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科學共識(2019版)》發布

2020-12-04 中國檢測網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

《益生菌科學共識(2019版)》發布

2019-05-29 10:24:59 來源:中國檢測網 網絡轉載 閱讀: 次

   2001年由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AO/WHO)聯合專家委員會提出了益生菌的科學定義:益生菌係指活的微生物,當攝取足夠數量時,對宿主健康有益。在國家「健康中國」戰略的推動下,益生菌的市場規模快速擴大,2018年我國已形成近千億元的產業及龐大的市場。但在益生菌產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益生菌概念使用不當、核心菌株模糊不清、功能性質難以科學界定等諸多問題,致使益生菌在我國的健康發展存在潛在的隱患和風險。基於此,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組織科技界與產業界專家,對益生菌進行科學解讀並形成科學共識。
  足夠數量、活菌狀態和有益健康功能為益生菌的核心特徵
  益生菌的3個核心特徵是:足夠數量;活菌狀態;有益健康功能。2014年,由國際益生菌與益生元科學聯合會(ISAPP)發布的關於益生菌的共識中也突出強調了益生菌的這3個核心特徵。益生菌的定義也得到了歐洲食品與飼料菌種協會(EFFCA)、加拿大衛生部(Health Canada)、世界胃腸病學組織(WGO)和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等相關組織和機構的認可。2018年我國修訂的《益生菌類保健食品申報與審評規定(徵求意見稿)》已採納了這一概念。益生菌的功效發揮應以活菌為先決條件,雖然不排除滅菌型產品的健康功效源於死菌及代謝產物,但仍有待進一步科學研究。
  益生菌的健康功能應建立在科學嚴謹的臨床試驗評價和循證醫學證據基礎上,人類對益生菌功效的探索是一個長期、嚴謹、科學的過程
  益生菌最主要核心特徵在於有益健康的功能屬性,這是建立在科學嚴謹的臨床試驗評價和循證醫學證據基礎上的。目前有上萬篇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研究了不同益生菌菌株的各種功能,已被證實益生菌的核心功能是改善人體胃腸道健康,如平衡腸道菌群、緩解腸道炎症、緩解腸易激症候群等。世界胃腸病學組織(WGO)在2011年指出益生菌在緩解腹瀉、便秘等方面的功效有著「強有力的證據」,2017年再次指出益生菌可以有效防治消化道疾病。2016年中華預防醫學會微生態學分會發布了《中國消化道微生態調節劑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16版)》,指出作為微生態調節劑重要組成的益生菌具有廣泛的生理功能。此外,通過細胞模型等體外實驗、動物實驗和人體試驗表明,益生菌可能具有改善代謝和神經系統的潛在有益功能。但是,體外實驗與實際人體消化系統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絕不能用體外實驗的結果來宣稱益生菌的功能,動物實驗可以作為參考,但尚需大規模和更深入的人體或臨床試驗予以確認,人類對益生菌功效的探索是一個長期、嚴謹、科學的過程。
  益生菌的安全性已得到權威機構的認可
  國外文獻顯示,益生菌的安全性問題主要表現在其可引起的菌血症、感染性心內膜炎等健康風險,但多發生在已有疾患的個別消費者,且對這種風險發生發展的因果關係並不能確定,對正常人群通常認為食用益生菌是安全的。目前國際上高度關注的是益生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對於益生菌抗生素耐藥性的研究應基於菌株水平。現在的研究表明益生菌的耐藥基因大部分位於染色體上,但至今尚無確切的證據表明這些位於染色體的耐藥基因可以轉移給其它腸道的致病菌。

關鍵詞:益生菌,健康

下一篇:《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發布

上一篇:湖北檢驗檢測服務業集聚區力爭5年內營收破130億元!

