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裡夫人,一家兩代人三獲諾貝爾,把一生奉獻給科學事業

2020-08-30 趣史研究社

巴普洛夫曾經說過:「我願意用我的生命從事科學研究。來貢獻給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國和人民」。

誠然,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物理學家,我覺得這句話是對於居裡夫人一生最真實的寫照,她就屬於那種「用我的生命從事科學研究」的人。

時光荏苒,雖然她已經遠遠地離開了我們。但是,她所傳達下來的那種精神,不僅深深影響著她的家族,而且永久地植根於全世界人民的靈魂之中。她和世界上所有的偉大的科學家們一起,創造出了價值,停滯在了永恆。

我無法設想,在近代歷史下女性還未完全解放的時候她如何頂住輿論的壓力,取得物理學方面的驚人成就;我也無法想像,在戰爭肆虐的波蘭,她為了實驗研究做出了多大的犧牲;更無法媲美她對自己祖國的深深愛意,對青年人的種種關懷,對名利的鄙夷。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清楚,這是一個偉大的人,這是一個有高尚靈魂的人。

居裡夫人

不讓鬚眉,誰說女子不如男

早在一百多年前,居裡夫人就用她的行動證明,女性在科研方面也可以有屬於她們自己的輝煌,她們有這個能力。其所創造的諸多有益於人類的成果,讓她們有資格可以和伽利略,愛因斯坦,牛頓等人站在同一個維度之上。

居裡夫人,全名瑪麗·居裡,1867年11月7日出生於華沙,波蘭裔物理學家,化學家。她出身在一個非常普通的教師家庭,不過,居裡夫人的一生絕對是勵志的一生。

她早早地學會了獨立,並且有自己對未來的規劃,父母也支持了她的想法。從小學到大學,從普通人家的孩子到資深科學家,一步步都是居裡夫人自己努力的結果,她緊緊扼住了命運的咽喉,從未向它低過頭。

從小就是大多數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的她,在1891年九月,孤身前往法國巴黎求學,11月進入索爾本大學物理系。

年輕的居裡夫人

進入大學之後的居裡夫人,沒有同大多數女孩子一樣沉迷在這所浪漫之都,而是每天從事自己的研究,她希望通過自己的發聲,讓世界知道,女人依舊可以頂半邊天,人人生而平等。

三年之後,她與自己的未來丈夫皮埃爾結識,二人因為共同的志向走到了一起,開始了共同的研究。

一年後,也就是1895年,大學畢業的居裡夫人與丈夫結婚,開始在女子中學教書,在學校裡的居裡夫人,積極向同學們宣傳男女平等的觀念,並且認為這種觀念不應該僅僅停留在道德層面,應該付諸實踐。

她鼓勵她的學生參加所有男人可以參加的事業;鼓勵學生抵制種種反對女性解放的聲音。同時,她也以身作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表達男女平等的夙願。

接下來,就是居裡夫人與丈夫皮埃爾在簡單的實驗室裡提煉放射性元素——鐳。那時的他們是沒有資金支持的,沒辦法,只好用自己的工資,變賣家具,終於在自己家中支撐起一個簡易小作坊。

為了不浪費時間,他們捨棄不必要的社交,夜以繼日地工作。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居裡夫人的身體受到了難以挽回的創傷。

居裡夫婦

終於,在1903年,因為在放射性方面的發現和研究,居裡夫婦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然而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當時的居裡夫人差點連提名都沒進去。

原因很簡單,同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還有一人,此人出身化學世家貴族,他除了引荐居裡夫人之外,再沒有別的貢獻,然而在當時,居裡夫人的丈夫皮埃爾被認為是這個人的助手,所有的功勞幾乎都是這個化學世家貴族的,皮埃爾不過是跟在他身後沾點光。

身為女子的居裡夫人差點沒有獲得提名。居裡夫人懷著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依舊在進行她的科學實驗。

