鈾核三分裂變現象首先發現者之一,中國居裡夫人——何澤慧先生

2020-12-05 清剛而介

悼念何澤慧先生逝世九周年。何澤慧先生祖籍山西,1914年生於蘇州。她家世背景很不一般。清朝三百年何家有十五人考取進士,建國六十載家族有六名當選院士。何澤慧先生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0在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西門子實驗室觀察到正負電子碰撞現象。1946年到法國巴黎大學,和錢三強先生一起在居裡實驗室工作。公同首先發現鈾核三分裂變現象。以往總認為裂變是一分為二,現在有三分裂變或四分裂變,是當時物理學最有意義的成果。何澤慧先生也被稱為,「中國居裡夫人」。新中國成立後,她和錢三強先生回國扛起籌建中國科學院和近代物理所任務。錢三強先生是中國原子彈之父,何澤慧先生同樣在中國核武器方面有著無與倫比的貢獻。

何澤慧先生1973年擔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推動中國高能天體物理研究。

何澤慧先生從不在乎物質待遇,和錢三強先生一直住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建的中關村十四號樓,直至仙逝。上班擠公交車,穿的是地攤貨,吃得是大眾飯。她自己艱苦樸素,但在1950年她把在蘇州祖業,「網師園」捐給國家。

何澤慧先生,淡泊名利,平易近人,不圖享受,一絲不笱。

何澤慧先生,為國家無止境付出,從不考慮絲毫索取。這是真正的國家精神。我們永遠悼念何澤慧先生。

相關焦點

  • 原子能物理學家何澤慧院士逝世-何澤慧 物理學家 1980年 鈾核裂變...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資料圖  東方網6月21日消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日消息:中國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六、七屆全國委員,空間科學學會原常務理事,中科院高能所原副所長何澤慧先生,因病於當天7時3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  何澤慧院士1914年出生於蘇州,1932年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
  • 何澤慧:清華大學畢業的「中國居裡夫人」,是我國傑出核物理學家
    她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因為首先發現了鈾核「三分裂」現象,所以被西方媒體稱為「中國的居裡夫人」。她就是我國著名的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空間科學學會原常務理事,中科院高能所原副所長何澤慧,另外她的丈夫也是我國著名的原子核物理學家錢三強。
  • 錢三強何澤慧,為何被稱為「中國的居裡夫婦」?
    從此,「三錢」之說,享譽中國學界。 「三錢」之中,有一對科學家夫婦,錢三強與夫人何澤慧。他們還有一個稱呼,「中國的居裡夫婦」。而這個稱呼,最早出出自法國媒體。1947年初,錢三強、何澤慧夫婦正式發表論文,證實了鈾核三分裂、四分裂現象的存在。這一發現一經公布,立刻在國際科學界引起巨大的轟動。
  • 錢三強夫婦共同發現鈾核「三分裂」的故事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刊
    夫妻倆共同發現鈾核「三分裂」  從英國劍橋大學返回法國巴黎居裡實驗室之後,錢三強與妻子何澤慧很快展開了全面的分析、實驗和研究。這對年輕夫婦相互輪換著在實驗室度過了一千多個不眠之夜。經過了數萬次的實驗、觀察和分析,他們終於又觀察到了在英國劍橋核物理實驗室曾經見到過的那種核裂變現象,也就是他們終於觀察到了那根垂直的細線,他們欣悅異常。
  • 被譽為中國居裡夫人,丈夫是中國原子彈之父,她才是當之無愧女神
    你的人生,正如裂變的原子,無聲,但卻有無窮的力量。你是中國的居裡夫人,你是中國科學的奠基石,你是中國精神最好的詮釋者。儘管你發現了「鈾核三分裂」震驚了世界,但由於時局對中國的偏見,諾貝爾獎和你失之交臂,可你哪會拘泥於這些,繼續投入到科學的懷抱。你就是何澤慧,「三錢」中錢三強的夫人,也是中國的「巨人」!