相關焦點

  • 從消化道健康到腸-X軸益生菌科學研究十大熱點發布
    在研討會上,益生菌科學研究十大熱點發布。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在益生菌的資源、功效、作用機制及安全性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科學試驗研究,益生菌科學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系統生物學、合成生物學、多組學等新學科、技術的興起與發展,為益生菌科技與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發展機遇。益生菌研究領域隨之湧現出諸多新的學術觀點與學術成果。
  • 從消化道健康免疫調節到腸-X軸 "益生菌科學研究十大熱點"重磅發布
    中國網8月20日訊(記者 孟超)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在益生菌的資源、功效、作用機制及安全性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科學試驗研究,益生菌科學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至今熱度不減。系統生物學、合成生物學、多組學等新學科、技術的興起與發展,為益生菌科技與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發展機遇。
  • 「2019益生菌」半年度新聞事件!
    2018年,益生菌風光無限,2019年,益生菌在全民大健康的背景下,依然很搶眼。 數據顯示,2016年-2019年,中國益生菌市場的發展速度極快,平均每年增速約15%。益生菌菌種安全與健康、益生菌活性、菌株特異性等詞彙也被寫進《益生菌科學共識(2019)》。 小編梳理了2019年上半年益生菌領域發生的重要新聞事件。仔細閱讀,或有裨益。
  • 恆天然集團王樂濛:挑選益生菌類產品需注意三個方面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益生菌補充劑收入425億元,同比增長7.5%,5年複合收入增速在9.2%,進入穩步增長期。從國家分布來看,美國益生菌補充劑消費市場最大,佔比36.93%,其次是中國9.97%、日本7.61%、英國0.68%。從國內益生菌補充劑市場來看,2019年,中國益生菌補充劑市場收入42.4億元,同比增長18%,5年複合收入增長21%。
  • 共識| 中國中樞神經系統膠質瘤免疫和靶向治療專家共識(第二版)發布
    神外前沿訊,在《中國中樞神經系統膠質瘤免疫和靶向治療專家共識》之後(詳見:中國中樞神經系統膠質瘤免疫和靶向治療專家共識 正式發布),《中國中樞神經系統膠質瘤免疫和靶向治療專家共識》(第二版)即2020版也於近日在中華醫學雜誌上全文發布。
  • 年中回顧,2019年骨科不容錯過的指南和共識!
    2019年,骨科相關疾病的檢測、診斷、治療各方面的醫學指南都有了新的發展,小編在此整理了2019年上半年發布的相關指南,供大家交流學習。還在等什麼,趕快收藏吧! 指南下載 2.2019 OTA臨床實踐指南:急性肌肉骨骼損傷的管理 2019年1月,骨科創傷協會(OTA)發布了急性肌肉骨骼損傷的管理指南,該指南的主要目的是針對急性肌肉骨骼損傷的管理提出循證指導建議,內容涉及創傷骨科、疼痛管理以及急性肌肉骨骼損傷的管理。
  • 對比2019版,2020 中國前列腺癌患者基因檢測專家共識有哪些更新?
    日前,《中國前列腺癌患者基因檢測專家共識(2020版)》發布,對比2019年版,主要有哪些更新呢,一起來看下吧! 適宜進行基因檢測的對象 根據檢測目的對適合基因檢測的人群進行了細分。
  • 《中國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專家共識(2019年版)》發布!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NSCLC專家委員會組織相關專家共同制定了《中國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專家共識(2019年版)》。關於NSCLC的免疫治療和免疫相關不良反應的處理,共識主要涉及以下內容。
  • 甲狀腺治療指南及共識在京發布
    甲狀腺治療指南及共識在京發布 2018-03-31 18:11:5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吉翔
  • 2019年抗結核藥物性肝損傷診治指南發布!|指南共識
    2019年抗結核藥物性肝損傷診治指南發布!|指南共識 2019-07-09 來源:醫脈通綜合
  • iFace在Consensus 2019共識大會發布生態發展白皮書
    日前,在紐約Consensus 2019共識大會上,iFace發布了《iFace 2019生態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內容主要涉及iFace生態遠景、科技布局、計算節點、價值共享等方面。
  • 不同情況下成人體外膜肺氧合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20版)發布
    近期,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牽頭組織多學科專家,制定了不同情況下成人體外膜肺氧合臨床應用專家共識。體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種重要的體外生命支持技術,臨床上主要用於心臟功能不全和(或)肺功能不全的支持。ECMO由氧合器和動力泵兩部分組成,氧合器(人工肺)的功能是將非氧合血氧合成氧合血,動力泵(人工心臟)作用是形成動力驅使血液向管道的一方流動。
  • 國內首次權威發布《現場救護第一目擊者行動專家共識》
    紅網時刻9月1日訊(通訊員周瑾容 梁輝 申勇 劉玉君)2019年7月9日,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發布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認為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對家庭和社會都負有健康責任。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正式發布 ——規範精準,與時俱進,共啟晚期NSCLC診療新徵程
  • 3張表掌握骨關節炎常用藥物,專家共識版!
    《中國骨關節炎疼痛管理臨床實踐指南(2020年版)》中指出,需長期給藥的骨關節炎慢性疼痛患者可服用雙醋瑞因。歐洲骨質疏鬆症和骨關節炎臨床和經濟學會(ESCEO)推薦雙醋瑞因作為骨關節炎治療的一線藥物。有研究發現,雙醋瑞因從2周起改善骨關節炎症狀,鎮痛效果與NSAIDs相當。
  • PLD不良反應中國專家共識權威發布 | 袁芃教授詳解共識要點
    PLD不良反應中國專家共識權威發布 | 袁芃教授詳解共識要點
  • 2020版兒童1型糖尿病標準化診治共識發布!
    1型糖尿病(T1DM)是危害兒童健康的重大兒科內分泌疾病,,為進一步提高我國兒童青少年T1DM臨床診療的規範化水平,減少或延緩急、慢性併發症的發生,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聯合中華兒科雜誌編輯委員會特制定《中國兒童1型糖尿病標準化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
  • 《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共識》發布
    央廣網北京9月29日消息(記者覃勇)29日,在中國海南召開的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主席萬鋼發布了《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共識》(以下簡稱《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