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中國的居裡夫婦,攜手研製出原子彈和氫彈,為人非常低調!

2020-11-24 騰訊網

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閱歷歷史,身入其中,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他們被譽為中國的「居裡夫婦」,在二戰的炮聲隆隆中相知相許,像居裡夫婦那樣,成為科學道路上前行夥伴。

他們共同發現鈾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現象,攜手研製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展現了「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的偉大情懷。

這對伉儷就是國之脊梁——錢三強、何澤慧。

錢三強與何澤慧

01

在中國科學界,有著名的「三錢」,即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中國力學之父錢偉長和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

1913年,「三錢」之一的錢三強生於浙江紹興,父親是名震寰宇的國學大師和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錢玄同。在父親的督導下,錢三強自幼念書識字,打下了很好的國文基礎。

錢玄同(1887-1939)

1920年,錢玄同被聘為北大國文系教授,安排7歲的錢三強進入孔德學校學習。這是一座北大子弟學校,由蔡元培、沈尹默等人創辦的白話文學校。

當時的一批知識分子,深受進步思想影響。錢玄同除了忙於教學工作,晚上忘我投入到革命事業中,常常讀書寫作到深夜。

說到錢三強的名字由來,還有一段故事。

他本名錢秉穹,是錢家第三子,愛好打籃球。一位同窗羨慕他身體強壯,送其綽號「三強」。錢玄同偶然得知,覺得這個名字有很好的寓意,在其基礎上升華為「德智體三方面都要強」。

從此,「錢三強」的名字便叫開來。

雖然錢三強在少年時期已經表現出對文學的興趣和才華,但是否繼承父業,錢玄同並未干涉。

錢三強目睹國家弱小遭受欺凌,便告訴父親自己要學習電機工業振興國家。錢玄同鼓勵他上進,無論做什麼都不要畏縮,學會用自己的頭腦理智判斷,而且要有一個好身體。

錢三強將目標鎖定為南洋大學,但南洋大學電機系是英文授課,錢三強在孔德學校學習的是法文。為了實現目標,他先考取了北京大學預科補習英文,經過努力,英文成績逐漸趕了上來。

從美國回來的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吳有訓到北大兼課,深奧的原理用淺顯的方式講解出來,令他對物理知識著迷,隨之改變當初的志願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深造。

02

這一屆清華物理系,從全國只錄取了28名學生,來自蘇州的狀元何澤慧,成為班上十個女生之一。

彼時的清華大學物理系,是國內翹楚,著名物理學家葉企孫擔任物理系主任,延攬了吳有訓、吳培源、趙忠饒等大批著名教授及一流科學家。葉企孫被稱為「大師的大師」,「兩彈一星」元勳中,有一半都是他的學生。

在清華大學的四年,是錢三強打好物理基礎的黃金期。他可以接觸到世界前沿的物理理論。比如,X射線研究,核物理和廣義相對論的研究等等。此外,他還注重實驗動手能力的培養,成為全班實驗能力最強的學生。

後來,錢三強回憶這段寶貴的訓練經歷,幫助自己迅速融入到物理學研究實戰當中,並不比同期的外國學生差多少。

不僅如此,清華的課堂上還會分享國外著名科學家奮鬥的故事,比如為科學獻身的居裡夫婦,激勵學生們發展中國的科學事業。

與錢三強一樣,生性要強的何澤慧也感受到了物理系的魅力。她擅長理論分析,是班上不折不扣的學霸。

青年何澤慧

「樸素文靜,秀外慧中」是江南女子何澤慧留給錢三強的最深刻的印象,二人因為忙於學業,彼此並無多少交集。唯一可以相提並論的,是他倆的畢業論文成績包攬了前兩名。

03

錢三強畢業後考取了科學的聖地——法國居裡實驗室留學,師從小居裡夫婦攻讀博士學位。小居裡夫婦,即居裡夫婦的長女伊蕾娜·居裡和丈夫約裡奧·居裡。

得到祖籍山西省政府資助的何澤慧,也準備到德國留學。她為了更好地報效祖國,選擇了柏林高等工業大學「實驗彈道學」專業,但這個專業從來不招女生,何況是中國來的女學生。

這道偏見固執的「鐵門」該如何衝破?

