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烏龜能活200多歲,人的壽命就差了很多?原來一切跟它有關

2020-12-01 探索宇宙說

生命是宇宙大爆炸以後誕生的無數事物中最神奇神秘的一類事物,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這個宇宙沒有永恆的存在,即使是恆星,行星都不可能永遠存在於宇宙中,等到生命的盡頭,恆星會轉化為另一種天體,行星也有可能徹底消失在宇宙中。

同樣的道理,生命自然也不可能永恆,不管是簡單的生命還是像人類一樣複雜高級的智慧生命,都有壽命的限制。只不過,不同的生命其壽命長短是有明顯區別的,有的生命壽命非常短,比如蜜蜂只有一個多月的壽命,老鼠的壽命是二年左右。陸地霸主大象的壽命就比較長了,能夠活到60歲左右。

而人類的壽命在大自然生物界裡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長的,如果跟蜜蜂,老鼠等生命的壽命相比,人類現在平均壽命70多歲已經算是非常長了。可是在大自然中,比人類長壽的生物也有很多,比如格陵蘭鯊魚,這種鯊魚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鯊魚之一,雖然外表難看,但是壽命可比人類長多了,能夠活到156歲。

對於人類來說,我們最羨慕的應該是烏龜的壽命了,我們經常聽人們說,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可見龜的壽命之長。當然,這種比喻只是人們對烏龜壽命比較長的一種誇張形容,其實烏龜也不可能活千年以上。由於烏龜的種類比較多,不同的烏龜壽命也不同,不過最差的烏龜壽命也能夠活到20歲以上。

大部分的烏龜如果沒有遭遇意外,基本都能活到百年以上,其中不少的烏龜能夠活到200多歲,科學家曾經在.靠近太平洋附近的一些島嶼上發現了吃植物的草龜.這種烏龜壽命達到了300年。為什麼烏龜能活200多歲,而人的壽命就差了很多?

相信很多人都想著能夠活得比烏龜還要長,那麼影響生物壽命不同的根源在哪裡?在人類沒有走進時代之前,想要真正探索生命壽命的奧秘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萬物的本質很難從宏觀角度找到答案,只有進入微觀領域才有可能探索到事物的本質。比如簡單的物體溫度升高和降低,我們從宏觀的角度只能看到,感受到溫度的高低變化,可是卻不知道為什麼物體的溫度變化的本質。

只有走進微觀領域,我們才知道溫度的變化是由粒子的熱運動決定的。同樣的道理,生命壽命長短的奧秘自然也無法從宏觀找到答案,只有走微觀領域才有可能。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開始了對微觀世界的探索和研究,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研究,目前我們對微觀世界已經有了很多的認知。

生物體是由無數的細胞組成,而細胞的更新非常快,正是有了細胞的不斷更新,才有了生命的活力。如果細胞的更新能夠永遠一直進行下去,那生命體不就永生不死嗎?為什麼還會有死亡的命運?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細胞更新速度雖然非常快,但是每一次更新之後的細胞其質量,活動都會有所降低,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細胞更新的速度也會降下來。

那麼是什麼影響了細胞的質量和更新速度呢?科學家通過不斷的研究探索,終於發現了背後的奧秘,原來一切都跟端粒有關。端粒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周期。

雖然這個端粒只是染色體末端非常小的一段DNA,但是它的作用卻非常大,關乎著生命體壽命的長短。最初的時候,科學家找來不同的動物,研究其端粒跟壽命的關係,開始的時候,科學家認為生物壽命的長短可能跟其長短有關,端粒越長的動物,其壽命也越長。

可是後來比較發現,有些動物的端粒比人類還長很多,可是壽命卻比人類短很多,由此可見,壽命的長短跟端粒的長短沒有直接關係。經過更進一步的研究比較,科學家終於發現了壽命跟端粒的關係,原來是端粒變短的速度影響著壽命的長短。

每次細胞繁殖以修復損傷時,它們的端粒就會變得更短。在整個生命過程中,端粒可能會因為縮短太多而無法再生。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機體的「電池」就會停止正常運轉。生命也就快走到盡頭了。

