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中國版「居裡夫婦」,為人類科學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2021-01-14 小鄺說史

中國的「居裡夫婦」,這個稱呼是國際科學界公認的,因為他們跟居裡夫人一樣,也為人類科學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跟居裡夫人家庭挺有淵源。這是一張1946年拍攝於法國巴黎的結婚照。照片上英俊瀟灑的新郎官名叫錢三強,他身邊的新娘名叫何澤慧。正是這兩位被稱為中國版的「居裡夫婦」。

在錢三強夫婦的婚禮現場,就能看出他們跟居裡家族的淵源了。因為當時人們驚訝地發現居裡夫人的大女兒伊萊娜·居裡,居然帶著丈夫也就是居裡夫人的女婿一起出席了。這可是一件稀罕事兒。因為伊萊娜·居裡繼承了母親的事業,也是一位很有名望的科學家,人稱「小居裡夫人」,而她的丈夫也是一位著名科學家。

這兩人有個特點,就是醉心於科研事業,一向不怎麼出席社交活動,更別說參加外國人的婚禮了,這回他們倆能夠出席,而且是一起來出席錢三強夫婦的婚禮,顯然是跟他們大有淵源。

錢三強,出生於浙江紹興,父親錢玄同是咱們中國近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家學淵源。錢三強從小就展現出了學霸天賦。16歲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32年,19歲的他又考入了清華大學的物理系。先北大後清華,讀書還能求個啥,太厲害了。錢三強厲害,少年時期的何澤慧也不簡單。

何澤慧的祖籍山西,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何家可了不得,整個清朝三百多年,他們家先後出過15名進士,29名舉人,以至於山西當地都有一句俗語叫做「無何不開科」。就是說沒有何家人報名參加,當地連考試都懶得舉行。

何家厲不厲害?雖然有點誇張。祖上厲害,到了何澤慧的外祖母父親,還有她自己這三代。雖然他們家已經舉家遷到蘇州了,可是照樣延續了會念書的傳統。何澤慧的外祖母叫謝長達,是蘇州第一所女子中學的創辦人,還兼任了校長。何澤慧的父親叫何澄,早年曾經留學日本,回國之後成為近代的著名實業家。至於何澤慧,從小就天資聰穎,在1932年她18歲的時候考進了清華大學物理系。

何澤慧和錢三強都是在1932年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的,這兩個人就是同班同學,他們之間的感情就是在清華園裡面同班而產生的。這也是這兩個年輕人人生當中的第一次交集,同窗之誼。

四年大學讀完,大學期間只是同學,還沒有演變成男女之情。清華的學業是出了名的繁重,很難有時間談戀愛。錢三強和何澤慧都是潛心學習的學霸,恨不得一天24個小時都用來看書,最好再擠出一個小時25個小時。

到了1936年畢業的時候,何澤慧獲得了第一名,前三強第二名,這是第一名第二名。但那個時候只是互相欣賞,還沒有擦出火花。其實當時有不少同學為兩個人感到惋惜,因為當時的錢三強,不僅學習成績好,還是一名運動健將。

曾經代表清華桌球隊拿到許多比賽的冠軍,是校園裡的風雲人物。而何澤慧澤溫婉聰慧,人緣好成績更好,很受大家喜歡。大家都覺得他們倆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不走到一起實在是天理不容。可是不管怎麼樣,反正兩人當時是沒來電。

一畢業,二人各奔東西,而且奔的還不是一般的遠。錢三強一畢業就被國民政府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選中,走上了科研第一線。半年之後,他又順利考取公費留學,獲得了這年巴黎大學給予中國的唯一一個留學研究生名額。錢三強到達法國巴黎,進入巴黎大學學習。而他的導師,正是在當時的核物理研究界赫赫有名的「小居裡夫人」。這也是他和「小居裡夫人」淵源的開始

何澤慧,這個時候在德國,她去德國留學了。聽上去這是順理成章的,畢業成績第二名的錢三強能夠考上法國公費留學,那畢業成績第一名的何澤慧考上德國留學,應該是非常輕鬆的,順理成章的。理應如此,但是實際上何澤慧能夠去德國,那可太不容易了,為什麼呢?還是那句老話,男女有別。在上個世紀30年代,對於女性的歧視或者說偏見,那是挺嚴重的,嚴重到什麼程度呢?嚴重到清華大學出來畢業成績全班第一名的何澤慧,居然就是因為是女生,一畢業就失業了。

