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填補類腦計算領域空白

2020-10-16 中國科學報

作者 |陳彬

10月14日,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張悠慧團隊、精密儀器系教授施路平團隊與合作者在《自然》發文,首次提出「類腦計算完備性」以及軟硬體去耦合的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

該研究填補了類腦計算系統領域完備性理論與相應的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方面的空白。

在通用計算領域有兩個著名概念——「圖靈完備性」和「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其中,前者用來衡量計算系統是否能夠用來解決任何計算性問題,後者則是通用計算機運作的體系結構,該結構具有存儲部件與計算部件分離、程序與數據統一存儲等特性。

「圖靈完備性與馮·諾依曼體系結構可以使通用計算領域在軟體層、編譯層和硬體層具有統一的範式。」

張悠慧告訴《中國科學報》。然而在類腦計算研究領域,由於相關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到目前為止,國際上還沒有形成公認的技術標準與方案。

「通俗來講,完備性可以回答系統能夠完成什麼、功能邊界在哪裡等問題。研究完備性,可以為軟硬體系統的解耦合、劃分不同研究領域間的任務分工與接口提供理論基礎。」張悠慧表示,希望「類腦計算完備性」研究能夠為類腦計算系統領域的發展提供一個「準繩」。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團隊針對類腦計算特性,提出了對計算過程和精度約束更低的「類腦計算完備性」概念,並且設計了相應的類腦計算機層次結構——圖靈完備的軟體模型、類腦計算完備的硬體體系結構,以及位於兩者之間的編譯層。

通過相關算法,任意圖靈可計算函數都可以轉換為類腦計算完備硬體上的模型。

「這意味著類腦計算系統也可以支持通用計算,極大地擴展了類腦計算系統的應用領域,也使類腦計算軟硬體各自獨立發展成為可能。」施路平說。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782-y

《中國科學報》 (2020-10-16 第1版 要聞)

編輯 | 趙路

排版 | 志海

不想錯過中國科學報的推送?

關注並將我們星標吧!

