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危險論文——記偉大的科學家居裡夫人

2021-01-20 向陽一木說時事

日前,諾貝爾獎官方推特發布了一條科普公告,稱居裡夫人曾經使用的實驗筆記本時至今日依然具有放射性,且還將持續1500年。

瑪麗·居裡,世稱「居裡夫人」,1867年出生於被沙俄佔領的波蘭華沙,父母都是教師,崇尚真理和知識,因為從小目睹國家戰火紛爭、生靈塗炭,深受國難中的祖國。1891年居裡去法國留學,在艱苦的生活條件下,依然保持著優異的學習成績。1894年,與學校講師皮埃爾·居裡結識,締造了一對科學伉儷的傳世佳話,1898年,居裡夫婦向科學院提出《論瀝青鈾礦中一种放射性新物質》的論文,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化學元素,並以自己深愛的祖國波蘭的名字構造新元素的名稱——釙(polonium),也是目前最毒的物質之一。同年居裡夫婦和同事貝蒙特又發現新元素88號,放射性比鈾強百萬倍,命名為鐳(Radium)。由於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爆發,居裡夫人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創造性的應用於戰地醫療,幫助醫生開設輻射學速成課,教醫生學會尋找傷員中異物(例如:彈片)受到協約國軍方的讚許。

1903年,居裡夫婦和貝克勒爾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因分離出純的金屬鐳而再次獲的諾貝爾化學獎,居裡夫人是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並且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居裡夫人並沒有把這一技術申請專利,而是把提煉方法公之於世,有效推動了放射化學的發展。

在丈夫去世後,經過很長一段時間調整,居裡夫人與保羅·朗之萬相戀,而保羅曾經是丈夫的學生,由於保羅離婚失敗,他妻子將居裡夫人的情書公開,在法國鬧得滿城風雨,使得居裡夫人陷入人生低谷,幾乎身敗名裂。愛因斯坦曾經寫信安慰她,對外界稱如果他們相愛,誰也管不著,後來終於走出感情漩渦,毅然投身於科學事業中。

1934年7月4日,居裡夫人不幸患惡性貧血症與世長辭,用生命獻祭給了一生摯愛的事業。

居裡夫人有兩個女兒,大女兒伊雷娜·居裡,接過父母衣缽,1932年發現中子的強輻射性,1934年發現人工放射性物質,並於1935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在1948年領導建立了法國第一個核反應堆。小女兒艾芙居裡,是優秀的音樂教育家和作家,曾為其母親撰寫《居裡夫人傳》。

和中國的淵源:1921年,時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受北洋政府委派率團訪問歐美,曾力邀居裡夫人訪華講學,但由於機緣不巧,未能實現,蔡元培還在材料中描述了第一次見到居裡夫人的情形:居裡夫人身材修長,身著黑色長裙,手上有一些鹽鹼的燒痕,一頭金髮盤在頭頂,露出高高的額頭,白淨端莊的臉龐顯出堅定又淡泊的神情,那雙微微內陷的藍色大眼睛,讓人覺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來。

時至今日,居裡夫人一生中最關鍵的1890年代的遺物,包括發現放射性的論文手稿,至今仍無法整理——因為這些紙張都因為居裡夫人毫無節制不加防護的放射性研究而沾染上了強烈的放射性,不得不封裝在鉛核裡嚴加保管,誰要參閱這些珍貴的文獻,必須籤署免責同意書,全身包裹厚重的防護服,小心謹慎地參觀,是當之無愧的史上最危險論文。

居裡夫人用了3年零九個月時間,用鐵棍攪拌鍋裡沸騰的瀝青鈾礦渣,從1噸多的瀝青鈾礦渣裡提取了0.1g的鐳,沒有居裡夫人發展鐳,放射性能量不會被很多人關注,後來的原子彈也會推遲,量子力學的進程也會被改寫。居裡夫人的工作態度、探索精神,是一筆寶貴的科研財富,也讓後世對自然、對未知多一分敬畏。

居裡夫人用自己的一生,證明了女性在科學事業中的無限力量,1995年,居裡夫婦的屍骨移葬先賢祠,與盧梭、伏爾泰等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並尊,堪稱人類科學史上千古以來最偉大的女性,文末,科學沒有國界,向所有為科學、為真理獻身的科學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關焦點

