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女媧的來歷,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據說女媧的後人都成了蛇。只不過,女媧以及女媧的來歷,這是是屬於中國上古神話故事,而非真實的歷史。或許,上古時期真的就有一位女媧娘娘,並且對人類的發展進步還作出過很大的貢獻,只不過人們根據那位女媧作為原型,在此基礎上進行誇張,把女媧給神話了。
一、關於女媧的來歷
在我國上古神話故事當中,女媧是人盡皆知的神話人物,就連那些兩三歲的許多小孩,都知道女媧並且知道女媧造人的傳說。女媧作為我國上古時期的創造了世界和人類的女性神靈,被稱之為「大地之母」,可見其無與倫比之地位。
女媧也就是女陰娘娘、媧皇,從稱呼上就可看出其作為「生育之神」的作用,她是和人類的始祖,天通了的時候還補過天,因此被長期被民間崇拜。《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就是女媧補天時多餘的一塊石頭,所以《紅樓夢》這本書的原名為《石頭記》。關於人類的來源起源,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女媧造人這個神話,同時也知道人是由猴子變化而來的達爾文的進化論。在神話中,女媧造了人,那麼,女媧是從何而來的呢?
這位神通廣大的女媧娘娘的來歷,要從盤古開天闢地開始講起。根據《五運歷年記》上的記述,盤古開天闢地的時候,「清氣」逐步上升之後成為了天,「濁氣」逐步下沉之後成為地,而「清氣」和「濁氣」兩者在半空中「交混」的時候,也就是「天」和「地」相結合的時候,「雜生」出了伏羲氏、女媧、神農氏3位大神。所以,女媧以及伏羲、神農都是「雜生」的,只不過是由「天」和「地」雜生的而已,所以地位崇高,呵呵!
二、關於女媧的一些必要補充
在《山海經》中記載說,女媧是「人面蛇身」,在一日24小時中可以產生72般變化,是具有通天法力的「大神」。那麼,女媧的形象,在神話故事當中為何要將其描繪成「人面蛇身」,而不是一位五官端正的美女呢?
關於女媧的長相問題,和我國的傳統文化尤其是上古時期的文化相關聯。因為在我國的上古文化當中,蛇堪比龍,說蛇就是「小龍」,具有極大的靈性,因而蛇也就成為上古時期人們十分敬畏和崇拜的動物,將神仙鬼怪的魔力引入到蛇這種動物當中。
作為女媧這位居於至高地位的女神,人們自然將其把人和蛇結合起來,使其具有「人面蛇身」的形狀。
不光是女媧,我國古代的許多神靈,都具有蛇的某些特徵。比如,祝融「耳穿火蛇」,后土「手握騰蛇」,共工「蟒頭人身、手纏青蛇」,等等。
在神話傳說當中,女媧的主要的功德就是造人、補天。
在上古時候,人類的數量是極少的,在大自然之中「屈指可數」,恐怕那個時候的人們會覺得很單薄吧,所以就產生了多造出一些人類的想法,於是產生了女媧造人的傳說,因為人們有著一種對蛇的崇拜,而且蛇的生育能力極強,所以,在神話故事當中,女媧的後人都變成了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