或許換了別人在這種性別歧視的大環境下,那就懶得抗爭就這樣了,安心嫁人相夫教子得了。可是何澤慧不一樣,她有大志向。當時眼看著國難當頭,她有心學好科技回報給祖國,可是一畢業就失業了,遭受性別歧視而無法施展抱負。這樣的心裡是心急如焚。

她到處打探尋找機會,幸運很快打聽到了一個好消息。當時山西省政府有一項規定,凡是畢業於國立大學的學生,只要是籍貫是山西,都可以獲得三千大洋資助,專門用於出國留學。何澤慧剛好有這個資格。雖然出生在蘇州,但是她籍貫是山西,可以申請。

她立即回山西辦好手續,準備出國留學。何澤慧當真是一位奇女子,所謂不愛紅裝愛武裝。她大學學的物理也就罷了,還是有不少的女生是學這個的。可她出國留學居然看中了一門幾乎沒有女生的專業,技術物理系的「實驗彈道學」,專門研究武器彈道的,所以她是不愛紅裝愛武裝。當時這塊專業最強的是德國。在出國之前何澤慧打聽到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大學技術物理系的系主任,曾經在南京軍工署當過顧問,於是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去德國留學。

1936年,何澤慧到了德國,直接就找到這位系主任,希望進入技術物理系學習彈道。當時何澤慧沒有想那麼多,只想著這個專業學好了,可以回來報效祖國。可她剛一開口,人家拒絕。其實系主任說的也是實情,彈道專業跟國家軍工是密切相關。

當時就連德國本國的學生想學這個專業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批,而且是不招女生的。更別說外國女留學生了。可何澤慧出國前那是做了功課,知道這位系主任是一個頗有正義感的學者。

上個世紀30年代,他在國民政府南京軍工署擔任軍事顧問,就是因為他對日本侵略中國的行為十分憤慨。所以何澤慧就以這件事情為突破口,跟系主任進行一番辯論。她就跟系主任說,你可以到我們中國這兒當我們兵工署的顧問,幫助我們打日本鬼子。我為了打日本鬼子到這邊來學習這個專業,你為什麼不收我呢?

何澤慧這番話最終是打動了這位系主任,讓他破例收下了何澤慧,這也是該校彈道專業第一次招收女性留學生。曾經為外國留學生稱為「攻不破的鐵門」的彈道專業,最終被何澤慧攻破了。留學德國的何澤慧和留學法國的錢三強隔著很遠,從巴黎到柏林有將近900公裡,這兩個在清華沒有產生情愫的年輕人,後來是怎麼走到一起的呀?

1940年,來德國僅僅4年,26歲的何澤慧就完成了論文,《一種新的精確簡便測量子彈飛行速度的方法》這是論文的名字,並且獲得了博士學位。這是遠超很多男同學的成績,何澤慧用她的成績證明了軍事科學方面並不只是男人的天下。

錢三強這幾天的表現並不比何澤慧差,甚至表現得更加搶眼。錢三強在法國師從「小居裡夫人」,就在擁有多門學科的居裡實驗室進行學習。按說實驗室的工作強度很大,一天下來誰都會感覺疲倦。可是錢三強卻像有用不完的精力,在完成自身學科的同時,總是抓住一切的機會,向別的學科的人進行請教。

正是錢三強這種抓住一切機會學習的精神,給「小居裡夫人」留下了非常良好的印象。而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更讓她對錢三強這個學生是大加讚賞。1937年12月的一天,「小居裡夫人」把錢三強介紹給自己丈夫做助手。

改建一臺雲霧室,是用來觀察和拍攝帶電粒子軌跡的儀器。在當時是研究原子核粒子運動軌跡的基本設備。錢三強來法國之前的根本就沒見過雲霧室,是更不知道它的構造和應用,可是他通過虛心請教,硬是摸清雲霧室的基本構造。

接下來就是動手製作了,那幾個月錢三強不僅出現在實驗室裡,還出現在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巴黎近郊的五金工廠,因為雲霧室有些零件可以自己動手做的,他就自己來製作了,還有一些他自己做不了的,就畫好圖紙找五金工廠來定製。