  • 偉大的科學家瑪麗·居裡夫人
    居裡夫婦把這種新元素命名為「釙」(Polonium),以表達對居裡夫人的祖國波蘭(Poland)的懷念。 發現釙元素之後不久,居裡夫婦繼續進行研究,在同年12月他們得到少量的白色粉末。這種白色粉末在黑暗中閃爍著白光,據此居裡夫婦把它命名為鐳,它的拉丁語原意是「放射」。並在此期間,他們寫了許多論文,奠定了原子物理學和化學研究的基礎。
  • 史上最危險的論文|混亂博物館
    然而另一方面,居裡夫人的一生又是科學史上最慘痛的教訓:由於對電離輻射的危害缺乏認識,居裡家族兩代人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甚至殃及無辜,在20世紀早期帶來了更大範圍的危害。作為一期歷史題材的節目,希望這能給觀眾們帶來溫故知新的裨益。
  • 《居裡夫人的三克鐳》學習案了解居裡夫人人格的偉大和精神的崇高
    3.指導學生讀懂課文,通過三克鐳的故事,了解居裡夫人科學家人格的偉大和精神的崇高。4.引導學生找出課文裡哪些事情表現了居裡夫人對人類貢獻巨大,哪些事情顯示出居裡夫人經濟的困頓,並初步了解課文這樣寫的好處。
  • 她是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超越霍金,和愛因斯坦、居裡夫人齊名!
    她是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超越霍金,和愛因斯坦、居裡夫人齊名!本月初,英國BBC新聞網新版塊「偶像(ICON)」欄目發起「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一共有領導人、探險者、科學家、演藝人員、社會運動、運動員、藝術家7大板塊,總計入圍28位候選人。在14日發布的「科學家篇」名單中,中國科學家屠呦呦成功進入候選人名單,此次與其一起入圍「科學家篇」的還有物理學家居裡夫人、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和數學家艾倫·圖靈。
  • 居裡夫人為什麼不是法國科學院院士?
    但由於大部分院士反對居裡夫人當選,投票沒有達到法定數額,居裡夫人遺憾落選。從此,居裡夫人再也沒有參選院士——法國科學院就這樣將自己最優秀的科學家拒之門外! 皮埃爾.居裡出生於1859年,瑪麗亞生於1867年。1897年底瑪麗亞開始做博士論文,導師是索邦(巴黎大學一部)的李普曼,但瑪麗亞是到皮埃爾的實驗室做實驗,他們很快演化成了夫妻間的合作,在幾個月之內就發現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 波蘭傑出的女科學家,鐳的發現者居裡夫人
    大家好,歷史上那麼多科學家,出名的女科學家卻沒有幾個,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波蘭的傑出女科學家居裡夫人。瑪麗·居裡夫人,波蘭人,1867年生於華沙的一個中學教師之家。她的祖國在她出世前曾三次被德、奧、俄三國所瓜分,華沙長期處於沙俄統治下。
  •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居裡夫人去世86年後再登熱搜
    居裡夫人 提起居裡夫人,多數人都知道是一位偉大的女科   原標題: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居裡夫人去世86年後再登熱搜     17歲時你不漂亮,可以怪罪於母親沒有遺傳好的容貌;但是30歲了依然不漂亮,就只能責怪自己,因為在那麼漫長的日子裡,你沒有往生命裡注入新的東西。
  • 100多年過去了,居裡夫人筆記仍有放射性,致敬偉大的時代女性
    難以想像如此大的放射性居裡夫人當時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在科學求真的這條道路上,從來就沒有什麼容易。而今天一些所謂科學家的數據造假以及抄襲數據的行為是否對得起他們科學家的身份。居裡夫人值得世界人民的尊敬。兩個人的婚姻就這樣的簡潔,但科學家的浪漫可能平常人註定不懂,兩個人除了是生活中的伴侶,也是科研的好夥伴。結婚之後的兩人仍然堅持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希望在科學之上有所建樹,尤其是要獲得博士學位。但是線索從哪來呢,一位叫做貝克萊爾的研究引起了他們的興趣,這也是居裡夫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發現,在當時的科學界內,都無疑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 永恆的《放射性物質》,永恆的居裡夫人
    她是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科學家,她發現鐳,運用鐳,也死於鐳,她的一生都和放射性物質緊密相連,她在學術界獲得最高成就,她的情感生活也為人津津樂。她就是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居裡夫人。
  • 偉大的女科學-居裡夫人
    諾貝官方: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還將持續1500年日前,諾貝爾獎官方推特發布了一條科普公告,即使到今天,她自1899年至1902年在實驗室中使用的筆記本仍具放射性,並將持續1500年。可以說,多虧了有瑪麗·居裡,現在的人們才能接受X光檢查。
  • BBC:屠呦呦無疑是史上最偉大科學家之一
