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次權威發布《現場救護第一目擊者行動專家共識》

2021-01-21 紅網

紅網時刻9月1日訊(通訊員周瑾容 梁輝 申勇 劉玉君)2019年7月9日,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發布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認為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對家庭和社會都負有健康責任。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需要積極參加逃生與急救培訓,學會基本逃生技能與急救技能;需要緊急醫療救助時撥打120急救電話;發生創傷出血量較多時,立即止血、包紮;對懷疑骨折的傷員不要輕易搬動;遇到呼吸、心臟驟停的傷病員,會進行心肺復甦;搶救觸電者時,首先切斷電源,不能直接接觸觸電者;發生火災時,會撥打火警電話119,會隔離煙霧、用溼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現場救護第一目擊者行動專家共識》發布恰逢其時。

【嚴峻現實】現場救護成為急診醫療服務體系關鍵而薄弱的一環

儘管現代醫學發展日新月異,診療技術和急診醫療服務體系(EMSS)不斷改善。但隨著社會變遷,老齡化問題日趨嚴峻,各種急慢性疾病、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以及社會安全事件日益增多,疾病譜在發生深刻變化。心腦血管疾病和意外傷害已經成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最緊急、最嚴重的心臟驟停80%發生在醫院外,黃金急救時間僅有4~6分鐘,應立即進行心肺復甦。然而當今,即使身處急救網絡健全的社區,專業急救人員也很難確保4~6分鐘內抵達現場施救。現場救護已經成為我國EMSS關鍵而薄弱的一環,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與「健康中國」和「全民小康」的國家戰略也不相適應。

【專家共識】指導「第一現場」「第一時間」「第一目擊者」有效施救

一方面是現場救護水平已經成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和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體現標誌。在傷病突發的第一現場,第一目擊者在第一時間能否正確施救,事關生死;另一方面則是嚴峻的現實,在歐美發達國家,全民急救教育普及率高達30%~80%,而我國具備急救能力的第一目擊者僅有1%左右。為了提高我國第一目擊者急救教育普及率,構建全民參與的EMSS,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第一目擊者現場救護專業委員會組織專家制定了國內首個《現場救護第一目擊者行動專家共識》。針對我國現場急救中的薄弱環節,指導公眾在突發傷病與事件中的「第一現場」「第一時間」「第一目擊者」如何有效施救。

《共識》指出:在不同突發事件的「第一現場」,應強化風險預控、環境管控、整體聯控;「第一時間」正確識別判斷病情、緊急呼救和實施初步急救;「第一目擊者」必須具備CPR、AED除顫、海姆立克法、創傷急救等知識與技能。提出進行全民普及急救知識與技能的最佳場地、最佳培訓方式、最佳傳播途徑,並倡導從政策、法律、科技、文化等社會各個層面共同推動第一目擊者行動計劃,以最大限度向全民普及急救知識與技能。

【權威發布】對促進全民急救能力水平提升具有裡程碑意義

《共識》主要執筆人、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第一目擊者現場救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祝益民教授強調: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政治、文化、科技等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建立第一目擊者行動指引,提升我國第一目擊者急救教育普及率,縮短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既是保障我國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需要,也是實現健康中國、全面小康的具體要求,希望社會各界都積極支持、廣泛參與、共同推進現場救護第一目擊者行動計劃。

2019年8月31日,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2019年學術年會暨第六屆醫院宣傳與科普健康教育論壇、湖南醫學科普2019學術年會在湖南省人民醫院舉行。會上,由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第一目擊者現場救護專業委員會組織專家制定的國內首個《現場救護第一目擊者行動專家共識》正式發布。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名譽會長,原國家衛生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王隴德;中華醫學會黨委書記李國勤;中華醫學會副秘書長姜永茂;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陳小春;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主任委員郭樹彬;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祝益民;湖南省人民醫院院長李小松上臺點亮電子屏,與400餘名參會代表共同見證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祝益民表示,《共識》在借鑑國外相關指南與科學依據的基礎上,由全國各地50餘名專家討論制定,結合我國國情,為第一目擊者行動及培訓提供指引,填補了我國相關領域的空白,對構建我國全民參與的EMSS,促進全民急救能力與水平的提升具有裡程碑意義。

