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導電膜玻璃填補國內空白

2021-01-17 世鋁網

  隨著全球對可再生、清潔和安全能源需求的日益提升,薄膜等新技術的創新和成本的逐步降低,各類薄膜太陽能電池正成為全球新型太陽能電池研究的重點和熱點,並且越來越廣泛地在各個領域應用,我國很多企業也加入到了薄膜太陽能電池行業中。

  2008年,杭州藍星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威海藍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學聯合研發浮法在線透明導電膜玻璃生產技術,目前該項目已經進入中試階段。預計今年年底,浮法在線透明導電膜玻璃將在威海藍星進行批量生產。

  填補國內空白

  目前太陽能電池已經開始廣泛用於通信、交通、民用產品等各個領域,光伏發電不但列入到國家的攻關計劃,而且列入國家電力建設計劃,同時也在一些重大工程項目中得到應用。但短期內,中國太陽能電池產業對矽材料和終端市場的雙重依賴無法緩解。多晶矽和單晶矽太陽能電池主要原料多晶矽和單晶矽90%以上須從國外進口,而終端產品90%以上又必須出口國外市場。

  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同樣也波及到了我國太陽能電池產業,多晶矽價格急劇下降到歷史最低水平,原本「晴空萬裡」的太陽能電池產業忽然「烏雲密布」。「晶體矽價格昂貴,又容易受國際市場的影響,價格波動大;而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因為製造原材料價格低、不易受市場的影響,並且隨著薄膜技術的進步,逐漸被看好。」杭州藍星總經理劉軍波說。

  然而在我國,浮法在線透明導電膜玻璃的研發、生產還是一片空白,用於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透明導電膜玻璃完全依賴進口。「我國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是通過購置國外生產設備和基礎材料開展的。雖然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需求正迅速擴充,行業擴容給企業帶來了高額利潤;但長期來看,一旦企業上了規模,行業的利潤必然向行業關鍵性產業鏈的瓶頸轉移。生產商若沒有掌握產品的關鍵性技術,其利潤空間必然有限,無法推動行業進步。」劉軍波點破了我國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行業面臨的問題。

  據了解,國際上擁有浮法在線透明導電膜玻璃生產技術的只有日本和美國兩家公司,「現在藍星終於打破了國外兩家公司在國內的壟斷局面,成為國內惟一擁有浮法在線透明導電膜玻璃生產技術的企業。到年底,我們將在威海藍星進行批量生產。」劉軍波自豪地說。

