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繪出中國高致死性前列腺癌基因圖譜 填補空白

2020-12-08 北青網

中國專家繪出中國高致死性前列腺癌基因圖譜。研究示意圖

中新網上海7月10日電 (孫國根 秦曉健 陳靜)記者10日獲悉,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男生殖系統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首席專家葉定偉教授和朱耀教授率領的臨床研究團隊,歷經4年艱苦研究,終於繪出中國高致死性前列腺癌基因圖譜,並發現,中國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中胚系DNA修復基因突變率為12%。

據悉,這樣的基因圖譜此前未有報導。該成果對中國前列腺癌的精準防治策略有重要指導意義。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權威期刊《歐洲泌尿外科學》(《European Urology》)上。

葉定偉表示,與其他惡性實體腫瘤相比,前列腺癌具有巨大的個體差異。儘管大多數前列腺癌「相對溫和」,但是其中也潛藏著一部分兇猛類型。比如,攜帶胚系DNA修復基因致病突變的前列腺癌惡性程度高,且對現行治療方法反應不佳,致死率高,這種類型被稱為高致死性前列腺癌。

葉定偉指出,中國前列腺癌患者基因變異特徵,尤其是最受關注的DNA修復相關基因胚系變異比例,以及其與西方患者差異的研究長期處於空白階段。為了突破這一瓶頸,葉定偉率領臨床研究團隊開展了基於大樣本中國前列腺癌人群的研究,終繪製出了中國高致死性前列腺癌基因圖譜,即中國前列腺癌患者胚系DNA修復基因突變譜。

他們的研究發現,中國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中胚系DNA修復基因突變率為12%,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中胚系DNA修復基因突變率為8.1%。該研究還證實,雖然中西方前列腺癌發病率差異較大,但患者中胚系DNA修復基因突變的高致死性前列腺癌比例則與歐美人群相仿。

葉定偉說,胚系DNA修復基因突變是可遺傳的突變,可導致發生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惡性腫瘤的風險增加。因此,明確中國前列腺癌患者胚系DNA修復基因突變譜,並準確識別突變攜帶者,對建立家庭的預防策略、早診早治,防治前列腺癌以及相關惡性腫瘤有重要意義。

這位專家表示,通過早期識別,有助於找到疾病「發展兇猛」的突變攜帶者,並且可以有機會參加PARP抑制劑、免疫治療等多項個體定製的臨床試驗,讓每個高度惡性的患者在初診即可獲得最佳的精準治療,而不是在「標準方案」治療下等待疾病的進展。

責任編輯:張琳(EN049)

