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於《德國、奧地利、瑞士植物圖譜》
周末在上海大學的意外收穫,最早和它碰面是一年前了,那時候是五一的時候回了趟南昌江農,在學弟萬雲的帶領下見過了它,當時並不以為然,這種感覺大概貼合今天玄達所說的「懂貨的人已經說可以激動一整年、、、只有植物人才懂得的情感」配圖是綠色的西藏杓蘭,那時並不識貨。而這次偶遇,腦子裡閃過了這個名字,後看到孢子葉才確定下,也不失一個植物人的素養了。
蘋
瓶爾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蕨綱瓶爾小草目瓶爾小草科瓶爾小草屬,
屬加詞由ophis蛇+glossa舌,指孢子囊穗的形狀如蛇舌。第一眼看過去還真看不出這是個蕨類植物,據說還是個古老的物種;類似的還有蘋(蘋目蘋科蘋屬),也叫做田字草,沒查祖籍確實沒想到也是蕨一類的,而它們確實也都是靠的孢子繁殖。
瓶爾小草
兩種葉型,營養葉為卵狀長圓形或狹卵形,長4-6釐米,寬1.5-2.4釐米,葉無柄基部下延,肉質;孢子葉長9-18釐米或更長,自營養葉生出,孢子穗長2.5-3.5,寬約2毫米,遠超營養葉之上。產長江中下遊各省,喜溼,生在於潮溼草地等,垂直分布高達3000m;在上海數字植物志中有記載,極少見,記錄於奉賢區。
孢子穗
別名很有意思,一支箭、一支槍、獨葉一支箭、單槍一支箭、一矛一盾、矛盾草、蛇須草等。全草入藥,清熱涼血,解毒鎮痛。在一些總草藥書上有記載其治毒蛇咬傷方子,大概就是一支箭鮮品適量,搗爛外敷。碰到毒蛇咬傷還是及時上醫院治療,不過到了野外無人應的環境,或許可以試試。這點上,說到中醫草藥實用,或者說某個東西可不可吃,我沒吃過試過的,都不作更多解釋,畢竟關係到人身安全,也不在自己所精通的範圍,而了解一點,也有備無患。