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之母,愛因斯坦稱其為「德國居裡夫人」,卻與諾獎失之交臂

2020-11-03 阿瑪談史

引言

《七律》有言:「南渡江山底事傳,扶危定傾賴紅顏。」

雖然說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那些優秀的科學家都是男性,但實際上,在人類原子彈事業發展的進程中,卻出現過這樣一位特殊的女子,她被愛因斯坦稱之為「德國的居裡夫人」,可以說,沒有她的努力,那麼人類原子彈事業的研發進程也將受到一定的阻礙。在她生存的那個時代中,雖然很多人都不看好女性的能力,可她卻能夠用一己之力,改變眾人對她的想法。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女性科學家,卻最終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那麼,這位「德國的居裡夫人」究竟何許人也?她的一生又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呢?

這位「德國的居裡夫人」就是莉澤·邁特納,她出生於1878年的奧地利地區,由於邁特納的父親是一名猶太律師,因此,他們家族的地位也是較高的,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邁特納所接受得到的教育也並不是來自猶太傳統教育,而是來自於基督教的新教。

在那個年代中,雖然說邁特納是一位比較出色的學生,但由於當時的高中是不接收女性學生的,因此,在後來的日子中,邁特納也不得不來到一個市民學校中學習。而在畢業之後,邁特納獲得了法語教師的許可證,自此以後,她也開始通過自學來對高中的畢業考試進行準備

在1901年時,邁特納正式獲得了高中畢業證書,與此同時,她也開始在維也納大學對物理、數學、哲學等方面的知識進行學習,由於她的導師是當時非常著名的物理學家,因此,她也獲得了非常好的教育引導。而在1906年時,邁特納成為了維也納大學的第二位女博士,在此後的日子中,雖然邁特納希望能夠在巴黎的瑪麗亞·居裡實驗室中拿到一個研究位置,但是,處於性別的限制,她卻並沒有成功,後來,她也不得不留在維也納大學的理論物理研究所中工作。

在1907年時,邁特納來到了柏林地區深造,而由於她是一位女性,因此,她的身份並沒有得到其他導師的認可。但是,在後來的日子中,邁特納卻憑藉著自己過人的學習能力。得到了他人的肯定。雖然說在那個時候,普魯士是並不允許女孩接受高等教育的,但是邁特納卻克服了許多困難,並對物理學研究事業進行進一步的學習。

在1909年時,邁特納與哈恩一起發現了原子核在放射性衰變時所受到的反彈,在此後的日子中,她的研究成果也讓她在學術界內取得了一定的名聲。而自1912年開始,邁特納便獲得了普朗克非正式助手工作的機會,雖然說在那個時候,邁特納的生活並不能得到充足的保障,但她卻並不後悔自己的決定。

然而,在1933年時,邁特納卻因他的猶太身份而喪失了教學許可,在此後的日子中,邁特鈉的研究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礙。但是,這樣的挫折並沒有讓她就此放棄,在邁特納的不斷努力之下,她也仍然在為核裂變的理論研究做著貢獻。可以說,如果沒有邁特納對於核裂變的探索,那麼,原子彈的發明也不會順利進行。在這種情況之下,很多人都將邁特納稱之為是「原子彈之母」,而愛因斯坦也將邁特納稱為是「德國的居裡夫人」。

對於許多物理學家來說,諾貝爾獎或許是他們一生奮鬥的目標,然而,在邁特納的一生中,她雖然得到過三次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但卻始終都未能成功獲獎。其實,這並不意味著邁特納的科研水平不高,除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外,邁特納也曾獲得了許多獎項與榮譽,或許對於這樣一位優秀的物理學家而言,諾貝爾獎項的授予也並不能夠對她的成就予以充分的肯定。

結語

雖然說邁特納並沒有拿到過諾貝爾獎,但是,通過其他獎項的授予我們也能夠看出,整個世界的物理學界對於邁特納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或許對於邁特納來說,沒能拿到諾貝爾獎是一種巨大的人生遺憾,但她對於整個世界物理學事業發展的貢獻也絕非一個諾貝爾獎所能完全概括的。

