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原著益生菌:不情願接受認知被顛覆2020.07.27

2020-07-27 生態居士

最近十年,尤其是近五年,對微生物的研究取得突飛猛進。

突到什麼程度?猛到什麼程度?

突和猛到對三十年前的關於微生物的認知進行顛覆(難聽就叫否定)。


10 原著益生菌:不情願接受認知被顛覆2020.07.27

新的認識讓人驚訝

不妨分享幾個例子:


首先是對動物(包括人)組織器官無菌認知的顛覆。

我們曾經認為,在健康正常情況下,子宮、胎盤、羊水、裡面的小寶寶是無菌;母乳是無菌的;眼睛無菌的……

現代生物技術(例如PCR)不能培養就可以一個都不少的檢測細菌和病毒,發現原來言之鑿鑿無菌的這些組織中都是有菌的,而且不僅僅一兩種菌,那裡的菌還豐富多樣的。

子宮羊水中的菌群和腸道菌群的相關性最高、和口腔菌群其次、和陰道菌群相關性最低(假如子宮中有菌,按常態分析,應該陰道菌群逆行的可能性最大。可是檢測結果把人搞懵圈了,消化道菌群是從哪運動到子宮的呢?你猜!)

新生兒出生5秒後檢測口腔有菌、新生兒第一次胎便有菌(菌哪裡來的?口腔裡的可以說來自產道,第一次胎便一定是初生兒體內原來就有的)。

從根本上,顛覆了無菌是安全的認識理念。

有菌(原著益生菌菌群健全)才是健康的。


其次是對原著益生菌菌群特異性的新認知

檢測基因可知道一個人父母是誰,檢測人體腸道菌群可以知道是吃誰的奶長大的(從母源獲得原著益生菌菌群特異性,可以和基因的獨特性相媲美)。

我們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現在要說一方水平養一方人和一方菌。有課題組研究已經檢測出地域差異化的菌群,可以通過腸道菌群檢測分析出常住哪裡?

從根本上講,我們外源添加的益生菌,只是加引號「益生菌」,大量的外源益生菌到動物體,功過各半!


再次是微生物細胞數量和基因數量對動物體的絕對優勢地位

人類體內細菌的個數是人體細胞總數的10倍

人類體內細菌的基因數量是人體基因數量的100~1000倍

假想:人類有一天到太陽系外星球,那裡也有和人類甚至比人類文明更高的高智外星人,只不過他們在此之前和人類互相未曾謀面。到達外星的人類意外死亡,外星人用設備對人類進行分析,發現有一個組織的細胞數量佔90%、基因數量佔99%以上,他會認為佔90%細胞和99%基因就是這個「外星生物」。

這個時候,應該理解,什麼叫無我。

人類可以認為自己是地球上最高智商的動物,可是從微生物的角度看,人類和動物只不過是它們的發酵罐罷了。


最後對傳統認知的顛覆:腸道是動物體優勢主導組織

腸道有自己相對獨的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

腸道是動物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有學者說:對於動物而言,母親河就是腸道,保衛母親河的意義遠遠大於國人保衛黃河長江(腸道偉大意義在於是機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擔負著機體70%以上的免疫力);

腸道菌群還對肺、腦組織有影響;

肥胖是由腸道內菌群結構決定的;

人饑飽感是胃內細菌分泌物啟動的神經傳導反射(飽沒飽是胃內細菌說了算的);

Ⅱ型糖尿病和腸道菌群失調相關。

10 原著益生菌:不情願接受認知被顛覆2020.07.27

益生菌無處不在


獲得新知識,有一種成就的快樂感!