相關焦點

  • 藍星玻璃公司浮法在線透明導電膜玻璃完成工業試驗
    由杭州藍星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威海藍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學產學研聯合開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浮法在線透明導電膜玻璃近日在公司浮法三線  完成工業試驗,具備產業化條件,並作為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基板玻璃投放市場,填補了國內技術和產品空白。
  • ITO透明導電膜玻璃生產及應用2
    ,大致情況如下:           ⑴TD - 750 型透明導電膜玻璃鍍膜生產線  機械工業部瀋陽真空技術研究所與深圳南亞技術有限公司合作研製的國內首條TD - 750 型大規模自動化透明導電膜玻璃生產線自1994 年投產後,產品性能良好,產品合格率達90 %以上。
  • 透明導電膜在電容屏領域的現狀
    一、透明導電膜種類及用途透明導電膜(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TCO)是在可見光範圍內具有高透明率具有導電特性的一種薄膜,為晶粒尺寸數百納米的多晶層,主要用於光電器件如液晶顯示器的透明電極、觸控螢幕、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透明電極等,上述透光度和導電性是兩個相互牽制的指標
  • 光電顯示用透明導電膜及玻璃(ITO)的原理
    高電阻玻璃一般用於靜電防護、觸控屏幕製作用;普通玻璃一般用於TN類液晶顯示器和電子抗幹擾;低電阻玻璃一般用於STN液晶顯示器和透明線路板。ITO導電玻璃按尺寸分,有14」x14」、14」x16」、20」x24」等規格;按厚度分,有2.0mm、1.1mm、0.7mm、0.55mm、0.4mm、0.3mm等規格,厚度在0.5mm以下的主要用於STN液晶顯示器產品。
  • 信義透明導電膜玻璃榮獲「傑出新能源產品獎」
    玻璃旗下的信義光伏產業(安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義光伏」)生產的「太陽能薄膜電池用透明導電膜玻璃(TCO 導電玻璃)」產品,在眾多評選的新能源產品中脫穎而出,喜獲「傑出新能源產品獎」。信義玻璃始終將如何長久持續促進可再生能源事業的發展,作為企業的社會責任。
  • 導電膜玻璃項目投入試生產
    導電膜玻璃項目投入試生產 2015-03-19 14:34:17   來源:池州日報
  • 全球最大透明導電膜玻璃供應商——南玻
    (左圖:集成式電容式觸控螢幕OGS  右圖:電容式觸控螢幕用ITO-Film )  南玻集團精細玻璃事業部將攜集成式電容式觸控螢幕(OGS)、電容式觸控螢幕用ITO-Film、導電蓋板玻璃(配套G1F結構)、薄膜型電容式觸控螢幕
  • 新奧光伏「新型太陽能電池用透明導電玻璃材料」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新奧光伏「新型太陽能電池用透明導電玻璃材料」項目通過國家驗收發表於:2013-07-30 00:00:00     來源:世紀新能源網索比光伏網訊:世紀新能源網報導:近日,受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委託,新奧光伏能源有限公司承擔的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新型太陽能電池用透明導電玻璃材料及工藝的聯合研發」驗收會在廊坊舉行。
  • - 透明導電玻璃ITO簡介
    北京時間08月13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 液晶顯示器現已成為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型高新技術產業,透明導電玻璃則是LCD的三大主要材料之一.液晶顯示器之所以能顯示特定的圖形,就是利用導電玻璃上的透明導電電膜,經蝕刻製成特定形狀的電極,上下導電玻璃製成液晶盒後,在這些電極上加適當電壓信號,使具有偶極矩的液晶分子在電場作用下特定的方面排列,
  • 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發展優勢
    傳統的透明導電材料,如ITO,價格昂貴,易碎,不靈活。儘管碳納米管、多晶石墨烯和金屬納米線等替代網絡已經被提出,但這些材料的透明導電性能使它們不適用於廣泛的應用。幾乎所有現代可攜式和家用電子產品的激動人心的特點都是由光電子器件驅動的,它廣泛地使用透明導電薄膜,如觸控螢幕、液晶顯示器、有機光電池和有機發光二極體。由於石墨烯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光學透明性和力學性能,因此被認為是取代現有的昂貴的銦錫氧化物(ITO)作為透明導電膜的理想材料。石墨烯氧化物以膠體懸浮液的形式,不僅可用於低成本的大批量生產,而且與基於柔性基體的新興技術相兼容。
