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了國籍的中國天才尹希讓人讚美起來進退維谷。
就像《生活大爆炸》裡面最讓人喜歡也讓人頭疼的謝爾頓.庫柏。
戲劇來源於生活,生活就像一場戲。
在《生活大爆炸》裡如果沒有謝爾頓.庫柏就沒有了靈魂。
謝爾頓是如此執著於科學的人。
有的人覺得他非常不講理,其實他是太講理,把一切的事情都歸在他的條條框框的世界裡面,不容許有半點出錯。
謝爾頓的職業是一個理論物理學家。
尹希的職業也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家。
要不是電視劇,大多數的人不清楚理論物理學在幹嘛。
因為謝爾頓劇集的成功,我們會更體諒這些天才。
理論物理學家是探索宇宙的規則。
作為一個探索全宇宙奧秘的人,他們的夢想很大,能成功捕抓的東西可能很小。
她們是一群獲得平凡人無法獲得快樂的人,也是一群承受無比失意的人。
畢竟理論物理學已經有幾十年未有突破。
物理學是否能完成大一統的理論已經被開始懷疑。
費曼再世會不會果斷的拋下理論物理,去馬斯克那打工也未可知。
鼓起這樣勇氣逆風而行的天才名叫尹希。
這位從北京八中開始,繼而讀了中科大少年班。
他現在在哈佛當著正教授,跟謝爾頓.庫柏做同樣的工作。
他甚至跟《生活大爆炸》中的男主角研究的方向都是一致的。
謝爾頓曾經放棄了弦理論,尹希還在迷戀。
他的主攻方向一般人搞不懂,理解不了。
弦理論,量子引力中的黑洞熵、弦論中的超對稱束縛態。
這些看不懂的東西我們不能談太多,這些都太小眾。
24歲成為哈佛大學的物理系助理教授,34歲已經做上了正教授的尹希,然後他加入了美國籍。
這是他被人們認識的原因,也成了很多媒體上為我們流失這位天才而哀嘆。
尹希的個人採訪裡,我們可以看到他是一位非常有個性的青年。
《生活大爆炸》裡的謝爾頓是不擅長體育,但卻有著傲慢和執著的諾貝爾獎夢。
因為弦理論無法證實,很多物理學家都在打賭近年來諾貝爾獎是不會授予搞弦理論的人。
在第12季的時候,電視劇編劇因為太疼愛這位天才,在最後一季終於讓他拿到了諾貝爾獎。
與謝爾頓的野心夢想不同的是,如果不加說明的話,站在講臺上的尹希披肩長發,足蹬戶外鞋。
沒人會認出這位青年,居然是世界上最貴氣的學府正教授。
感謝網際網路。
如果你有興趣聆聽,網上有他的授課講座。
可以非常大膽的說,90%的人都不太能聽得懂他在教授什麼。
剩下的那些10%的天才才能夠對跟住他的思維。
所有人都說他是天才,尹希說他不是天才,他認為,天才這兩個字是在侮辱他的努力。
他覺得自己的成功是長期的高度集中的努力所產生的結果。
為了刻意洗脫天才傳說,尹希更說母親所說的小學二年級看微積分的故事,有些稍微誇張。
他也不過就是翻了一下而已。
但敬仰天才的我們不能否認他是一名天才,因為只有天才才能夠進入理論物理的結界。
他認為自己不是天才,那是因為相對於我們這些尋常人而言。
比起天才而言,尹希有些方面是接地氣的。
在各方面都展現出來與這個社會有交集,情商更正常的樣子,而不像《生活大爆炸》中的男主角,斤斤計較外加強迫症和神經質。
從他的採訪看啊,尹希是一個長期待在象牙塔,有著自己快樂執念的人。
他說對諾貝爾沒有想法,他只想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人身在世能夠做到自己有興趣的事,那都是天才。
尹希的父母早年感情不佳,處於半離婚狀態。
所以他很早結婚,有了一個女兒。
讓自己的天才大腦有一個安定的家,是一個好的決定。
他還喜歡跑馬拉松,不是個運動白痴。
各種把自己弄平凡的舉動,其實也沒有把他弄的多平凡。
尹希的太太就是在網絡上認識的,相識僅僅一個月後他們便相見,然後火速結婚了。
這讓《生活大爆炸》的粉絲們不禁想到謝爾頓和艾米也是在網上認識的。
這些相親網站的準確度在匹配天才和天才之間,正確度實在是非常高。
幫助人類探索整個宇宙奧秘的天才們能通過機器找到伴侶,這些算法真是很善良。
至於尹希令人矚目的加入美國籍,娶了美國老婆,待在哈佛大學進行研究的等等行為。
有的人說科學無國界,有的人說科學有國界。
你覺得選A還是選B,也只在於你。
尹希還是那樣,梳著長頭髮,說著並不流利的英文,被物理界尊敬著。
聲明:
本文為說書小七原創,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本文基於媒體源和書籍信息客觀寫作,對涉及的人物無任何偏頗的惡意,當事人若覺不妥請隨時聯繫。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