她找到當時的物理系主任克蘭茲,對方直接拒絕,給出的理由是,彈道專業事關軍事機密,不允許接收留學生。

何澤慧事先已經做好了功課,對克蘭茲教授很了解。克蘭茲教授是一位頗具正義感的人,對日本侵略中國深惡痛絕,曾經在中國擔任過軍事顧問。所以何澤慧便說服他,自己是為了打日本侵略者才來到德國學習彈道學的,希望得到支持。

一番沉思後,何澤慧幸運地成為了該校「實驗彈道學」專業第一位女留學生,並以優秀成績獲得博士學位。

而此刻在法國的錢三強,更加幸運。

他以一個研究生的身份,見證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核裂變的場景。在導師伊萊娜·居裡教授的邀請下,他加入團隊為核裂變的存在提供了更多的證據。

錢三強負責操作和測量,伊萊娜·居裡親自配製放射源。經過二十多個晝夜緊張工作,兩人發現了重要證據並撰寫成論文發表,共同署名,錢三強開始受到科學界的關注。

1940年,錢三強順利通過博士論文答辯。

錢三強與小居裡夫婦合影

不過,他撞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身處巴黎的他被德國士兵追逐。他想回到中國,但開往遠東的輪船都停航了,只好返回居裡實驗室,繼續開展自己的研究工作。

伊萊娜·居裡教授非常欣賞錢三強的工作能力,是她最得意的門生,指派他前往英國學習更為先進的核乳膠技術,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錢三強欣然同意。

04

何澤慧與錢三強,分處德國和法國,是二戰的對手,他們是如何結識又成為終身伴侶的呢?

1943年,何澤慧給老同學錢三強寫了一封信,信中提到因為德國和中國沒有開通郵政合作,自己與家人聯繫不上,委託錢三強給家人寫封信報平安。

從此,書信成為何澤慧與錢三強溝通的紐帶,二人頻頻互動,身處異國他鄉的遊子被愛情穿在一起。錢三強向何澤慧求婚,得到了肯定的答覆:「感謝你的愛情,我將對你永遠忠誠」。

1946年,二人結婚,極少社交的小居裡夫婦也出席了他們的婚禮,對與自己一樣的「科學組合」獻上了祝福。

他們在生活上互相照顧,事業上互相配合,先後追蹤到核裂變三分裂現象,經過無數次的實驗,何澤慧還發現了四分裂現象。

這一偉大發現,讓法國科學院授予錢三強「利·德巴物理學獎」,成為獲此殊榮的第一位中國人。國內的《大公報》也對這一試驗結果進行了報導,並稱讚他們為「中國的居裡夫婦」。

不久,法國國家科學院又頒給他「研究導師」獎。

然而,在有了第一個女兒之後,錢三強與何澤慧決定回國,儘管祖國母親當時和女兒一樣弱小。

有人不理解,此時的錢三強夫婦,事業成功家庭美滿,處於人生巔峰,為何要回到那個命運多舛的中國呢?

錢三強回答說:「正因為祖國貧窮落後,才更需要科學工作者努力去改變她的面貌。」

小居裡夫婦儘管不舍,但也支持他們報效祖國的決定,並慷慨地贈送了若干保密數據及珍貴的放射源,並對他說:「要為科學服務,科學要為人民服務。」這是世界著名科學家之間的惺惺相惜,也是送給中國人民的禮物。

05

新中國成立後,錢三強與何澤慧開始籌備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58年改名為原子能研究所),從0到1,一方面自發研製急缺的設備,另一方面進行核物理的知識掃盲,儘快培養一批研究性人才。

後來,中央提出要研製中國自己的原子彈,錢三強負責原子彈技術攻關面對著蘇聯撤走全部專家,幾乎0經驗的中國團隊能不能自己搞出來?

錢三強說:「我們哪怕少活幾年,也要把這個東西攻下來。」 何澤慧帶領團隊進行原子核乳膠的製作,配合項目組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第一座新型重水反應堆、第一臺回旋加速器在錢三強夫婦的帶領下,相繼建成。此刻,有一大批像他們一樣的科學家前赴後繼,王淦昌、鄧稼先、朱光亞等人和他們並肩作戰,一同創造了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的創舉。