研究表明,人類端粒每年平均損失約70個鹼基對,而小鼠端粒每年損失高達7000個鹼基對。如此巨大的端粒縮短速度導致老鼠的壽命只有二年左右。而烏龜的壽命之所以比人類長很多,主要原因也是因為烏龜基因中的端粒變短速度比較慢。

科學家終於找到了影響生命體壽命的根源,那麼我們是否有辦法通過科技的手段來改變端粒變短的速度,從而讓人類的壽命大幅增長呢?從理論上來說是完全有可能的,只要我們能夠揭開人類全部的基因密碼,就可以研究出針對端粒的方法。

想要通過改變端粒來延長人類的壽命,方法有兩個,一個是在現有端粒長度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基因技術減緩它每次細胞分裂後變短的速度。另一個方法就是通過基因技術將端粒變長,只要端粒的長度能夠增長一倍,那麼人類的壽命也就可以增長一倍。

當然,想要實現這些,以目前人類的科技還無法做到。生命基因密碼對於我們來說,仍然是一個巨大的謎團,我們可能只是揭開了它們的冰山一角。事實上,人類的壽命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短,雖然現在人類的平均壽命只有70多歲,但是人類正常的極限壽命應該可以達到120多歲。

之所以大多數的人們都無法實現百歲以上的高壽,跟我們日常生活飲食,運動,周圍的環境,心態等有關。只要我們平時注重健康飲食,再堅持適當的運動,能夠有一個清晰的生活環境,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那麼活到百歲以上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現實往往非常殘酷,人類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不再挨餓了,可是卻很少能夠吃出健康,往往吃得都是一些垃圾食品,有毒食品,所謂病從口入,所以人們得病的概率反而越來越高了。

而隨著環境汙染的加劇,生態的惡化,現在你想要找一個空氣清晰健康的環境,估計只能去深山老林生活。可是現實卻告訴我們這根本不可能,遠離城市會讓人們感到孤獨,年輕人需要拼搏註定不可能遠離城市。所以我們每天都要受到汙染空氣的不斷入侵,種種的因素導致本來可以活120歲的壽命,最後只能活70多歲。