  • 何澤慧:「獨具慧眼」的中國高能天體物理科學家
    何澤慧 中國第一代核物理學家 她是中國第一位女院士,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在法國工作期間,與合作者一起首先發現並研究了鈾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現象,在國際科學界引起很大反響,被譽為「中國的居裡夫人」。
  • 她被稱為「中國的居裡夫人」,隱姓埋名數十年,一項成就前無古人
    今天的主人公是中國第一位物理學女博士、中科院第一位女院士、中國第一代核物理學家。因為巨大的科學成就,她被稱為「中國的居裡夫人」。但是,她的名字常常有一個前綴——錢三強的夫人。如願以償,他將赴法國大學居裡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居裡實驗室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實驗室。老居裡夫婦先後去世以後,他們的女兒伊蕾娜和丈夫約裡奧繼續領導這個實驗室的工作。而何澤慧當然不會甘於只成為「背後的女人」,她有足夠的能力與愛人並肩而立。隨著戰爭爆發,何澤慧懷著報國熱情,和幾位男生一起去到南京軍工署求職,希望以自己的專業報效國家。
  • 9年前,中國的「居裡夫人」去世,若沒有她,中國原子彈很難成功
    但實際上,在「兩彈一星」的背後還有這樣一個低調的女科學家,她被稱作是中國的「居裡夫人」,如果說沒有她的貢獻的話,中國的原子彈事業也很難取得成功。那麼,這位中國「居裡夫人」究竟何許人也?她對中國的原子彈事業又有著怎樣的貢獻呢?
  • 錢三強夫人何澤慧,「兩彈一星功勳章」遺漏的女科學家
    "沒過多久,正在巴黎的錢三強收到了何澤慧的回信,他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居裡實驗室的夫人責任伊蕾娜·居裡,伊蕾娜是居裡夫人的女兒,她願意為錢三強和何澤慧做證婚人,並且向錢三強提出了一些婚禮的建議,錢三強在何澤慧和他相聚之前已經著手準備浪漫的婚禮了。
  • 來,聊五分鐘居裡夫人:關於瑪麗·居裡的20件小事
    居裡夫人擔任實驗室主任。在她管理期間,研究所出了四個諾獎得主,成為世界四大放射性實驗室之一。 其中兩個諾獎得主就是她的大女兒和大女婿。約裡奧-居裡夫婦因發現人工放射性,獲得193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居裡一家一共得了五個諾貝爾獎。二女婿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總幹事的身份領的1965年諾貝爾和平獎不算在內。96號元素叫「鋦」(Curium),發現者就是為了紀念居裡夫婦而這樣命名的。
  • 他們是中國的居裡夫婦,攜手研製出原子彈和氫彈,為人非常低調!
    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他們被譽為中國的「居裡夫婦」,在二戰的炮聲隆隆中相知相許,像居裡夫婦那樣,成為科學道路上前行夥伴。 他們共同發現鈾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現象,攜手研製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展現了「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的偉大情懷。 這對伉儷就是國之脊梁——錢三強、何澤慧。
  • 「鈾」表及裡「核」立雞群
    1789年,德國化學家M.H.克拉普羅特(Martin Heinrich Klaproth)首先從瀝青鈾礦中發現了「鈾」,就用1781年新發現的一個行星——天王星命名它為uranium,元素符號定為U。
