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裡夫人的事跡有哪些 有哪些成就

2020-11-23 高考網

居裡夫人的事跡有哪些 有哪些成就

1903年,居裡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下面有途高考網小編整理了《居裡夫人的生平事跡有哪些 居裡夫人故事匯總》,供參考閱讀。

1895年,居裡夫人和比埃爾·居裡結婚時,新房裡只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比埃爾·居裡覺得椅子太少,建議多添幾把,以免客人來了沒地方坐,居裡夫人卻說:「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來就不走啦.為了多一點時間搞研究,還是算了吧.」

從1913年起,居裡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吝嗇」.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菜單,因為這些菜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面寫字很方便.難怪有人說居裡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

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尋訪居裡夫人,他走到村子裡一座漁家房舍門前,向赤足坐在門口石板上的一位婦女打聽居裡夫人的住處,當這位婦女抬起頭時,記者大吃一驚:原來她就是居裡夫人.

居裡夫人天下聞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07個,卻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於是驚訝地說「居裡夫人,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極高的榮譽,你怎麼能給孩子玩呢?」居裡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居裡夫人有兩個女兒.「把握智力發展的年齡優勢」是居裡夫人開發孩子智力的重要「訣竅」.早在女兒不足周歲的時候,居裡夫人就引導孩子進行幼兒智力體操訓練,引導孩子廣泛接觸陌生人,去動物園觀賞動物,讓孩子學遊泳,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們做一種帶藝術色彩的智力體操,教她們唱兒歌、講童話.再大一些,就讓孩子進行智力訓練,教她們識字、彈琴、搞手工製作等等,還教她們騎車、騎馬.繼居裡夫人和她的丈夫獲諾貝爾獎之後,由居裡夫人培養成才的兩對後輩也相繼獲得諾貝爾獎:長女伊倫娜,核物理學家,她與丈夫約裡奧因發現人工放射物質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次女艾芙,音樂家、傳記作家,其丈夫曾以聯合國兒童基金組織總幹事的身份榮獲1956年諾貝爾和平獎.

居裡夫人成就可以從不同的方面說起,首先在1898年的時候她在論文中提到發現了全新的元素,這種元素和鉍元素十分相似,瑪麗將它命名為釙。在同一年的十二月份,瑪麗和她的丈夫再次發表論文,聲稱再次發現全新元素鐳,這種元素在多年之後成為一種能夠治療癌瘤的新療法中的必不可少的東西。早在1903年的時候瑪麗就曾經因為對放射性元素的研究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在1911年的時候因為這兩種元素的問世,她再次成為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也成為了歷史上首次獲得過兩次諾貝爾獎項的人。

另外瑪麗在研究的時候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測量儀器,這種儀器能夠準確的檢查出物質到底有沒有射線存在,同時還能夠看到射線的強弱程度。她對化學元素和化合物曾經進行過非常全面的檢查,在檢查的過程中她發現釷元素能夠自己發射出肉眼看不到的射線出來,也因此而斷定元素呈現出射線的現象並不只是因為鈾的存在,而是一些元素所擁有的獨特的個性,而這種特性則被瑪麗稱為了放射性,而能夠產生放射性的元素也就是放射性元素,而這些獨特的射線則是放射線。