方法如下 ↓

相關焦點

  • 新研究填補類腦計算領域理論與結構空白
    該研究填補了類腦計算系統領域完備性理論與相應的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方面的空白。在通用計算領域有兩個著名概念——「圖靈完備性」和「馮·諾依曼體系結構」。其中,前者用來衡量計算系統是否能夠用來解決任何計算性問題,後者則是通用計算機運作的體系結構,該結構具有存儲部件與計算部件分離、程序與數據統一存儲等特性。
  • 清華大學研發「類腦計算機」填補科技領域空白
    類腦計算處於起步階段,國際上尚未形成公認的技術標準與方案,這一成果填補了完備性理論與相應系統層次結構方面的空白,利於自主掌握新型計算機系統核心技術。近年來,類腦計算研究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類腦計算,是借鑑生物神經系統信息處理模式和結構的計算理論、體系結構、晶片設計以及應用模型與算法的總稱。
  • 「天機芯」團隊再登《自然》,清華1年多完成類腦計算領域「三連發」
    以完善的計算完備性與軟硬體去耦合層次結構,實現用類腦計算構建通用人工智慧。研究團隊提出了「類腦計算完備性」(也稱為神經形態完備性)概念。「通俗來講,『完備性』可以回答系統能夠完成什麼、功能邊界在哪裡等問題。研究完備性,可以為軟硬體系統的解耦合、劃分不同研究領域間的任務分工與接口提供理論基礎,我們的研究聚焦完備性理論研究,先回答基本的問題。」張悠慧說。
  • 填補全省昆蟲研究空白 武義發現尺蛾新種
    2018-06-25 15:20 | 金華晚報昨天,記者從武義縣了解到,當地自然科研有新進展,林業專業人員在當地山林中發現鱗翅目尺蛾科新記錄種——白點黃窗尺蛾,該發現不但填補了當地生物多樣性研究的空白,也填補了全省昆蟲研究的空白。
  • 深圳RHD血型研究填補國際相關領域多項空白
    新華網深圳10月28日電(廣東頻道記者 李南玲) 深圳市血液中心和輸血研究所的部級科研課題《中國人Rh血型分子背景研究和HD基因分子方法的建立》日前通過專家認證。
  • 「天機芯」團隊又登Nature,清華類腦計算領域「三連發」
    此次研究成果是施路平團隊在類腦計算與通用人工智慧領域的進一步探索。類腦計算處於起步階段,國際上尚未形成公認的技術標準與方案,這一成果填補了完備性理論與相應系統層次結構方面的空白,利於自主掌握新型計算機系統核心技術。
  • 新興領域研究到底該怎麼研究?
    目前的類腦計算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國際上還沒有形成公認的技術標準與方案。清華大學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提出「類腦計算完備性」以及軟硬體去耦合的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填補了類腦研究完備性理論與相應系統層次結構方面的空白。10月15日,清華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這一類腦計算體系結構領域的重要突破。而在成果背後,這一場源自於新興研究領域的科技成果發布會也為我們帶來三點啟示。
  • 舒茨股份:痕量氣體檢測填補空白
    舒茨股份:痕量氣體檢測填補空白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29 01:07:01
  • 「人源化小鼠」技術模型項目落戶珠海 填補領域空白
    原標題:「人源化小鼠」技術模型項目落戶珠海 填補領域空白   引領世界製藥行業技術的人類疾病「人源化小鼠」技術模型產業化項目昨天籤約落戶珠海香洲區。香洲區政府、珠海金控公司與海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籤署籌建合作框架協議。市委副書記、市長何寧卡,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振新,副市長劉嘉文出席籤署儀式。
  • 新發現史前物種填補早期演化史空白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20日發表一篇古生物學論文,科學家報告了德國發現的一個史前爬行動物新種。該發現填補了早期演化史上的空白,而其解剖學特徵將增進我們對鱗龍型類早期演化的理解。
  • 重慶雲陽世界級恐龍化石群又有新發現 或填補演化序列空白
    ,且具有很高的科普價值和開發利用價值,極有可能彌補中侏羅世恐龍研究多項空白,甚至讓一些新的恐龍物種得以揭示。雲陽普安新田溝組有較為豐富的恐龍和蛇頸龍化石,很可能填補了世界上早侏羅世晚期至中侏羅世早期恐龍時空分布上的空白。因此,雲陽普安恐龍化石具有填補恐龍演化序列空白的潛在重大研究意義。自2017年6月28日新聞發布會之後,相關人員已對雲陽「恐龍化石牆」進行了清理和保護工作,目前形成的化石牆效果更好,化石牆表面的化石數量已「現身」近1萬塊。
  • 無心插柳卻填補行業空白,浙大國際校區新研究讓測量納米世界有了新「觸角」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王湛 通訊員 柯溢能近日,浙江大學國際校區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聯合學院(ZJUI)的胡歡研究員在新型納米球探針技術的研究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填補了行業內精準測量微笑空間的技術空白。該研究發表於國際界面研究領域著名期刊《蘭格繆爾》(Langmuir),並作為封面之一重點報導。
  • 清華大學研發類腦計算機 首提新概念突破圖靈與馮諾依曼體系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張悠慧團隊和精儀系施路平團隊與合作者10月14日在《自然》雜誌發表題為《一種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的論文,首次提出「類腦計算完備性」以及軟硬體去耦合的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這是一年多來,清華在類腦計算領域繼「天機芯」和「多陣列憶阻器存算一體系統」之後於《自然》正刊發表的第三篇成果,也是計算機系以第一完成單位發表的首篇《自然》論文
  • 我縣發現尺蛾新記錄種 填補全省昆蟲研究空白
    通訊員 曹良俊  近日,我縣林業專業人員在壺山森林公園發現鱗翅目尺蛾科新記錄種--白點黃窗尺蛾,該發現不但填補了我縣生物多樣性研究的空白,也填補了全省昆蟲研究的空白。  白點黃窗尺蛾拉丁學名Corymica arnearia Walker。
  • 《中國科學報》︱劉建妮等發現寒武紀多毛類環節動物化石 填補研究空白
    而其中最重要分支——多毛類是現代海洋中最為繁盛的動物類群之一,對於維持海洋底棲及浮遊生態系統的穩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作為寒武紀生命大暴發中出現的類群,環節動物在全球多個寒武紀化石庫中均有出現。但至今為止在我國卻一直未見蹤跡。近日,西北大學地質系教授劉建妮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歐強等人報導了他們發現於我國雲南東部關山生物群的關山多毛蟲。此項研究成果填補了我國在此領域的空白。
  • 清華「天機芯」團隊再發重磅研究!以全新類腦計算系統實現通用人工智慧
    當時,Nature總編斯基珀博士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稱讚清華天機晶片的論文將人工智慧中的計算機科學研究與神經科學研究結合起來,是人工智慧領域的重要裡程碑。而晶片僅為硬體產物,與之配套的類腦計算架構是十分有必要的,這可實現類腦計算軟體和硬體之間的兼容,快速促進類腦計算的開發效率。
  • 中國綿陽研究堆極化中子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近日,來自於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和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合作團隊,在中國綿陽研究堆上自主研製成功應用於中子極化的3He系統,對於一個1.16 bar的3He氣室,實測到72.7±0.4%的3He極化率,這是國內首次報導實現該應用類型的裝置並實測到這樣的極化率,填補了該項技術領域的國內空白
  • 武大向中高層大氣伸出「望遠鏡」填補我國空白
    武大向中高層大氣伸出「望遠鏡」填補我國空白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1日 23:27 來源: 來源:湖北日報荊楚網消息(湖北日報)(記者韓曉玲、通訊員王懷民、趙華成)憑藉著自主研製、國際領先的觀測設備,武大6年來致力大氣遙感觀測,獲取大量關於中高層大氣的第一手數據,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空白。
  • 新格集團年產30萬噸再生鋁項目即將達產 將填補再生鋁利用領域空白
    【鋁道網】新格集團自1993年國內投產以來一直是中國*大的再生鋁合金生產企業,其年產30萬噸再生鋁暨環保科技項目即將達產,項目以3104牌號高端易拉罐用再生鋁為重點,為鄒平鋁產業發展新增30萬噸/年鋁水供應
  • 約5億年前的「多毛生物」引轟動,生命進化史的空白或由它來填補
    約5億年前的「多毛生物」引轟動,生命進化史的空白或由它來填補據《澎湃新聞》的報導,科學家在我國雲南省東部,發現了一個距離約有5.14億年的多毛類動物。研究人員將這個新的屬種命名為「丹尼多毛蟲」,新化石的發現,將有力填補該屬種的空白,為地球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研究提供有力證據。物種起源,我們是從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