當然,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未來人類的壽命是會不斷增加的,只要我們能夠破解端粒的奧秘,相信活個幾百歲都沒有什麼問題,那個時候我們就不會去羨慕烏龜的壽命了。在未來的大自然生命界裡,人類不僅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霸主,而且也是最長壽的生命體。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宇宙萬物都會走向終結?原來這一切都跟熵增有關
    我們生態的太陽系,中心是恆星太陽,它的壽命是非常漫長的,達到了100億左右,而人類80歲左右的平均壽命在它面前是一個非常短暫的時間。如果將太陽100億年的壽命看成是一年,那人的一生只有0.3秒左右,這是多麼短暫的一個瞬間。即使是太陽這樣的恆星,它給宇宙帶來了光明和溫度,可是仍然無法逃脫死亡的命運。
  • 為什麼宇宙萬物都會走向終結?原來這一切都跟熵增有關
    人類的壽命相對於宇宙的各個天體來說,那是微不足道的。我們生態的太陽系,中心是恆星太陽,它的壽命是非常漫長的,達到了100億左右,而人類80歲左右的平均壽命在它面前是一個非常短暫的時間。如果將太陽100億年的壽命看成是一年,那人的一生只有0.3秒左右,這是多麼短暫的一個瞬間。
  • 人類的壽命極限在多少歲?研究發現,將來可能超200—300歲
    綜上所述影響我們人類壽命長短的或許,就是自身的基因。隨著對生命科學的研究逐步深入,大家還發現了一種物質,它應該就是影響著人類最終能夠活到多少歲的東西。這個物質相信大家都應該聽過,它就是染色體末端的端粒。
  • 動物的壽命和什麼有關,為什麼哺乳動物的壽命相差很大?
    此外,研究還發現細胞分裂的次數和周期與壽命有關。每隻動物的壽命可以用細胞分裂的次數乘以分裂周期來計算。例如,小鼠的細胞分裂約為12倍,分裂周期為0.25年,壽命為3年。構成人體的細胞分裂約50次,每個分裂周期為2.4年,因此人的壽命約為120年。再說,壽命還與什麼有關呢?
  • 人的壽命為什麼只有三萬多天?你想活六萬天嗎?
    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植物: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2008年瑞典一個教授在瑞典中部地區發現了20株左右的雲杉,樹齡都在8000歲以上,其中一棵雲杉,經科學家們利用碳測定法判斷,早在公元前7542年就已經開始生根了,至今已經擁有9550歲的"高齡",令人驚訝的是至今它的生命力依然很頑強。
  • 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烏龜能活多少歲?說了你別不相信!
    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下一句十人九不知,卻值得深思!文/婉清中國歷史底蘊深厚,所以留下來的寶藏也同樣博大精深,比如俗語。其實並非如此,這句俗語是老祖宗誇大的說法,是虛指長壽,本意是說王八和龜活的久比較長壽,那麼烏龜能活多少歲?說了你別不信!在我國古籍《莊子·逍遙遊》中有「楚之南有冥靈,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其中的「冥靈」其實就是說龜,可見莊子已然發現龜是能活千年的。
  • 動物或人類的壽命和什麼有關,為什麼哺乳動物的壽命相差很大?
    科學家認為人類的預期壽命是120歲,海龜是150歲,牛是30歲。這些物種的壽命差異是由基因決定的。科學家發現哺乳動物的最大壽命是生長期的5-7倍。例如,狗的生長期為2年,壽命約為10-14年;馬的生長期為5年,壽命為25-35年。人類也是哺乳動物。
  • 人的壽命為什麼只有三萬多天?你想活六萬天嗎?甚至永生嗎?
    原標題:人的壽命為什麼只有三萬多天?你想活六萬天嗎?甚至永生嗎? 壽命是指從出生經過發育發育、成長、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機體生存的時間。 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植物: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2008年瑞典一個教授在瑞典中部地區發現了20株左右的雲杉,樹齡都在8000歲以上,其中一棵雲杉,經科學家們利用碳測定法判斷,早在公元前7542年就已經開始生根了,至今已經擁有9550歲的"高齡",令人驚訝的是至今它的生命力依然很頑強。
  • 為什麼人活80歲烏龜卻能活200歲?科學家發現它們長壽的關鍵
    為什麼人活80歲烏龜卻能活200歲?科學家發現它們長壽的關鍵人固有一死,從古至今,很多人都試圖尋找長生不老的方法,「貪生怕死」是大多數人類的通病。但是,人的壽命就只有這麼短,你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會死,人活到80歲已經是非常高壽了,但是動物界中的烏龜卻可以活到200歲,同樣生活在地球上,生命的長短是由什麼決定的呢?科學家的研究給出了答案。