在丈夫故去幾年之後,她因為提純金屬鐳和釙再次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次,她站在領獎臺上,拋出了她的豪言壯語:「關於鐳和放射性的研究,都是我一個人獨立完成的。」這個女子總算為所有女性爭了一口氣。

歷史終究會證明真相,那些魚目混珠的人,也會原形畢露。對於此,我只想說,巾幗不讓鬚眉,誰說女子不如男。

居裡夫人

窮且益堅,富貴於我如浮雲

自居裡夫人成功之後,世界各國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女科學家。這時候,她已經成為了全球知名的女性成功人士,她完全可以靜下心來,享受這幾年的奮鬥的成果;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學識和地位,創造出客觀的物質財富。

但她不,她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科學。發現了鐳世人卻不相信,那就把鐳提煉出來讓他們看看,為自己爭一口氣。

那之後呢?當然是繼續躲在實驗室裡做自己的科學研究了。

然而那個時代充滿了對女性的惡意。

居裡夫婦在實驗室

丈夫去世之後,她與小她六歲的保羅相戀,可悲的是這時的保羅已經有了妻子,不知怎麼的,居裡夫人寫給保羅的情書被有心之人利用,公然發表,她被世人詬病,背上了長達半生的「波蘭蕩婦」的稱號;

戰爭開始,她毅然決然地決定幫助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大眾,她將諾貝爾獎的獎金拿出來購買了戰爭債券;自學人體解刨學,主動去戰場救助傷員;

除此之外,她儘可能地將自己的所學傳授給戰場上的婦女,鼓勵所有人抵抗敵人的侵略……

零零總總所有事加在一起,我們可以看出來,居裡夫人不是一個輕易向命運低頭的人,就像小時候她為了求學遠赴巴黎(當時波蘭的大學歧視女性),她堅信自己的道義,努力為全人類謀福祉,這是作為一個世界頂級科學家最值得讓人尊敬的地方。

居裡夫人

言傳身教,我家有女初長成

有其母必有其女,居裡夫婦的故事人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居裡夫人的女兒也是一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這除了她的女兒伊蓮娜自身的天賦與努力,我相信與居裡夫人的影響肯定有莫大的關係。

作為居裡夫人的長女,伊蓮娜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極大的數學天賦和科學熱情,居裡夫婦感嘆自家孩子擁有的這種天賦熱情。

於是他們決定用特殊的方法培養她,支持她養成動手動腦的習慣;獨立思考的意識。並且允許她進實驗室幹點微不足道的輔助工作,允許她坐在角落裡旁聽他們的討論。

她讓伊蓮娜學習各種必備的生活、勞動技能,由此鍛鍊她獨立生活的能力。這還不夠,還要讓女兒學習各種文化藝術、知識,了解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不僅提起了伊蓮娜的興趣,而且開闊她們的視野,活躍她們的思想,使她們敢於大膽地想像、機敏地思考。

我們知道,一向貧窮的居裡夫人連巨額的諾貝爾獎獎金都不屑一顧,將它除了在戰爭中捐助給國家幫助更多的人之外,把剩餘的獎金贈送給了波蘭的大學生、實驗室的助手、沒有錢的女學生、教過她的老師、資助過她的親屬……

很多人都不理解她的所作所為,為什麼沒有給自己的孩子留下一點點財富,但我想,居裡夫人留給她子女的財富是無法估計的,上述那麼多做人處事的性格與觀點,足以讓他們受益終生。

伊蓮娜最終也沒有讓自己的母親失望,她大學畢業後進了實驗室,像她的母親一樣,花更多的心思在人類偉大的事業之上。

伊蓮娜與丈夫

在丈夫約裡奧的實驗室,夫妻兩開始進行聯合研究。一如當年的居裡夫婦一樣。

1934年,他們在居裡夫婦研究的基礎上發現了放射性衰變。恰恰也是在這一年,居裡夫人逝世了,她的離去,是全人類的損失。而她的女兒所得到的研究成果,我相信,是送她母親去往天國的最寶貴的禮物。

