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美國杜邦壟斷 自主研發芳綸屏蔽材料填補國內空白

2020-11-24 騰訊網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塗競玉

9月25日,一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在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正式亮相,這款由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了美國杜邦公司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芳綸紙的研發和生產,長期由西方企業壟斷,我國只能進口低端民用產品。而龍邦科技的這款超級絕緣芳綸紙L633A,在各項參數上不低於杜邦公司王牌產品T410絕緣紙,甚至穩定性和絕緣性更佳。

據了解,芳綸的全稱是「芳香族聚醯胺纖維」,是一類新型的特種用途合成纖維,主要應用於高端製造和通訊設施等方面。上世紀60年代,美國杜邦公司最早研發成功芳綸紙,半個多世紀以來,該公司在芳綸紙領域佔有絕對統治地位,無論是新產品研發、生產規摸,還是市場佔有率,都居世界一流水平。美國嚴控芳綸紙對華出口,規定低規格的民用產品可以出口,高規格產品實施禁運。

我國應用的芳綸大部分依賴進口,為了打破這一局面,國家各部門多次明確將芳綸列入關鍵扶持發展的政策範疇。「高性能芳綸紙工程化技術研究」被國防科工委列為重點科技計劃,「芳綸紙基材料項目」 被國家科技部、國家總裝部、國防科工委三部委聯合列為國家重點攻關項目。

龍邦科技十幾年來一直致力於芳綸紙產業的自主研發、生產和銷售,其前身為深圳市昊天龍邦複合材料有限公司,一年多以前,整體從深圳市遷入定南縣。用深圳速度加上定南的支持,用一年多的時間完成了廠房建設,深圳、東莞的工廠搬遷,設備調試,2019年6月正式投產,目前是亞洲最大的芳綸產品生產基地。

9月25日,龍邦科技新品發布會推出「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

在9月25日的龍邦科技新品發布會上,龍邦科技副總經理常小斌公開展示了這款芳綸紙。常小斌強調,和杜邦王牌產品T410絕緣紙相比,龍邦L633A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的穩定性和絕緣性更佳。

這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研發過程中,龍邦科技總工李永鋒帶領團隊,進行了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期間,李永鋒的恩師-——華南理工大學的陳克復院士給予了很多意見和幫助。陳克復長期從事輕工造紙技術與裝備的研究工作,所承擔的科技重點項目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造紙工業技術進步和綠色發展,並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創新獎等重大獎項。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陳克復參加龍邦科技新品發布會

說起龍邦芳綸紙,78歲的陳克復院士表示,芳綸複合材料的產業化對我國國防建設、主導型工業項目如大型飛機、高速列車、造船、電力、電子信息等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今天終於看到我們能研發出比肩杜邦的芳綸紙,太開心了。」

經過十幾年艱苦探索和反覆小試、中試,龍邦科技取得了巨大成績,創造了多項全國甚至世界第一,成為國內首家能實現1313、1414兩大類芳綸紙工業化量產的企業,成功突破半個世紀以來西方的壟斷,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自主研發芳綸屏蔽材料的企業。

