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裡夫婦是怎樣發現鐳元素的?

2020-09-16 小曾十萬個為什麼

  • 德國物理學家倫琴於1895年發現了X射線,1896年,法國科學家柏克勒爾發現了含鈾物質的自發放射。居裡夫婦決心探索這其中的秘密,他們選擇鈾射線為科研項目,以發現鈾瀝青礦裡所含有的強烈放射性的新元素。
  • 他們首先發現了一種新的放射性元素,為了紀念祖國波蘭,居裡夫人把它命名為釙;之後他們又發現了放射性更強的鐳,並決心把鐳提煉出來。由於買不起含鐳的鈾礦石,他們只好利用廉價的鈾瀝青殘渣,借一間不蔽風雨的廠棚作實驗室。冒著酷暑嚴寒,使用極其簡單的工具,忍受著刺鼻的氣味,經過54個月的辛勤努力,終於從幾十噸鈾瀝青殘渣中提煉出0.12克氯化鐳,並精確地測定鐳的原子量為225,放射性比鈾強約200萬倍。
  • 1903年,居裡夫人獲得博士學位。同年,因對放射現象研究作出突出貢獻,居裡夫婦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自從放射性元素特別是鐳被發現後,放射學和粒子物理學由此誕生。

相關焦點

  • 居裡夫婦:諾貝爾獎歷史上的夫妻檔—新聞—科學網
    ①居裡夫婦在實驗室 ③居裡夫人與「鐳」 1898年12月21日,居裡夫婦發現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鐳。 一提起居裡夫人(Marie Curie),給後人的印象有兩個。居裡夫人收集了很多鈾礦石,並逐一對於它們的放射性進行了檢測。當她檢驗到一種瀝青鈾礦和一種銅鈾雲母礦時,發現它們的放射性強度要比根據其中鈾的含量所預算的放射性強度大得多。居裡夫人猜測這些礦石中存在新的放射性元素,它比鈾放射性強。 科學發現如果沒有判決性實驗,其結論就會讓人擔心。科學的起點是實驗,終極判決也是實驗。
  • 居裡夫人發現的鐳,流行世界受到萬人追捧,卻也把無數人送進地獄
    1898年,居裡夫婦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而過了三年的時間,居裡夫婦才從數噸瀝青的殘渣當中,分離出了微量(0.1克)的氯化鐳,從而成功測量出鐳的原子量。然而正是居裡夫人發現的鐳,流行世界受到萬人追捧,卻也把無數人送進地獄。
  • 居裡夫人和鐳元素的故事
    鐳的發現還要感謝偉大的居裡夫人。居裡夫人,1867年11月7日誕生于波蘭華沙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具有父親的智慧和母親的靈巧,從小就對科學實驗發生了濃厚的興趣。1891年,她到巴黎求學。學業完成後,原本打算回到正在遭受著沙皇鐵蹄踐踏的祖國,但是,同法國物理學家皮埃爾·居裡先生成為終身伴侶,徹底改變了她原來的計劃,她只好僑居法國,並於1897年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關於放射性的發現,居裡夫人並不是第一人,但她是關鍵的一人。物質世界裡是不是還有另一塊全新的領域?射線放出來的力量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這种放射的性質又是什麼?
  • 諾貝爾消息:居裡夫人的筆記本還有放射性,是什么元素導致的?
    早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位科學家幾乎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化學元素的提取,她就是居裡夫人。根據報導,近期諾貝爾獎官方社交帳號發布了一則消息,稱當年居裡夫人使用過的筆記本如今還能被檢測出放射性。不僅如此,經過科學家的鑑定該筆記本的放射性還將持續1500年左右。這一消息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關注,有許多不了解居裡夫人的人趁此機會查找了與她相關的科研故事。那麼導致筆記本至今仍然還有放射性的元素是什麼?
