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健雄:袁世凱孫媳婦,中國居裡夫人,走進傳說中的原子彈之母

2020-12-05 勁爆美人

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

超過30萬人葬身於恐怖的核武器,直接加快了日本在華戰敗投降的步伐。

而這兩顆原子彈的成功引爆,要歸功於美國陸軍軍部研製原子彈計劃,

這項計劃匯集了世界各國頂尖的科學家,其中唯一的一位華人女物理學家就是吳健雄。

吳健雄被譽為「東方居裡夫人」,原子彈之母、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等,她在β衰變研究領域具有世界性的貢獻,

吳健雄是科學界的傳奇人物,她的實驗多次證實了楊振寧、李政道的科學設想,

但由於某些原因,吳健雄卻未能與楊李二人共同獲得諾貝爾獎,至今仍有很多人為她抱不平。

她低調的幾乎讓我們忽略了她的輝煌,她還有另一個顯赫的身份,

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她的公公就是那位四千妓女送葬的袁二公子袁克文。

1912年5月31日,吳健雄生於江蘇省蘇州太倉瀏河鎮。

吳健雄屬「健」字輩,族人依次以「英雄豪傑」取名,

吳健雄雖是女孩,但因排行第二,得了「健雄」這個頗為陽剛的名字。

父母給她取乳名「薇薇」。

父親吳仲裔思想開明,提倡男女平等,創辦了免費教學的「明德學校」,

在那個封建的年代,她作為女孩,從小就能和其他兄弟一起讀書寫字。

吳健雄自小就顯示出驚人的記憶力,對算術的理解力則更強。

父親有意識對她的特長加以引導,給她未來在科學領域搞研究埋下了興趣這顆種子。

吳仲裔為了將外面的神奇世界帶給吳健雄,親自動手安裝了一臺礦石收音機。

一個小方盒子,裡面不僅會說話,還會唱歌,收音機裡告訴她各種各樣的事情,令幼小的健雄神往。

「爸爸,這個小盒子怎麼那麼有本事?」小健雄問。吳仲裔呵呵笑了,就慢慢講解最簡單的無線電方面的知識給她聽。

正是在父親的引領下,幼小的吳健雄逐步培養起對自然科學的濃厚興趣。

聰明伶俐的吳健雄,讀書非常勤奮刻苦,

小學畢業後考入蘇州市第二女子師範學校,1927年以優秀成績從師範學校畢業,任小學教師。

在那個年代,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小學教師」已經是一個很好的歸宿,

安逸的教書,將來找個好的歸宿,也許吳健雄的人生計劃也是如此。

但吳健雄有一個格局很高的父親,他教育吳健雄兄弟姐妹幾個,做人要做 「大我」而非「小我」,

正是父親這種超前開明的家庭教育理念,影響了吳健雄的一生。

在父親的鼓勵下,吳健雄決定繼續到大學深造。

1929年,吳健雄考入南京大學數學系,但很快她發現自己對物理科學研究更有興趣,於是第二年,她申請轉入物理系繼續就讀。

在居裡夫人的學生、物理學家施士元教授的精心指導下,吳健雄1934年撰寫了一篇題為《證明布喇格定律》的優秀畢業論文,獲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學士學位。

畢業之後她受聘到浙江大學任物理系助教,不久進入中央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

1936年,吳健雄赴美國留學,離她熱愛的物理科學研究又近了一步。

在南京大學讀書時,她就是因為翻閱了一些有關X光、放射性、相對論等方面的書籍,便被倫琴、居裡夫婦、愛因斯坦等科學巨匠給深深地吸引住,繼而轉讀物理系。

去美國留學,她非常渴望見到自己的偶像居裡夫人,遺憾的是她赴美的時候,居裡夫人已於1934年辭世。

但因為導師施士元是居裡夫人的學生,吳健雄可以算是居裡夫人的嫡傳弟子。

在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吳健雄師從勞倫斯、塞格瑞、奧本海默等物理學大咖,1940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吳健雄起初是在史密斯學院擔任講師,1944年到普林斯頓大學擔任講師,並定居於普林斯頓。

1944年,吳健雄受老師勞倫斯、奧本海默之邀,參與到美國絕密的「曼哈頓計劃」。

成為參與該絕密計劃,唯一華人女物理學家。而且當時她並未加入美國國籍,這在當時是個特例。

吳健雄負責最核心的工作「原子核的分裂反應」,她的實驗成功解決了鏈式反應無法延續的重大難題,直接啟發了核心人物費米,大大縮短原子彈試製的進程。

曼哈頓計劃的最終結果是將製造的兩顆原子彈投放在日本,迫使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1956年李政道、楊振寧提出在β衰變過程中宇稱可能不守恆的理論,吳健雄領導她的小組針對此進行了反覆實驗。

