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人動物以家犬為主

2020-11-23 中山網

昨日,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2014年至2018年10月期間犬傷暴露監測數據顯示,全市累計監測動物傷人暴露例數約16萬例,且動物傷人暴露例數每年有10%-20%增長。傷人動物主要仍以家犬為主,約佔60%,此外流浪犬傷人約佔1.2%。自2006年以來,我市未監測到本地有狂犬病病例。

■全市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共有28個

目前,我市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一共有28個,分別設在3間市屬醫院(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和市博愛醫院)和25間鎮(區)醫院的急診科,24小時提供犬傷處置服務。

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一旦被動物咬傷,應儘快到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進行規範處置。被動物咬傷後,首要關鍵的措施是徹底衝洗傷口,最大程度去掉還沒有進入人體組織的狂犬病病毒。接種狂犬疫苗要做到全程接種。儘量使用同一品牌狂犬病疫苗完成全程接種;兒童在接種狂犬疫苗期間,也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種其他疫苗,但優先接種狂犬病疫苗。對於3級暴露傷口(如出血傷口),應該注射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哪些情況下要打狂犬病疫苗?

據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只要是被可能攜帶狂犬病毒的哺乳動物致傷,比如狗、貓、蝙蝠等,都要打狂犬病疫苗。狂犬疫苗有4針法和5針法,接種劑次數上升不代表接種人數上升。和寵物親吻也要接種狂犬病疫苗。不僅是被寵物抓傷、牙齒刮傷或咬傷要打狂犬病疫苗,被寵物舔過你的傷口、眼睛和嘴唇口腔黏膜的情況下,都應接種狂犬病疫苗;雖然接種過疫苗的寵物感染狂犬病毒的機會大大下降,但是仍然有感染的可能。

