原著益生菌OR天然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