就這樣來來回回跑了一年多,雲霧室順利改造完成投入使用。這一件事情讓「小居裡夫人」和她丈夫大為驚訝,改進進度完全超出了他們的預期。他們由衷地說,法國大學生只有考試分數,而來自中國的大學生則同時具有實際的工作能力。

到了1940年,錢三強通過了論文答辯,獲得了博士學位。1941年,他又跟導師「小居裡夫人」合作,進一步驗證了核裂變現象。這個時候的錢三強已經在法國科學界聲名鵲起。很快愛情也在不經意間悄悄地到來。1943年初春的一天,身在巴黎的錢三強突然接到一封來自德國的信,寫這封信的人的正是畢業以後,就從無交集的何澤慧,何澤慧為什麼突然寫信給錢三強呢?

這就得說當時打的正激烈的二戰了。隨著戰爭愈演愈烈,德國整個國家被封鎖。正在柏林鑽研軍工專業的何澤慧,甚至無法向家人報一聲平安。她想到多年未見的老同學錢三強。希望錢三強幫她轉達一下。

當時錢三強很快就給何澤慧的父親寫了一封信,焦急萬分的老人馬上回了信。報知了家中的平安,當錢三強把這封家書轉給何澤慧時,何澤慧是激動地熱淚盈眶,立刻給錢三強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從這之後就像是開了頭一樣,你來我往,兩人的書信往來就愈加頻繁。當時由於戰事限制,一封信只能寫25個字,兩個人就用短短的25個字,一封封的討論天氣學術還有未來。鴻雁往來,愛情也在悄然生長。

1945年的一天,錢三強終於鼓起勇氣向何澤慧求婚了。在一分25個字的信裡寫道,「我向你提出結婚的請求,如能同意請回信,我將等你一同回國」。理工科的人求婚就這麼直接。而同為理工科的何澤慧回信也很直接,「感謝你的愛情,我將對你永遠忠誠。等我們見面後,一同回國」。不僅回信直接,何澤慧行動起來更直接。

1945年冬天,一個周末的早晨,在巴黎寓所的錢三強,突然聽到砰砰砰的敲門聲。打開門一看,錢三強嚇了一跳,因為站在門口的竟然就是何澤慧。這個勇氣與智慧並重的女孩子,既沒打電話也沒拍電報,就悄悄地從德國跑到法國。此刻兩人的心已經徹底地走到了一起,不想再分離了。1946年春節,何澤慧就辭去德國的工作,來到了法國。

1946年,錢三強和何澤慧兩人的就在中國駐法大使館辦理了婚姻手續。當天晚上,他們在巴黎近郊的「東方飯店」舉辦了婚禮,在這場婚禮上應邀出席的中外朋友有三十多人,就連極少參加社交活動的小居裡夫婦,也以導師的身份雙雙出席,還給他們送上了美好的祝福。

據說那天「小居裡夫人」的丈夫在婚禮致辭中說,「居裡先生和夫人」曾經在一個實驗室中親密合作,後來我和小居裡伊萊娜又結為伴侶,事實證明我們這樣的結合,對科學是非常有利的,現在你們也是這種組合。我和伊萊娜共同祝福你們家庭美滿,也祝願你們的親密合作,在科學事業上結出豐碩的成果。

導師的祝福很快就成真應驗了,短短一年之後,錢三強夫婦就有了一個重大科研成果,而這個成果就直接就奠定了他們成為中國版「居裡夫婦」的基礎。1946年的夏天,錢三強夫婦應邀到英國劍橋出席「紀念牛頓誕辰三百周年」大會,就是在這次會議上一張不為人注意的照片,引起了錢三強的興趣和思考。

當時兩名正在研究核裂變的英國學生,用投影放了一張照片,照片上記錄了一個三叉形狀的徑跡。而當時科學界普遍認為,核裂變是一分為二,那為什麼照片上會出現三叉形狀?回到巴黎之後,錢三強夫婦將疑問帶到了實驗室,經過幾個星期的連續實驗,他們觀察到了大量的三叉形徑跡,那這些三叉型徑跡究竟又是何種性質?

