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六月六日,《空中監獄》(Con Air)在北美公映。當周的周末票房數據出爐,這部R級片超越上映第二周的《侏羅紀公園2》,榮登票房榜首位。
那年六月,相比評論不佳的《蝙蝠俠與羅賓》和《生死時速2》,《空中監獄》雖在累計票房總額上略輸半招(主要原因在於R級片的限制),但二十年後的今天,要問哪部電影在觀眾腦海中留下了更深的印象,恐怕還得數這部處處過火、人人癲狂的《空中監獄》。
再加上同月上映,票房更好的《變臉》,那時候的尼古拉斯·凱奇(Nicolas Cage)真是風光無限,又有誰會稱他是「爛片王」?
《空中監獄》海報《空中監獄》說的是,凱奇飾演的美軍突擊隊隊員卡麥倫因過失殺人而被判入獄十年。苦捱八年之後,他終於獲得假釋機會,原本一心想趕快回到從未謀面的女兒身邊,與她共度八歲生日。誰承想他碰巧搭上運送重刑犯的飛機,原本觸手可及的一家團圓變得困難重重。
這是一個關於不能貪便宜搭便機的故事影片由好萊塢著名製片人傑瑞·布魯克海默(Jerry Bruckheimer)監製。因為故事與風格上,都和他之前監製的《勇闖奪命島》有些相似,所以至今仍有不少人以為它也是麥可·貝的導演作品。這對當時還只是第一次執導劇情長片的英國導演西蒙·韋斯特(Simon West)來說,有些不公。當時韋斯特已經35歲了,之前都在拍廣告和MV。《空中監獄》的成功,令他成為好萊塢熱門的動作片新血,之後又拍過《古墓麗影》、《機械師》、《敢死隊2》等。
《空中監獄》沒有什麼藝術上的建樹,也不算什麼裡程碑式的作品。用今天的話來講,它只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電影,有扣人心弦的情節發展、有血有肉的主角配角、驚心動魄的打鬥拼搏、真實可信的爆炸場景。放在1990年代的好萊塢,這樣的電影比比皆是。可悲的是,二十年後的今天,卻已成了稀缺品。
如果你厭倦了天賦異稟的超級英雄跟幾可亂真的CGI畫面,不妨把這部二十年前的老片翻出來看看。如果你曾為它擊節叫好,不妨讀讀以下關於這部電影你可能不知道的「七宗最」。
尼古拉斯·凱奇飾演的主人公卡麥倫有勇有謀,俠肝義膽相比如今那些一看就是敷衍了事的電影,當時的尼古拉斯·凱奇不管接演什麼劇本,都會百分百全情投入。為了演好本片的主人公卡麥倫,他不光跑去阿拉巴馬待了一陣子,學回來一口地道的南部口音,而且還主動給這個角色加戲,補充細節,令其變得更立體、豐滿。
「還有飛機上的女獄警,劇本裡那本是個男性角色,是我要求改成女性的,為的是帶出一場潛在的強姦戲,然後我可以挺身而出,以體現這個南方人身上的騎士精神。」此外,主人公曆經千辛萬苦都要送給女兒的禮物——粉紅色的小兔玩具,也是劇本裡原本沒有,凱奇自己想出來的生花妙筆。
片中反覆出現的重要道具粉色小兔子出自凱奇的奇思妙想
拍攝期間,凱奇一有空就在舉槓鈴,練肌肉。按照飾演強姦犯強尼23的丹尼·特雷霍(Danny Trejo)的說法,每天拍攝現場就是三四十個大老爺們聚在一起比賽誰力氣大,你做十個伏地挺身,馬上就有人站出來做二十個,然後有人做三十個、四十個……但到最後,永遠是凱奇做得最多、最拼命。而且,片中那些動作場面,他都是能不用替身就儘量不用,爆炸戲、槍戰戲全都親自上陣。
最燒錢——C-123K軍用運輸機飛機最後迫降的賭場,那是拉斯維加斯鼎鼎大名的「沙子」賭場(The Sands)。它在1952年落成開業,曾是弗蘭克·辛納特拉等美國演藝圈名人固定的演出場所。本片拍攝時,賭場早已風光不再,老闆決定拆掉重建(後來在其原址上建起了威尼斯人酒店),主樓此時已被拆除。於是,布魯克海默聯繫到對方,商定由他們負責拆除大堂部分。
這樣的鏡頭,只有一次過的機會,劇組設置了14臺攝影機,全方位捕捉飛機衝入賭場的那一幕。光是為拍這一場戲,劇組專門買了一架C-123K軍用運輸機,裡面的設備不需要的都拿掉,以減輕分量,然後修了一條軌道,前面用卡車拉,靠著牽引力製造出飛機衝入賭場的效果。