  • 為什麼日本人壽命高?原來離不開這道菜,網友:國人瞧不上它
    為什麼日本人壽命都很高?原來他們幾乎離不開這道菜,網友:中國人瞧不上它!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逐步發展,人們在注重養生的同時也在通過飲食營養的攝入,讓自己的壽命越來越高。平均壽命最高的國家,不得不提的國家就是日本。日本人的人均壽命屢創新高,其實這和飲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根據專家學者的介紹:在日本人的餐桌上,幾乎每一頓都有紅薯這個食材,這也成為他們長壽的秘訣。紅薯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它在我們國家屬於高產的農作物,平均每一畝的產量高達2000斤至3000斤左右。
  • 酷似回形針,壽命200年,烏賊為什麼長這怪樣?真的難死科學家了
    這種動物被稱為回形針烏賊(Diplomoceras maximum),令人遺憾的是,不管在這個星球上的任何動物園,還是開著潛水器到深海探險,你都無法見到這種動物的身影,因為它和霸王龍一樣,生活在6800萬年前白堊紀的南極洲,科學家們發現的,只是它的化石殘骸。
  • 為什麼越大的動物壽命越長?能否用物理去預測壽命?
    為什麼生命會結束?這也可以解釋為為什麼運動會結束?為什麼死亡是生命演化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科學家包括愛因斯坦,都思考過死亡問題,特別是當他們逐漸老去的時候。多數人可能會認為死亡是一種隨機的事件,但其實死亡也是有跡可循的。
  • 每日驚奇|壽命最長的10種生物,最後一個能活到地球末日
    對於蛤蜊的了解,大多數人也只停留在了這是一種食物的表層理解上。實際上這傢伙的有一個巨大特點,很少有人知道,那就是它們的壽命極長。通常它們能有活一百歲到兩百歲間。目前發現壽命最長的有507歲,但在一次研究中被科研人員不小心弄死。
  • 跟想像差距很大
    這個烏龜通常會帶有各種各樣的名字,什麼「八仙賀壽龜」、「子孫滿堂龜」等等,很多年輕人不理解為什麼要送烏龜,畢竟「烏龜」並不是什麼好詞語,送給老人不太合適。其實不然,在老人過壽時送烏龜不僅合適,而且還是個美好祝願。
  • 壽命長短由什麼決定的?為什麼人類壽命比很多哺乳動物長?
    這個跟遺傳因素關係很大,而遺傳因素主要體現在代謝模式、代謝速率各方面,這些遺傳因素會造成種間最大壽命的差異。但生物的壽命還跟營養狀況、疾病和醫療狀況相關,所以不能簡單地比較。但估計題主更多是想了解壽命的種間差異。
  • 為什麼年紀輕輕會長老年斑?多半跟這4點有關,看看你是哪一種
    多半跟這4點有關,看看你是哪一種雖然我們從懂事的那天起就明白,任何人都會衰老,這是我們都無法逃脫的生存規律,但是依舊有很多人希望能夠跟時間對抗,希望自己能夠比同齡人看起來更年輕一點,特別是女性,會不惜花大價錢購買各種名貴的護膚品,企圖通過外在手段幫助自己達到延緩衰老的效果,現在很多年輕人剛20多歲就已經開始加入到延緩衰老的行列當中,當然這一方面是來自於內心的危機意識
  • 每個人都能活120歲,而實際平均壽命在75歲,是什麼損耗了壽命?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壽命能夠長一些,所以會通過各種方式來延長自己的壽命,古時候的人都比較短命,可能三四十歲就去世了,所以不少人會追求長壽的丹藥,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來現代,人們的壽命明顯有增長,基本上平均壽命也能夠達到75歲了,而有人檢測,在沒有疾患的情況下,人類的壽命是可以達到120歲的,但現在很多人都是達不到
  • 200元的烤箱跟幾千元的蒸烤箱真的差很多嗎?
    200元的烤箱跟幾千元的蒸烤箱真的差很多嗎?我真的見過太多的朋友一時跟風興衝衝要入坑烘焙,烤箱和模具買來一堆,卻一年也不用一回的。平價入門級烤箱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在於,它是一個相對低的試錯成本,幾百元買來好好利用上了,也能陪伴我們度過一段愉快的烘焙入門時光,但要是吃灰了也不算什麼損失,哪怕就偶爾開一次烤個紅薯烤個雞翅,也覺得值回票價啊。
  • 弓頭鯨為何壽命可以超過200歲
    歡迎廣大宇宙愛好者持續關注我們微信平臺!宇宙解碼公眾平臺推出科幻故事連載活動,將會在每周六或周日發布一篇精選科幻故事,覺得好看就分享給朋友吧!弓頭鯨為何壽命可以超過200歲(神秘的地球報導)據EurekAlert!
  • 幽默笑話:老闆,這小烏龜能活多久啊?
    1某人問醫生:「請問醫生,我怎樣才能活到100歲?」醫生:「第一,戒酒。」某人:「我從不喝酒。」醫生:「第二,戒色。」某人:「我一點不討女人喜歡。」醫生:「第三,少吃肉。」2一天我去花鳥市場閒逛,看到一老闆賣魚和小烏龜,就問老闆:''老闆,這小烏龜能活多久啊?''老闆撇了我一眼說:''一般養活好,一龜送走三代應該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