相關焦點

  • 打破美國杜邦壟斷 國產「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亮相
    9月25日,一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在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正式亮相,這款由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了美國杜邦公司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這是中國新材料行業值得慶祝的時刻。
  • 國產「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打破美國公司壟斷
    9月25日,一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在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正式亮相,這款由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了美國杜邦公司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 這是中國新材料行業值得慶祝的時刻。
  • 打破進口壟斷!深圳基因國產「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今亮相
    今天(9月25日),一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在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新品發布會上亮相。這款由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進口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
  • 【觀|動態】打破壟斷、填補空白,中國鋼鐵超!硬!核!
    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實現國際領先……鋼企研發生產出系列產品,展現出中國鋼鐵的硬核實力! 鞍鋼集團 填補空白,研發ⅠNi系耐海洋大氣腐蝕橋梁鋼
  • 我國自主研發磁性基板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這款由電子科技大學歷時10餘年研發的高磁導率磁性基板,打破了國外基板廠商壟斷市場的局面,不僅被華為、魅族、小米等手機採用,產品還銷至美國、日本等數十個國家及地區。憑藉「高磁導率磁性基板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電子科技大學鄧龍江教授團隊近日獲得201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瀚恩新材料:光學級PVA薄膜填補國內空白
    日前,客戶試用反饋結果傳遞到重慶雲天化瀚恩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研發部門。     光學級PVA偏光膜應用於製造生產偏光片,而偏光片是液晶顯示器重要材料之一,PVA薄膜的製造技術和市場幾乎完全被日本所壟斷。通過與市場的充分接觸和客戶需求的調研,2013年,公司前身——雲天化股份重慶研發中心看中了這一市場空白,開始研發光學級PVA偏光膜。
  • 打破國際壟斷 株洲火炬特種高純功能靶材將填補國內空白
    紅網時刻株洲3月8日訊(記者 蘇莉雅 通訊員 徐洋)我國高端ITO靶材長期以來都是依賴進口,但這個局面即將被打破。3月7日,株洲火炬特種高純功能靶材項目舉辦開工儀式,該項目建成後,將填補國內技術空白,並成為國內最大、種類最全的靶材生產基地。株洲市委副書記王洪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智,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天元區委書記周建光出席開工儀式。
  • 中國技術再次打破美國壟斷!
    比鋼鐵還要堅硬的紙,我國的一位女科學家打破了美國壟斷。造紙術在中國己經有很久遠的歷史了,也被稱為四大發明之一。紙的發明對於從古至今文明有著巨大的貢獻!那麼紙對於現在的軍事領域也起著非常大的作用,紙在軍事領域也有很多的用處。在中國航天領域發展的過程當中,為保護好太空人的安全上。飛船的所有材料都必須要可以抵擋住太空中的高輻射,保護在飛船上的物資和太空人的安全也會用到紙。
  • 我國女教授研發出比鋼還硬的紙,打破美國技術壟斷
    據資料顯示,當火箭原料減重一千克,成本就可以降低三千萬,抗輻射強、硬度大、質量輕的芳綸紙顯然就是火箭材料的不二之選了。當過副校長的張美雲比常人更了解我國製漿造紙的短板,為了更好的研究高性能纖維紙,在帶領「高性能纖維紙基功能材料團隊」時,她決定申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張美雲共花了十年時間,先後三次申報,歷經「策劃、申報、答辯」等流程才算成功。
  • 填補國內空白 均瑤又創第一
    10月16日,由均瑤集團旗下上海華模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國內首臺擁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他自豪地表示,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飛行模擬機,填補了國內裝備製造業的一項技術空白,也突破了國際上在該領域的技術壁壘。更為重要的是,從今往後,我們將擁有在此基礎上開發配套各種型號的模擬機產品的能力。
  • 國產F-12芳綸纖維量產 是航空航天重要材料
    8月2日電,新華社報導,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六研究院46所研發的F-12高強有機纖維技術近期經過國內權威專家組鑑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且已實現產業化生產。這預示著我國有望徹底打破發達國家對高強纖維的壟斷地位。
  • 莞企填補國內MEMS傳感晶片產業空白
    創新團隊成員在MEMS振蕩器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已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和產業化的前期準備工作,並建立矽MEMS振蕩器研發和測試平臺,填補這一產業的國內空白,打破國外壟斷。  填補國內產業空白  在來到松山湖之前,合微首席技術官鄺國華在上海工作。在上海時,與鄺國華相熟的幾位專家,已經聯合在研發MEMS傳感晶片。在有了技術成果後,這些專家想將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化。
  • 口罩股泰和新材收購芳綸紙企業:股價不漲反跌不是每種防護服都用於...
    不是每種防護服都用於抗病毒泰和新材(002254)從事高性能纖維的研發與生產,公司生產的氨綸長絲可廣泛用於醫護服彈力扎口、紙尿褲、口罩耳帶等醫用防護領域。在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公司組織員工放棄休假,24小時不間斷生產,產品供不應求。
  • 芳綸-國防軍工上的高分子材料解密!
    芳綸纖維應用最廣泛是對位芳綸纖維,其中芳綸纖維1414(芳綸II),美國杜邦公司、日本帝人公司生產的為主;芳綸III(雜環芳綸),主要以俄羅斯的雜環纖維、國內以中藍晨光生產的STARAMID F-3為主。
  • 特種玻璃纖維核心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國內最大的特種玻纖研發生產...
    玻璃纖維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高頻、高速、高保真信號傳輸的5G通信、物聯網等新興行業迅猛發展,新能源、軌道交通等領域技術升級,都離不開具有低介電、低損耗和高強度、高模量等特點的特種玻璃纖維材料作為支撐。
  • 國儀量子新品填補國內多項空白
    國儀量子新品填補國內多項空白 快訊
  • 透明導電膜玻璃填補國內空白
    2008年,杭州藍星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威海藍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學聯合研發浮法在線透明導電膜玻璃生產技術,目前該項目已經進入中試階段。預計今年年底,浮法在線透明導電膜玻璃將在威海藍星進行批量生產。
  • 填補國內空白!北侖這家企業挺進國際高端材料市場
    12月28日,位於寧波市北侖區芯港小鎮的寧波錦越新材料有限公司傳來好消息:憑藉在超高純金屬領域的核心技術優勢,該企業已成功研製出純度為6N3(99.99993%)的電子級超高純鋁,並得到了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PAT(博飛克)驗證,產品質量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高純鋁。
  • 打破美日歐壟斷!剛剛,中國稀土領域又獲一重大突破
    近日,該地區利用稀土資源順利研發了新產品,並有望實現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據界面新聞1月11日報導,包頭稀土研究院已與成都某科技企業達成技術轉讓協議,前者 擬首期投資2000萬元人民幣,籌備建造中國首條月產800公斤稀土納米斷熱漿料中試生產示範線。
  • 醫用SEBS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在上周召開的新一代醫用關鍵高分子材料SEBS應用推廣會上,巴陵石化公司宣布,其研發生產的醫用熱塑性彈性體SEBS產品質量達到醫療衛生級標準,打破了國外壟斷,目前具備萬噸級生產能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國家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性能優越的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SEBS被公認是替代軟質PVC的最佳材料。作為醫用輸液管材料的換代品,目前每年醫用SEBS需求量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