    10月2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獲獎名單揭曉,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獎。新浪微博網友評論截圖外媒稱她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BBC曾將屠呦呦列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候選人之一,與居裡夫人、愛因斯坦和圖靈並列。她入選的三大理由分別是:艱難時刻仍秉持科學理想,砥礪前行亦不忘回望過去,她的成就跨越了東方和西方。
  • 為何中國人如此崇拜居裡夫人?看她對待中國留學生的態度,就懂了
    在所有的世界名人當中,瑪麗·居裡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愛因斯坦 1934年7月4日,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永遠離開了我們,她為自己奮鬥一生的事業付出了寶貴的生命,她便是瑪麗·居裡。
  • 儘管居裡夫人知道自己身體越來越差,但她還是難以放棄自己的工作
    在1920年以後,由於鐳的原子量已經確定,居裡夫人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放射性元素的衰變規律,這方面的論文有近十篇之多;原子結構方面,她不僅發表了十多篇論文,而且還在她去世前一年寫了一本有關這方面的專著《放射性物體α、α、γ三種射線和原子結構的關係》。同時,居裡夫人還熱情地幫助提攜年輕學者,堅持主持研究所的指導工作。
  • 獲得過五次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一家
    1904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我國著名文學家莫言曾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除了這些偉大的個人,諾貝爾歷史上還有一個偉大的家族,這個家族曾五次獲得諾貝爾獎,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居裡夫人一家。 皮埃爾.居裡 皮埃爾.居裡,法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他是居裡夫人的丈夫,1898年他和居裡夫人用沉澱法從瀝青礦中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和釙
  • 居裡夫人的事跡有哪些 有哪些成就
    下面有途高考網小編整理了《居裡夫人的生平事跡有哪些 居裡夫人故事匯總》,供參考閱讀。1895年,居裡夫人和比埃爾·居裡結婚時,新房裡只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比埃爾·居裡覺得椅子太少,建議多添幾把,以免客人來了沒地方坐,居裡夫人卻說:「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來就不走啦.為了多一點時間搞研究,還是算了吧.」
  • 施士元和中國的居裡夫人
    居裡夫人只有一位,不過,每個國家,都有一些像居裡夫人一樣偉大的人。回到祖國以後,施士元進入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受聘為物理系教授。此時的他,既是年輕的學者,第一次提出了「原始粒子」的猜想,[1]又是新晉的翻譯家,填補了國內物理書籍的空白,還是一位初出茅廬的老師。
  • 通過她的私生活,讓我們重新認識居裡夫人
    由於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居裡夫人於1934年7月3日因惡性白血病逝世。居裡夫人無疑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尤其是對一名女性來說,她站在了科學界的巔峰。但是她的私生活卻是對當時那個時代赤裸裸的諷刺,是對男權社會的最有力的抨擊。
  • 唯有居裡夫人和愛因斯坦,在所有的著名人物裡,沒有被盛名寵壞!
    hello,大家好,這裡是小新談歷史,在世界科學史上,居裡夫人是一個永遠不朽的名字,作為一位女科學家,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她在兩個不同的科學領域裡都獲得世界科學的最高獎,這在世界科學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怎麼回事?居裡夫人筆記為什麼仍具放射性
    日前,諾貝爾獎官方推特發布了一條科普公告,稱居裡夫人曾經使用的實驗筆記本時至今日依然具有放射性,且還將持續1500年。推特內容中提到,瑪麗·居裡(Marie Curie)於1934年死於再生障礙性貧血,她工作多年,一直暴露在放射線下。即使到今天,她自1899年至1902年在實驗室中使用的筆記本仍具放射性,並將持續1500年。
  • 來,聊五分鐘居裡夫人:關於瑪麗·居裡的20件小事
    居裡夫妻倆不愧「居裡」之名,都很宅。這夫妻二人基本上整天宅在實驗室裡做實驗,很少交往朋友,只偶爾與來訪的科學家交談,往往居裡夫人還要一邊為女兒縫補衣服。夫人的娘家親戚離得遠,來往不多。只有居裡他哥跟他們來往比較密切。夫妻倆偶爾一起去郊外踏個青,然後就又回去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