吳健雄的研究是非常辛苦的,她做實驗是在華盛頓的國家標準實驗室,

這個標準實驗室在地下,因為實驗必須在零度這個環境中做,

而當時吳健雄在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還有工作,於是每次做實驗,吳健雄都要往返於華盛頓和紐約之間。

紐約到華盛頓有好幾百公裡路程,一次聖誕節期間,外面飄著大雪,家家戶戶都在歡慶聖誕,吳健雄還在華盛頓回紐約的路上,這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吳健雄做實驗時不僅需要奔波勞累,她還受到來自很多方面的質疑,

當時吳健雄的老師、好友、物理巨擘泡利知道這個事情,就對吳健雄說,像你這樣優秀的實驗物理學家,應該找些有意義的事情去做,不應該在這樣的事情上浪費精力。

1957年1月15日,吳健雄的實驗多次證實了楊振寧、李政道的設想,

她將實驗報告整理成論文,寄到了《物理評論》。同日,哥倫比亞大學為這項新的發現史無前例地舉行了一場記者會。

第二天,《紐約時報》以頭版報導了吳健雄實驗的結果。

消息傳出後,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奔往吳健雄所在的實驗室。

吳健雄也接到無數大學和實驗機構的邀請,要她去講述她的實驗結果。

但由於某些原因,吳健雄未能與楊李二人共同獲得1957年的諾貝爾獎。

很多人為她感到不公,但她本人從未作出任何回應。

只是在給1988年諾貝爾獎得主史坦伯格的祝賀信上寫道:

「儘管我從來沒有為了得獎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當我的工作因為某種原因而被人忽視,依然是深深地傷害了我。」

雖然吳健雄沒有獲得諾貝爾獎,是很多人眼中的巨大的遺憾,但她在美期間獲得了諸多其他表彰。

她不但是普林斯頓大學首位獲得榮譽博士學位的女性,也是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位女會長。1978年她更獲得了第一年的沃夫獎。

她一生發表過接近兩百篇科學論文,也參與過美國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並曾和「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共事。

由於她在物理學界的重大貢獻,不但有「中國居裡夫人」之稱,更被譽為世界最傑出女實驗物理學家。

由於吳健雄傑出的科研成就,她受聘為南京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名譽教授,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國際編號為2752號的小行星命名為「吳健雄星」。

1997年2月16日,這位偉大的女物理學家病逝於紐約,終年85歲。

吳健雄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物理學研究,除了科研工作,她美滿的愛情生活也讓世人稱羨。

1936年,吳健雄去美國留學的同年,袁家騮入讀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他就是袁世凱的孫子,他的父親就是袁世凱的二公子。

袁家騮是華裔美國物理學家,由於成就卓著,他曾兩獲美國科技大獎。

1942年5月30日,袁家騮與將滿30歲的吳健雄結婚。

婚禮由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院長、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密立根教授及其夫人主持,並在密立根院長的花園進行。