通過進行大量的實驗觀測測量,1947年初,他們正式發表論文,證實了鈾核三分裂,甚至是四分裂現象的存在。錢三強與何澤慧的發現,一經公布,便在國際科學界引起了巨大轟動。不少西方國家的報紙刊物刊登了此事,並稱讚「中國的居裡夫婦」發現原子核先分裂法。1946年底,法國科學院授予錢三強「「利·德巴微物理學獎」這是該院的一個重大獎項,而錢三強是得到這個獎勵的第一位中國學者。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錢三強夫婦更是成果頻出,事業蒸蒸日上。

在外人看來,他們一定會選擇留在法國繼續這樣的生活。可是誰都沒有想到,此時錢三強與何澤慧卻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那就是回到自己的祖國。或者說這樣的決定並不出人意料,只是出乎那些法國人的意料而已。兩人心裡很清楚,當時的祖國還很貧窮落後,但正因為如此,更需要他們的知識來幫助祖國強大起來。

1948年5月1日,錢三強與妻子何澤慧踏上了回國的輪船。一年多以後,新中國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而錢三強與何澤慧欣然受命,負責籌建近代物理研究所。籌建中的研究所包括他們夫婦在內,只有五個人。除他們夫妻倆還有三個人。儀器設備更是少的可憐,比起他們在法國能夠享受到的待遇和科研條件,那是天差地別。可就是在這麼困難的研究環境之下,他們也沒有灰心喪氣,而是竭盡所能想辦法解決問題。夫妻倆從無到有,逐漸將近代物理研究所辦了起來。

1955年到1959年,中國的核武器事業歷經了蘇聯從支援到撤出的變化,中國不得不成立專門的核武器研究所,自力更生研製原子彈。前三強他是製造原子彈的總負責人,中國原子彈之父。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時候何澤慧在幹嘛。何澤慧沒有參加原子彈的研製工作,但是她參加了氫彈的研究工作。

1960年,何澤慧成為氫彈實驗組成員,進行研究工作。1965年2月,小組成員從蘇聯公布的些許文獻中,發現有一項數據大的不合常理。如果相信這個數據,未來的氫彈研究很可能有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不要重新做實驗核算呢?做一個實驗要兩三年,整個搞氫彈剩下的時間也只有一兩年,所以實驗的要求幾個月要做出來。何澤慧組織幾個人專門做這個實驗,白天做晚上也做,幾個月就做出來了。

正因為何澤慧帶領大家做出的努力,1964年10月16日成功引爆第一顆原子彈,到1967年6月17日成功引爆第一顆氫彈,只用短短兩年零八個月時間。不管是原子彈還是氫彈,咱們中國之所以能夠創造世界奇蹟,都離不開錢三強與何澤慧夫妻倆的功勞。對於咱們新中國來說,他們二位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版「居裡夫婦」。