以上《居裡夫人的生平事跡有哪些 有哪些成就》由有途高考網收編整理,居裡夫人的一生一直在做著研究工作,是一位非常有名氣的科學家,多年來在物理和化學研究方面創造出了非常偉大的成就,儘管身為女子,可是卻成為了法國乃至世界科學界都有著巨大影響的人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居裡夫人,兩次諾貝爾獎之外,遇到的污衊與成就
    瑪麗·居裡,作為少數被寫進教科書的女科學家,被人們所熟知。她於1903年和1911年分別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和化學獎,是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人,而且是在兩個不同的領域獲得諾貝爾獎。她開闢了新的物理學分支,獲得了各種獎章與榮譽,作為一個科學家,她獲得的成就毋庸置疑。即使這樣,她卻差點被一場感情風波所打垮,而所有這一切,本不應該完全由她來承受。
  •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居裡夫人去世86年後再登熱搜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居裡夫人去世86年後再登熱搜時間:2020-11-11 00: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居裡夫人去世86年後再登熱搜 17歲時你不漂亮,可以怪罪於母親沒有遺傳好的容貌;但是30歲了依然不漂亮,就只能責怪自己,因為在那麼漫長的日子裡,
  • 《居裡夫人的三克鐳》學習案了解居裡夫人人格的偉大和精神的崇高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簡練地概括文章主要內容。3.指導學生讀懂課文,通過三克鐳的故事,了解居裡夫人科學家人格的偉大和精神的崇高。4.引導學生找出課文裡哪些事情表現了居裡夫人對人類貢獻巨大,哪些事情顯示出居裡夫人經濟的困頓,並初步了解課文這樣寫的好處。
  • 居裡夫人很有逆向思維的語錄,真知灼見,想要成功的人值得一讀!
    想要成功的人,都是比較積極向上的,想要成功的人,都是不喜歡浪費自己時間的,想要成功的人都是對自己人生有想法的人,想要成功的人都是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他不會輕易受別人影響而改變自己思想。我們身邊總會見到一些明明比我們很優秀,事業幹的很難棒很出色的人,卻比我們還辛苦,還努力,讓我們總是百思不得其解。
  • 居裡夫人:一家五人獲諾貝爾獎,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愛因斯坦說:「在所有的世界名人當中,瑪麗·居裡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文/如穎隨行育兒經提到居裡夫人,都知道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很多人是從物理和化學課本上,知曉她的名字和成就的。最近,和孩子一起閱讀這本《居裡夫人自傳》,對她有了更深的了解。
  •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且還將持續1500年
    「這也說明,居裡夫人留下的科學遺產實際上是無法觸及的」諾貝爾獎官網稱她為「現代科學界的偶像」。  瑪麗·居裡出生於華沙,世稱「居裡夫人」。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1903年,居裡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向居裡夫人致敬,呼喚科學精神的復興
    然而,她的成就卻是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取得的。我對這位偉大的女科學家的人生成長經歷產生濃厚的興趣。讀《居裡夫人傳》,我似乎被帶到了居裡夫人的實際生活和工作場景當中,近距離地觀察這位偉大科學家的行為舉止、工作精神、處世態度和崇高品質。
  • 居裡夫人:離世80多年後,為什麼她的手稿仍有輻射?
    因為她的遺物有很大的輻射,為了抑制輻射汙染,就連她的遺體都被放進了注鉛的特製棺材裡。一八六七年,瑪麗居裡出生于波蘭的一個中學教師家庭,父母均從事教育工作。但即便是成長在這樣的家庭裡,瑪麗的求學之路也並不順利。因為在當時波蘭的大學都是為男性設立的,女性要想在學業上取得成就,只能進行秘密學習。幾年後,寒窗苦讀的瑪麗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巴黎著名的索邦大學,在那裡她獲得了物理與數學雙學位,成為了該校第一位女博士。
  • 居裡夫人:離世80多年後,為什麼她的手稿仍有輻射?
    因為她的遺物有很大的輻射,為了抑制輻射汙染,就連她的遺體都被放進了注鉛的特製棺材裡。沒錯,她就是放射性元素鐳的發現者瑪麗居裡,世稱居裡夫人。一八六七年,瑪麗居裡出生于波蘭的一個中學教師家庭,父母均從事教育工作。但即便是成長在這樣的家庭裡,瑪麗的求學之路也並不順利。因為在當時波蘭的大學都是為男性設立的,女性要想在學業上取得成就,只能進行秘密學習。
  • 居裡夫人的黃昏戀有多奇葩?徒弟迷戀師母卻成親家
    但是歷史卻是由無數人和事件組成的,因此也可以這麼說:一個人或一件事情往往都是有很多面,而大多數人通常只了解一個側面,當然絕對是一個最閃亮的一面。本期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居裡夫人晚年的"黃昏戀"及其對象朗之萬。
  • 居裡夫人和鐳元素的故事