第二年,他們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居裡夫人的靈魂,在她的女兒身上,得到了重生。

居裡夫人去世後,伊蓮娜擔任了母親創建的鐳研究院主任,直至去世。

不僅僅是長女伊蓮娜,居裡夫人的其它子嗣,也是各個領域的佼佼者,而且他們都擁有一顆悲天憫人,永不向命運低頭的心靈。

1903年,鐳的發現,居裡夫婦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女性諾獎獲得者;

1911年,放射性元素鐳的進一步研究,居裡夫人成為了唯一一位兩次獲得諾獎的科學家;

1934年,居裡夫人長女伊蓮娜獲得諾貝爾化學家,又一次為居裡家族增添了榮光。

我覺得居裡夫人教育自己子女的成就,不亞於她兩次獲得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堪稱奇蹟。

諾貝爾獎

時光轉瞬即逝,一百多年過去了,加起來已經有11位女性獲得過諾貝爾科學獎項,包括中國的屠呦呦。

臧克家說過「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誠如斯言,居裡夫人就是一個這樣「活著的人」。

用了三四代人的時光,為科學做出巨大的貢獻,我們應該秉持這種精神,為人類的未來儘自己一份力,也應該歌頌居裡夫人的偉大功績。

她,和她的家族,都在向所有人表明,「我們終將自己的所有奉獻給高尚的科學,無怨無悔,至死方休。

相關焦點

  • 居裡夫人:一家2代人3獲諾貝爾,用一生去做研究
    巴普洛夫曾經說過:「我願意用我的生命從事科學研究。來貢獻給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國和人民」。誠然,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物理學家,我覺得這句話是對於居裡夫人一生最真實的寫照,她就屬於那種「用我的生命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時光荏苒,雖然她已經遠遠地離開了我們。但是,她所傳達下來的那種精神,不僅深深影響著她的家族,而且永久地植根於全世界人民的靈魂之中。
  • 居裡夫人:一家五人獲諾貝爾獎,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從小就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結婚時遇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伴侶,把自己一生奉獻給科研事業,為世界做出重大貢獻,還能在事業和家庭中平衡好子女教育。她到底有著怎麼樣的人生?01 家庭氛圍對孩子一生有著重大影響1867年11月7日,在波蘭華沙的一個小村莊裡,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居裡夫人原名)出生了。她是家裡五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
  • 居裡夫人兢兢業業一生,畢生心血筆記的放射性還將持續千年!
    居裡夫人一生幾乎都奉獻給了化學世界,也奉獻給了全人類。在科研方面,居裡夫人既是偉大的科學家,更是大無畏的冒險家。他不顧化學和物理的危機四伏,依舊與丈夫同仇敵愾的在不斷廢寢忘食中追逐著自己心中的夢想。因此,令人頭痛的癌症也開始不攻自破,因為新興的治療法,幾乎90萬人重獲生機。在法蘭西共和國鐳射線治療法被稱之為居裡治療法,這也是居裡夫人化學事業嶄露鋒芒的時刻。後來又相繼創造出了新元素釙,這是這名字的由來,是源於他對祖國波蘭的無限熱愛。居裡夫人在化學科研戎馬一生,大大小小實驗發現數不勝數,幾乎每年都有著作等身的出現。
  • 獲得過五次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一家
    1904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我國著名文學家莫言曾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除了這些偉大的個人,諾貝爾歷史上還有一個偉大的家族,這個家族曾五次獲得諾貝爾獎,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居裡夫人一家。,在此期間他們還寫了很多論文,奠定了原子物理學和化學研究的基礎,1903年他和居裡夫人以及發現天然放射性的貝克勒爾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同年他和居裡夫人被授予英國皇家學會「戴維獎章」,但不幸的是1906年皮埃爾.居裡在一場馬車車禍中身亡。
  • 居裡夫人為何受國人崇拜?她拒絕同流合汙,無私援助我國科學人才