相關焦點

  • 他們是中國的居裡夫婦,攜手研製出原子彈和氫彈,為人非常低調!
    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他們被譽為中國的「居裡夫婦」,在二戰的炮聲隆隆中相知相許,像居裡夫婦那樣,成為科學道路上前行夥伴。 他們共同發現鈾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現象,攜手研製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展現了「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的偉大情懷。 這對伉儷就是國之脊梁——錢三強、何澤慧。
  • 中國的居裡夫婦,同出名門,清華結緣,巴黎成眷,一生獻身科學
    在同年的4月8日,錢三強和何澤慧在國駐法領事館裡舉行了婚禮,在居裡夫婦的見證下,兩人結為了恩愛夫妻。而在此後的46年裡,他們如同賜予他們婚禮祝福的居裡夫婦一樣,也醉心於物理科學,攜手共度風雨,成為了中國版的居裡夫婦。
  • 中國人為何如此崇拜居裡夫人?看看她和家人都為中國做了什麼
    在異國他鄉,大多數中國留學生都不受待見,經常能遇到外國專家的白眼。而唯一沒有歧視中國留學生的,就是居裡夫人。居裡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爾·居裡,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科學人才。例如,我國放射化學的創始人鄭大章,曾於1921年赴法國留學,當時的他雖然成績優異,但是依然飽受歧視。
  • 居裡夫人為何受國人崇拜?她拒絕同流合汙,無私援助我國科學人才
    ——貝爾納誠哉斯言,人類歷史的進步離不開一個又一個科學研究成果的不斷推動,亦離不開一位又一位科學家的不懈努力。在無數的科學家之中,不僅僅有男性,許多女性科學家亦是「巾幗不讓鬚眉」,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居裡夫人為何受國人崇拜?她拒絕同流合汙,無私援助我國科學人才
    科學既是人類智慧的最高成果,又是最有希望的物質福利的源泉。——貝爾納誠哉斯言,人類歷史的進步離不開一個又一個科學研究成果的不斷推動,亦離不開一位又一位科學家的不懈努力。在無數的科學家之中,不僅僅有男性,許多女性科學家亦是「巾幗不讓鬚眉」,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錢三強何澤慧,為何被稱為「中國的居裡夫婦」?
    從此,「三錢」之說,享譽中國學界。 「三錢」之中,有一對科學家夫婦,錢三強與夫人何澤慧。他們還有一個稱呼,「中國的居裡夫婦」。而這個稱呼,最早出出自法國媒體。1947年初,錢三強、何澤慧夫婦正式發表論文,證實了鈾核三分裂、四分裂現象的存在。這一發現一經公布,立刻在國際科學界引起巨大的轟動。
  • 居裡夫人發現鐳,不是為了供她享樂,而是想為科學事業做一點貢獻
    科學女傑居裡夫人「當我們資金奇缺,連一塊床板也要租用,為貧窮所困的同時還要潛心研究的那些年月,才是我最具成就感的時光。」在人類歷史長河中,能夠青史留名的女人屈指可數,而居裡夫人就是其中最為卓越的一位。居裡夫人出生於多災多難的波蘭,生性害羞,卻因為發現了新元素「鐳」而轟動世界。
  • 百年筆記,千年輻射,為科學泣血長歌——EDP Sciences創始人瑪麗·居裡
    EDP Sciences出版社於1920年由諾獎獲得者居裡夫人、德布羅意等世界傑出科學家在巴黎創立。1903年,居裡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因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居裡夫人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
  • 探路新中國近代物理研究,「中國居裡夫婦」名不虛傳
    他們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害怕中國擁有核材料。被扣留的行李,好幾天都沒有消息。錢三強與何澤慧乘興而歸,等待他們的卻是磨難重重。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1948年的古城北平,正處於新舊交替的複雜局面。1948年10月,錢三強找到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再次提出發展原子科學的想法。
  • 居裡夫婦:諾貝爾獎歷史上的夫妻檔—新聞—科學網
    另一個是,一個恬靜、美麗的充滿智慧的實驗室科學女性。她已經成為了全體女性步入科學殿堂的化身。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在科學史上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電子、X射線、鈾射線的發現開啟了一扇人們認識微觀世界的大門,探索原子的內部結構也成了眾多科學家關注的熱點。 1879年,已是一個孩子母親的居裡夫人正在為她的博士論文尋找題目。
  • 居裡夫人為何受國人崇拜?嚴濟慈:她的關懷就像寒夜裡溫暖的火焰
    ——貝爾納誠哉斯言,人類歷史的進步離不開一個又一個科學研究成果的不斷推動,亦離不開一位又一位科學家的不懈努力。在無數的科學家之中,不僅僅有男性,許多女性科學家亦是「巾幗不讓鬚眉」,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居裡夫人,一家兩代人三獲諾貝爾,把一生奉獻給科學事業
