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2019版,2020 中國前列腺癌患者基因檢測專家共識有哪些更新?

2020-11-26 騰訊網

日前,《中國前列腺癌患者基因檢測專家共識(2020版)》發布,對比2019年版,主要有哪些更新呢,一起來看下吧!

適宜進行基因檢測的對象

根據檢測目的對適合基因檢測的人群進行了細分。

遺傳諮詢

評估是否適宜進行基因檢測需結合前列腺癌家族史、臨床和病理學特徵。

家族史需考慮因素2:是否在同系家屬中具有:「多名」改為「3名及以上」包括膽管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胃癌、腎癌、黑色素瘤、小腸癌及尿路上皮癌的患者,特別是確診年齡≤50歲。其他3類考慮因素詳見指南。

基於《NCCN指南》,新增:推薦BRCA1/2胚系突變的攜帶者從40歲起每年行基於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的前列腺癌篩查。

對於初診未進行風險評估、極低風險至中風險的前列腺癌患者,其家族史的獲得及遺傳諮詢是檢測前的必要步驟:

對於具有明確相關家族史、已知家族成員攜帶胚系致病基因突變的上述風險級別患者,推薦進行DNA損傷修復相關基因檢測的胚系變異檢測,特別是以下基因:新版共識刪除了「GEN1、FANCA」,新增了「PALB2、MLH1、PMS2」,其他基因包括「BRCA2、BRCA1、ATM、MSH2、MSH6、CHEK2」。

對於高風險、極高風險、局部進展及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推薦進行DNA修復基因的胚系變異檢測,特別是以下基因:新版共識刪除了「GEN1、FANCA」,新增了「PALB2、MLH1、PMS2」,其他基因包括「BRCA2、BRCA1、ATM、 MSH2、MSH6、CHEK2」。

決定治療策略(新增)

對於所有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推薦進行至少包含同源重組修復(HRR)基因胚系及體系變異的檢測,並可以考慮行微衛星不穩定性(MSI)和DNA錯配修復缺陷(dMMR)檢測。如腫瘤組織檢測已發現與腫瘤發病風險相關基因突變而缺乏胚系變異驗證的前列腺癌患者,建議遺傳諮詢後再考慮是否進行檢測。

檢測內容部分

新增內容3.1:第二代測序(NGS)檢測的樣本類型,具體內容詳見指南。

3.2.1 BRCA2、 BRCA1及ATM

新增了相關研究進展

Ⅲ期臨床研究PROfound明確證實,具有HRR基因突變的患者(特別是BRCA1/2和ATM),能夠從olaparib單藥治療中獲益,其中BRCA1/2和ATM突變患者能夠降低66%的影像學進展或死亡風險。

最近的研究對2 792例mCPRC患者行腫瘤組織NGS檢測發現,27.9%的患者存在HRR基因突變,其中攜帶BRCA2基因突變的患者比例為8.7%,攜帶ATM基因突變的患者比例為5.9%,攜帶BRCA1基因突變的患者比例為1.0%;中國前列腺癌患者攜帶BRCA1/2及ATM基因突變比例的研究數據較為匱乏。

3.2.2其他HHR相關基因

新增了相關研究進展

約12.9%的東亞mCRPC患者和4.2%的非東亞mCRPC患者可能攜帶CDK12基因突變/缺失,CDK12缺失與基因組不穩定性及免疫原性相關,攜帶該分子特徵的患者可能對PARP抑制劑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敏感。

一項大型Ⅲ期臨床研究顯示,在mCRPC的腫瘤組織中,BARD1、BRIP1、CDK12、CHEK1、CHEK2、FANCL、PALB2、RAD51B、 RAD51C、RAD51D和RAD54L等HRR基因的突變比例總和約為12.3%,並且攜帶這些基因突變的患者對PARP抑制劑的治療敏感。

3.2.4其他基因

新增了相關研究進展

Ⅰb期研究顯示,AKT抑制劑在前列腺癌的抗腫瘤活性顯示出抗腫瘤活性,能夠降低25%的影像學進展或死亡風險。

參考文獻:

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業委員會,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前列腺癌專家委員會. 中國前列腺癌患者基因檢測專家共識(2020年版)[J]. 中國癌症雜誌, 2020, 30(07):551-560.