相關焦點

  • 動物傷人,誰之過?
    近日,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內發生一起老虎傷人慘劇,事件致1死1傷。目前,野生動物園已被責令停業並配合聯合調查組對事發原因進行調查,受傷的遊客正在醫院進行治療。25日,延慶區園林綠化局新聞發言人向記者表示,網傳傷人老虎被處死為謠言,目前,包括傷人老虎在內,動物園的所有老虎均已被關回虎舍。
  • 傷人的動物該「判死刑」嗎?
    不適的壹讀君 | 彤 子最近,上海動物園的熊傷人事件引起網友不適。10月17日下午,上海野生動物園的一飼養員在猛獸區(車入區)實施作業時,遭到熊群的攻擊。那麼殺人的動物都後來都怎樣了?猛獸犯法,要不要與庶民同罪?雖然某些國家有處死傷人動物的法規,但沒有傷人動物必須處死的「國際慣例」。2009年,一名男子掉入瑞士首都伯爾尼一家動物園的熊山內,並遭到一隻棕熊襲擊。為什麼只有一隻棕熊?
  • 遺棄、逃逸動物傷人,原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責任
    一、遺棄、逃逸動物傷人民事責任。 1、遺棄、逃逸動物傷人,侵權主體是原飼養人、管理人。一旦遺棄動物或者動物走失,就要祈禱遺棄、逃逸動物不要傷人,不要對他人安全造成危害。當然,動物再溫順可愛,動物原始本性還是在的,流浪動物勢必對他人的生命健康帶來威脅。 2、遺棄、逃逸動物傷人,實行無過錯責任。
  • 哪些情況下猛獸會傷人,傷人動物是否會被處死各園區處理不同
    如斑馬、羚羊、長頸鹿等爆發力較強的動物只要對著人類身體頂一下、踢一下,基本是『非死即殘』。」齊新章說,「實際上,人和動物之間零隔障相處,沒有什麼情況下是安全的,動物攻擊人類是很自然的行為,這是動物野性的表現,只要人類出現,就給了動物攻擊的機會。」
  • 男童遭豹子吞食、桂林老虎傷人事件 傷人最多動物排行了解一下
    截止5月9日17時,在「百度熱搜」排行榜上,前20名的熱詞中有4個與「動物傷人」有關,分別為「男童遭豹子吞食」(排名第1)、「天降大狗砸中路」(排名第2)、「桂林老虎傷人事件」(排名12)、「 北京多人被狗咬」(排名15)。
  • 山西馬戲團老虎傷人:馬戲團違規操作,將處動物價值兩倍罰款
    山西馬戲團老虎傷人:馬戲團違規操作,將處動物價值兩倍罰款 楊傑英/中國新聞網 2017-11-29 15:17
  • 小寵物也會傷人 後果或許很嚴重
    專家提醒,如果不慎被動物咬傷,應第一時間衝洗消毒傷口,然後諮詢急診醫生進行後續處理。&nbsp&nbsp&nbsp&nbsp寶安區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劉文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目前醫院接診的被寵物咬傷患者主要以被犬咬傷患者為主,但是偶爾也有被其他動物咬傷患者前來就醫,例如倉鼠、老鼠、烏龜、蛇等。
  • 最近一個月頻頻出現野生動物傷人事件,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最近的一段時間真的是不是很太平,前幾天就是有新聞報導了青海地區的農民被棕熊咬死的事件,這兩天又是出現了村民被黑熊咬死的事情,可見這段時間野生動物也是不消停,畢竟天氣熱了,很多的野生動物也是出來了,這個時候還是要小心的,尤其是在南方的一些山區,野生動物出來傷人也是常有的事情,就像南方地區的野豬一樣
  • 江西黑熊傷人事件:人的發展動物保護一個不能少
    新華調查:人的發展與動物保護一個都不能少--江西婺源黑熊傷人事件調查  新華網南昌1月11日電(記者沈洋、曹凱)野豬破壞莊稼,野象傷人致死,黑熊咬人致殘……近年來,隨著農村地區生態環境的逐步改善,野生動物毀壞農作物,影響村民生產生活,甚至威脅村民人身安全的事件頻發。
  • 它傷人比鯊魚還多,歸宿卻是清蒸
    2020)真相揭露這是一起典型的頜針魚傷人事件圖片:Philippe Bourjon / Wikipedia頜針魚體表顏色上部輕微藍綠色,下部銀白色,全身銀白為主,在海洋魚類中並不出眾。圖片:Montague / Wikipedia小小的頜針魚,看似柔弱,長相奇特,但誰也想不到其是無數海洋動物傷人事件的背後的元兇。
  • 什麼才是對野生動物真正的溫柔?泰明星大象傷人致死案後的反思