    但她不,她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科學。發現了鐳世人卻不相信,那就把鐳提煉出來讓他們看看,為自己爭一口氣。那之後呢?當然是繼續躲在實驗室裡做自己的科學研究了。然而那個時代充滿了對女性的惡意。這除了她的女兒伊蓮娜自身的天賦與努力,我相信與居裡夫人的影響肯定有莫大的關係。作為居裡夫人的長女,伊蓮娜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極大的數學天賦和科學熱情,居裡夫婦感嘆自家孩子擁有的這種天賦熱情。於是他們決定用特殊的方法培養她,支持她養成動手動腦的習慣;獨立思考的意識。並且允許她進實驗室幹點微不足道的輔助工作,允許她坐在角落裡旁聽他們的討論。
  • 居裡夫人不為國人所熟知的另一面——她對我國現代科學的起步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居裡夫人和丈夫一起全身心投入科研。科學發現的過程困難重重,科研條件又簡陋不堪,這都使他們受到了諸多挑戰。1902年年底,居裡夫人終於提煉出了0.1克純淨的氯化鐳,並準確地測定了它的原子量。從此鐳的存在得到了證實,這一發現大大推動了科學進步。
  • 錢三強夫婦都是傑出的物理學家,他們的一對兒女,後來怎樣了
    錢三強是中國傑出的核物理學家。他不僅是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還是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他為我國核彈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錢三強的夫人何澤慧,同樣是我國傑出的物理學家,他們夫妻二人在巴黎曾共同發現,並研究了鈾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現象,何澤慧更是被譽為「中國的居裡夫人」。兩位如此優秀的科學家結婚,他們生的小孩,是不是也這麼優秀呢?他們的後代又過得怎麼樣呢?
  • 偉大的科學家瑪麗·居裡夫人
    為科學獻身的理想把他們永遠聯繫在一起。他們生活清貧,工作、學習卻十分緊張。這對親密的工作與生活伴侶再也離不開彼此。居裡夫婦把這種新元素命名為「釙」(Polonium),以表達對居裡夫人的祖國波蘭(Poland)的懷念。 發現釙元素之後不久,居裡夫婦繼續進行研究,在同年12月他們得到少量的白色粉末。這種白色粉末在黑暗中閃爍著白光,據此居裡夫婦把它命名為鐳,它的拉丁語原意是「放射」。並在此期間,他們寫了許多論文,奠定了原子物理學和化學研究的基礎。
  • 居裡夫婦是怎樣發現鐳元素的?
    居裡夫婦決心探索這其中的秘密,他們選擇鈾射線為科研項目,以發現鈾瀝青礦裡所含有的強烈放射性的新元素。他們首先發現了一種新的放射性元素,為了紀念祖國波蘭,居裡夫人把它命名為釙;之後他們又發現了放射性更強的鐳,並決心把鐳提煉出來。
  • 扒一扒諾貝爾獎史上的「夫妻檔」:除了居裡夫婦,還有4對
    小居裡夫婦伊雷娜·居裡(1897—1956)9歲就失去了親愛的父親,從小懂得體貼安慰母親,常伴居裡夫人身邊。這些經歷使伊蕾娜在受到科學教育薰陶的同時,還練就了獨立、果敢、堅韌的品格。弗雷德裡克·約裡奧(1900—1958)畢業於巴黎理化學院,1925年成為居裡夫人的助理。
  • 在世界對於人類進步做出貢獻的偉大人物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有很多人的名字都會被銘記,今天,我們來說說對人類歷史做出貢獻的偉大人物。艾薩克·牛頓,是被稱為「近代史上的偉人」,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一切都是去取決於一個蘋果的故事。卡爾·馬克思,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和哲學家,對世界現代史做出的貢獻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的。而由他所創造的馬克思主義是影響的世界進場的一個思想理論,正是因為這個理論才會有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這個理論才為中國的鬥爭帶來了勝利的曙光。早年的馬克思歷經磨難,看盡了世界百態,早年的他的文章是不被認可的。
  • 向居裡夫人致敬,呼喚科學精神的復興
    居裡夫人是近代科學史上的一個奇蹟,她猶如一顆璀璨耀眼的巨星划過科學的星空,留下永久的光輝。她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她的發現與發明,為全人類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貢獻。居裡夫人一生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苦,小時候的貧窮及被歧視,中學時的生活拮据,以及她心愛的科學家丈夫在車禍中不幸遇難……堅強的她,選擇的是永不向命運屈服。第二,為科學堅韌不拔的獻身精神。
  • 居裡夫人把一生獻給放射性研究,卻被她發現的化學物質奪去生命
    瑪麗·居裡1867年生于波蘭華沙,又稱居裡夫人。1891 年,她移民法國,曾就讀於索邦大學。她的丈夫皮埃爾·居裡生於1859年,也是索邦大學的學生。兩人算是同學。他們兩人後來都成為索邦大學的教授,倆人一起從事磁性和放射性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