扮演強尼23一角的丹尼·特雷霍,這個名字你不一定熟悉,但這張臉只要看過一次,肯定忘不了。這些年,他靠著親表弟、導演羅伯特·羅德裡格茲的幫忙,出演了《刑房》、《彎刀》等影片,氣勢十足。
然而,想當年,特雷霍只是個在工地上幹活的墨西哥移民小孩,因為武裝搶劫,吸毒販毒等罪名,反覆進出監獄,甚至差點因為在監獄暴動時擊傷獄警而被判死刑。
出獄之後,機緣巧合讓他當起了特型演員,由B級片開始,至今已參演過300多部影視作品。特雷霍曾經說過,演戲帶給他的那種刺激和當年搶錢時的腎上腺素大爆發,其實感覺差不多。
飾演聯邦執法官賴肯的約翰·庫薩克曾把《空中監獄》歸入自己演過的爛片之列約翰·庫薩克(John Cusack)在片中飾演聯邦執法官文斯·賴肯,也是警察方面唯一頭腦清楚的角色。就在前幾天,還有影迷通過社交媒體向庫薩克發問:「聽說你接受採訪時都不願提這部電影?」雖然庫薩克一口否認,但以往接受採訪時的真情流露,早已記錄在案:「有些我參演過的垃圾電影,自己儘量不去想它們,就像是從沒發生過一樣。之所以會去拍,只是為了錢。你肯定想像不出,《空中監獄》和我2002年拍的《馬科斯》(Max,一部被嚴重低估的作品)之間能有什麼關係,但事實就是正是因為我演了《空中監獄》,演了那些浪漫喜劇,之後才有可能去拍《馬科斯》。即便那些都是爛片,我也會盡力去演好。」
雖說如此,但他也曾不止一次地表示,如果有人找他拍《空中監獄》的續集,他很願意。
史蒂夫·布西密飾演的變態型罪犯賈蘭的出場令人想起漢尼拔
最幸運——史蒂夫·布西密影片最後,機上的罪犯死的死,傷的傷,唯有史蒂夫·布西密(Steve Buscemi)飾演的連環殺人犯賈蘭毫髮無損,而且還成功脫身,在賭場屢戰屢勝,美女環繞。究其原因,只能說有個當編劇的哥們罩著就是不一樣。
事實上,片中有兩個角色是為演員度身定製的。編劇斯科特·羅森博格(Scott Rosenberg)一直想看看自己的兩位好友——約翰·庫薩克和史蒂夫·布西密分別扮演充滿正義感的聯邦執法官和連環殺人犯是何種模樣。
不得不說,朋友總是最了解你的那個人。雖然布西密飾演的賈蘭戲份不多,對劇情主線的發展也沒起到什麼作用,但他憑藉高超的演技將酷似漢尼拔的變態型殺人犯演得令人不寒而慄,搶走了主角的不少風頭。多年以後,他對中途偶遇到的小女孩高抬貴手的原因,仍是影迷津津樂道的話題。
與庫薩克不同的是,布西密在2015年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很喜歡這部電影,非常願意加盟續集。
雖然戲份不多,但布西密憑藉高超演技將賈蘭演得令人不寒而慄有心人會注意片尾打出的字幕:「紀念菲爾·施瓦茨」(In Memory of PHIL SWARTZ)。
字幕最後表達了對被C-123K軍用運輸機軋死的工作人員菲爾·施瓦茨的懷念之情
此人是位焊工,當時受僱於本片特效團隊,結果在猶他州溫多弗機場(片中不少外景都在那裡拍攝)作業時,被那架C-123K軍用運輸機活活軋死。
為本片拍攝,劇組一共買了三架同款運輸機,前面提到的用於拍攝迫降賭場的那一架,一場戲就地報廢。而軋死施瓦茨的這架,事後留在了溫多弗機場,成了吸引粉絲來合影的旅遊景點。
最後一架,主要用來拍攝飛行過程中的鏡頭。影片拍完後賣給了一家民間小型航空公司。2010年,這架飛機在阿拉斯加墜毀,機上三人全部遇難。
約翰·馬爾科維奇飾演的高智商罪犯賽洛雖然看似是奧斯卡獎最不待見的無腦動作片,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還是給了《空中監獄》兩項奧斯卡提名——最佳混音和最佳原創主題歌,但最終都負於那年的大贏家《鐵達尼號》。
說到這首主題歌《我要怎麼活下去》(How do I Live),當年也算得上膾炙人口,但原唱黎安·萊姆斯(LeAnn Rimes)彼時不過14歲,演唱這麼「成人味」的愛情歌曲,曾引起不小爭論。劇組為了避免麻煩,找來特麗莎·耶爾伍德(Trisha Yearwood)翻唱了此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