    鐳的發現還要感謝偉大的居裡夫人。居裡夫人,1867年11月7日誕生于波蘭華沙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具有父親的智慧和母親的靈巧,從小就對科學實驗發生了濃厚的興趣。1891年,她到巴黎求學。居裡夫人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鈾鹽的研究中去了,接受過嚴格而又系統的高等化學教育的居裡夫人,在研究鈾鹽礦石時想到,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證明鈾是唯一能發射射線的化學元素。她猜想,一定還會有別的元素也具有同樣的力量。她依據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排列的元素,逐一進行測定,結果很快發現另外一種釷元素的化合物,也自動發出射線,與鈾射線相似,強度也較接近。
  • 偉大的科學家瑪麗·居裡夫人
    1877年,年僅18歲的皮埃爾·居裡獲得了碩士學位,1882年他被任命為巴黎市立高等物理化學學院的實驗室主任。他在該校任教時間長達22年,他一生的主要成就都是在這裡取得的。1891 年 10 月,24歲年輕美麗的瑪麗·居裡懷著初戀的癮痛離開波蘭,前往法國巴黎索邦大學求學。
  •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兩次諾獎拯救90萬人
    不幸的是居裡夫人因為在放射性環境中暴露時間過長,最終因再生障礙性貧血而去世。     或許多數人對居裡夫人還停留在語文課文《三克鐳》,或者將居裡夫人的事跡作為萬能作文素材。   1934年居裡夫人去世,卻在去世86年後,居裡夫人再次登上了熱搜第一,原因就是居裡夫人的筆記本仍然具有放射性,甚至還會持續1500年,可想而知當年的居裡夫人冒著多大的風險
  • 居裡夫人:波蘭與「釙」
    居裡夫人就建議,用她的祖國,她不是在波蘭出生的嗎,就用波蘭這個國家的名字,給這個新元素命名為「釙」。有同學說,既然是為了紀念波蘭,那這種元素應該叫「波」,不應該叫「釙」呀!居裡夫人和居裡先生發現新元素後,人人都知道他們了,是大科學家了。好多獎勵也來了,他們不是法國科學家嗎,法國的政府就要給他們頒發一個大獎章,這個獎章只頒發給那些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
  • 中國人為何如此崇拜居裡夫人?看看她和家人都為中國做了什麼
    可能在其他國家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在中國人眼中無一例外,都會回答居裡夫人。的確,居裡夫人在科學領域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她相繼摘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的桂冠。不過,居裡夫人除了偉大的科學成就外,她更令人敬佩的,還是由內而發散發出來的人格魅力。居裡夫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科學事業,但是卻從來不慕名利,這才是她最偉大的閃光點。
  • 居裡夫人是怎樣面對赤裸裸的性別歧視的?
    回望百年前居裡夫人的人生之路,我們能從中得到哪些啟示?如今的我們又肩負著怎樣的責任?撰文 | Fujiaa編輯 | 金莊維這篇文章寫於2010年11月。有傳記稱,這是因為當時的波蘭大學對女性科學家有歧視。即使在她已經獲得兩次諾貝爾獎之後的1911年,法國科學院依然由於對女性的偏見,沒有將居裡夫人選為科學院院士。直到半個世紀之後,居裡夫人的學生佩裡(Marguerite Perey)才成為法國科學院第一位女性院士。
  • 100多年過去了,居裡夫人筆記仍有放射性,致敬偉大的時代女性
    難以想像如此大的放射性居裡夫人當時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在科學求真的這條道路上,從來就沒有什麼容易。而今天一些所謂科學家的數據造假以及抄襲數據的行為是否對得起他們科學家的身份。居裡夫人值得世界人民的尊敬。但是,在稱呼她為居裡夫人之前,我們尚且需要知道她的原名—瑪麗·斯科洛多斯卡,在與皮埃爾·居裡結婚之後,也才有了居裡夫人的稱號,之後便被人們所熟知。但是,在信息發達的今天,也還是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全名。
  • 永恆的《放射性物質》,永恆的居裡夫人
    她是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科學家,她發現鐳,運用鐳,也死於鐳,她的一生都和放射性物質緊密相連,她在學術界獲得最高成就,她的情感生活也為人津津樂。她就是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居裡夫人。
  • 施士元和中國的居裡夫人
    居裡夫人只有一位,不過,每個國家,都有一些像居裡夫人一樣偉大的人。回到祖國以後,施士元進入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受聘為物理系教授。此時的他,既是年輕的學者,第一次提出了「原始粒子」的猜想,[1]又是新晉的翻譯家,填補了國內物理書籍的空白,還是一位初出茅廬的老師。
  • 鐳的母親 谷歌Doodle紀念居裡夫人誕辰
    點擊這裡查看更多關於居裡夫人的信息。 居裡夫人搜索結果  關於居裡夫人  居裡夫人原名瑪麗亞·斯克洛多夫斯卡,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蘭的華沙,由於沙俄侵略,居裡夫人一直對壓迫性的教育感到十分厭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