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RHD血型研究填補國際相關領域多項空白

2021-01-10 人民網
  新華網深圳10月28日電(廣東頻道記者 李南玲) 深圳市血液中心和輸血研究所的部級科研課題《中國人Rh血型分子背景研究和HD基因分子方法的建立》日前通過專家認證。該課題在RHD血型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多項成果填補了國際的空白,對於臨床血型鑑定準確性,提高輸血安全有著重要意義。

  Rh血型是人類最複雜的血型系統,也是輸血醫學最重要的血型系統之一。Rh血型D抗原是引起新生兒溶血病的主要血型抗原,也是臨床溶血性輸血反應的重要抗原物質。深圳市血液中心和輸血醫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從1999年開始,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先後篩選了8萬多名深圳市無償獻血者,採用國際先進的分子生物學的方法分析RHD基因,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首先,科研人員在國際上首次分析研究了中國漢族人群RhD抗原的基因型分布頻率。結果發現,在真實Rh陰性者中,RHD基因完全缺失者佔84%;RHD與RHDE融合等位基因攜帶者佔11%;攜帶不同RHD變異基因的非表達型佔5%。由此證明,中國漢族Rh陰性人群具有與高加索人種和非洲黑人不同的RhD分子遺傳學背景。該項成果闡明了中國漢族人群RHD基因遺傳特點及其機制,為制定適合中國人群Rh血型鑑定的基因分型技術奠定了基礎。 

  其次,科研人員在對中國漢族人群RHD基因變異多樣性的群體調查中,在世界上首次發現了7個新的基因變異類型,包括:1個D放散型等位基因、3個非表達RHD等位基因、1個部分D表型融合等位基因、1個非表達型融合等位基因以及1個RHD第七內含子鹼基突變。這些研究成果為豐富人類RHD基因多樣性及地域特徵的群體遺傳學資料作出了貢獻,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 

  該課題中,科研人員一項引人注目的突破就是在國際上率先建立了一套針對中國漢族人群的RHD基因分型技術。其中,流式細胞術鑑定胎兒RhD血型的方法和RHD基因全長編碼區序列分析方法等,可以在母親懷孕的時候通過外周血的DNA檢測就能預測出胎兒的Rh血型,預測出Rh新生兒溶血發生的可能性,為及時地採取措施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相關焦點