    在她的一生中,她無時無刻不致力於科學研究,可以說,她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科學事業。1903年她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科學家,1911年她又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她的一生共獲得事項將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
  • 居裡夫人為何受國人崇拜?她拒絕同流合汙,無私援助我國科學人才
    事實的確如此,居裡夫人原名瑪麗亞,是法國著名物理學家、化學家,她和丈夫居裡,在條件極其簡陋,甚至是刻苦的情況下提煉出了極其珍貴難得的放射性物質——鐳。在她的一生中,她無時無刻不致力於科學研究,可以說,她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科學事業。1903年她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科學家,1911年她又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她的一生共獲得事項將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
  • 史上最危險論文——記偉大的科學家居裡夫人
    1903年,居裡夫婦和貝克勒爾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因分離出純的金屬鐳而再次獲的諾貝爾化學獎,居裡夫人是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並且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居裡夫人並沒有把這一技術申請專利,而是把提煉方法公之於世,有效推動了放射化學的發展。
  • 諾貝爾消息:居裡夫人的筆記本還有放射性,是什么元素導致的?
    早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位科學家幾乎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化學元素的提取,她就是居裡夫人。根據報導,近期諾貝爾獎官方社交帳號發布了一則消息,稱當年居裡夫人使用過的筆記本如今還能被檢測出放射性。不僅如此,經過科學家的鑑定該筆記本的放射性還將持續1500年左右。這一消息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關注,有許多不了解居裡夫人的人趁此機會查找了與她相關的科研故事。那麼導致筆記本至今仍然還有放射性的元素是什麼?
  • 居裡夫人:離世80多年後,為什麼她的手稿仍有輻射?
    巴黎求學期間,瑪麗居裡認識了物理學家皮埃爾居裡,皮埃爾為瑪麗提供了實驗室,對科學事業的共同追求讓兩人墜入愛河,並結成了最強科學抗議,共同開啟了他們的科學探索之路。一八九六年,亨利貝克勒爾發現了鈾會放射類似X射線的神秘輻射。這一發現引起了居裡夫人的極大興趣。深入研究後,居裡夫婦發現單獨的鈾並不能產生如此強的輻射。
  • 居裡夫人:離世80多年後,為什麼她的手稿仍有輻射?
    巴黎求學期間,瑪麗居裡認識了物理學家皮埃爾居裡,皮埃爾為瑪麗提供了實驗室,對科學事業的共同追求讓兩人墜入愛河,並結成了最強科學抗議,共同開啟了他們的科學探索之路。一八九六年,亨利貝克勒爾發現了鈾會放射類似X射線的神秘輻射。這一發現引起了居裡夫人的極大興趣。深入研究後,居裡夫婦發現單獨的鈾並不能產生如此強的輻射。一八九八年,居裡夫婦在瀝青鈾礦中發現了兩個具有超強輻射的元素鐳和釙。
  • 居裡夫人為何受國人崇拜?嚴濟慈:她的關懷就像寒夜裡溫暖的火焰
    在她的一生中,她無時無刻不致力於科學研究,可以說,她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科學事業。1903年她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科學家,1911年她又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她的一生共獲得事項將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
  • 居裡夫人發現鐳,不是為了供她享樂,而是想為科學事業做一點貢獻
    科學女傑居裡夫人「當我們資金奇缺,連一塊床板也要租用,為貧窮所困的同時還要潛心研究的那些年月,才是我最具成就感的時光。」在人類歷史長河中,能夠青史留名的女人屈指可數,而居裡夫人就是其中最為卓越的一位。居裡夫人出生於多災多難的波蘭,生性害羞,卻因為發現了新元素「鐳」而轟動世界。
  • 偉大的科學家瑪麗·居裡夫人