婚後吳健雄給最好的女友通信說:「在三個月共同生活中,我對他了解得更為透徹。

他在沉重工作中顯現的奉獻和愛,贏得我的尊敬和仰慕。我們狂熱地相愛著。」

從此,他們相伴了長達半個多世紀,一直到吳健雄1997年去世。

吳健雄去世後,遵照本人遺願, 袁家騮親自護送吳健雄的骨灰回大陸,安葬於蘇州太倉瀏河。

吳健雄的墓地在明德學校紫薇閣旁,墓體設計由貝聿銘任設計顧問。

明德學校的科技樓被命名為「吳健雄樓」,袁家騮捐贈25萬美元作為基建費。

他表示,作為一個科學家,他拿不出更多的錢來,但他可請海內外優秀的科學家來做學校的顧問,推動明德學校的發展。

這位漂泊海外的女科學家,選擇魂歸故裡,長眠在父親創辦的學校旁,深愛她的丈夫選擇用這種方式致敬她的父親。

相關焦點

  • 中國居裡夫人、原子彈之母、世界物理女王—吳健雄
    吳健雄(1912~1997),生於江蘇省蘇州,美籍華人,著名核物理學家、被譽為"東方居裡夫人"、中國居裡夫人、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世界物理女王、原子核研究女王、原子彈之母、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堪稱世界一流物理學家行列中的中國女性第一人,世人也稱她為居裡夫人後最偉大的女性科學家。
  • 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原子彈之母,楊振寧的諾貝爾領獎也有她一份
    她是世界歷史上最傑出物理學家之一,被譽為"東方的居裡夫人"、"原子彈之母"、"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 吳健雄是美籍華人,著名核物理學家,他的丈夫是著名物理學家袁家騮,袁世凱的孫子。
  • 105年前的今天,參與原子彈計劃,中國的居裡夫人吳健雄出生
    (萬象特約作者:一一)105年前的今天,1912年5月31日,中國的居裡夫人、世界最傑出的女性實驗物理學家吳健雄出生吳健雄(英語:Chien-Shiung Wu,1912年5月31日-1997年2月16日),江蘇省太倉人,是一位在核物理學領域卓有貢獻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其丈夫是同為物理學家的袁世凱孫子袁家騮。
  • 「中國居裡夫人」吳健雄的傳奇人生
    對於令人眼花繚亂的物理學進展,18歲的吳健雄雖然並不完全知曉,但她少年時念過關於居裡夫人的傳記,居裡夫人是吳健雄崇拜的偶像。不過,她完全沒有想到,不到20年後,自己會因為在原子核物理方面的傑出貢獻而被譽為「中國居裡夫人」。  赴美留學  1934年,吳健雄從中央大學畢業,到浙江大學當了一年多助教。1936年,吳健雄得到叔叔的資助,準備到美國讀書。
  • 世界的驕傲吳健雄:袁世凱孫媳婦、楊振寧科學成就背後的物理女王
    1930年,吳健雄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到南京中央大學數學系。由於自幼以居裡夫人為典範,對物理學特別感興趣,一年以後,從數學系轉入物理系學習。在居裡夫人的學生、中國著名物理學家施士元,以及物理系方光圻,張鈺哲,倪尚達等名師的薰陶下,吳健雄廢寢忘食的進行物理學的前沿研究,走上了探求科學真理的道路。
  • 被遺忘的人:一個如詩的江南女子,竟是原子彈之母,世界物理女皇
    題/被遺忘的人:一個如詩的江南女子,竟是原子彈之母,世界物理女皇文/土老帽她被稱為「原子彈之母」「世界物理女皇」「東方的居裡夫人」。這麼多名號加在一起,使她跟任何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相比都毫不遜色。
  • 原子彈之母吳健雄:一位卓越的世界公民,一個永遠的中國人
    華人女性物理學家:吳健雄,圖片來自網絡第一期,我們回顧的這位科學家曾把楊振寧和李政道兩位華裔物理學家推上諾貝爾獎的領獎臺,其本人更是因為在物理領域的卓越貢獻被譽為「世界物理女王」、「中國居裡夫人」,並且她曾經參與了美國「曼哈頓計劃」並因為直接推動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而被稱為「原子彈之母」。吳健雄。
  • 原子彈之母吳健雄:一位卓越的世界公民,一個永遠的中國人
    ,其本人更是因為在物理領域的卓越貢獻被譽為「世界物理女王」、「中國居裡夫人」,並且她曾經參與了美國「曼哈頓計劃」並因為直接推動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而被稱為「原子彈之母」。十一歲,吳健雄從明德女子學校畢業,以第九名的成績考入蘇州女子師範學校。這時的吳健雄,唯一的課外活動便是看小說,其中最得她喜愛的小說,莫過於居裡夫人的傳記和《拿破崙傳》。在不經意間,吳健雄的物理學之路似乎已經萌芽。
  • 「原子彈之母」吳健雄,被譽為「世界物理女王」的華裔女科學家
    在柏克萊求學期間,成績優異,容貌秀美,氣質高雅的吳健雄從來不缺乏追求者,但是她最終還是選擇了與自己情投意合的袁家騮作為自己丈夫。從1938年開始,吳健雄就開始進行原子核物理實驗,1939年的時候開始鈾原子核分裂物的研究,甚至加入了當年美國製造原子彈的試驗隊伍當中,成為主要領導者中的唯一外國人。
  • 「中國居裡夫人」吳健雄:身在美國、心繫中國,在科研中實現自我
    世界上的科學家向來男性多於女性,而在中國,有那麼一位科學家,打破了科學界的性別壁壘,她就是吳健雄。因為是「健」字輩,其父親又希望女兒成為一代英雄豪傑,於是給她取名「吳健雄」,在中國最著名的科學家排行榜上,她位居前三十,被稱為「物理第一夫人」。
