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恩梅:飽經磨難志不移——新中國第一獻鐳者(三) 居裡夫人...

2021-01-14 澎湃新聞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自1月19日起,「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四川省情網發布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資深媒體人,著名歷史小說、戰爭小說作家,四川省作協巴金文學院連續三屆特聘創作員田聞一先生撰寫的《俞恩梅:飽經磨難志不移——新中國第一獻鐳者》一文,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後「留言」處留下讀後感言!

居裡夫人:她心中永遠的榜樣

回國途中,她特意輾轉去了英、法、瑞士、義大利、菲律賓、新加坡等歐亞十一國進行醫學考察,目的是儘可能用最前沿的醫學知識、醫學水平、醫學眼光來開闊自己、充實自己,以便回到國內,為我所用。

經過巴黎時,她懷著無限的崇敬,無限的嚮往,來在巴黎近郊居裡夫婦曾經篳路藍縷、最終以生命為代價發現鐳的地方,久久佇立、觀望、俳徊,心潮難平——現在,這裡是一個鶯歌燕舞的花園,那時,這裡是一處荒僻的廢棄地:墳瑩、停屍棚。

居裡夫婦(圖片來自網絡)

就是在這裡,著名的巴黎大學理學院物理系教授皮埃爾·居裡和學術上一點也不亞於他的夫人瑪麗·居裡,在廢棄地中置一口大鍋,夜以繼日地熬製一種工業廢料;大鍋兩邊,堆著一噸小山似的工業廢料。他們期望從中提煉出一種稀有元素。

所有的一切,事無巨細,都是兩個物理學家――居裡夫婦,親歷親為。

請不起人。他們只能親自穿上圍裙,輪番上陣;用手中的木棒去著力攪拌大鍋裡沸騰的工業廢料;攪拌出的氣味不僅難聞、噁心,而且逼人,刺激得他們流淚、咳嗽;濺起的酸鹼,不時落到他們的圍裙上,浸蝕出斑點。他們不顧不管,非常執著。

就這樣日復一日,從量變到質變。他們只注意到期望的那種具有魔幻般效力的射線,越來越近了,私心竊喜。可是,絲毫沒有察覺到,他們的健康,正在被日漸臨近的魔幻般的射線侵蝕、吞噬。也許,縱然知道這一點,他們也會奮不顧身,不管不顧。因為,他們是真正的科學家,而真正的科學家往往就是這樣捨生忘死,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終於,有這麼一天,奇蹟出現了――經過三年零九個月的不懈努力,他們提煉出了0.1剋期望的鐳——在他們的實驗室裡,也就是在那間幽暗恐怖的原停屍房裡。出現的它,閃射著一種飄忽、微弱、極其美麗、略帶幽藍色的螢光。可別小看它幽微,飄忽,這種物質能自動放射熱能——鐳的發現,是物理學上一次真正的革命、一個爆發、一個質的飛躍:就此宣布人類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時期。

居裡夫人發現了鐳(圖片來自網絡)

然而,他們的這個發現,是一柄雙刃劍。如同當初諾貝爾發明炸藥。炸藥既可以給人類極大地造福,也可以造成槍彈、炮彈,極大地殺傷人類。同樣,這種鐳的發現,也是可以極大地造福人類,同時也可以造成原子彈、進而核武器……毀滅人類。對此,居裡夫婦和大發明家諾貝爾一樣,無論如何也是始料不及。這不是他們可以預想的。

這裡,特別需要補充一下,居裡夫人――原名瑪麗·居裡,不是法國人。她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蘭華沙一個中學教師家庭,從小聰明好學。一般女孩子都不喜歡學的深奧難懂、同現代科學靠得很近的物理學,她卻很喜歡。1891年11月,她如願以償進入當時很前沿的巴黎大學理學院物理系學習,不用說,她的成績相當出類拔萃。1894年,在她完成學業之後不久,與她的導師、著名物理學家、志同道合的皮埃爾·居裡結婚;夫妻攜手,朝物理學的深處探索、頂峰攀登。

居裡夫人(圖片來自網絡)

居裡夫婦對人類的貢獻是劃時代的。他們分別於1903年、191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他們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兩次獲得此獎、此殊榮的物理學家、科學家。況且,他們是夫婦倆。

然而,他們並沒有就此止步,而是繼續探索、深入。而往往,巨大的發現、巨大的成就伴隨著巨大的付出、甚至犧牲生命。

居裡教授太用心了。有次,他在街上走,一匹驚馬,瘋了似地拉著一輛沒有人的馬車,向他迎面轟隆隆地撞來。旁邊的人看見了,嚇呆了,對他驚呼不止。然而,居裡教授卻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被驚馬拉著的馬車活活撞死!