    1903年和居裡夫人還有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06年4月19日皮埃爾·居裡在離開自然學科教授聯合會的會所後不幸在街上被馬車撞倒後當場死亡。皮埃爾·居裡高尚的人格魅力。他以大公無私、不計回報、無怨無悔的精神與自己的妻子一道,矢志不移地走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
  •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居裡夫人去世86年後再登熱搜
    而居裡夫人 可以配上這句話,她是一位穿越時間長河仍然散發光芒的女性,一位穿越國籍受人尊敬的波蘭女科學家。   居裡夫人一生為了科學事業嘔心瀝血,少女時期的瑪麗居裡與物理學家皮埃爾相知相戀,二人不追求名利,專注於科學研究。
  • 中國人為何如此崇拜居裡夫人?看看她和家人都為中國做了什麼
    可能在其他國家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在中國人眼中無一例外,都會回答居裡夫人。的確,居裡夫人在科學領域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她相繼摘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的桂冠。不過,居裡夫人除了偉大的科學成就外,她更令人敬佩的,還是由內而發散發出來的人格魅力。居裡夫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科學事業,但是卻從來不慕名利,這才是她最偉大的閃光點。
  • 兩屆諾貝爾得主,女性中的傳奇人物——居裡夫人
    她是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也是獲得兩次諾貝爾獎(分別為諾貝爾物理學獎與諾貝爾化學獎)的第一人。但她最終因接觸放射性物質,死於白血病。1995年,她與丈夫皮埃爾·居裡一起移葬先賢祠。我們應該不虛度一生,應該能夠說,「我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事」,人們只能要求我們如此,而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一點快樂。4、如果能隨理想而生活,本著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 誠實不自欺的思想而行,一定能臻於至美至善的境地。5、體操和音樂兩個方面並重,才能夠成為完全的人格。因為體操能鍛鍊身體,音樂可以陶冶精神。6、科學的基礎是健康的身體。
  • 害死居裡夫人的元兇 至今仍「活」在其筆記本上
    早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位科學家幾乎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化學元素提取工作,她就是居裡夫人(瑪麗·居裡)。11月8日,諾貝爾獎官方推特公布了居裡夫人使用過的筆記本。諾貝爾獎方面稱,居裡夫人於1934年7月4日死於再生障礙性貧血,這是她多年來在工作中受到輻射的結果。即使在今天,她的一些書籍和論文仍具有強烈放射性,必須放在鉛盒中保存。本次諾貝爾獎方面所展示的這個筆記本,其所具有的放射性還將持續1500年。「從科學角度來講,筆記本仍具放射性,這很正常。」
  • 居裡夫人:離世86年,筆記至今仍有放射性,一生奉獻在科學研究上
    最近一條新聞突然爆紅,根據諾貝爾獎官方推特的宣稱,居裡夫人曾經用過的實驗筆記至今仍有放射性。我們知道居裡夫人是人類歷史上少見的,獲得過兩次諾貝爾獎的神仙中的神仙,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諾貝爾獎一般來說不會頒發給同一個人兩次,但是居裡夫人獲得的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和諾貝爾化學獎,而且更牛的是居裡夫人的女兒和女婿也獲得了諾貝爾獎。那麼為啥居裡夫人能夠如此強大的拿下兩次諾貝爾獎?居裡夫人在學習上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呢?估計你看完之後要是有居裡夫人一半努力,考上清華北大不是夢。
  • 波蘭傑出的女科學家,鐳的發現者居裡夫人
    大家好,歷史上那麼多科學家,出名的女科學家卻沒有幾個,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波蘭的傑出女科學家居裡夫人。瑪麗·居裡夫人,波蘭人,1867年生於華沙的一個中學教師之家。她的祖國在她出世前曾三次被德、奧、俄三國所瓜分,華沙長期處於沙俄統治下。
  • 居裡夫人的筆記本怎麼了?已經過了百年,為何還有輻射性?
    科學的發展總是充滿著爭議與坎坷的,人類在享受科學帶來的便利時,同時也會面臨著潛在的威脅。就在前幾天,諾貝爾獎的官方推特發布動態,居裡夫人曾經使用過的筆記本,截止到目前仍然具有放射性,而放射性將會持續1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