  • 透明導電膜,你真的了解嗎?
    透明導電膜材料的研究起步於19世紀末,當時是在光電導材料上塗上很薄的金屬薄膜;到了1950年,第二種透明導電膜In2O3被製成,ITO導電膜開始在透明導電膜方面得到普遍應用;在最近20年裡,透明導電膜應用主要以ITO材料為主,而在製程上以磁控濺鍍工藝為主。
  • 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研究與產業化進展
    其在觸控屏、顯示面板、智能玻璃、太陽能電池等領域都有巨大的市場需求,隨著柔性顯示和觸控技術的快速發展,ITO 在變形和彎折時易斷裂的缺點成為行業發展的瓶頸,石墨烯材料的光學透過率高達97.7%、理論載流子遷移率為200 000 cm2/(V·s)、具有較好的機械強度及良好的柔性,在透明導電膜市場中有很好的競爭力。
  • ITO導電膜VSITO玻璃 誰是觸控市場先鋒
    觸控市場成長,其重要零組件之一的ITO導電膜市場當然也跟著一枝獨秀,預期觸控面板用的透明導電膜市場將大幅成長。根據Displaybank的市場研究報告顯示,觸控面板用的透明導電膜市場,預計將隨著觸控面板的應用而擴大,未來四年將維持平均22%的成長率。
  • 柔性透明導電膜的製備技術
    金屬系透明導電膜金屬膜系導電膜的製備方法主要為濺射型和金屬柵網型兩大類,主要用作透明電磁屏蔽材料。濺射型是指將金屬直接濺射在基材上。金屬導電性好,但一般只有當其厚度低於20nm時,對光的吸收和反射才會大大下降,呈現出好的透光性,而膜層厚度過低,得不到連續膜,導電性惡化。因此,受其性能及成本的所限,該製備工藝市場應用很少。金屬系透明導電膜多以金屬柵網型為主,其又可分成蝕刻法,纖維編織法,印刷法以及銀鹽法等。
  • ITO導電膜——當前透明導電膜的主角_公司新聞_江蘇日久光電股份...
    高的可見光透光率與相當低的電阻率結合在一起,使ITO薄膜成為目前綜合性能最優異的透明導電材料之一。目前國內觸屏生產商所用的ITO 導電膜大部分依賴日本、韓國等國家進口,業內主要供應商有日東電工、尾池工業及帝人化成、東洋紡等廠商,其中日本日東約佔每年國內採購量的50%。    ITO導電膜近期的發展史也蘊育著產業內的競爭格局變化。     長期以來,日本廠商一直壟斷觸控屏用ITO導電膜的供應。
  • 透明導電膜也可以是二維的?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已經製造出了第一批高度透明,具有觸覺響應性和導電性的超柔性銦錫氧化物(ITO)薄膜。ITO片採用新型液態金屬印刷技術製成,厚度僅為1.5 nm,可以沉積在各種基材上,然後可以像管一樣捲起來。它們可能被用來製造未來的觸控螢幕,並且可以像報紙一樣通過卷對卷(R2R)處理來製造。
  • 柔性透明導電膜的產業化進展及技術趨勢
    在這產業趨勢之下,具有可撓性、高光穿透度、高導電度的軟性透明導電膜是許多柔性光電產品的基礎。 因此,柔性透明導電膜將會成為柔性光電產品的戰略性材料。本文從透明導電膜的特性探討具潛力的柔性透明導電膜技術,闡述各技術發展現況,並從材料特性、量產技術與商品產業化進展分析各種技術的發展趨勢。期盼在柔性電子崛起之際,產業能夠在材料、製程、設備有所布局,掌握柔性電子的龐大商機。
  • 【盤點】國內納米銀線柔性透明導電薄膜企業
    作為一個早就進入人們視野的導電材料,納米銀在國內有哪些企業在做?近日,有公眾號對此多了一個盤點,不妨一起來看看,作為參考——1.蘇州諾菲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蘇州諾菲成立於2011年,由北極光投資,是國內最早從事納米銀線柔性導電材料研究的公司,公司創始人潘克菲、姜鍇均為海歸博士,且擁有多年半導體行業工作經驗。主要業務為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膜的研究開發,已在2014年小量量產,目前已積累了一批試樣客戶。
  • 金力泰開發出的石墨烯陰極電泳塗料填補了國內空白
    目前,國內還沒有利用石墨烯提高底漆導電性的先例,這也就意味著金力泰石墨烯改性陰極電泳底漆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據了解,現有的工業電泳塗裝中,一般採用陰極電泳塗料作為底漆塗裝,通過利用環氧樹脂優異的基材結合力和防腐性能,配套中塗、面漆等,實現防腐和耐候性的雙重保護;而以丙烯酸樹脂為主要成膜物的陰極電泳塗料,則具有優良的光穩定性和耐候性。
  • 石墨烯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膜:助力柔性電子趕上「發展快車」
    因此,在產業趨勢的影響下,具有可撓性、高透光性、高導電的柔性透明導電膜成為光電產品的戰略性材料。國內企業看到柔性電子崛起的契機,想搶先在柔性電子產業布局中佔領一席之地,掌握柔性電子龐大的市場應用契機。眾所周知,光電產品需要光的穿透與電的傳導,因此透明導電膜是光電產品的基礎,市場上常見的產品都會用到透明導電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