這對於居裡夫人,是多麼大的打擊、多麼大的憂傷!然而,打擊還不止於此。當時,縱然是比較開放開明的法國社會,對女性仍然存在著嚴重的歧視和偏見。一些「巫師」和「巫師」式的學者,早就對居裡夫人看不慣了。他們趁此機會,指責居裡夫人沒有盡到妻子的責任,誣衊她是「克夫的災星」……

如此的雪上加霜,非但沒有把居裡夫人壓垮、打倒,反而激發起她以更大的衝勁衝力,向更高的目的衝擊。因為,她知道,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丈夫遺志、遺願,才是對丈夫最好的祭奠、紀念。

就這樣,居裡夫人又幾經突破,不僅提煉出了更理想的鐳,而且從理論的高度闡明了鐳的「放射性」;繼而,又最先成功地將「射線」引入醫療,製成鐳針。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突破——鐳針破天荒成了對抗、治療癌症的第一殺器、利器,尤其是用在婦科上,療效明顯。

居裡夫人(圖片來自網絡)

同樣地,很強的放射性,日復一日地、極大地損傷、傷害了她的身體。她的健康迅速惡化,美麗的容顏與日俱退。還不到中年的她,就開始眼花耳嗚、蒼白乏力……她從原先一個漂亮的小姑娘,先是變成一個端莊堅毅的學者,變成一個世界級的,對人類作出卓越貢獻的物理學家科學家,到最終患上了無法治癒的白血病,身體狀況垮山似地垮下來,似乎就那麼一瞬。

1903年,居裡夫人不治而逝,年僅36歲。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高度評價她:「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當中,瑪麗·居裡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

就是在這裡,在居裡夫婦用他們生命的付出,換來時代的進步;從某種意義上,換來了這座鶯歌燕舞的美麗園林裡,面對著居裡夫人神態畢現、栩栩如生,真人般大小的塑像。俞恩梅深深地低下頭去,喃喃地說,我要向你學習。你是我終生的榜樣。回國後,我作好了長期經受磨難的準備……

起風了。

公園中,無數叫得出名和叫不出名的闊葉樹發出的好聽的沙沙聲,好像是居裡夫人在對她作深情的囑吩、囑託和輕輕耳語。

她抬起頭來,與居裡夫人兩相凝視。已經成了一個虔誠天主教徒,終身不婚的她,喃喃地對居裡夫人說,我已經作好了準備,就像你當初為鐳的發現獻出一切一樣,我要為我苦難中的祖國母親獻出一切。

(未完待續)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田聞一(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資深媒體人,著名歷史小說、戰爭小說作家,四川省作協巴金文學院連續三屆特聘創作員)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