    肇事大象Ekasit泰國以其大象旅遊貿易而聞名,以大象為主的野生動物在馬戲團表演,供人乘坐遊樂,或僱進行形式的娛樂活動。2016年初,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與牛津大學野生動物保護研究中心(WildCRU)聯合發布的《全球十大殘忍野生動物娛樂項目》報告顯示,全球每年至少有55萬隻野生動物因旅遊業的影響遭受痛苦。
  • 如此簡單:蜈蚣精黑夜傷人,孫悟空用的啥破法?此動物其實最常見
    如此簡單:蜈蚣精黑夜傷人,孫悟空用的啥破法?此動物其實最常見天竺國內大戰犀牛怪後,唐僧師徒受到了當地官民們的熱情款待。這家剛酬謝罷,另一家早早送上了請帖,唐僧師徒過了一段美美的溫飽日子。吃喝不再發愁,作為師父,唐僧卻又擔心團隊成員們只顧吃喝享樂,耽誤了西天取經的工程,讓如來佛祖怪罪下來,再降其他的災難。
  • 四川江油黑熊傷人!保護野生動物同時該怎樣保護自己?
    人類不斷侵犯壓縮自然生物的生存空間,致使時常發生野生動物入侵人類駐地並傷人致命的事件發生,蛇,野生黑熊,狐狸,狼等野生動物近些年時常能在人類聚居地看到,除非飢餓到一定程度,野生動物基本不會和人類產生衝突。據報導稱:北京時間2020年5月18日上午,四川綿陽市江油市馬角鎮沉水村,村民三五人聚集一起,談論著山上黑熊咬死人的事,大家心中都有所畏懼。
  • 野豬傷人!幾個人打不過一頭野豬?你真的想多了
    1月31日下午4時許,陝西省安康市裴壩村發生一起野豬傷人事件,一頭200多斤的野豬闖進村莊咬死一人,咬傷一人,被隨後趕到的特警擊斃。隨著野豬傷人事件引起關注,事發時的監控視頻也被披露。「幾個人還打不過一個野豬?」「幹嘛不一刀捅了?」等議論也隨之而來。野豬有多厲害?如果遇到野豬該怎麼辦?科技日報記者採訪重慶市畜牧科學院相關專家,就此進行了解答。
  • 蜈蚣傷人之謎:原來是多肽分子在作怪|鏈科技
    眾所周知,蜈蚣是一種陸生節肢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每一節上均長有步足,因此又被稱為「百腳蟲」。蜈蚣雖然體型不大,最長的也只有不到20公分,但是卻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生物。蜈蚣體內含有毒腺,可以分泌一種主要成分為蛋白質的毒液,這種毒液可以將大型生物毒倒。比如,一隻重3克的金頭蜈蚣可以在30秒內捕殺一隻體重45克的小鼠,可以看出蜈蚣毒液的毒性之強。
  • 大熊貓傷人事件簡析,可愛的「國寶」真的是可怕的猛獸嗎?
    保守估計,本世紀以來大熊貓傷人事件至少有30例。對於大熊貓的客觀評價就是:自保有餘,進攻不足。大熊貓畢竟是大型動物,自然界中比它大的食肉動物寥寥無幾,從大熊貓的分布區域來看,也只有華南虎、藏馬熊、四川黑熊這三種。
  • 如果大熊貓傷人了,熊貓會受到處罰嗎?說出來你可能不會信
    如果大熊貓傷人了,熊貓會受到處罰嗎?我們經常在新聞中看到一些老虎咬人,大灰熊傷人的新聞,這些大型動物傷害到人的時候,人們想要制止這些大型的兇猛動物,只能對這些動物進行藥物麻醉或者這節拿槍射擊,這些攻擊人的兇猛動物也會受到處罰。那麼有人問了 ,熊貓也算的上是大型動物,如果熊貓傷人了,熊貓會受到處罰嗎?
  • 大熊貓傷人後,會怎麼處理呢?看專家如何解釋
    大熊貓傷人後,會怎麼處理呢?看專家如何解釋歡迎來到百家號(小菊談動物),熊貓可是我們國家的國寶,一直受到好多人喜歡的和受到保護的,看著這些肉肉的圓滾滾,感覺是天生就是為賣萌而生的,他們明明有著搏鬥的能力,卻偏偏靠臉吃飯,實在是讓我們覺得好笑,這些傢伙因為稀有長時間被圈養,一日三餐都是有人專門在身邊伺候的,和人可以說是非常熟悉了,所以對人也不會有什麼攻擊性。
  • 黑熊傷人 動物園需自問為什麼
    程赤兵 時評作者8月18日,一名遊客在八達嶺野生動物園開車窗投餵動物時被黑熊咬傷左臂。昨天晚上,延慶區旅遊委通報初步調查處理結果,責令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立即進行整改,嚴格限制自駕遊進園車輛數量,進一步加強對遊客的宣傳告知力度,繼續加大園區內巡視檢查力度,確保遊客安全。人們還記得一年前,有乘客在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猛獸區下車,導致猛虎咬人,造成一死一傷的悲劇。那一次,輿論普遍傾向園區,認為遊客不守規則,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 每日一「典」:養狗要栓繩,傷人要擔責
    每日一「典」:養狗要栓繩,傷人要擔責 2020-11-16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