相關焦點

  • 繪製最大規模的中國人群乳腺癌基因突變圖譜!上海專家多項成果攻堅...
    &nbsp> 填補國人乳腺癌精準診療「空白」 基因突變圖譜是乳腺癌精準治療最基礎 「參考索引」。邵志敏教授團隊提出設想,能否從基因層面分析,揭示國人乳腺癌的獨有特徵,為探索適合國人的乳腺癌精準診療方案提供參考?既往我國乳腺癌治療所參考的圖譜均為西方國家數據,國人大人群乳腺癌基因突變圖譜尚處於「空白」。
  • 結直腸腺瘤癌變基因圖譜繪出
    近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付衛研究團隊與北京大學湯富酬研究團隊聯合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腸道》上在線發表論文,深入探究了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過程,揭示了腺瘤發生和癌變過程中的重要基因突變和轉錄組變化特徵,為結直腸癌預防、早期篩查和治療提供了新的線索和思路。
  • 對比2019版,2020 中國前列腺癌患者基因檢測專家共識有哪些更新?
    日前,《中國前列腺癌患者基因檢測專家共識(2020版)》發布,對比2019年版,主要有哪些更新呢,一起來看下吧! 適宜進行基因檢測的對象 根據檢測目的對適合基因檢測的人群進行了細分。
  • 華西醫院「卵巢癌基因治療實驗研究」成果填補國內空白
    華西醫院「卵巢癌基因治療實驗研究」成果填補國內空白 2002年8月21日04:10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昨日,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獲悉
  • Cell & NEJM:全球癌症基因組圖譜計劃又一研究突破 闡明致死性腎癌...
    圖片來源:france-oncology.com2015年11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發表在國際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從事癌症基因組圖譜
  • Nature Genetics:新的前列腺癌致病基因 ,C-MYC或L-MYC基因
    最近,前列腺癌研究人員對臨床局部性、多灶性前列腺癌的空間異質性進行了詳細的分子分析,以描述新的致癌基因或腫瘤抑制基因,發現了驅動前列腺癌的一小群新基因。這項研究包含74名格裡森分級評分為7的腫瘤患者的分子圖譜。(格裡森是用來評估侵略性前列腺腫瘤的分類系統)。其中,研究人員在來自5名前列腺切除患者的多個腫瘤樣本中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通過仔細分析每個前列腺內每個腫瘤病灶的遺傳學,研究人員可以給每個腫瘤得出「侵襲性評分」,這些評分顯示,即使很小的腫瘤也可能包含有攻擊性的細胞,它們能夠改變患者的預後。
  • 劍橋專家繪出基因圖譜:全球三大變種,武漢流行B類...
    B類毒株是中國境內(即武漢)主要類型,且並沒有傳播出東亞地區。不過,研究人員認為,該變體沒有進一步的變異就不會在該地區以外傳播很廣泛。C類病毒是歐洲主要類型。亞洲地區的香港,新加坡,韓國皆有此類型。且沒有在中國大陸發現。同時,研究人員認為,為了精準攻擊不同人群的免疫系統,新冠病毒正在不斷發生變異。
  • 深圳RHD血型研究填補國際相關領域多項空白
    新華網深圳10月28日電(廣東頻道記者 李南玲) 深圳市血液中心和輸血研究所的部級科研課題《中國人Rh血型分子背景研究和HD基因分子方法的建立》日前通過專家認證。
  • 助力抗疫填補空白,首臺國產Sanger測序儀發布!
    助力抗疫填補空白,首臺國產Sanger測序儀發布!7月3日,海爾施基因科技的T400 Sanger測序儀在楓林中心發布。這也是首臺國產Sanger測序儀,填補了國內基因科技領域空白,也代表著海爾施基因科技從一個傳統的核酸檢測試劑生產供應商向提供核酸檢測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商轉變。據統計,每年因感染病死亡的人數達1700萬人次,其中因呼吸道感染致死人數高達700多萬。
  • 我國帕金森病基因突變圖譜繪出
    該研究從帕金森病(PD)相關基因的角度,首次針對中國大陸家族性帕金森病及早髮型帕金森病人群進行大樣本遺傳學研究,繪製了中國大陸帕金森病相關基因突變圖譜,系統地提出中國大陸人群帕金森病相關基因發病年齡譜,對帕金森病分子診斷與分型、精準治療具有指導性意義。  帕金森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多認為是老齡化、遺傳和環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 中科院研究員15年深入藏南 填補「中國地圖的空白」
    ,近來正忙著另一件大事:將15年來填補藏南地名空白的研究成果集結成書,書名叫《輿圖依舊抱河山——中國地圖藏南地名補白研究》。 15年深入藏南 查實了27個地名 「看一下中國出版的西藏自治區地圖,您會看到東南方向有一大片奇怪的空白區,那上面竟沒有地名。」 15年前,郝曉光在《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上讀到一篇名為《中國地圖上的空白》的文章。
  • 兩篇Science論文構建出胎兒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的人類細胞圖譜...
    2020年11月16日訊/生物谷BIOON/---在兩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和布羅特曼-巴蒂精準醫學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構建出兩個細胞圖譜,用於追蹤人類細胞類型和組織發育過程中的基因表達和和染色質可及性(chromatin accessibility,也譯為染色質可訪問性)。
  • 我國率先繪出石斑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林浩然表示,這是我國完成的第三個魚類基因組測序項目和全基因組序列圖譜,也是世界上首個鱸形目鮨科石斑魚類基因組序列圖譜。 石斑魚類隸屬鱸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石斑魚亞科(Epinephelinae),石斑魚屬(Epinephelus),為暖水性礁棲魚類,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域。
  • 韓國人繪製出最連續人類基因圖譜,解讀基因的奧秘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和韓國基因測序公司Macrogen近日合作發表研究,完成了目前最連續的韓國人基因圖譜繪製。Jeong-Sun Seo教授的團隊綜合運用PacBio單分子測序技術、Bionano單分子光學圖譜等方法,填補了大量傳統測序中存在的基因序列缺口,成功繪製迄今最連續的人類基因組圖譜。
  • 填補空白!水生所聯合華大揭示四大家魚之鰱鱅進化史
    科教武漢【填補空白!水生所聯合華大揭示四大家魚之鰱鱅進化史】日前,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研究員團隊聯合華大基因等多家單位在英國期刊《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在線發表研究論文。
  • 【觀|動態】打破壟斷、填補空白,中國鋼鐵超!硬!核!
    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實現國際領先……鋼企研發生產出系列產品,展現出中國鋼鐵的硬核實力! 鞍鋼集團 填補空白,研發ⅠNi系耐海洋大氣腐蝕橋梁鋼
  • 發現基因數據背後的「知識」,全世界第一張獼猴桃基因組圖已繪出
    基因研究,是前沿科學,代表著高新技術發展方向,吸引大批科研人員攻堅。鄭洪坤的團隊正在做的研究,就是發現基因數據背後的「知識」,繪出了全世界第一張獼猴桃的基因組圖,搭建中國第一個基因大數據云計算平臺,讓基因科技從偏重實驗研究逐步向產品化發展,使傳統行業能用上基因科技,讓老百姓享受基因科技應用成果。
  • 南林大教授10年研究 繪製我國首例林木基因圖譜
    2009年,他選擇回到了自己的母校,開始致力於解開中國林木基因的密碼,並成功繪製出了楊樹基因圖譜,這也成為我國首例「林木基因圖譜」,在節能減排、生物質新能源開發等領域意義深遠。  上月,尹佟明被評為「江蘇省十大青年科星」。他在接受採訪時說:「林木遺傳育種研究,國內外都還處於同一起跑線上,我更想為自己的祖國多做貢獻。」
  • 中國將量產量子點供應材料填補空白
    第一,同諾貝爾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合作,在中國大陸投資建廠,生產量子材料。第二,在中國大陸成立量子材料應用研發中心,推動量子點在顯示、照明、太陽能發電、通信等領域的應用研究。第三,為了推動量子材料的生產和應用研究,組建一支「量子材料產業投資基金」,規模50億人民幣。
  • 科學家繪製出人類增強子RNA基因座的高解析度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人類增強子RNA基因座的高解析度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4 23:04:41 近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Han Liang團隊繪製出人類增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