這一年,錢三強51歲,何澤慧50歲,錢三強也被西方媒體稱為」中國原子彈之父」。

緊接著,錢三強與何澤慧又投入到氫彈的研究當中。兩年八個月後,中國第一顆氫彈成功爆炸,這對科學家夫妻甚至做出了比居裡夫婦更偉大的成就。

後來,錢三強與何澤慧被下放到陝西勞動。運動結束後,夫婦兩個回到北京繼續為科學工作忙碌著。

1986年,二老在年北京中關村

1992年6月28日,錢三強因心臟病離開人世,享年79歲。

1999年9月18日,何澤慧代錢三強領回了「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在丈夫離世的日子裡,何澤慧依然守候在那座斑駁的「中關村特樓」裡,每當思念泛起,她會翻出當年的蘑菇雲照片凝望,撫摸著那枚熠熠閃光的勳章。

勳章上沒有她的名字,但她的功績足以分得一半。

退休後,何澤慧繼續為中國的高能物理和核物理事業發展奔走努力,直至生命最後仍舊在工作。

06

錢三強曾說,何澤慧有小孩脾氣,直率認真。即便到了93歲高齡,央視採訪她,告訴她很多年輕人喜歡聽她的故事,何澤慧利落地說:「聽我故事有什麼用?讓他們來向我學習。」

她不認為發現「三分裂、四分裂」這樣的成有什麼了不起,「做工作細緻點,誰都可以發現,每個人都可以發現很多東西,除非你一天到晚不動腦筋。」

2006年,何澤慧院士接受央視採訪

2011年6月,何澤慧先生離開了奮鬥終身的人間,與丈夫錢三強在天堂相見,他們是事業上的合作夥伴,生活中的甜蜜伉儷,世紀之戀令人動容。

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曾說,「科學無國界,但學者有自己的國家。」後來,居裡夫人也說「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儘管二戰時波蘭慘遭法西斯蹂躪,但居裡夫人始終心繫祖國。錢三強與何澤慧,何嘗不是這樣呢?

愛國報國之志,不會因為你是科學家還是平民百姓有絲毫的不同,「位卑未敢忘憂國」,願這種青雲之志在中華大地上永遠不墮。

向為祖國振興做出強大貢獻的「中國的居裡夫婦」錢三強、何澤慧致敬!

你們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星!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想要了解更多歷史故事記得下期不見不散喲!