轉載請註明:來自「方志四川」(ID:scsdfz)。

原標題:《【方志四川•人物】田聞一 ‖ 俞恩梅:飽經磨難志不移——新中國第一獻鐳者(三) 居裡夫人:她心中永遠的榜樣》

相關焦點

  • 《居裡夫人的三克鐳》學習案了解居裡夫人人格的偉大和精神的崇高
    3.指導學生讀懂課文,通過三克鐳的故事,了解居裡夫人科學家人格的偉大和精神的崇高。4.引導學生找出課文裡哪些事情表現了居裡夫人對人類貢獻巨大,哪些事情顯示出居裡夫人經濟的困頓,並初步了解課文這樣寫的好處。
  • 波蘭傑出的女科學家,鐳的發現者居裡夫人
    大家好,歷史上那麼多科學家,出名的女科學家卻沒有幾個,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波蘭的傑出女科學家居裡夫人。瑪麗·居裡夫人,波蘭人,1867年生於華沙的一個中學教師之家。她的祖國在她出世前曾三次被德、奧、俄三國所瓜分,華沙長期處於沙俄統治下。
  • 鐳的母親 谷歌Doodle紀念居裡夫人誕辰
    點擊這裡查看更多關於居裡夫人的信息。 居裡夫人搜索結果  關於居裡夫人  居裡夫人原名瑪麗亞·斯克洛多夫斯卡,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蘭的華沙,由於沙俄侵略,居裡夫人一直對壓迫性的教育感到十分厭倦。
  • 1910年,居裡夫人終於成功地提煉出了純金屬鐳
    當時巴黎的許多報紙都刊登了這則消息,《新聞報》報導說:「居裡夫人,這位不幸去世的著名學者的遺孀,已正式受聘繼任她丈夫在索爾本的教席……居裡夫人在開始的第一課中,將闡述關於氣體中離子的學說,並探討放射性現象。」1906年11月5日,儘管通告上已經講明課是在下午一點半開始,但中午就有人擁到理學院階梯教室門口等候。一點整,有一百二十個座位的階梯教室已經座無虛席,連走廊裡也站滿了人。
  •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居裡夫人去世86年後再登熱搜
    不幸的是居裡夫人因為在放射性環境中暴露時間過長,最終因再生障礙性貧血而去世。   或許多數人對居裡夫人還停留在語文課文《三克鐳》,或者將居裡夫人的事跡作為 作文素材。   1934年居裡夫人去世,卻在去世86年後,居裡夫人再次登上了熱搜第一,原因就是居裡夫人的筆記本仍然具有放射性,甚至還會持續1500年,可想而知當年的居裡夫人冒著多大的風險。   就像臧克家《有的人》所言:「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 居裡夫人怎麼發現鐳的?這裡的介紹比原來課本學的清楚多了!
    幾十年前,在上高中學習英語時,曾學過一篇文章《MADAME CURIE AND RADIUM》(居裡夫人和鐳),文章只是說,居裡夫人得知有人從鈾中發現了發現了放射線,居裡夫人後來把這种放射線叫作放射性,但不知道這种放射線從何而來,有什麼性質,於是開始了艱苦的研究,最後發現了鐳。
  • 永恆的《放射性物質》,永恆的居裡夫人
    她是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科學家,她發現鐳,運用鐳,也死於鐳,她的一生都和放射性物質緊密相連,她在學術界獲得最高成就,她的情感生活也為人津津樂。她就是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居裡夫人。
  • 偉大的科學家瑪麗·居裡夫人
    導語:瑪麗·居裡夫人第一位獲得科學博士學位的女性;第一位法國大學的女性教授;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位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得獎人;第一位母女皆獲得諾貝爾獎的母親……01 瑪麗·居裡的初戀——凱希米·佐洛斯基
  • 《居裡夫人和一克鐳》與《愛因斯坦與原子彈》——正文
    《居裡夫人和一克鐳》與《愛因斯坦與原子彈》——正文 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梓涵    2014-02-13 10:11:55 [標籤:初一語文 電子教材]說兩句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19中考一路陪伴同行!
  • 居裡夫人和鐳元素的故事
    鐳的發現還要感謝偉大的居裡夫人。居裡夫人,1867年11月7日誕生于波蘭華沙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具有父親的智慧和母親的靈巧,從小就對科學實驗發生了濃厚的興趣。1891年,她到巴黎求學。居裡夫人認識到,這種現象決不只是鈾的特性,必須給它一個新名稱,居裡夫人就把它命名為「放射性」,鈾、釷等有這種特殊「放射」功能的物質,叫做「放射性元素」。後來,在她的丈夫皮埃爾先生的幫助下,她又測定了能夠收集到的所有礦物,她想知道還有哪些礦物具有放射性。
