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裂縫之外》根據科幻小說家阿拉斯泰爾的短篇科幻小說《Beyond the Aquila Rift 》改編而來。電影中的科幻設定和人文思想讓人腦洞大開,劇情中男主最後已經瀕臨死亡,在外星文明的臨終關懷下,終於能夠接受現實,沉醉在甜蜜的回憶中,直至終結。
故事發生在遙遠的外太空,有一艘地球人的宇宙飛船藍鵝號,周圍是和藍鵝號一樣的宇宙飛船,他們正在排隊等待調度站的安排進入光圈,光圈相當於高速公路的入口,宇宙飛船進入其中,就能夠以一千倍的光速飛行。
藍鵝號船長是湯姆,還有一個副手雷,領航員蘇茜。藍鵝號似乎有一點小麻煩,但是只是一點小麻煩而已,大家都不是很在乎,這種小麻煩在通常的航行中一般不會有什麼影響,大家都著急著回到地球,也就不過多關注了。
光圈是高等級文明建造的,人們發現時候,也不知道已經存在了多少年,研究光圈很久才發現光圈的作用,光圈不同於蟲洞,蟲洞能讓飛船瞬間穿越空間。光圈只能讓宇宙飛船進入後以一千倍速度航行,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要有一種特定的句法來導航,蘇茜就是句法師。
蘇茜設定好了句法,大家進入休眠倉,藍鵝號進入了光圈,開始以超光速飛行。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湯姆醒來時,發現藍鵝號一片混亂,紅色報警燈在不斷閃爍,藍鵝號正在被拖進一個空間站修理。
隨後船員們也逐次醒來,大家發現此次航行出現異常,飛船已經偏離了目的地。就在他們檢查飛船的時候,飛船進來了3個身著白色太空衣的人,領頭的是湯姆的舊情人格麗塔。格麗塔告訴他們,飛船因為路線圖出錯因此偏離了航道,現在的地點是王良四區的薩翁拉基空間站,空間站會修理好飛船的,大家不要擔心。
蘇茜難以接受,暈了過去,重新回到休眠倉。湯姆因為看到老情人,儘管覺得奇怪,但還是非常高興,兩人再續前緣,免不了一番甜蜜動作。
事後,格麗塔進一步告訴了湯姆真相,事實上目前並不在王良四區,要比這遠得多,現在地點在15萬光年之外,在天鷹座裂縫區域;他們也不是只昏迷了幾個月,時間早就過去了幾百年了。如果他們現在回去,地球上早就物是人非,不如就留在這裡,而自己也是同樣原因留在這裡的。
湯姆儘量平靜下來,喚醒了蘇茜。蘇茜甦醒後,看到格麗塔,大喊著說,這個人不是格麗塔,並且和格麗塔打鬥起來,在打鬥中,格麗塔的脖子被劃傷,蘇茜也因為被注射鎮靜劑而再次昏迷。
湯姆的內心非常疑惑,就多留了個心眼,晚上偷偷觀察格麗塔,發現她的脖子上並沒有傷痕,明白了這不是真正的格麗塔。
格麗塔也承認了這點,告訴湯姆真相。湯姆所看到的這一切,包括格麗塔、蘇茜、空間站,都是假的,都是他大腦內部的幻覺。真實的情況很殘酷,為保護湯姆,才製造了這個幻象。
激動得湯姆難以接受這一切居然是幻覺,強烈要求看到真相,格麗塔只好滿足了湯姆。
湯姆發現自己衣衫襤褸瘦骨嶙峋,已經成了一個老人,另外的兩名船員早就成了白骨,藍鵝號破爛不堪,像一個垃圾場。湯姆難過的看著這一切,充滿了無限的悲傷。此時從船艙外慢慢走來一個外星生物,起初像是一個美女形狀,隨著越走越近,湯姆發現外星人居然像一隻體型碩大的蜘蛛,多足,外表有 黏液,非常恐怖,湯姆暈了過去。
當湯姆再次醒來時候,他似乎已經忘記了過去,和格麗塔有了一段對話。
格麗塔:你好!湯姆!
湯姆:格麗塔?真的是你嗎?
格麗塔:見到你真好!湯姆。
湯姆:發生了什麼?
格麗塔:這是薩翁拉基空間站,在王良四區。
湯姆:王良四區?但…那偏離我們的路線好幾光年。
格麗塔:是的,但至少這裡還有個朋友!
從對話中可以看到,此時湯姆已經完全接受了現狀,忘卻了煩惱,沉醉其中不願醒來,電影到此就結束了。
電影中的外星文明是一種類似蜘蛛的物種,她們的文明程度遠遠超過地球,因為她們可以控制人類的精神,但是她們的文明程度還沒有達到製作光圈的文明的程度,所以,在光圈旅行中也會有失敗的概率,落難到了天鷹座裂縫一帶。
劇情中外星文明對湯姆的關懷是一個逐步進行的過程,讓湯姆能夠慢慢接受。首先是告訴湯姆這裡在王良四區空間站,正在對飛船進行修理,不要擔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後來格麗塔和湯姆雲雨之後,告訴湯姆這裡不是王良四區,而是天鷹座裂縫之外,有15萬光年,時間已經過去了幾百年了;當湯姆強烈要求看到真相時,外星文明才讓湯姆看到了真實的情況,船員已經死去,他已經蒼老,飛船已經損壞等現狀。
蜘蛛人外星文明落難後,為什麼非常熱衷於幫助其他落難者,進行臨終關懷?分析主要有兩點。首先,可以收集落難者的物資,繼續自己的生存;另外有可能是天性,就像人類看到落難的小貓小狗,就順手幫助一下,這就有點類似於地球上的聖母了,具有愛心,但也有可能在臨終關懷落難者的時候,自身也能獲得一種精神上的能量(因為她們的精神力很強大),但是這只能作為猜測了。
關於外星人的性格分析,我們有很多種結論,有邪惡的,比如劉慈欣的《三體》,他人即地獄;也有善良的,比如《降臨》。我認為善良或者邪惡都會有,就像人類的群體那麼大,不是也有善良和邪惡之分嗎?
朋友們,你有沒有 想像過外星人的性格特徵?歡迎留言,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