  • 居裡夫人不是僅靠苦幹而發現新的放射性元素
    居裡夫人發現放射性釙和鐳元素的故事,開始於1895年的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當時,50歲的物理學教授倫琴發現了一種前所未知的新射線——X射線。這個發現,揭開了新物理學的序幕。也吸引了很多人跟隨著他的腳步,開始探索過去不為人知的射線。這些人當中有一個幸運兒,就是法國巴黎工藝學校的物理學教授貝克勒爾,他於1896年發現含有鈾元素的礦物,能發射出與X射線類似的穿透力很強的射線。
  • 為什麼當年新發現的鐳元素,差點會危及到全人類的生命?
    20世紀是一個基礎科學迅猛發展的時代,你睡一覺起來可能都會發現,又出了新成果,又發明出了新玩意,每天都不帶重樣的!但是整個社會相應的風險意識和對新事物的認識跟不上更新的節奏。我們現在知道鐳元素具有放射性,並且能治療癌症,但它剛出現的早期卻差點危機人類的生命。下面我們就先從鐳的發現說起。
  • 貝克勒爾發現了鈾的放射性,居裡夫婦發現了釙和鐳,三人同獲諾獎
    怎麼發現的鐳?今天終於弄得比較清楚了。原來發現輻射的科學家是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爾。貝克勒爾是法國科學院院士,擅長於螢光和磷光的研究。1896年,他受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發現「一種新射線」和一些X射線的啟發,想弄清楚這種新射線是怎樣產生的?
  • 元素大爆炸|瑪麗·居裡
    1898年,居裡夫婦對這種現象提出了一個邏輯的推斷:瀝青鈾礦石中必定含有某種未知的放射成分,其放射性遠遠大於鈾的放射性。12月26日,居裡夫人公布了這種新物質存在的設想。在此之後的幾年中,居裡夫婦不斷地提煉瀝青鈾礦石中的放射成分。經過不懈的努力,他們終於成功地分離出了氯化鐳並發現了兩種新的化學元素:釙(Po)和鐳(Ra)。
  •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居裡夫人去世86年後再登熱搜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居裡夫人去世86年後再登熱搜時間:2020-11-11 00: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居裡夫人去世86年後再登熱搜 17歲時你不漂亮,可以怪罪於母親沒有遺傳好的容貌;但是30歲了依然不漂亮,就只能責怪自己,因為在那麼漫長的日子裡,
  • 微觀粒子發現史之四:中子發現了,這卻是居裡夫婦的傷心事
    ,他家也才總共六個人,平均一人一次,老居裡夫婦就不用說了,尤其是居裡夫人,自個就獲了兩次,大居裡夫婦也得過,小女兒倒是沒有獲獎,可小女婿也得了,不過小女婿不是科學家,人家得的是和平獎。是不是有點嘆為觀止了,其實居裡家族還有可能更上一層樓的,達到平均兩次的,這都怪大居裡夫婦高風亮節,楞把諾貝爾獎向外推,還推了三次,中子的發現就是第一次。
  • 錢三強何澤慧,為何被稱為「中國的居裡夫婦」?
