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女傑居裡夫人
「當我們資金奇缺,連一塊床板也要租用,為貧窮所困的同時還要潛心研究的那些年月,才是我最具成就感的時光。」在人類歷史長河中,能夠青史留名的女人屈指可數,而居裡夫人就是其中最為卓越的一位。居裡夫人出生於多災多難的波蘭,生性害羞,卻因為發現了新元素「鐳」而轟動世界。直至今日,人類仍然沒有終止與癌症這個病魔作鬥爭,而鐳的發現為人類戰勝這一頑症提供了強有力的武器—鐳可以殺死發生病變的細胞,大力遏居裡夫人曾在巴黎大學進修物理和數學,當時她窮困潦倒,又制癌細胞擴散。
不注意照顧自己,曾經幾度因為飢餓過度而眩暈倒地。半個世紀後,一家電影公司斥巨資拍攝她的一生,看過那部影片的人都潸然淚下。正是這位生性羞澀的女孩,在自然科學領域摧城拔寨,艱難前行。她一生兩次榮獲諾貝爾獎,一次是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一次是191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19歲時,她做了波蘭一戶貴族的家庭教師。聖誕節之前,這家長子離開大學,回家度假。在假期裡,兩人一起跳舞、滑冰。很快他就墜入愛河了,她的美麗、聰慧和優雅氣質深深吸引了他,使他難以自己,終於正式向這位出身低微的姑娘求婚。他做出並公布這個決定後,他的母親氣得險些昏死,他的父親也暴跳如雷:什麼?我的兒子竟然想娶一個這種人家的女孩!」
當他們沐浴在愛河之中時,世俗偏見卻殘忍無情地棒打鴛鴦,把他們拆散了,這對她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她堅定地離開了波蘭,帶著一堆愛的碎片只身前往巴黎學習,並準備將自己的一生投入無邊的科學事業中。
1891年,這位波蘭姑娘以瑪麗亞的學名被巴黎大學錄取了。她生性羞怯,又因為專心學習,不願花時間外出進行社交活動,因此她在四年的大學生涯中可以說沒有一個知己。四年來,她就靠從事家教時掙得的一點收入和父親時不時寄來的一點錢艱難維生,每天只允許花去60美分的生活費。她只能承租沒有電燈和取暖設備的簡陋房間。
冬天寒冷,有兩袋煤炭取暖對她已經是不錯的享受了。她想儘量節約,因此冬夜裡常常不願意打開火爐,結果被凍得四肢麻木。在這樣糟糕的環境中,她仍然不屈不撓地鑽研數學。睡覺時因為太冷,她一股腦兒地把毛巾、床單、枕套、外套乃至屋裡找得到的所有紡織品都壓在身上,儘管這樣也還是被凍得縮成一團。冷得實在無法忍受時,她甚至在身上壓上椅子。在飲食方面她也同樣困難。她沒有錢讓自己每頓都吃飽,而且覺得時間寶貴,不願意把時間浪費在做飯上。所以,她經常以塗了一點奶油的麵包加上少許紅茶果作為一天的食物,一吃就是幾個禮拜。有一次,飢餓過度的她突然倒在床上不省人事。又有一次她在課堂上昏倒了,當她醒來後,她坦白地告訴醫生:「其實我這幾天就吃了幾個櫻桃和蘿蔔。」這樣一位窮女學生,在簡陋的房子裡吃著少得可憐的食品,卻在知識的海洋裡拼搏了10年,最終成為偉大的科學家。
後來,瑪麗亞在巴黎居住了3年,然後結婚。她和丈夫志同道合一丈夫名叫皮爾·居裡,對科學研究也很入迷。當時,35歲的皮爾·居裡已經是法國知名的科學家了。剛結婚時,他們家裡像樣的財產只有兩輛自行車。他們常常一道騎著自行車到法國鄉下旅遊,即便在度蜜月的途中,他們白天也只是吃些麵包和乳酪,晚上則隨便找家便宜的旅館住下。
3年之後,居裡夫人著手寫作自己的博士論文。思考了很久,她決定以新出現的問題作為自己研究的主題。於是她寫了《鈾是如何發出輻射線的?》
博士論文的寫作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從此她邁進了充滿神奇的化學王國。她對所有的化學物質和上百種金屬輪番測試,著力研究是否有某種能放射出獨特射線的物質。經過無數次的艱苦實驗終於,她發現一種不為人知的新元素能夠放射出強烈的射線。皮爾·居裡知道這個發現後,驚喜萬分,毅然停止自己的實驗,和妻子一道攻克這個課題。
幾個月裡,他們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之後,他們向學術界展示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有一種金屬的放射性超過鈾2000萬倍,由它發出的射線能夠穿過木材、石頭乃至鋼鐵。除了厚鉛板,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擋這種超強的射線。這種元素的性能如果得到證實,將會動搖幾個世紀以來的科學基礎理論。
居裡夫人給這種奇特的金屬元素取了個名字—「鐳」。但是鐳的本質和其他金屬有很多差異,照常理來說,鐳無法存在。因此,學術界對這一發現提出了許多疑問,認為這一物質的存在需要更有力的證據。於是,居裡夫人不得不提煉出純粹的鐳,並且要測定其原子量。
從1898年到1902年,居裡夫婦為了證明鐳的存在進行了無數次實驗。4年之後,他們終於提煉出了只有半顆糖那麼大的0.1克高純度的鐳。這「半顆糖」的得來可算是千辛萬苦。他們把一個遺棄了的舊倉庫當作實驗室。那裡到處漏風,屋頂漏水,連睡覺的地方都沒有。雖然有一個舊火爐擺在那裡,但早已爛得不成樣兒了,所以室內和室外沒有區別。他們就在這個倉庫裡熬煉了重達8噸的礦石。化學藥品產生的大量有害氣體,致使他們的眼睛,咽喉等經常發炎。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中,他們的實驗一做就是4年。丈夫感到絕望,對她說:「等條件具備時再繼續實驗吧!」但妻子卻不願放棄。在妻子的再三堅持下,那珍貴的「半顆糖」終於成功地提煉出來了。
這個驚人的發現使居裡夫人功成名就。有人這樣問過她:「得到了如此巨大的榮譽,你是不是感到幸福?」「不!」她微微一笑,說,「當我們資金奇缺,連一塊床板也要租用,被貧窮所困的同時還要潛心研究的那些歲月,才是我最具成就感的時光。
人們發現鐳能治療癌症,眼看鐳的需求量將會劇增,而只有居裡夫婦懂得它的製造方法。若居裡夫婦申請鐳的提煉專利,他們可以在任何提煉鐳的廠家那裡獲得報酬。這樣,居裡夫人將會得到很多錢,不但可改善家庭經濟狀況,還可以讓自己擁有一個設備齊全的實驗室,以便更自如地進行實驗。但是偉大的居裡夫人並沒有憑藉自己的這一發現收穫任何財富,哪怕是一個便士。
「我肯定不會這樣做!」她說,「我發現鐳,並不是為了供我享樂,我只是想為科學事業做一點貢獻,為治療癌症做點事兒。」
1902年,居裡夫婦作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向社會出讓提煉鐳的專利。她心甘情願地過著簡樸的生活。居裡夫人一生都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奉獻對她來說是最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