相關焦點

  • 2020基因檢測專家共識—不同病種檢測基因該包含的內容
    2020基因檢測專家共識—不同病種檢測基因該包含的內容 好久沒在寫基因檢測的文章了,寫太深的也沒有能靜下心來看,但是大家普遍還對基因檢測不太了解。尤其是檢測套餐選擇上,有很多人花了錢卻沒有檢測到應該檢測的內容,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下不同病種基因檢測套餐至少應該包含的檢測內容。
  • 血液腫瘤相關突變基因都有哪些?最新中國專家共識告訴你
    血液腫瘤相關突變基因都有哪些?最新中國專家共識告訴你 2019-03-05 來源:醫脈通
  • 為什麼前列腺癌患者要進行睪酮檢測?
    近年來,前列腺癌已經成為危害社會和人類健康的一大疾病,這是一種惡性腫瘤,每年都有很多男性受到前列腺癌的危害。  睪酮檢測,預測前列腺癌和病情的變化  泌尿外科專家提倡50歲以上男性應該每年進行一次前列腺癌篩查,以便早期發現前列腺癌,避免前列腺癌細胞的擴散和轉移。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正式發布 ——規範精準,與時俱進,共啟晚期NSCLC診療新徵程
  • [中國專家共識]非小細胞肺癌血液EGFR基因突變檢測
    [中國專家共識]非小細胞肺癌血液EGFR基因突變檢測
  • 《中國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專家共識(2019年版)》發布!
    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見的病理類型,大多數NSCLC患者在確診時已屬晚期。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發展迅速,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在驅動基因突變陰性的NSCLC治療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為患者帶來了生存獲益。
  • 自然流產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20年版)
    2016年中國RSA診治專家共識推薦對 RSA患者行生殖激素水平檢測,而2017年ESHRE指南則不建議常規檢查。2016年中國RSA診治專家共識與2017年ESHRE 指南均認為沒有足夠證據支持二甲雙胍治療可降低RSA合併 PCOS 患者的流產率,故未做推薦。
  • TMB專家共識發布|腫瘤突變負荷檢測及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
    ,通常用每兆鹼基有多少個突變表示(XX 個突變/Mb)。TMB 評估受樣本質量和數量、檢測基因組大小、生信分析方法等多種因素影響,臨床應用前應了解TMB 的適用範圍。不同檢測方法獲得的TMB 應進行系統評估,判斷是否具有可比性。TMB 數值可反映腫瘤內產生腫瘤新抗原的潛力,與DNA 修復缺陷密切相關,在多種腫瘤中dMMR和MSI-H 患者具有較高的TMB。
  • 專家繪出中國高致死性前列腺癌基因圖譜 填補空白
    中國專家繪出中國高致死性前列腺癌基因圖譜。研究示意圖中新網上海7月10日電 (孫國根 秦曉健 陳靜)記者10日獲悉,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男生殖系統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首席專家葉定偉教授和朱耀教授率領的臨床研究團隊,歷經4年艱苦研究,終於繪出中國高致死性前列腺癌基因圖譜,並發現,中國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中胚系DNA修復基因突變率為12%。據悉,這樣的基因圖譜此前未有報導。
  • 7月盤點:一文速覽腫瘤領域指南共識
    7月份,腫瘤領域有哪些指南和共識更新呢?一起來回顧下吧。:更新摘要、檢查和病理分期、鱗狀細胞癌、局部病變、初始治療、患者主要醫學治療方案、未接術前治療患者的手術治療結局、接受術前治療患者的手術治療結局、非手術治療患者的管理、隨訪/檢測和復發、姑息治療、腺癌、局部疾病、主要治療方案、未接術前治療患者的手術治療結局、接受術前治療患者的手術治療結局、非手術治療患者的管理、隨訪/檢測和復發、姑息治療、鱗癌和腺癌、內鏡下分期和治療原則、HER2檢測、手術治療原則、
  • 指南·共識|哪些腫瘤標誌物和基因檢測適用於肝膽腫瘤?
    臨床實踐中,不推薦在靶向治療或/和免疫治療前常規行基因篩查檢測。 (2)HCC靶向治療(索拉非尼、侖伐替尼、瑞戈非尼等)前,不推薦常規進行基因篩查預測療效,但可結合臨床實際情況或臨床試驗,對患者進行RAS、MET、HRD、VEGFA等基因檢測,為HCC耐藥後治療以及聯合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 國內首個NSCLC二代測序技術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出爐!