從邁特納的經歷中我們也能夠學習到,其實,性別並不是限制我們前進的障礙,只要自身足夠努力,那麼無論經歷怎樣的困難,最終也都能收穫屬於自己的成功。

參考資料:《真正的原子彈之母》

相關焦點

  • 中國居裡夫人、原子彈之母、世界物理女王—吳健雄
    吳健雄(1912~1997),生於江蘇省蘇州,美籍華人,著名核物理學家、被譽為"東方居裡夫人"、中國居裡夫人、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世界物理女王、原子核研究女王、原子彈之母、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堪稱世界一流物理學家行列中的中國女性第一人,世人也稱她為居裡夫人後最偉大的女性科學家。
  • 吳健雄:袁世凱孫媳婦,中國居裡夫人,走進傳說中的原子彈之母
    吳健雄被譽為「東方居裡夫人」,原子彈之母、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等,她在β衰變研究領域具有世界性的貢獻,吳健雄是科學界的傳奇人物,她的實驗多次證實了楊振寧、李政道的科學設想,但由於某些原因,吳健雄卻未能與楊李二人共同獲得諾貝爾獎,至今仍有很多人為她抱不平。
  • 世界追上了居裡夫人和她女兒|物理諾獎
    她在今天得知自己成為第四位女性物理諾獎得主感到非常高興,希望能夠激勵年輕人加入自然科學研究。自然科學著名科學家中,女性還是偏少。在物理學,第一位女性諾獎得主為1903年的居裡夫人,她與居裡先生獲獎。1935年,第二位女性獲得物理諾獎—— 居裡夫人的長女Irene與女婿共享。居裡一家之外,到1963年才有第一位女性物理諾獎得主(美籍德國科學家Maria Goppert)。
  • 她被稱為原子彈之母,成就了兩位諾獎得主,其家族卻被罵成賣國賊
    如果不是「小男孩」和「胖子」這兩顆原子彈光顧了日本,二戰也不會那麼快結束。二戰不結束,中國就會繼續在日本的踐踏下不斷死人。而她,作為華夏兒女,她被稱為東方的居裡夫人,曾幫助並成就了李政道和楊振寧兩位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項,並被稱為原子彈之母。至今仍有很多人為之鳴不平,為何她到死都沒能獲得諾獎呢?而她明明是原子彈之母,為何家族又被稱為賣國賊呢?
  • 《居裡夫人和一克鐳》與《愛因斯坦與原子彈》——正文
    《居裡夫人和一克鐳》與《愛因斯坦與原子彈》——正文 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梓涵    2014-02-13 10:11:55 [標籤:初一語文 電子教材]說兩句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19中考一路陪伴同行!
  • 今天:世界追上了居裡夫人和她女兒!
    今天:世界追上了居裡夫人和她女兒|物理諾獎原創 蔣海宇 馬超 等 知識分子 昨天收錄於話題#諾獎黃金周58個她在今天得知自己成為第四位女性物理諾獎得主感到非常高興,希望能夠激勵年輕人加入自然科學研究。 自然科學著名科學家中,女性還是偏少。在物理學,第一位女性諾獎得主為1903年的居裡夫人,她與居裡先生獲獎。1935年,第二位女性獲得物理諾獎—— 居裡夫人的長女Irene與女婿共享。
  • 居裡夫人:一家五人四次獲諾獎,被國人罵作「波蘭蕩婦」一戰仍為國犧牲奉獻
    物理學家保羅·朗之萬,皮埃爾·居裡的學生,曾與居裡夫人相戀朗之萬在巴黎索邦大學旁邊租了一個小房子,與居裡夫人在一起,居裡夫人稱那個房子為「我們的地方」。連原本支持瑪麗·居裡的法國科學家也開始改變立場,他們聯名寫信讓居裡夫人離開法國,其中包括居裡夫人的好朋友保羅·艾培爾。雖然最後,居裡夫人的諾獎保住了,她也沒有被趕出法國,但她精神近乎崩潰,住進了一家修女開辦的醫院逃避,長達3年。朗之萬不僅很快就回到了妻子的身邊,妻子還答應他公開擁有一個女秘書做情人,據說,妻子的條件是「除瑪麗·居裡以外的女人都可以」。
  •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兩次諾獎拯救90萬人
    原標題: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兩次諾獎拯救90萬人     17歲時你不漂亮,可以怪罪於母親沒有遺傳好的容貌;但是30歲了依然不漂亮,就只能責怪自己,因為在那麼漫長的日子裡,你沒有往生命裡注入新的東西。—— 居裡夫人
  • 盤點有趣的物理諾獎故事:最年輕的僅為25歲
    1915年勞倫斯·布拉格(Lawrence Bragg)和他的父親一起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他只有25歲,這使得其成為最年輕的諾貝尓物理學獎得主。 2020年諾貝爾物理獎公布結果出爐,由黑洞物理理論學家彭羅斯和另兩位天體物理學家共同獲得。我們來回顧一下歷史上的一些物理諾獎故事。
  • 他們竟然兩次獲得諾獎,有些人還差點獲得三次諾獎?