如果,新知識顛覆了原有的認知,卻是樂中有苦,因為需要重新構建認識體系。


10 原著益生菌:不情願接受認知被顛覆2020.07.27

原著益生菌OR天然益生菌

相關焦點

  • 25 有菌更健康:腸道菌群影響物種進化2020.08.05
    這已經有神化益生菌之嫌。但對益生菌的認知更新還遠遠沒有結束,被顛覆的認知會一個接著一個。早在1989年的時候,細菌和宿主進化關係,Richard Jefferson提出來一個觀點——全基因組的概念,他認為與動物共生的菌群應該跟宿主是一個整體,它們一起受到自然選擇的作用。
  • 寶寶什麼時候該吃益生菌?5個關鍵時期一定要重視
    (2)換季期  碰上季節交替期,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和血液循環系統發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時調節體內和外界的急劇變化。  (3)飲食變更  寶寶長大的過程中,經歷了單一飲食(母乳/配方奶)——輔食——豐富多樣的「大人飯」的過程。
  • AM:基於益生菌芽孢的口服納米粒子生成器用於癌症治療
    鄭州大學張雲教授,張振中教授和王蕾教授課題組針對以上在口服給藥中存在的問題,利用益生菌芽孢(Spore)作為口服藥物載體構建體內自主納米粒子生成器進行了一些探討:基於益生菌芽孢的納米粒子生成器經口服以後可以保護藥物順利到達胃腸道
  • 《益生菌科學共識(2019版)》發布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 《益生菌科學共識(2019版)》發布 2019-05-29 10:24:59 來源:中國檢測網 網絡轉載 閱讀: 次    2001年由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 恆天然集團王樂濛:挑選益生菌類產品需注意三個方面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疫情之下,大家都會關注自己的健康,看到益生菌「益生」兩個字,對於完全不知情的消費者來說,覺得「這東西對身體好」,再深度了解一下益生菌,可以知道益生菌能增強免疫力。所以,這也是疫情期間大家對益生菌產品關注度高的原因。在談及食品飲料品牌商如何選擇益生菌原料供應商問題時。王樂濛表示,說益生菌有功效,都需要拿臨床文獻來支持。
  • 十二星座日期變更,顛覆認知,別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
    十二星座日期變更,顛覆認知,別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不知從何時開始,西方的佔星學被我們所接受,但不得不說的是西方人兩千年前對天體的認識確實讓人佩服。由觀察天體而衍生出來的星座和性格的分析讓人覺得又不無道理。
  • 益生元比益生菌更好嗎?
    益生元是"好菌"的食物,我們人體不能分解、消化和利用,但是腸道的微生物可以。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低髮半乳糖、抗性糊精、抗性澱粉、菊粉或者低驟木糖,水蘇糖,還有低聚異麥芽糖等低聚糖或穿聚糖。這些物質在普通食物中也含有,比如大蒜、洋蔥、蘆筍、山藥、菊營、菊芋等,這些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益生元。
  • 子初嬰童益生菌面霜,多效呵護寶寶稚嫩小臉蛋兒
    子初嬰童益生菌面霜,多效呵護寶寶稚嫩小臉蛋兒現在正值秋冬季節,不知道各位寶媽們有沒有遇到孩子肌膚乾燥、泛紅等問題,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皮膚微生態失去平衡」,而皮膚微生態其實就是由細菌、真菌、病毒、蟎蟲和節肢動物等各種微生物與皮膚表面的組織、細胞及各種分泌物、微環境等共同組成的生態系統,肌膚微生物與人體及外環境三者相互作用,共同維持著皮膚微生態平衡
  • 諾優能PRO不單單是益生元奶粉,煥新自然營養呵護寶寶成長
    諾優能PRO不單單是益生元奶粉,煥新自然營養呵護寶寶成長 2020-09-29 16:49:12   來源:網絡
  • 主頁菌的2020生存筆記
    0202年就要過去了,我們一點也不懷念它。但是從各種意義上這都是難忘的一年。對於主頁菌來說,因為疫情和中美關係,這是第一年全年沒有回過家。當然,一年不回家也可以稱之為四海為家的新生活的開始。獨立生活是主頁菌一直渴望的,但是沒想到是這樣的方式實現。一年的疫情和政治喧囂,把獨立和自由所需要接受的挑戰也捆綁進來。主頁菌需要自己尋找健康、工作、 愛好等各方面的平衡。
  • 白雲山維一蔓越莓益生菌:丹麥進口菌株,守護"她健康"
    2021-01-04 10:13:30 來源:財訊網 近年來,我國婦科疾病的發病率正呈現出逐年升高、日益年輕化的趨勢。數據源自:美柚&MobTech《2020雙11女性健康食品消費洞察報告》益生菌可改善婦科問題的認知度,也在快速提升。
  • 闢謠特工隊 | 2020.07.27-08.02謠言合集
    北鬥衛星不是光學衛星,不攜帶高分相機,不提供拍攝功能,更遑論透過厚厚的大氣層拍到地面車牌了。闢謠君:即便是我國目前已發射升空的高分系列衛星,最高精度也是亞米級,並不能達到「拍到地面車輛清晰車牌圖像」這樣的精度。
  • 7部英文原著,每天小看10分鐘,英語溜到令人髮指
    2020-10-27 23:22:00 來源: Kris在路上 舉報
  • 【網絡闢謠】食物裡所有的菌都是益生菌
    謠言:常見發酵食物中的菌都屬於益生菌,有利於腸道健康。《關於公布可用於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的公告》(2011年 第25號)菌屬名稱拉丁名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動物雙歧桿菌Bb-12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Bb-12乳雙歧桿菌HN019或Bi-07Bifidobacterium lactis HN019 or Bi-07短雙歧桿菌M-16V【1】Bifidobacterium breve M-16V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嗜酸乳桿菌NCFM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 從消化道健康到腸-X軸益生菌科學研究十大熱點發布
    在研討會上,益生菌科學研究十大熱點發布。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在益生菌的資源、功效、作用機制及安全性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科學試驗研究,益生菌科學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系統生物學、合成生物學、多組學等新學科、技術的興起與發展,為益生菌科技與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發展機遇。益生菌研究領域隨之湧現出諸多新的學術觀點與學術成果。
  • 從消化道健康免疫調節到腸-X軸 "益生菌科學研究十大熱點"重磅發布
    中國網8月20日訊(記者 孟超)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在益生菌的資源、功效、作用機制及安全性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科學試驗研究,益生菌科學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至今熱度不減。系統生物學、合成生物學、多組學等新學科、技術的興起與發展,為益生菌科技與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發展機遇。
  • 「萬能補充劑」益生菌?所有的真相在這裡
    聲明:科普文不接受任何商業贊助,本文不含任何利益相關。 什麼是益生菌? 2017年的一份針對31項研究(共8672名實驗對象)的分析報告指出,中等程度的證據顯示,益生菌能夠降低接受抗生素治療的成人和兒童感染艱難梭菌的風險。這些研究多數涉及住院患者。報告還得出結論,除身體及其虛弱或免疫系統功能不佳的患者外,益生菌和抗生素一起使用可以認為是安全的。
  • 議食廳:專注活菌乳酸菌產品 平野晉:養樂多的使命是讓更多消費者...
    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如何擁有健康的身體」成了2020年最熱的話題之一。作為近年來在健康領域備受關注的細分市場,益生菌和各類益生菌產品伴隨著消費者的健康消費理念形成,再次火熱起來。近日,第十五屆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在南京舉行。
  • 遇見SO益生元裸藻飲:享受健康,更要自在美麗
    原標題:遇見SO益生元裸藻飲:享受健康,更要自在美麗為什麼有的人素顏乾淨美麗,有的人卻是暗黃顯老?為什麼有的人始終走在減肥路上,卻並不見瘦下來?為什麼每天早中晚三餐不落,但早起上廁所還是那麼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