  • 他們是中國版「居裡夫婦」,為人類科學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的「居裡夫婦」,這個稱呼是國際科學界公認的,因為他們跟居裡夫人一樣,也為人類科學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跟居裡夫人家庭挺有淵源。這是一張1946年拍攝於法國巴黎的結婚照。照片上英俊瀟灑的新郎官名叫錢三強,他身邊的新娘名叫何澤慧。正是這兩位被稱為中國版的「居裡夫婦」。在錢三強夫婦的婚禮現場,就能看出他們跟居裡家族的淵源了。
  • 貝克勒爾發現了鈾的放射性,居裡夫婦發現了釙和鐳,三人同獲諾獎
    我們曾經在英語課文中學過一篇《居裡夫人》(Madam Curie)的文章,文章中說,居裡夫人在得到一個科學家有關輻射的論文後,想知道輻射究竟來自於哪裡,後來經研究後,把這種輻射命名為放射性,並在丈夫的幫助下,在簡陋的實驗條件下,經過四年的艱苦努力發現了鐳的感人故事。當時就有些疑問,這個發現了輻射的人是誰?
  • 【中國科學報】張煥喬:鍾情核物理事業
    堅守科研一線,潛心物理研究  自1956年秋天從北京大學核物理專業畢業分配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現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前身),從事核物理研究,張煥喬一幹就是六十多年。他傳承於錢三強、何澤慧和戴傳曾等老一輩核物理學家,曾長期在何澤慧先生身邊工作,受到很大教誨。
  • 害死居裡夫人的元兇 至今仍「活」在其筆記本上
    早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位科學家幾乎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化學元素提取工作,她就是居裡夫人(瑪麗·居裡)。11月8日,諾貝爾獎官方推特公布了居裡夫人使用過的筆記本。諾貝爾獎方面稱,居裡夫人於1934年7月4日死於再生障礙性貧血,這是她多年來在工作中受到輻射的結果。即使在今天,她的一些書籍和論文仍具有強烈放射性,必須放在鉛盒中保存。本次諾貝爾獎方面所展示的這個筆記本,其所具有的放射性還將持續1500年。「從科學角度來講,筆記本仍具放射性,這很正常。」
  • 1946年錢三強婚禮,居裡夫人拉著新娘:對不起,不該把傳染病傳給你
    011932年,錢三強與何澤慧雙雙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的物理系專業,兩人成為同班同學。那一年,全國500多人報考,但是僅僅28人被錄取,何澤慧更是全班僅有的10個女生之一。何澤慧雖然生在蘇州,但是祖籍卻是山西!1936年的秋天,何澤慧踏上了赴歐洲的郵輪,但是她不知道的是:錢三強也在這艘船上!錢三強作為物理研究所的代表,前往著名的法國居裡夫人實驗室學習。
  • 中國的居裡夫婦,同出名門,清華結緣,巴黎成眷,一生獻身科學
    居裡夫人而何澤慧在國內求職碰壁後,便公費留學德國學習,成為了研習「彈道學」的第一個外國留學生。在同年的4月8日,錢三強和何澤慧在國駐法領事館裡舉行了婚禮,在居裡夫婦的見證下,兩人結為了恩愛夫妻。而在此後的46年裡,他們如同賜予他們婚禮祝福的居裡夫婦一樣,也醉心於物理科學,攜手共度風雨,成為了中國版的居裡夫婦。
  • 地內小太陽的釋能產熱機制:科學家發現的天然鈾核裂變反應堆!
    一、簡介 天然核反應堆是指在鈾礦層中發現的鈾的同位素能夠在過去自然發生自持核連鎖反應的一種現象。1956年日裔美籍物理學家黑田和夫預言了在某種條件下存在天然核反應堆的可能性。這種現象由法國物理學家弗朗西斯·佩蘭(Francis Perrin)於1972年在非洲加彭的奧克洛發現。發現的天然核反應堆的自然條件與預言非常相似。
  • 畢業後各奔東西,錢三強與何澤慧如何最終走到一起?
    半年之後,他又順利考取了公費留學,遠赴法國,進入巴黎大學居裡實驗室深造。錢三強的導師,就是著名的「小居裡夫婦」。「小居裡夫婦」是1935年因「人工放射性」的發現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的伊萊娜·居裡,及其丈夫約裡奧·居裡,錢三強也成為世界第一個由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同時擔任導師的學生。1940年,錢三強取得了法國國家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