  • 居裡夫人發現鐳,不是為了供她享樂,而是想為科學事業做一點貢獻
    科學女傑居裡夫人「當我們資金奇缺,連一塊床板也要租用,為貧窮所困的同時還要潛心研究的那些年月,才是我最具成就感的時光。」在人類歷史長河中,能夠青史留名的女人屈指可數,而居裡夫人就是其中最為卓越的一位。居裡夫人出生於多災多難的波蘭,生性害羞,卻因為發現了新元素「鐳」而轟動世界。
  • 你不知道居裡夫人的那點事
    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追蹤這位著名學者,走到村子裡一座漁家房舍門前,他向赤足坐在門口石板上的一位婦女打聽居裡夫人,當她抬起頭時,記者大吃一驚——原來她就是居裡夫人!  不要專利  居裡夫婦發現鐳後,世界各地紛紛來信索求制鐳的方法。怎樣處理這件事呢?某星期日的早晨,他們進行了5分鐘的談話。彼埃爾·居裡平靜地說:「我們必須在兩種決定之中選擇一個。
  • 來,聊五分鐘居裡夫人:關於瑪麗·居裡的20件小事
    又發現了元素鐳。發現暴露在鐳輻射下的癌細胞死得比健康細胞快——這就是癌症放療的起源。 居裡夫妻倆不愧「居裡」之名,都很宅。這夫妻二人基本上整天宅在實驗室裡做實驗,很少交往朋友,只偶爾與來訪的科學家交談,往往居裡夫人還要一邊為女兒縫補衣服。夫人的娘家親戚離得遠,來往不多。只有居裡他哥跟他們來往比較密切。
  • 居裡夫人發現鐳的放射性後,西方人竟把它當保健品
    1898 年,居裡夫人發現了鐳的放射性,「輻射」迅速成為當時的熱門話題。在接下來幾十年裡被西方人當成包治百病的萬靈藥。小孩玩具、女人化妝品、巧克力甚至是礦泉水都會加點鐳元素。圖為19世紀初英國銷售的含鐳礦泉水。圖為19世紀初外國人銷售的含鐳巧克力。
  •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兩次諾獎拯救90萬人
    或許多數人對居裡夫人還停留在語文課文《三克鐳》,或者將居裡夫人的事跡作為萬能作文素材。   1934年居裡夫人去世,卻在去世86年後,居裡夫人再次登上了熱搜第一,原因就是居裡夫人的筆記本仍然具有放射性,甚至還會持續1500年,可想而知當年的居裡夫人冒著多大的風險。
  • 女科學家瑪麗·居裡發現鐳卻死於鐳,生前窮困潦倒,情路坎坷
    居裡夫人更是如此。瑪麗.居裡生於19世紀的波蘭,那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時代。她八歲喪姐、十歲喪母,巨大的不幸讓她早熟於普遇孩子。拉吉文夫人早就知道兩人的關係,一怒之下,便向黃色小報公布了瑪麗寫給拉吉文的三封情書,瑪麗驚世駭俗的行為一下驚動了整個巴黎。好面子的拉吉文只能遠離瑪麗,但是與拉吉文結婚無望的瑪麗也不為所動。
  • 事實勝於雄辯——居裡夫人的硬核操作
    對此,居裡夫人並不認可,卻也不願意介入報紙上的這場爭論。事實是最好的裁判,唯有自己的實驗結果才能消除開爾文勳爵的質疑。 1907年,居裡夫人又提煉出四百毫克的氯化鐳,再次更準確地確定了鐳的原子量,在
  • 偉大的女科學-居裡夫人
    諾貝官方: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還將持續1500年日前,諾貝爾獎官方推特發布了一條科普公告,即使到今天,她自1899年至1902年在實驗室中使用的筆記本仍具放射性,並將持續1500年。瑪麗·居裡出生于波蘭華沙,畢業於巴黎大學,她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釙(Po)和鐳(Ra),成為世界首位兩獲諾貝爾獎的人。
  • 1898年12月26日 居裡夫人發現鐳
    1898年12月26日,瑪麗在提交給法國科學院的報告中宣布他們又發現一個比鈾的放射性要強百萬倍的新元素——鐳。這是皮埃爾·居裡和他的妻子瑪麗·斯克洛道夫斯卡婚後3年的偉大愛情的結晶。  這一發現把當時在物理學領域中信奉了幾個世紀的整個理論翻了個底朝天。
  • 居裡夫人發現的鐳,流行世界受到萬人追捧,卻也把無數人送進地獄
    1898年,居裡夫婦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而過了三年的時間,居裡夫婦才從數噸瀝青的殘渣當中,分離出了微量(0.1克)的氯化鐳,從而成功測量出鐳的原子量。然而正是居裡夫人發現的鐳,流行世界受到萬人追捧,卻也把無數人送進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