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勞倫斯·布拉格(Lawrence Bragg)和他的父親一起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他只有25歲,這使得其成為最年輕的諾貝尓物理學獎得主。
2020年諾貝爾物理獎公布結果出爐,由黑洞物理理論學家彭羅斯和另兩位天體物理學家共同獲得。我們來回顧一下歷史上的一些物理諾獎故事。
安德烈亞·蓋茲(Andrea Ghez)現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1965年出生於美國紐約,1992年畢業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
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1952年生於德國的巴特洪堡。1978年德國波恩大學博士學位。德國加興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長,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英國牛津大學教授。1931年出生於英國科爾切斯特,1957年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
三位科學家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和銀河系中最黑暗的秘密。
三人均因為黑洞相關研究而獲獎
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烈亞·蓋茲(Andrea Ghez)則因「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羅傑·彭羅斯被授予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理由是「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可靠預測。」
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共同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烈亞·蓋茲(Andrea Ghez)。
物理諾獎趣聞
1915年勞倫斯·布拉格(Lawrence Bragg)和他的父親一起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他只有25歲,這使得其成為最年輕的諾貝尓物理學獎得主。
約翰·巴丁(John Bardeen)是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唯一一人。
其中47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當年只頒發給一位獲獎者。
1901年至2019年間,共頒發了113個諾貝爾物理學獎。
世界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是瑪麗·居裡(Marie Curie),世稱「居裡夫人」,法國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1903年,居裡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楊振寧與李政道提出了宇稱不守恆理論,因此共同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因發現光電效應定律而被授予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今年許多事情都有所不同,但有一件事仍然不變的是今天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將接到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戈蘭K.漢森(Göran K. Hansson)打來的非同尋常電話。究竟是誰將接到電話,答案即將公布。(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