【現場展示】醫學科普創新案例精彩紛呈

在8月30日下午舉行的醫學科普創新案例展示大賽上,共有來自國內17家醫院的19個案例參賽,經過選手精彩展現和評委綜合評分,最後評選出十佳案例、優秀案例及最佳網絡人氣案例獎。這些案例有的介紹急救操如何與廣場舞結合,將急救知識融入當地群眾業餘生活;有的闡釋健康科普傳播組織架構和立體化傳播途徑,多維度展現科普植根本土、拓展至各地的先進經驗……其中,湖南省人民醫院改編熱門電影臺詞,醫護人員變身消防員、銀行職員等不同職業身份,將節奏鮮明動感、歌詞朗朗上口的急救歌廣場舞跳得熱力十足,引發全場熱烈掌聲。

當天晚上,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舉行常委會、全委會會議和青委會換屆選舉。

【三會合一】醫學科普大咖媒體資深記者雲集

8月31日,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2019年學術年會、第六屆醫院宣傳與科普健康教育論壇、湖南醫學科普2019年學術年會在湖南省人民醫院天心閣院區隆重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名譽會長王隴德教授,中華醫學會黨委書記李國勤、副秘書長姜永茂,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主任委員郭樹彬教授,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姜雯,《健康報》社副總編輯楊秋蘭,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副總編趙安平等專家教授,以及湖南省衛健委主任、黨組書記陳小春,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黨組成員祝益民,湖南省人民醫院院長李小松等領導出席開幕式。

本次會議除主會場外,還設有三個分會場。上午的主會場在王隴德院士的「科學、通俗、易操作,健康教育科普之要件」主題講座中拉開序幕。王院士「10個網球」、「四個一」的健康飲食要領引起與會人員極大的興趣,大家紛紛拍照轉發至微信朋友圈。下午的三個分會場分別圍繞醫學科普·頂層設計、健康教育·傳播路徑、醫院宣傳·「勢」在人為的主題展開,授課專家既有新華社、光明日報等媒體資深記者,又有做科普頗有心得的醫護人員,還有集醫院宣傳負責人、醫療自媒體聯盟發起人和傳媒大學研究中心負責人於一身的跨界能人等。大咖們接地氣的講授,帶來視覺和聽覺的衝擊,開啟了聽者的思路。會場座無虛席,主辦方只得一再加座。

近年來,湖南省人民醫院在醫學科普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國內首次提出在傷病發生的「第一現場」「第一時間」由「第一目擊者」實施正確急救的「現場救護三個一核心理念」;出版首部現場救護第一目擊者行動科普專著;首次倡導設立現場救護第一目擊者行動節日(1月11日);成立首個現場救護第一目擊者行動聯盟;首創現場救護第一目擊者行動歌(舞),並已發布近二十個湖南方言版,還將急救歌舞唱(跳)到祖國大西北和非洲獅子山;開展現場救護第一目擊者行動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進農村「五進」活動,以及醫帶醫、醫帶親、醫帶老、醫帶小、醫帶鄰的「醫帶五」活動,讓急救星火燎原湖湘大地,影響輻射國內外。