相關焦點

  • 他們是中國版「居裡夫婦」,為人類科學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的「居裡夫婦」,這個稱呼是國際科學界公認的,因為他們跟居裡夫人一樣,也為人類科學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跟居裡夫人家庭挺有淵源。這是一張1946年拍攝於法國巴黎的結婚照。照片上英俊瀟灑的新郎官名叫錢三強,他身邊的新娘名叫何澤慧。正是這兩位被稱為中國版的「居裡夫婦」。在錢三強夫婦的婚禮現場,就能看出他們跟居裡家族的淵源了。
  • 9年前,中國的「居裡夫人」去世,若沒有她,中國原子彈很難成功
    但實際上,在「兩彈一星」的背後還有這樣一個低調的女科學家,她被稱作是中國的「居裡夫人」,如果說沒有她的貢獻的話,中國的原子彈事業也很難取得成功。那麼,這位中國「居裡夫人」究竟何許人也?她對中國的原子彈事業又有著怎樣的貢獻呢?
  • 探路新中國近代物理研究,「中國居裡夫婦」名不虛傳
    這張照片就是他們回國時在輪船的甲板上拍的,迎著海上的陽光,錢三強抱著自己的女兒,臉上洋溢出幸福滿足的笑容,何澤慧坐在凳子上,依然是扎著兩條長長的辮子,迎著海風,綻放出燦爛甜美的微笑。經過一個多月的海上顛簸,錢三強夫婦在1948年6月10日抵達上海。沒想到,登岸當天,他們就遇到了麻煩。過海關的時候,錢氏夫婦的行李竟然被全部扣留了。
  • 中國的居裡夫婦,同出名門,清華結緣,巴黎成眷,一生獻身科學
    久而久之,付諸在對方身上的情感多了,便生出了要永生永世在一起的心思。待那份確定了心意的電報發出後,1946年,尋到機會,何澤慧便離開德國,前往法國同錢三強見面。在同年的4月8日,錢三強和何澤慧在國駐法領事館裡舉行了婚禮,在居裡夫婦的見證下,兩人結為了恩愛夫妻。
  • 錢三強何澤慧,為何被稱為「中國的居裡夫婦」?
    從此,「三錢」之說,享譽中國學界。 「三錢」之中,有一對科學家夫婦,錢三強與夫人何澤慧。他們還有一個稱呼,「中國的居裡夫婦」。而這個稱呼,最早出出自法國媒體。1947年初,錢三強、何澤慧夫婦正式發表論文,證實了鈾核三分裂、四分裂現象的存在。這一發現一經公布,立刻在國際科學界引起巨大的轟動。
  • 氫彈和原子彈之間,中國堅持保留氫彈。都是核武器有何區別?
    撰文丨考拉編輯丨樹懶核武器殺傷力巨大這點大家都是知道的,經濟發達、工業體系完善的國家研製核武器並不是因為戰爭,而是希望起到威懾作用。中美俄等國家都擁有核武器,但是核武器的使用在歷史上僅發生過兩次,就是二戰之後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是大規模性的破壞武器,需要謹慎使用。原子彈與氫彈的異同氫彈和原子彈都是常聽的核武器,那這兩者有何區別呢,如何區分這兩者。首先核反應方式不同。
  • 原子彈和氫彈哪個更厲害,為什麼中國研究氫彈的速度世界第一!
    嗨,大家好,今天歷史銘記者為大家講述的是:原子彈和氫彈哪個更厲害,為什麼中國研究氫彈的速度世界第一。1949年8月29日,蘇聯老大哥也不甘落後的成功爆炸了一顆原子彈。1952年英國也成功試爆,1960年法國成為第四個原子彈擁有國。 而我們中國可以說有那麼一點點蘇聯幫忙的情況下,但是蘇聯最後撕毀了協議,撤走了專家,中國也是繼續摸著黑向前走,最後在大批科學家領導下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毛主席曾說:「原子彈要有,氫彈也要快!」
  • 原子彈和氫彈都是核武器,為什麼中國要用氫彈,兩者差別多大?
    不過,由於核武力量本身研製複雜,只有少數經濟、工業強的國家才可以研製出,還有一些國家恐怖分子太多,導致核武器成為禁止擁有的武器。聯合國五常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和法國是公認可以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核武器分不同種類,具體包括原子彈、氫彈、中子彈、抗髒彈、鈷核彈、中子彈以及衝擊波彈等,雖說能量來源不同,但工作原理一致,都是通過核反應釋放能量,可以造成大規模破壞的武器,其中原子彈和氫彈是最為常見的核武器。大家都知道,當年美國向日本投下的核武器是原子彈,也是唯一經過實戰訓練的核武力量。
  • 原子彈和氫彈哪一個威力更大?為何全球只有中國,還有氫彈呢!
    文/貓行圖/網絡原子彈和氫彈哪一個威力更大?為何全球只有中國,還有氫彈呢!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就不斷的去發展著自身的科技力量,而保衛國家就一定要有核武器,一個國家只有擁有了核武器的技術,才能夠不被其他國家所侵略。而其實如果要提到核武器,可能大多數的人都會想到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兩彈一星鄧稼先先生,他為中國所做出的成就,絕對是需要被所有中國人致敬的。
  • 中國居裡夫人、原子彈之母、世界物理女王—吳健雄
    吳健雄(1912~1997),生於江蘇省蘇州,美籍華人,著名核物理學家、被譽為"東方居裡夫人"、中國居裡夫人、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世界物理女王、原子核研究女王、原子彈之母、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堪稱世界一流物理學家行列中的中國女性第一人,世人也稱她為居裡夫人後最偉大的女性科學家。