  • 「中國居裡夫人」吳健雄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蔣振江 攝吳健雄之子袁緯承在紀念大會上致辭。 蔣振江 攝中新網太倉5月31日電(周建琳)5月31日是世界公認的傑出女物理學家、被譽為「中國居裡夫人」的吳健雄誕辰100周年紀念日。相關紀念活動今天在吳健雄的故鄉——江蘇太倉市隆重舉行。此次紀念活動由蘇州市政府、東南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聯合主辦,太倉市政府承辦。
  • 原子彈之母,愛因斯坦稱其為「德國居裡夫人」,卻與諾獎失之交臂
    雖然說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那些優秀的科學家都是男性,但實際上,在人類原子彈事業發展的進程中,卻出現過這樣一位特殊的女子,她被愛因斯坦稱之為「德國的居裡夫人」,可以說,沒有她的努力,那麼人類原子彈事業的研發進程也將受到一定的阻礙。
  • 她敢穿旗袍做實驗,被稱為"原子彈之母",讓原子彈提前十年問世
    如果要說到20世紀最著名的女物理學家,恐怕很多人會想到居裡夫人。的確,居裡夫人不但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甚至還曾摘得過諾貝爾化學獎的桂冠。她在物理學和化學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正也是因為居裡夫人一生奉獻於科學事業,她也受到了人們的尊敬。中國也曾有一位女科學家,與居裡夫人相比也不遑多讓。她曾經幫助楊振寧和李政道摘得諾貝爾獎桂冠,因此被稱為中國的&34;。
  • 「東方居裡夫人」吳健雄將登美國永久郵票
    【「東方居裡夫人」吳健雄將登美國永久郵票 】東方居裡夫人將登美國永久郵票 據美國《時代》周刊消息,美國郵政局當地時間17日宣布,將於2021年發行幾枚新郵票,其中一枚是關於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核物理學家之一的吳健雄。她將登上美國郵政局發行的永久郵票(Forever Stamp)。
  • 施士元和中國的居裡夫人
    首先,吳健雄的父親非常開明,不但給她買了一堆書籍,鼓勵她巾幗不讓鬚眉,而且說服同鄉,拆掉破舊的廟宇、建立了明德女子職業補習學校,使吳健雄也是早早和科學結緣。其次,學校裡崇尚自由、開放的學生,和生活中接觸到的、逆來順受的貧家子女,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讓吳健雄漸漸有了和施士元相似的困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貧窮落後的中國,什麼時候才能再次站起來呢?
  • 被尊為中國「居裡夫人」的吳健雄百歲冥誕 兩岸追思
    (中評社 黃文杰攝)  人民網12月10日電 據中評社報導,被尊為「中國的居裡夫人」吳健雄博士,今年百歲冥誕,兩岸都有紀念活動,臺灣中央大學10日上午邀請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丁肇中博士等人演講,並播放《表象與真實-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吳健雄》紀錄片。
  • 她被稱為原子彈之母,成就了李政道和楊振寧,家族卻被罵成賣國賊
    如果不是「小男孩」和「胖子」這兩顆原子彈光顧了日本,二戰也不會那麼快結束。二戰不結束,中國就會繼續在日本的踐踏下不斷死人。而她,作為華夏兒女,她被稱為東方的居裡夫人,曾幫助並成就了李政道和楊振寧兩位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項,並被稱為原子彈之母。
  • 她被稱為原子彈之母,成就了兩位諾獎得主,其家族卻被罵成賣國賊
    如果不是「小男孩」和「胖子」這兩顆原子彈光顧了日本,二戰也不會那麼快結束。二戰不結束,中國就會繼續在日本的踐踏下不斷死人。而她,作為華夏兒女,她被稱為東方的居裡夫人,曾幫助並成就了李政道和楊振寧兩位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項,並被稱為原子彈之母。至今仍有很多人為之鳴不平,為何她到死都沒能獲得諾獎呢?而她明明是原子彈之母,為何家族又被稱為賣國賊呢?
  • 「原子彈之母」吳健雄:吃飯,只吃中國餐;衣服,只穿旗袍
    有這樣一個驚豔了時光的中國女子身在美國卻一直堅持穿旗袍,吃中餐,在學術科研上更是打敗了眾多自視甚高的男性,她參與了世界第一顆原子彈的研究,將世界原子彈技術提前近十年。 她,就是吳健雄。
  • 你知道楊振寧,你知道在國外被譽為中國居裡夫人的吳健雄嗎?
    1957年,楊振寧和李政道證明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引起全物理學界的大震蕩。因此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然而,不為人所知的是證明出來這種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的卻不是他自己,而是另一位偉大的中國女性——吳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