相關焦點

  • 鳳凰縣:守護生命 警醫同行現場救護第一目擊者在行動
    現場指導進行操作演練。現場指導進行操作演練。現場指導進行操作演練。紅網鳳凰縣分站1月11日訊(通訊員 滕曉麗)1月11日,是「第一目擊者行動日」,鳳凰縣民族中醫院「第一目擊者」培訓小組在急診科主任田婷婷的帶領下來到鳳凰縣沱江鎮派出所,為派出所幹警進行了一場公益培訓,切實幫助公安警務人員熟練掌握日常急救技能。
  • PLD不良反應中國專家共識權威發布 | 袁芃教授詳解共識要點
    PLD不良反應中國專家共識權威發布 | 袁芃教授詳解共識要點
  • 中國兒童維生素A、D專家共識權威發布,建議收藏!
    來自於:醫學界兒科頻道  為進一步落實我國政府對兒童早期發展的相關要求,實現從以治療為中心到以健康為中心的醫療服務理念轉變,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中國兒童保健學術年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領導、國內外從事兒童保健的著名專家學者和各級婦幼保健專業人員,圍繞我國兒童保健領域新進展、新技術,開展主旨演講和專題發言,此次大會採取線下會議和線上直播相結合的形式
  •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發起CSC在行動:COVID-19中國專家共識...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CSC)迅速發起「CSC在行動」的專題活動,旨在指導心血管醫生在疫情防控期間合理救治患者,做好自身防護,避免交叉感染。2020年2月初,由CSC牽頭,邀請來自CSC 8個學組(包括大血管學組、心血管急重症學組、介入心臟病學組、動脈粥樣硬化與冠心病學組、冠狀動脈腔內影像及生理學學組、肺血管病學組、青年委員會及護理學組)的心血管病專家及部分感染病專家共125人(包括23位戰鬥在一線專家),結合一線防治經驗和體會,撰寫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臨床處理原則的專家共識》,並於2020年2月13日在《
  • 我專家發布一項中英文版共識:旨在推動動脈入徑診療規範和安全
    為推動此項技術健康、規範、安全地開展,由我國廣東省深圳市心血管病專家董少紅主任醫師等冠脈介入診療團隊聯合大拇指俱樂部共同撰寫和發布了國內首個《經遠端橈動脈行冠狀動脈介入診療的中國專家共識》。該《共識》分別以中英文兩個版本發表在剛剛出版的《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誌》及《Cardiology plus》期刊上。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正式發布 ——規範精準,與時俱進,共啟晚期NSCLC診療新徵程
  • 前庭神經炎診治多學科專家共識發布,共識要點一覽!
    本共識旨在綜合國內外關於前庭神經炎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成果以及國內多學科專家的臨床經驗,為前庭神經炎的臨床診治提供規範化的標準,以期規範和促進前庭神經炎的診療工作。本文其中的共識的要點進行總結。建議VN 的診斷標準如下:(1)急性、首次、持續性眩暈發作,伴噁心、嘔吐和姿勢不穩;(2)無聽力下降及其他局灶性神經系統症狀和/或體徵;(3)單向水平為主略帶扭轉的自發性眼震,伴或不伴輕微上跳成分,眼震符合亞歷山大定律,患側甩頭試驗陽性;(4)相關輔助檢查提示單側前庭神經功能減弱,如患側vHIT增益降低伴糾正性掃視,患側雙溫試驗反應降低,患側VEMPs異常,患側
  • 重磅發布 | 放射性同位素標記藥物物質平衡及生物轉化臨床研究倫理審查專家共識
    放射性同位素標記藥物物質平衡及生物轉化臨床研究倫理審查專家共識6月20日由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蘇州大學藥物研究與轉化交叉研究所承辦的中國藥學會「第二屆生物技術藥物臨床研究關鍵技術研討會暨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與相關技術培訓班」圓滿收官,十餘位國內知名專家出席大會並分別作了精彩的主題報告及參加圓桌討論,來自全國各地200
  • 用心守護高原精靈:雪豹救護背後的故事
    既然選擇了公開、透明,無論結果如何,都不該迴避,經過思考和整理,1月30日晚上,我通過微博發布了一篇文章——《凌雪又倒下了,我們需要一些建議》,如實發布了凌雪的情況,也坦承了我們在術後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甚至做好了被憤怒的網友攻擊的心理準備。晚上10點到第二天凌晨2點,無數人心疼、安慰、幫忙想辦法聯繫國內外專家,但是沒有一個網友責備和攻訐。
  • 國內首個NSCLC二代測序技術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出爐!