  • 于敏和我國第一顆氫彈研製始末
    從原子彈爆炸到氫彈爆炸,我國用了全世界幾個核大國中最少的研製時間,只有兩年零8個月,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使中華民族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提起那段光輝的崢嶸歲月,我們不禁想起這顆氫彈研製中的關鍵人物——于敏,他被錢三強稱為「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被諾貝爾獎得主、核物理學家玻爾稱為「一個出類拔萃的人」,還因沒出過國被一個日本訪華團稱為「中國的國產土專家一號」。于敏於1926年8月16日出生於河北省寧河縣。
  • 原子彈和氫彈,誰的威力大?
    如果是同樣質量的原子彈和氫彈,氫彈的爆炸威力更大,大約是原子彈的4倍。本文將具體敘述原子彈和氫彈的核反應原理以及他們的區別。原子彈和氫彈1945年,美國在二戰最後階段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耀眼的閃光和巨大的轟鳴之後,二十餘萬人死傷,城市被夷為平地。
  • 吳健雄:袁世凱孫媳婦,中國居裡夫人,走進傳說中的原子彈之母
    而這兩顆原子彈的成功引爆,要歸功於美國陸軍軍部研製原子彈計劃,這項計劃匯集了世界各國頂尖的科學家,其中唯一的一位華人女物理學家就是吳健雄。父親吳仲裔思想開明,提倡男女平等,創辦了免費教學的「明德學校」,在那個封建的年代,她作為女孩,從小就能和其他兄弟一起讀書寫字。吳健雄自小就顯示出驚人的記憶力,對算術的理解力則更強。
  • 原子彈之父氫彈之父飛彈之父衛星之父他們都是誰?共和國永不會忘
    鄧小平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沒有兩彈一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 所謂兩彈一星,指是是核彈(原子彈和氫彈)、飛彈和衛星。在兩彈一星的研發過程中,新中國一代科學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 原子彈和氫彈哪個威力大?為何全世界僅中國還有氫彈?只因一個人
    原子彈的威力有多大?在1945年日本廣島、長崎遇襲之前,人們對於核武器的認知還只停留在理論知識層面,但廣島和長崎分別遭遇原子彈襲擊之後,人們都清楚了核武器的真實威力。
  • 氫彈和原子彈哪個殺傷力大?為何全球僅中國還有氫彈?只因一個人
    可見,原子彈對人的危害之大。 其實,除了原子彈之外,還有一個厲害的武器——氫彈。氫彈最初被研究出來,且實驗成功,是在1953年8月,蘇聯研究出了一個重達40萬噸的氫彈,還首次將氫彈成功的實用化。那麼,氫彈和原子彈那一個更加厲害呢?單從重量上我們便可知道了,自然是這氫彈更厲害的。一般來說,氫彈整體的威力是比普通的原子彈要厲害的。
  • 原子彈之父的內疚與氫彈之父的罵名
    在蘇黎世和荷蘭經歷兩年遊學生涯後回到美國,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使伯克利成為世界理論物理研究中心之一。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有情報顯示,德國已經在海森堡的主持下研製原子彈。要說,這海森堡也非等閒之輩。量子力學的創始人,諾貝爾獎獲得者,足以證明海森堡是世界級的偉大科學家。
  • 緬懷「中國原子彈之父」!雖然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
    他身後留下的,是中國原子能事業的巍峨大廈。 錢三強是我國核物理學家,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院士,被譽為中國「原子彈之父」。
  • 居裡夫婦:諾貝爾獎歷史上的夫妻檔—新聞—科學網
    ①居裡夫婦在實驗室 ③居裡夫人與「鐳」 1898年12月21日,居裡夫婦發現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鐳。 一提起居裡夫人(Marie Curie),給後人的印象有兩個。 1879年,已是一個孩子母親的居裡夫人正在為她的博士論文尋找題目。經皮埃爾(Pierre Curie)的啟發,居裡夫人選擇了鈾射線作為研究方向。當時她自己也沒想到這意味著數年的艱辛與勞作,也意味著巨大的成功與掌聲。居裡夫人收集了很多鈾礦石,並逐一對於它們的放射性進行了檢測。當她檢驗到一種瀝青鈾礦和一種銅鈾雲母礦時,發現它們的放射性強度要比根據其中鈾的含量所預算的放射性強度大得多。
  • 研製氫彈有多難?中國獨有構型原理,保存世界僅存的30顆純正氫彈!
    早期原子彈在朝鮮宣布成功引爆氫彈後,這款武器再次被世人關注。作為曾經五常的專屬法寶,氫彈有多大的威力?研製氫彈到底有多難呢?專家表示,傳統的原子彈採用核裂變原理,通過裂變釋放能量,大部分的裂變核武是使用化學炸藥的爆炸能,把在臨界質量以下的鈾-235或鈽「擠壓」至超越臨界質量,使之產生不受控的連鎖反應,釋放大量能量。通常起爆的方式可分為槍式和內爆式,而增強型原子彈又稱為助爆型裂變武器,是一種添加少量熱核材料,以提高裂變裝料的利用效率、增加裂變威力的原子彈,又稱助爆型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