    他們竟然兩次獲得諾獎,有些人還差點獲得三次諾獎?(《智慧財產權簡史》人物篇)作者:獨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科技、智慧財產權。1903年,居裡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居裡夫人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還記得我在《相愛相殺的愛迪生與特斯拉》篇中說到,X射線其實早在1896年就被發現了,特斯拉雖然兩次錯過了發現它的機會,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但他最早注意到它對人體的危害,並寫了論文發表。
  • 來,聊五分鐘居裡夫人:關於瑪麗·居裡的20件小事
    就簡單聊幾件居裡夫人的軼事,紀念一下這位核能開山祖奶奶吧。 資料大部分來自居裡夫人自己寫的自傳,以及居裡夫人小女兒為她寫的傳記。 提出放射性不是來自分子作用,而是來自原子本身。「放射性(radioactivity)」這個術語也是她造的。發現了元素釙(Po)。這個新元素,以居裡夫人的祖國波蘭命名。
  • 史上最危險論文——記偉大的科學家居裡夫人
    日前,諾貝爾獎官方推特發布了一條科普公告,稱居裡夫人曾經使用的實驗筆記本時至今日依然具有放射性,且還將持續1500年。瑪麗·居裡,世稱「居裡夫人」,1867年出生於被沙俄佔領的波蘭華沙,父母都是教師,崇尚真理和知識,因為從小目睹國家戰火紛爭、生靈塗炭,深受國難中的祖國。
  • 原子彈之母吳健雄:一位卓越的世界公民,一個永遠的中國人
    華人女性物理學家:吳健雄,圖片來自網絡第一期,我們回顧的這位科學家曾把楊振寧和李政道兩位華裔物理學家推上諾貝爾獎的領獎臺,其本人更是因為在物理領域的卓越貢獻被譽為「世界物理女王」、「中國居裡夫人」,並且她曾經參與了美國「曼哈頓計劃」並因為直接推動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而被稱為「原子彈之母」。吳健雄。
  • 原子彈之母吳健雄:一位卓越的世界公民,一個永遠的中國人
    「世界物理女王」、「中國居裡夫人」,並且她曾經參與了美國「曼哈頓計劃」並因為直接推動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而被稱為「原子彈之母」。就連奧本哈默都親口承認:如果沒有吳博士的論文,原子彈絕無可能這麼快就研發出來。她是名副其實的「原子彈之母」。但是,美國對於這一部分的歷史很多時候選擇避而不提。
  • 原子彈的發明與愛因斯坦有關係嗎?
    在愛因斯坦受到納粹迫害時,他前往了美國。在知道納粹德國希特勒正在計劃造原子彈時,在科學界的朋友的推舉下,1939年由愛因斯坦牽頭給時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寫了一封,希望美國務必趕在德國之前造出原子彈。後來當愛因斯坦知道納粹德國當時並沒有足夠的能力造出原子彈,他為自己當初寫的那封建議信感到後悔。不過原子彈的發明和使用加快了日本的投降,挽救了很多無辜人員的生命。原子彈本質上是核能的發現與應用。
  • 被譽為中國居裡夫人,丈夫是中國原子彈之父,她才是當之無愧女神
    你是中國的居裡夫人,你是中國科學的奠基石,你是中國精神最好的詮釋者。儘管你發現了「鈾核三分裂」震驚了世界,但由於時局對中國的偏見,諾貝爾獎和你失之交臂,可你哪會拘泥於這些,繼續投入到科學的懷抱。你就是何澤慧,「三錢」中錢三強的夫人,也是中國的「巨人」!
  • 愛因斯坦發明了原子彈?不,他只是和平的捍衛者
    愛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質能方程的時候,湯姆遜已經發現了原子中存在電子,雖然原子內部結構模型滿天飛,但是物理學家盧瑟福在1912年才發現了原子核的存在,愛因斯坦當時根本不可能知道自然界中存在核反應。因此,原子彈的原理和設計都與愛因斯坦無關。愛因斯坦只是一名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並不是工程師。
  • 唯有居裡夫人和愛因斯坦,在所有的著名人物裡,沒有被盛名寵壞!
    hello,大家好,這裡是小新談歷史,在世界科學史上,居裡夫人是一個永遠不朽的名字,作為一位女科學家,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她在兩個不同的科學領域裡都獲得世界科學的最高獎,這在世界科學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 居裡夫人,一家兩代人三獲諾貝爾,把一生奉獻給科學事業
    其所創造的諸多有益於人類的成果,讓她們有資格可以和伽利略,愛因斯坦,牛頓等人站在同一個維度之上。居裡夫人,全名瑪麗·居裡,1867年11月7日出生於華沙,波蘭裔物理學家,化學家。她出身在一個非常普通的教師家庭,不過,居裡夫人的一生絕對是勵志的一生。她早早地學會了獨立,並且有自己對未來的規劃,父母也支持了她的想法。
  • 105年前的今天,參與原子彈計劃,中國的居裡夫人吳健雄出生
    (萬象特約作者:一一)105年前的今天,1912年5月31日,中國的居裡夫人、世界最傑出的女性實驗物理學家吳健雄出生吳健雄(英語:Chien-Shiung Wu,1912年5月31日-1997年2月16日),江蘇省太倉人,是一位在核物理學領域卓有貢獻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其丈夫是同為物理學家的袁世凱孫子袁家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