    我國近年來也發表了多個NGS專家共識,包括《臨床分子病理實驗室二代基因測序檢測專家共識》、《臨床基因檢測報告規範與基因檢測行業共識探討》、《二代測序技術在腫瘤精準醫學診斷中的應用專家共識》、《二代測序技術在血液腫瘤中的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18年版)》等。然而,現有指南通常側重檢驗科室的技術參數標準,尚缺乏可指導NGS檢測在實體瘤臨床診療路徑中應用的指南或共識。
  • 共識| 中國中樞神經系統膠質瘤免疫和靶向治療專家共識(第二版)發布
    神外前沿訊,在《中國中樞神經系統膠質瘤免疫和靶向治療專家共識》之後(詳見:中國中樞神經系統膠質瘤免疫和靶向治療專家共識 正式發布),《中國中樞神經系統膠質瘤免疫和靶向治療專家共識》(第二版)即2020版也於近日在中華醫學雜誌上全文發布。
  • 薇諾娜研究院中國敏感性皮膚高峰雲論壇首發權威科研成果重磅發布
    會上,薇諾娜研究院聯合5大行業協會、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雲發布「三大指南和一個共識」,皮膚學界泰鬥、專家、學者「雲分享」前沿發現。同時和丁香醫生共同打造《敏感肌膚精準防護指南》,與知乎共建「敏感肌線上圓桌」,奏響薇諾娜4月「敏感性皮膚關愛周」系列活動的最強音,也為品牌狂歡節拉開序幕。
  • 《子宮頸癌等人乳頭瘤病毒相關疾病免疫預防專家共識》在京發布
    中新網北京7月13日電 (記者 李亞南)為響應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出的消除宮頸癌的全球呼籲,《子宮頸癌等人乳頭瘤病毒相關疾病免疫預防專家共識》(以下簡稱《HPV專家共識》)13日在北京發布。這是中國首部HPV相關疾病免疫預防方面的專家共識,由30多位國內知名的臨床醫學和疾病預防控制專家編寫審核而成。子宮頸癌主要由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所致。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公布的結果顯示,2018年全球估計有近57萬女性新患子宮頸癌,31萬女性死於子宮頸癌;其中,中國子宮頸癌新發病例近11萬人,死亡病例近5萬人。
  • 最新中國專家共識告訴你
    最新中國專家共識告訴你 2019-03-05 來源:醫脈通
  • 《益生菌科學共識(2019版)》發布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 《益生菌科學共識(2019版)》發布 2019-05-29 10:24:59 來源:中國檢測網 網絡轉載 閱讀: 次    2001年由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 美媒:美專家均認為伊朗核科學家是被以色列暗殺
    資料圖:穆赫辛·法克裡扎德《華盛頓郵報》在其發布的一篇分析文章中提到,「在伊朗頂級核科學家11月27日在德黑蘭附近遇襲身亡之後,問題迅速地從誰在光天化日之下進行了大膽的襲擊,轉移到了為什麼要進行此次襲擊。
  • 《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發布!丨指南共識
    《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發布!丨指南共識 2019-07-26 來源:醫脈通
  • 飼養員遭熊攻擊身亡現場疑曝光 慘劇讓目擊者感嘆動物野性難馴
    飼養員遭熊攻擊身亡現場疑曝光 慘劇讓目擊者感嘆動物野性難馴時間:2020-10-19 10:09   來源:中國小康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飼養員遭熊攻擊身亡現場疑曝光 慘劇讓目擊者感嘆動物野性難馴 近日網友發布的一條朋友圈引起關注,內容是上海野生動物園一飼養員遭群熊撕咬死亡,並曝光了當時現場照片,
  • 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美國心臟協會:海拔3880米的培訓
    培訓現場。紅網時刻常德6月19日訊(通訊員 李穎)受西藏隆子縣衛生健康委員會邀請,6月17日,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美國心臟協會(AHA)3名導師代表,在隆子縣人民醫院舉辦了第一批AHA基礎生命支持(BLS)培訓班。
  • TMB專家共識發布|腫瘤突變負荷檢測及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
    專家共識一:TMB 一般是指特定區域內體細胞非同義突變的個數專家共識二:tTMB專家共識三:目前研究證據顯示在專家共識四:推薦使用近期石蠟包埋腫瘤組織樣本進行專家共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