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不少群眾在網上反映,一些場所使用的測溫儀測量不準,這是什麼原因?這方面問題應該怎麼解決?2月3日,在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的第六場新聞發布會上,官方進行了解答。
據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人體溫度測量儀是疫情防控重要裝備,目前在用的人體溫度測量儀主要分為水銀溫度計和紅外人體溫度測量儀兩種,網友反映測量不準的以紅外人體溫度測量儀居多。從前期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組織現場檢測校準情況看,測溫儀存在問題主要有以下情況:一是購買產品不合格。有些使用單位通過網絡渠道購買的人體紅外測溫儀不符合國家標準,質量不可靠。人體紅外測溫儀屬二類醫療器械,建議消費者到具有二類醫療器械經銷資質的正規商家購買使用;二是許多單位和消費者使用前未進行檢測校準,也未進行調試,容易產生測溫偏差;三是操作人員不了解測溫儀性能,測溫儀對環境溫度等條件有一定要求,室外溫度過低時容易停機;四是一些操作人員對測溫時的人機距離、操作規程不掌握,造成測量失準。
為保證測溫儀器順利有效完成監測任務,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積極發揮職能和技術優勢,組織開展免費監測校準服務,努力保障在用監測設備量值準確可靠。內蒙古計量測試研究院抽調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現場檢測服務工作組,開通人體測溫儀等計量儀器檢測業務24小時綠色通道,做到檢測業務全時受理、快速檢測。採取主動上門服務的方式,積極與呼和浩特市火車站、機場、醫院、物業、超市、銀行等重要交通場站、醫療機構、公共場所聯繫,對在用紅外體溫篩檢儀等人體溫度測量設備開展免費上門檢測服務,目前這項工作仍在進行中。下一步自治區計量院和各盟市計量所將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加強對社會各方面的指導,滿足相關單位和群眾監測設備校準服務需求。
來源:呼和浩特晚報 於亞軍
校對:王文豔
審讀:志偉
編委:郝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