    我國近年來也發表了多個NGS專家共識,包括《臨床分子病理實驗室二代基因測序檢測專家共識》、《臨床基因檢測報告規範與基因檢測行業共識探討》、《二代測序技術在腫瘤精準醫學診斷中的應用專家共識》、《二代測序技術在血液腫瘤中的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18年版)》等。然而,現有指南通常側重檢驗科室的技術參數標準,尚缺乏可指導NGS檢測在實體瘤臨床診療路徑中應用的指南或共識。
  • HER-2檢測:臨床專家心目中的重要性有多高?
    「專家共識」引航,重視HER-2檢測及規範化大約20–30%的乳腺癌和10–30%的胃/食管癌會發生HER-2基因擴增或過表達。HER-2靶向治療極大地改善了HER-2陽性乳腺癌、胃/食管癌患者的預後。
  • 肺癌靶向基因檢測:為何測?給誰測?如何測?
    本文就以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療為例,與大家一起討論基因檢測的三個核心問題:為何測?給誰測?如何測?01為何測?截至NCCN NSCLC指南2020年第3版,除免疫治療需要檢測的PD-L1之外,屬於傳統意義上的靶向治療的有藥可用的靶點已有五個,可用靶向藥及聯合治療方案十餘個[2]。
  • 《益生菌科學共識(2019版)》發布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 《益生菌科學共識(2019版)》發布 2019-05-29 10:24:59 來源:中國檢測網 網絡轉載 閱讀: 次    2001年由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 羅婷教授解析《2018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臨床應用專家共識》
    為進一步規範和優化OFS在早期絕經前乳腺癌患者中的應用,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修訂了最新版的《2018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後簡稱「2018中國OFS共識」)。,但並不影響淋巴結陽性者的分級;c:HER2的檢測必須採用有嚴格質量把關的免疫組織化學或螢光原位雜交法(FISH)、色素原位雜交法(CISH) 現有的指南與共識中,較為一致的推薦意見是對較低復發風險患者建議不含有OFS的內分泌治療方案,較高復發風險的患者則考慮採用OFS聯合內分泌治療方案。
  • 科學家發現導致前列腺癌擴散的基因
    該基因提示患者處於癌症擴散的高風險,針對其進行靶向治療能夠幫助延長生命。此項研究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人員通過計算機算法,在小鼠模型中確定了NSD2基因。研究人員發現,當關閉阻斷小鼠腫瘤細胞中的NSD2基因,癌症擴散也顯著降低。
  • 發現促進前列腺癌轉移的特殊基因標誌物 有助開發新型個體化療法
    圖片來源:Wikipedia研究者所識別的基因標誌物能幫助預測是否前列腺癌患者會有較大的可能性發生癌症轉移,包括骨轉移等;前列腺癌是美國男性第二大癌症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及早診斷的話,患者的5年生存率能維持到幾乎100%的比例,而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基本只有30%;當前諸如第一代和新一代靶向作用雄激素的療法、放療、化療等療法或許並不總是有效,其也不可能預測哪些患者存在疾病進展到惡性階段的風險
  • 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
    指南·標準·共識│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心血管學組兒童心肌病精準診治協作組《中國實用兒科雜誌》編輯委員會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兒童及青壯年心臟性猝死
  • 對比DNA-NGS與RNA-NGS檢測融合基因的臨床意義
    這種DNA-NGS檢測陽性但靶向治療療效大相逕庭的臨床現象,亟待更好的手段來鑑別哪些患者將獲益,哪些患者不會獲益,以便更精準地指導治療。DNA-NGS檢測為驅動泛陰性的NSCLC患者中,仍有相當比例攜帶可治療的融合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