  • rhd血型陽性,真的能懷孕嗎?夫妻血型對懷孕,到底有哪些影響?
    除了一些外在因素影響以外,有時候我們血型也會影響到懷孕,很多人想要知道rh d血型陽性可以懷孕嗎?rhd血型陽性,真的能懷孕嗎?夫妻血型對懷孕,到底有哪些影響?從科學的角度來講,rhd血型陽性和不孕並沒有什麼關係,大多數人是rhd血型陽性並不會影響懷孕。
  • 國儀量子新品填補國內多項空白
    國儀量子新品填補國內多項空白 快訊
  • 新研究填補類腦計算領域空白
    該研究填補了類腦計算系統領域完備性理論與相應的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方面的空白。在通用計算領域有兩個著名概念——「圖靈完備性」和「馮·諾依曼體系結構」。其中,前者用來衡量計算系統是否能夠用來解決任何計算性問題,後者則是通用計算機運作的體系結構,該結構具有存儲部件與計算部件分離、程序與數據統一存儲等特性。
  • 新研究填補類腦計算領域理論與結構空白
    該研究填補了類腦計算系統領域完備性理論與相應的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方面的空白。在通用計算領域有兩個著名概念——「圖靈完備性」和「馮·諾依曼體系結構」。其中,前者用來衡量計算系統是否能夠用來解決任何計算性問題,後者則是通用計算機運作的體系結構,該結構具有存儲部件與計算部件分離、程序與數據統一存儲等特性。
  • 「泰州隊列」多項研究填補國內空白 建立我國最大單一地區生物樣本庫
    交匯點訊 9月18日下午,復旦大學泰州隊列科創成果新聞通氣會舉行,復旦大學泰州健康科學研究院在隊列建設、重大慢病防治等方面多項研究填補國內空白。截至目前,泰州隊列基線人群已達20萬例,收集了150萬份生物樣本,建立了我國最大的單一地區生物樣本庫。
  • 「菲仕」風力發電機填補多項國內空白
    寧波菲仕於2006年底在國內市場初露頭角,逐步進入數控工具機、紡織機械、包裝機械和注塑機等伺服電機市場領域,並在塑料機械和瓦楞包裝設備方面穩居同類伺服電機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位置。去年,該公司開始研發基於直驅永磁伺服電機製造技術的1兆瓦直驅式永磁同步發電機。
  • 從山西走出,成果填補國內外空白,近日入選這項國際最高榮譽!
    IEEE建會於1963年1月1日,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是當今世界電子、電氣、計算機、通信、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領域在電氣及電子工程、計算機及控制技術領域中,IEEE發表的文獻佔了全球將近 1/3。IEEE現已發展成為全球極具影響力的國際學術組織之一,目前在全球16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40萬會員。
  • 「人源化小鼠」技術模型項目落戶珠海 填補領域空白
    原標題:「人源化小鼠」技術模型項目落戶珠海 填補領域空白   引領世界製藥行業技術的人類疾病「人源化小鼠」技術模型產業化項目昨天籤約落戶珠海香洲區。香洲區政府、珠海金控公司與海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籤署籌建合作框架協議。市委副書記、市長何寧卡,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振新,副市長劉嘉文出席籤署儀式。
  • 我國核電材料試驗標準步入國際前沿 填補國際上該領域的標準空白
    3月30日,中國核學會標準發布會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上舉辦。由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中科院核用材料與安全評價重點實驗室人員牽頭編制的4項高溫高壓水環境下的材料試驗標準正式發布。標準具有先進性、科學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填補了國際上該領域的標準空白,對我國核電「走出去」具有重要意義。
  • 打破美國杜邦壟斷 自主研發芳綸屏蔽材料填補國內空白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塗競玉 9月25日,一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在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正式亮相,這款由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了美國杜邦公司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
  • 莞企填補國內MEMS傳感晶片產業空白
    創新團隊成員在MEMS振蕩器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已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和產業化的前期準備工作,並建立矽MEMS振蕩器研發和測試平臺,填補這一產業的國內空白,打破國外壟斷。  創新團隊帶頭人李昕欣,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傳感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際著名的MEMS技術領域專家,也是國內MEMS技術成果最多的研究帶頭人之一。
  • 茂豐光電李曉娟:不僅要填補技術空白,還要構建國際市場
    李曉娟介紹,茂豐光電成立於2010年,該公司主要產品分為包括透鏡、濾光片、稜鏡、雷射反射鏡、偏振元件等在內的光學元器件類,包括光學平臺、光學面板、電動精密定位臺、手動精密定位平臺、光學鏡架、光學機械調整架等產品在內的光機產品類,包括教學實驗系統、LED量測系統、光通量測試系統等在內的光學系統類及雷射器、光學相關產品。
  • 武大向中高層大氣伸出「望遠鏡」填補我國空白
    武大向中高層大氣伸出「望遠鏡」填補我國空白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1日 23:27 來源: 來源:湖北日報荊楚網消息(湖北日報)(記者韓曉玲、通訊員王懷民、趙華成)憑藉著自主研製、國際領先的觀測設備,武大6年來致力大氣遙感觀測,獲取大量關於中高層大氣的第一手數據,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空白。
  • 程津培:填補中國化學鍵能研究空白
    因為美國的考試內容並不是知識點,而是讓學生結合物理、有機化學的相關原理,在最短時間內解釋最新的科研課題是如何研究成功的。一個小時的時間,程津培只答出了4道題中的3道。從那一天開始,在美國西北大學的圖書館、實驗室,人們經常看到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 中國綿陽研究堆極化中子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近日,來自於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和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合作團隊,在中國綿陽研究堆上自主研製成功應用於中子極化的3He系統,對於一個1.16 bar的3He氣室,實測到72.7±0.4%的3He極化率,這是國內首次報導實現該應用類型的裝置並實測到這樣的極化率,填補了該項技術領域的國內空白
  • 無心插柳卻填補行業空白,浙大國際校區新研究讓測量納米世界有了新「觸角」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王湛 通訊員 柯溢能近日,浙江大學國際校區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聯合學院(ZJUI)的胡歡研究員在新型納米球探針技術的研究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填補了行業內精準測量微笑空間的技術空白。該研究發表於國際界面研究領域著名期刊《蘭格繆爾》(Langmuir),並作為封面之一重點報導。
  • 填補國際空白!東北又出一項重大科研成果!
    近日,由大連理工大學建工學部張吉禮教授團隊承擔的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中國節能協會團體標準《建築基本單元信息模型》送審稿在北京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通過審查專家組審查,專家組認為"該標準模型具有原創性,標準填補了國際空白
  • 《深圳植物志》全套出版 「影像深圳」明信片首發第19屆國際植物學...
    「向世界發出綠色邀約」,6月18日,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在深圳市民中心正式啟動主題活動。在國際植物學大會即將召開之際,大會3D視覺形象推廣片和形象片在活動上首次揭開面紗。同時,包括《深圳植物志》、「影像深圳」郵資明信片及植物藝術畫等也在活動上紛紛亮相。
  • 填補國際空白!科學家首次解析葉綠素合成關鍵酶3D結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3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微生物功能基因組創新團隊聯合國內外相關單位,首次解析了葉綠素生物合成關鍵酶——光依賴型原葉綠素酸酯氧化還原酶(英文簡稱LPOR)的三維晶體結構,揭開了光合作用終極能量來源
  • 從安徽農村走出,他帶領公司填補多項空白,與華為等企業合作供應5G核心部件
    作為我國首位工程塑料博士,上海傑事傑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合肥工業大學1984屆校友楊桂生有著雙重身份,他既是科學家也是企業家,他的研究不僅填補了中國工程塑料領域多項空白,並且通過其不懈努力,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推動行業和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