    「三錢」之中,有一對科學家夫婦,錢三強與夫人何澤慧。他們還有一個稱呼,「中國的居裡夫婦」。而這個稱呼,最早出出自法國媒體。1947年初,錢三強、何澤慧夫婦正式發表論文,證實了鈾核三分裂、四分裂現象的存在。這一發現一經公布,立刻在國際科學界引起巨大的轟動。約裡奧居裡先生稱「這是二戰後物理學上一項有意義的工作」,媒體則熱烈地稱呼他們是「中國的居裡夫婦」。
  •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兩次諾獎拯救90萬人
    提起居裡夫人,多數人都知道是一位偉大的女科學家,發現了釙和鐳元素還,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不幸的是居裡夫人因為在放射性環境中暴露時間過長,最終因再生障礙性貧血而去世。     或許多數人對居裡夫人還停留在語文課文《三克鐳》,或者將居裡夫人的事跡作為萬能作文素材。
  • 微觀粒子發現史之四:中子發現了,這卻是居裡夫婦的傷心往事
    波特發現這種射線可以輕鬆穿透鉛,這就是說這肯定不是γ射線了,可是波特固執地認為這是一種特殊的γ射線,這是生生地把諾貝爾獎往外推呀。波特還不是最遺憾的,最遺憾的是大居裡夫婦。要說諾貝爾獎家族,居裡家是不可超越的巔峰,別人家最多父子倆獲獎,象兩輩子跟電子較勁的湯姆孫父子,還有玻爾父子,人家居裡家是六人次獲獎,他家也才總共六個人,平均一人一次,老居裡夫婦就不用說了,尤其是居裡夫人,自個就獲了兩次,大居裡夫婦也得過,小女兒倒是沒有獲獎,可小女婿也得了,不過小女婿不是科學家,人家得的是和平獎。
  • 居裡夫人:另類「波蘭蕩婦」鮮為人知的生活
    在這份報告中,她稱自己和丈夫皮埃爾·居裡發現了一個比鈾的放射性要強100萬倍的新放射性元素88號。這個元素,他們命名為「鐳」(Radium)。而就在5個月前,他們剛剛宣布發現了新放射性元素84號——瑪麗·居裡建議用自己的祖國波蘭命名為「釙」(Polonium)。
  • 居裡發現鐳元素120周年:提煉出一克純鐳體重卻減少了14斤
    年12月26日】法國著名科學家居裡夫人發現鐳,被譽為「鐳的母親」。瑪麗和皮埃爾居裡以最奮勉、枯燥的努力,發現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元素——鐳。這個發現不只產生了一種新科學和新哲學,還把治療一種可怕病症的方法給了人類。」《居裡夫人傳》。 女人柔弱如水,美麗如花,而在這位偉大女性的掌心和眼神裡卻捕捉了偉大的智慧和真理,讓她成就了「跨越百年的美麗」的經典範式,而這種永不凋謝的美麗會隨著時光繼續沉澱,甚至綻放千年的芬芳。
  • 居裡夫人:離世80多年後,為什麼她的手稿仍有輻射?
    沒錯,她就是放射性元素鐳的發現者瑪麗居裡,世稱巴黎求學期間,瑪麗居裡認識了物理學家皮埃爾居裡,皮埃爾為瑪麗提供了實驗室,對科學事業的共同追求讓兩人墜入愛河,並結成了最強科學抗議,共同開啟了他們的科學探索之路。一八九六年,亨利貝克勒爾發現了鈾會放射類似X射線的神秘輻射。這一發現引起了居裡夫人的極大興趣。深入研究後,居裡夫婦發現單獨的鈾並不能產生如此強的輻射。
  • 居裡夫人:離世80多年後,為什麼她的手稿仍有輻射?
    沒錯,她就是放射性元素鐳的發現者瑪麗居裡,世稱居裡夫人。一八六七年,瑪麗居裡出生于波蘭的一個中學教師家庭,父母均從事教育工作。但即便是成長在這樣的家庭裡,瑪麗的求學之路也並不順利。因為在當時波蘭的大學都是為男性設立的,女性要想在學業上取得成就,只能進行秘密學習。
  • 居裡夫人發現鐳的放射性後,西方人竟把它當保健品
    1898 年,居裡夫人發現了鐳的放射性,「輻射」迅速成為當時的熱門話題。在接下來幾十年裡被西方人當成包治百病的萬靈藥。小孩玩具、女人化妝品、巧克力甚至是礦泉水都會加點鐳元素。圖為19世紀初英國銷售的含鐳礦泉水。圖為19世紀初外國人銷售的含鐳巧克力。
  • 探索粒子世界,查德威克發現中子得諾獎,居裡夫婦錯失良機!
    約裡奧居裡夫婦做實驗,發現了一股中性的射線。打進石蠟以後,不但沒有被石蠟吸收,反而加強了,他們當時沒覺得這是多麼奇怪的事兒,他們覺得這是康普頓效應。所謂康普頓效應,就是X射線被金屬晶格散射的一種現象,按理說散射的X射線應該跟入社的X射線頻率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